2月13号,初四,自驾第五天
昨晚,夜游阆中古城。
图1 以为进了古城,其实是城外的一条街
图2 赶紧在一家生意极好的小店来了一碗张飞牛肉面
图3 外加一碗张飞牛肉粉
图4 张飞牛肉饼和张飞牛肉煎包
图5 吃饱了才知道,还没进城呢。穿过这座门楼,才进入阆中古城,美食更多
图6 嘉陵江边,远处可见另一座城楼
本来计划住旅馆,打开几个APP查询,普通房起价3000元,着实不便宜,看着古城内外满街天南海北的游人,也就知道“临时抱佛脚”常常需要付出的代价了。
自从有了小五(五菱之光),俺就有了“临时抱佛脚”的底气。小五像蜗牛,走哪都背着自己的“小屋”,这就叫“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找不到价格合适旅馆,就找合适的停车场。
哪些停车场属于合适之列呢?
在此分享一下个人经验。我把“合适”细化成三个主要指标,优先顺序是:
1)离公厕不远;2)比较安静;3)最好有保安,等等。也许有人会疑惑,离公厕不远会不会有臭味?没有,因为管理到位,这就是中国。
旅游景点的停车场基本上都满足合适标准。
这不,很快就在离古城核心区旁边找到。把小五迁到这里,倒“床”几秒就“呼噜”过去了。
多说一句,小五虽温馨,毕竟洗澡不方便,特别是冬天。所以一般来说,每隔两、三天都会住一次旅店。
2月13号,初四
昨晚已打听好,阆中东门外有家远近闻名面馆,叫银鲜牛肉面馆,还上过央视。
一早起来,直奔而去。
因过年该馆休了几天假,昨天(初三)才营业。今天初四开门,运气不错,
图7 没张飞大名,生意更好
图8 银鲜牛肉面,汤汁很特别,味道好。
图9 有点像武汉的面窝,肯定不是。味道嘛?忘了。
旅游多年,吃过地方特色小吃不少,尽管食材、味道、烹调、形状等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却发现,生意兴隆、顾客盈门的店子,都有一个鲜明共同点:质优价廉,食材足量、装饰简单甚至简陋。
也是,美食美食,最终靠味道好、分量足、价格廉吸引顾客。
靠“生意不够装饰凑”,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因为群众的舌头和钱包是最好地裁判。
为什么一定要来阆中?
巧了,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节目给出答案。
春节期间(20240212-20240221),央视十台《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用八期系列,介绍了阆中。前四期叫《阆州访古》,后四期叫《阆州诗韵》。阆州、阆中、保宁,其实是一地三名,一回事。
惜秒如金的央视,竟然在春节黄金期,花这么多时间,介绍阆中,可见其历史和人文积淀多么厚重,当然还有当地的特色美食。有空一定要找出这套系列看看。
我来阆中,仅仅是想填补几个空白:
第一,填补古镇的空白。中国四大古镇,阆中,平遥,丽江,徽州,就缺阆中没去。必须强调的是阆中应该是四大古镇中历史最久远的,秦国秦惠文王(不是秦朝)公元前314年开始在此设置阆中县。
第二,填补春节习俗从何由来的知识空白。
第三,填补古墓空白。我这里说的古墓,指三国蜀国刘、关、张三人墓。
他们三人的故事,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东亚及东南亚家喻户晓。刘备墓(成都)、关羽墓(湖北当阳的身躯墓,以及河南洛阳的头颅墓)都去敬仰过,本家张飞的墓还没。
张飞墓在阆中古城中。
第四,填补有关保宁醋的知识空白。阆中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保宁醋的故乡。
第五,当然是满足舌尖。几千年的历史人文沉淀,必然会催生出当地特色美食。
来到阆中,第一、五“空白”自然填补。掐头去尾,填补中间三个空白,必须打卡三处,分别是:1)落下闳故居;2)张飞庙(正式名称:汉恒侯庙);3)保宁醋博物馆。
这就是今天的目标。
落下闳与春节
小时候特别盼春节,因为过年才有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还有新衣服。
随着年龄增长,又稀里糊涂地增加了点春节知识。比如正月初一是春节,也是农历年的第一天,春天开始了。
进一步,农历好像是“跟着”月亮转的,所以叫“阴历”,还分24节气。这就是我对春节、农历、阴历的全部认知。
咱毕竟是在大武汉出生长大,城市生活一般仅与冠名“公元”的阳历打交道。
又是阳历,又是阴历,又是农历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先在此留个悬念。
直到响应毛爷爷号召,下乡来到农村才知道,广大农民只认“农历”。不仅来记生辰八字,所有农作物种植,都与农历绑定。
我至今还能随口来几句: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还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是说带“芒”的谷物如果在芒种时节之后种,就不用种了,没收成。时节“芒种”,也因播种带“芒”的谷物得名。
毛爷爷当年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对于我来说,不是很有必要,而是更有必要了。
后来在德国,有次在酒吧与鬼子朋友胡侃,聊到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类似德国的圣诞节。鬼子自然问道什么时候过春节?我回答这得根据中国传统阴历算出来,如果按阳历,每年春节时间都不一样。没想到鬼子话锋一转,傲慢地说,中国怎么这么落后,还在用“阴历”?
这句话真把我噎住了。
好在说时迟、那时快,耳边响起毛爷爷一句名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于是反击道:复活节等很多基督节日也是按阴历算出来的呀!
鬼子立马“阳痿”了。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古老历法,都是“阴历”。因为月亮毕竟离地球近得多,更容易观察得多,自然也就更容易总结出周期规律——阴历。
还是挺感谢鬼子的,他的傲慢提问,起码引起了我的进一步思考,春节到底是怎么来到?
于是,落下闳这个名字出现在我眼前。
你的周边有姓“落”的吗?反正我周边没有。
这位姓氏罕见的落爷爷,还有一个罕见接地气的称呼,“春节老人”。
咋回事?
落老爷子出生于阆中,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那时还没有“春节”一说。
勤劳聪慧的老祖宗,很快把农耕实践与月亮的变化规律联系起来,发明了阴历与节气,也叫历法。
因为收成好坏关系到国之存亡,所以早年历朝历代君王都非常重视历法。比如:
夏历,始于夏朝,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较为完整的历法。
商历,采用干支纪日,以月亮周期为基础。
还有周历及秦历。
以上历法有个共同点,都是阴历。
阴历与太阳关系总是“别别扭扭”的,比如说,阴历计算“春夏秋冬”,与太阳管控的“春夏秋冬”往往不一致。有的年头按阴历是“冬”,事实确是“锄禾日当午”的盛夏。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因为月亮周期与太阳周期不同步导致的。
无疑,这给完全靠天生存的祖先带来很大麻烦和困惑。
时间来到西汉。有一天司马迁向汉武帝提出重修历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宏图大略的汉武帝马上采纳,很快号令天下最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齐聚长安共商重修历法这件国家大事。
于是,落下闳作为当时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登上历史舞台,被皇帝召唤来到长安。
汉武帝将这些专家们分成十几个组(据说18个),各自提出历法方案供候选,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招投标。
最终,落下闳小组的历法方案中标。并于公元前104年告示天下采用。
这一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太初年”,所以落下闳编制的历法也叫《太初历》。
《太初历》做出了几项重要革新:
1)通过之前落下闳长期对天文观察结果,计算出一年平均周期365.2502日,非常接近现代公历一年长度。同时计算出一月平均周期为29.53086日。(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估计是现代人倒算出来的?)
2)将岁首从原来的阴历十月初一,固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也是春季开始的日子。春节习俗由此诞生。
3)在原有秦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综合太阳周期、阴历、二十四节气。如此,把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农业二十四时节,与人们习惯的太阳春夏秋冬同步起来,从此中国有了顺应“天道”的农耕历法,伟大的中国“农历”诞生了!
《太初历》的施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学的重大进步,对于中国在两千多年农耕时代持续保持世界领先,起着不可估量的决定性作用。
现在可以给出悬念答案了:
“阳历”,是太阳历;
“阴历”,是月亮历;
“农历”,就是落下闳等人编制的《太初历》,综合兼顾了阳历、阴历、及指导农业生产的24节气。
如今,“农历”几乎人人皆知,《太初历》几乎被遗忘。
正如提起春节,“人人皆知”;说到“春节老人”,很少人知道一样。
这可不是我随口“瞎抱怨”,对比落下闳故居的门可罗雀与阆中古城中的人声鼎沸,就知道了。其实落下闳故居也在阆中古城内哟。
图10 落下闳故居
图11 简介
图12 故居前,门可罗雀
图13 几十米开外,人头攒动
对于当今国人如此毫无顾忌的“厚此薄彼”,落老爷爷天上有知肯定不会生气,反倒无比欣慰,毕竟他还有个深入到中国文化基因的昵称:“春节老人”。
2004年9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落下闳星”,
“落下闳”,天长地久、日月同辉。
张飞庙(官名:汉恒侯祠,或张恒侯祠)
张飞与阆中渊源很深,他在阆中当了7年“父母官”。他的头,也是在阆中任上被两个下属——张达、范强——砍下的。
死后被刘备封为汉桓侯,直接葬于此地,顺便建了个纪念堂——“汉恒侯祠”。
老百姓可不管什么侯呀祠的,直接叫“张飞庙”。我也觉得“张飞庙”更接地气。毕竟老百姓供菩萨去“庙”,而不是“祠”。
张飞为什么被两个部下砍头?我在张飞庙里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
张飞得知拜把兄弟关羽被“砍头”后,非常难过,命令张达、范强三天内,将军营官兵的盔甲和刀枪都染成“白色”,既“白甲、白枪”,表示悼念。方言口音缘故,张达、范强二人听成“百甲、百枪”,把“白”误读成“百”,这里的“百”是很多很多的意思,三天内肯定完不成,完不成就会掉脑袋。
于是二人决定,趁着张飞酗酒大醉,先下手为强,砍了他的头再说。作案后,将其头扔进嘉陵江。头颅漂到今天的重庆云阳,被当地渔民捞起掩埋,并在其上建立云阳张飞庙。
图14 阆中张飞庙。张飞严重“越级”,竟然身着皇帝衮冕[gǔn miǎn]
图15 张达与范强跪拜像前
图16 张达与范强分别左右跪拜在张飞像前
张飞的头漂到云阳?我严重怀疑这是善良的老百姓后来杜撰的。从四川阆中到重庆云阳,开车距离460公里,顺着弯弯曲曲嘉陵江更远,头颅早就被鱼虾啃食光了。
桃园三结义时,虽然关羽和张飞立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誓言没能实现,他们的死法却完全相同:身首各异。
呜呼哀哉!
拜访张飞庙的最大收获是,了解到张飞不仅仅是武张飞,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文张飞”。张飞庙里有块张飞真迹碑,如此深厚书法功底岂能鲁莽武将所写?
图17 阆中汉恒侯祠里的张飞真迹(取自网上,投诉立删)
图18 朱元璋题词(取自网上,投诉立删)
明朝开朝皇帝祭拜张飞庙后提笔留言:纯正不曲,书如其人。为了彰显皇帝尊威,印章盖在各四字中间。
民间还流传一则故事很能证明张飞的“文武双全”。故事叫“张飞审瓜”,还拍成了动画片。
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某天,一地主状告一农妇,偷了他家的三个大西瓜,农妇不服,于是对簿公堂来到县衙门。高堂上坐着的正是阆中县太爷张飞。
地主说,该妇人路过我瓜地,偷了这三个大西瓜,人赃俱在。
妇人说,我偕子路过瓜地时,地主见我姿色,图谋不轨。不从,便诬告我偷瓜。
面对赃物,张飞立马判案:地主胜诉,并请地主把三个西瓜拿回家。
地主大喜,可是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同时拿起三个大西瓜。
張飞见状先哈哈大笑,然后怒目圆睁怒吼道:你一个男子都奈何不了三个瓜,弱女子偕婴如何奈得?拿下原告(地主),重打五十大板,同时赔偿小女子纹银五十两。
张飞表面粗野、内心细微、心系百姓、声张正义的能文能武形象,是不是“跃然纸上”?
阆中城内外,满大街都是张飞牛肉招牌。原以为,牛肉是张飞下酒最爱所致,经阆中牛肉店老板点拨才知道,原来牛肉“外黑内红”,正是与张飞外黑内红的形象非常吻合。不过,我还是相信,张飞牛肉,肯定是当年张飞大碗喝酒时,大口啃牛肉得名。
图19 阆中张飞牛肉基本长得这样(取自网上,投诉立删)
图20 阆中满大街张飞牛肉
武后铜钟
张飞庙中还有一宝贝,也是阆中瑰宝,叫“武后铜钟”,武后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武则天。
这是一口专为武则天铸造的大铜钟,钟身有铭文,该钟造于公元704年(武周长安四年),高79厘米,直径57厘米,用料青铜,重160公斤。铜钟顶部挂钮为四条游龙,工艺精湛。铜钟铭文记叙了铸钟的时间地点和原委。
“武后铜钟”怎么来到张飞庙?
原来当年合川(古合州)庆林观观主,一个叫蒲真应为了拍武则天“马屁”铸成此钟,走水路运往长安。水路必经阆中。没想到运至保宁府(阆中)时,长安传来消息,因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不久武则天驾崩。
既然如此,蒲真应认为没必要继续拍“马屁”了,此铜钟也就“稀里糊涂”地留在阆中。
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记载,铜钟先由衙门保管,先后移至阆中城的清远楼、南楼(今华光楼),清乾隆时又移至凤凰楼。1956年,武后铜钟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后移至张飞庙。
我猜测,还是让张飞守护这个宝贵文物靠谱,你想铜钟由张飞守护,哪个贼人还敢起歹心?!
图21 听人讲解“武后铜钟”
图22 我要是穿行头,是不是更像张飞?
图23 张飞墓(取自网上,投诉立删)
保宁醋
阆中古称保宁,所以,保宁醋其实就是“阆中醋”。
要想了解保宁醋,必去保宁醋博物馆,博物馆属于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
中国有四大名醋,分别是: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红曲米醋(永春老醋)、四川阆中保宁醋。
保宁醋有什么特别之处?
最特别之处在于,中国四大名醋中它是唯一的药醋,可谓“医醋同源”。
保宁醋历史悠久,起码不晚于唐朝。
保宁醋以五种谷物为料,名贵中药为曲,采用麸醋经典工艺精酿而成。其他名醋则是米醋。
我们知道,川菜以麻辣“横行霸道”天下,“麻辣”竟然能成为美味,保宁醋功不可没。作为调料,保宁醋把其它味道和谐出来,自己躲在背后,妥妥调料界“无名英雄”。
本人对酱油起源不太清楚,对醋却略知一二,因为醋字本身暴露“天机”。
“醋”字,由“酉”和“昔”组合而成,啥意思?意思就是,酿造过期的酒,醋也。所以业内有句行话,酒醋同源。
本人对“酒醋同源”的深刻领会,还要追溯到50年前(1974年)知青下乡养猪。
怎么扯到养猪?
是的。而且,每次回想这段往事,总是忍俊不禁。
当年(1974年)作为下乡知青,我们也养了两头猪。某天生产队分给我们两百多斤大麦。
当地是江汉平原核心区,典型鱼米之乡,吃小麦都认为是吃杂粮,就不用说大麦了。面对大麦怎么办?请教老乡。老乡说酿酒呀!
在老乡的指导下,说干就干。
长话短说。一通折腾之后,终于开始进入发酵环节,很快酒香飘飘。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错,很快酒香中夹着酸味飘飘了。
请老乡过来一看,不好,发酵过头了。喝自己酿的酒,是不要奢望了,不过可以继续酿成醋。
继续酿醋?太麻烦了,作罢作罢。
发酵的大麦舍不得浪费丢掉,正好喂猪。两头猪倒是非常享受,跨吃垮吃地大快朵颐一顿。
不好,又出新状况了。两头猪倒地两天不起。用脚踢,听到的只是猪哼哼。
赶紧再向老乡讨教。老乡见状哈哈大笑,我们把猪给喂醉了,而且重度“酒精中毒”。
很快,知青把猪灌醉奇闻传遍十里八乡,成为当地一大“笑资”。
好在那年头没有“虐待动物”一说,搁到今天说不定吃官司?
说到“酒醋同源”,顺便聊几句欧洲的“醋”。
欧洲醋,一般都是“果醋”,比如苹果、葡萄等都是醋的原料。葡萄酒继续发酵,就是葡萄酒醋。
细心的读者会问,就酿造耗时顺序而言,酒在前,醋在后,醋比酒更费时间,醋应该更贵?
没错,如果严格按“先酒后醋”流程,醋肯定比酒贵。
极端例子是意大利的巴萨米克醋(Balsamico)。与葡萄酒一样,巴萨米克醋越陈越贵。读者有兴趣可以上各大电商网站一查。
回到保宁醋。
保宁醋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近代更是获得国家一大堆奖项,比如保宁保健醋是国家唯一认可的醋保健食品和作料。不仅内服还能外用。
如何外用?保宁醋泡脚。这也是为什么阆中满大街都是保宁醋泡脚店的原因。
在阆中古城逛达快一天,腿脚疲乏,泡脚正当时,更何况还是用保宁醋泡脚。
很快进入一泡脚店,开始享受,舒服啊。
图24 奢侈啊,保宁醋泡脚
图25 可怜天下老母亲
进来一家人,儿孙之类的,还有老母亲。老母亲死活不泡,因为嫌十块钱太贵。却毫不犹豫的要为儿孙辈们买单。
孙女坚决不要奶奶买单,最后达成“协议”,老母亲不泡,也不为大家买单了,成交。
可怜天下老母亲!!
哦对了你肯定知道男女之间、特别是女性之间的妒忌,往往用“吃醋”形容?这个比喻怎么来的?
唐朝唐太宗时期,宰相房玄龄功劳甚伟。作为奖励,唐太宗赐两位美女给他作小老婆。房玄龄大呼不敢,因为老婆嫉妒,绝不同意。
于是唐太宗宣房玄龄夫人上殿,告知她面前两种选择:喝下碗里的毒酒;或者痛快答应房玄龄娶两位美女当小老婆。
房夫人二话没说,捧起毒酒一饮而尽。喝完发现,是醋。
从此,“吃醋”便广泛用于形容女性之间的嫉妒和争宠。
也许你之前就知道“吃醋”典故由来,但可能你不知道的是,房夫人喝的醋叫:
保宁醋!
图26 中国保宁醋博物馆
图27 博物馆建在寺庙内,也算在“独一无二?
待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