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飞行的书卷
时间:20230913
前言:黄山,是三山五岳中比较少有的既有山景又有水景的山岳景观。黄山的水景主要集中在九龙瀑和翡翠谷。本篇单说翡翠谷。
翡翠谷的景色到底如何?
是否真如艺术大师刘海粟赞誉的那样:“没有到过黄山的人不能称到过中国。未游过翡翠谷彩池者,不能称到过黄山。黄山之雄起,见于莲花、天都,黄山的美梦必从翡翠谷彩池中浮出。”
很多人把翡翠谷称为:“天下第一瑶池丽水”“人间瑶池”,甚至是“黄山五绝”,是否言过其实?
如果真如这么漂亮,那我真得写一篇比较文章,将黄山翡翠谷与我见过的中国顶级水景相提并论,它们分别是黄龙沟、九寨沟、青城后山(五龙沟 飞泉沟)、玉龙雪山蓝月谷。这五种水景类型都不相同,可以仔细比较。
景区有一块石碑,这么总结翡翠谷的美景——“流光溢彩,灵秀绝俗”:
对于个别石潭而言,上述八个字还算恰如其分吧。但翡翠谷总体而言,算不上顶级水景!真正的瑶池丽水,是黄龙沟!附视频在此,大家比较一下:
根据本人实际探访旅程,我认为黄山翡翠谷还不如黄山九龙瀑:
如何到达翡翠谷?
翡翠谷/九龙瀑就在黄山脚下,但从黄山火车站到翡翠谷没有直达车,无论市区还是汤口镇,也没有旅游公交车到达翡翠谷和九龙瀑。所以要去翡翠谷,非常不方便。所以必须采用其它交通方式。
①从黄山市区出发:可在黄山市区的汽车站乘至太平的班车,沿途会经过翡翠谷/九龙瀑景区,记得上车后要和售票员说明你要去的景区,让他到景区时提醒你下车。票价20元左右,车程约1小时10分钟。
②从汤口出发:汤口到太平的班车,只能在汤口镇的马路边上等车,幸运的话半小时左右能等到一趟,错过或者不幸运的话估计两个小时也等不到,然后在翡翠谷景区门口下车即可,票价约5元;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非常不方便,因为去往太平的班车车次太少了,也许等一两个小时也等不到。返回更加不方便。如果您不想麻烦的话也可以考虑从黄山市区搭乘出租车或者包车前往,费用大约在300-400元,主要看您自行与司机师傅砍价。在我看来,两个景区的景色肯定不值这么多钱,不值得这么花血本。
去翡翠谷最省钱便捷的方式: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合适的班车,直接到达汤口镇后,可以租车前往,但租车费也不便宜,费用至少30-50元不等。翡翠谷离汤口镇实际也就八九公里;中途经过九龙瀑,九龙瀑离汤口镇才五六公里!对于穷游的驴友而言,完全可以徒步过去!慢慢观赏;如果不想徒步,可以试着叫滴滴,单程费用不会高于15元!你可以打滴滴到翡翠谷,游历完后出来,往回走步行三公里左右就可以到达九龙瀑,当然也可以坐农家揽生意的车到达九龙瀑,一般费用是10元;游历完九龙瀑,你出来可以打滴滴,没有滴滴也可以步行回汤口镇,路程也就5公里而已!
黄山翡翠谷门票:
门票特别贵,好像是90左右;不过你可以找汤口镇附近的旅店买,大概50-60之间。我觉得翡翠谷貌似被私人承包了,景区开发不到3公里,性价比远远比不上青城后山。
翡翠谷简介:
翡翠谷是黄山脚下最长的一道峡谷,纵深约20公里,谷中之溪名为“碧玉溪”,源自炼丹、始信、天女诸峰。谷中分布着一百多个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彩池。池水晶莹碧透、池底砾石艳丽、水深石怪、彩池周围景色秀美,加上太阳光角度不同、光线明暗不同,或晶明、或翠绿,变化多端,绚丽多彩,像一颗颗彩色的翡翠散满谷中,故名翡翠谷。
翡翠谷又被叫做情人谷的原因:
我的评价:所谓一百多个彩池,实际真正可观赏的不到10个!观赏性远远不如黄龙沟彩池群。黄龙沟才是真正的人间瑶池。
游记正文:
按下述石碑刻,黄山翡翠谷有几十个彩池之多:
实际上,大部分彩池不具有观赏性!
按下述最实用的导游图标示,真正的彩池也就十几个而已;并且爱字石上方景区路被封闭,所以,真正可观赏的彩池不到十个!
以下描述真正可观赏的这九个彩池。
游黄山青狮池:
进入翡翠谷的第一个石潭,叫青狮池。
为何如此命名?
因为这个石潭位于翡翠谷狮子山的下方。狮子山是一座小型山丘,据说整体看起来像一头狮子卧在这里饮水,不过我没想象出来这种场景,也许是观赏方位不对?我觉得总体不太像。
因为这个石潭位于狮子山下,并且水色青碧,所以被命名为青狮池。
青狮池是一个梯形的长池,
据信池长30米,深2米左右。
从下往上看,上游的溪流,在一大块岩石上欢快的流淌下来,注入池中,总体观感很不错;
但是如果从岩石上方往下看,发现滩流很美,这个滩流就是海蚌滩;
但下方的青狮池不太美,大概是视野不太开阔所致。
青狮池下岸边有一大块巨石,像个大海螺,叫海螺石,所以青狮池上游这块滩流,就被命名为海蚌滩。
海蚌滩由青白灰三种颜色组成,是200万年前第四季冰川运动形成的。
游黄山海蚌滩:一亿年前地球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奇观杰作!
海蚌滩,也是黄山翡翠谷境内一处著名的景点之一。
海蚌滩:
位于黄山翡翠谷青狮池之上游,河滩层岩交叠,流泉争鸣,池边有巨石,酷似海蚌化石,因此这个河滩被命名为海蚌滩。这里号称“黄山100佳摄影点”。
海蚌滩,还被称为“翡翠谷研学旅行亮点”: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河滩,沉积岩一层一层,纹路深浅不一,外观如同海蚌一样,很有意思。
按景区指示牌介绍:
海蚌滩是彩池上方的一块巨岩,形似海蚌,名海蚌石。池中还浅卧着数个大小海蚌石,随着波动,蚌壳时开时合,妙趣天成。池上边河滩名海蚌滩,滩上飞瀑争鸣,百音交响。
这一带岩层,代表了黄山地质变化的特点。 黄山在4亿年前是海,这些像海蚌样的一层层岩石就是沉积岩、变质岩。
这一带断崖,就是在一亿年前火成岩花岗岩在抬升时与周边岩石的接触带,地球上的三大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这里聚会了。
游黄山龙凤池::能媲美雁荡山下折瀑石潭和庐山乌龙潭吗
黄山龙凤池,位于黄山翡翠谷境内。龙凤池是翡翠谷的主要彩池之一,也是我唯一下到潭边游玩的彩池;其他彩池都有工作人员守护,不让下到潭边。
龙凤池长20米,宽8米,深3米。龙凤池顶部没有瀑布,池潭顶部(也就是上游)有一块巨大的圆形岩石挡住上游水流和视线,大圆石头后面左侧有块石头上,还雕刻着“五彩缤纷”四个大字。河流主要从这个大圆形岩石左侧流入潭中:
为什么叫龙凤池?我一开始以为像孔雀池一样,是大小两个池子,一龙一凤,结果不是这样。
有人认为,因为这个彩池的池壁为天然雕琢成的游龙飞凤、下部飘入地底,如龙潜渊。彩池清流见底,潭中巨石嶙峋,如龙卧凤渚,所以叫龙凤池。
龙凤池潭边本来是不让下去的,我是悄悄下去的,把登山包放在潭边乱石上。
龙凤池可以跻身翡翠谷一百多个彩池中前五名,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彩池,由于下到潭边无人管,我在这里耽搁最久。彩池的色彩,一池青亮一池墨。这里既有青亮绿色的部分,又有墨黄的部分。水流间,青亮中渗过来墨,墨绿中透出点亮。
黄山龙凤池与雁荡山下折瀑石潭、庐山乌龙潭对比:
黄山这个彩池,比雁荡山下折瀑跌落地那个石潭还要清丽不少。
但是,雁荡山下折瀑石潭,比黄山龙凤池更殊胜更舒服的地方是:下折瀑石潭可以抬头观瀑布,如同高空余户倒水;低头观石潭,石潭里的鱼非常灵动,会和人互动;舒服的地方,是石潭边有石凳,可以坐在旁边品茗观瀑潭。
雁荡山下折瀑石潭实拍:
此外,黄山龙凤池,总体也比不上庐山乌龙潭。
首先,乌龙潭上方有瀑布,是宽瀑布,共有3条瀑布泻入潭中,上方视野开阔,看起来更加秀美;
其次,乌龙潭不禁止游客靠近潭边,我们三个路上相识的游客,在乌龙潭边嬉戏了很久。
庐山乌龙潭实拍:
黄山龙凤池水质奇特,极清,能吸收较多的蓝绿光,故其主色皆如翠玉。水因上流冲击和风吹动,波纹形成各种美丽图案,频频抖动,幻化万千;如果晴天到来,池壁池底岩石怪异,结合日光,色彩绚丽,水石一体,水动石变,相应生幻;阳光照耀,百彩交织,霓虹流动,媚态迷情;谷中竹树葱茏,山花烂漫,峰峦青翠,云烟蒸腾,天光水色,倒影池中,又增一种幻境。不过我去的时候下小雨,所以龙凤池给我呈现的,主要是清丽。
游黄山花镜池:李慕白和玉娇龙池边打斗的西施池!
龙凤池继续往上,看到路旁竖着一块提示牌:“龙凤池以上水源为当地饮用水,为确保饮用水卫生,请勿将脚和其他杂物放入水中。谢谢合作!!”
难道这就是禁止游客去到池边拍摄的原因???
但是我查询以前的游客游记,发现他们拍的照片几乎都能下到池边玩耍,个别家长还领小孩进入浅水中。
依我看,如果是饮用水源,不如关闭景区得了;要么就把水管接到上游,下游这些游览石潭应该允许游客去池边拍照,否则观赏效果极差,我不建议游客花大价钱前往。
试想:如果著名水景,诸如九寨沟、黄龙、青城后山之类,也把栈道设得离水源很远,没有观赏效果,谁还会去?
往上不远,就看到一座桥,叫“情人桥”。
翡翠谷的“情人桥”,系现代钢索桥,桥长大约百米左右。情人桥三个字,选自晋代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手书。从这里开始,就要过桥到对岸游历景点,所以是游览翡翠谷必经之路。
情人桥上有很多情人锁锁,“印证”所谓的爱情。
我对这种行为非常不赞同,首先是非常不美观,增加了建筑的重量,可能产生不好的后果。
这种景区内游客挂锁呈现美感的地方,我想起最出名的地方,也许是华山金锁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还真算一道风景线吧。
其次,这座桥建在花镜池上,不仅不美,还大煞风景——我认为这座桥严重破坏了下方花镜池和上方绿珠池的景观。
试想,如果当初拍摄《卧虎藏龙》时有这种煞风景的现代建筑,我估计根本不会在这里取景!
情人桥边还立了一块碑文。碑文开头写道:“黄山翡翠谷昵称情人谷。赏瑶池丽水,步情人桥上。颤颤悠悠,倍感爱浓情深。”
对于上述这段话,我评价两点:
1、如果要说瑶池丽水,恐怕任何一处景观都比不过黄龙沟(不要和我说九寨沟),不过黄龙沟和黄山翡翠谷不是一个类型,以后有空描述一下两者的差别。
2、至于说这座桥,真的毫无特色!远远比不上三清山深壑之间那座吊桥,当时摇晃起来真的吓人!这座情人桥走在上面几乎不动,哪里会有“颤颤悠悠”的感觉?
闲话少叙,站在情人桥上,可以看到右下侧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彩池。该池名为“花镜池”,也是景区内最为有名的景点之一。
为何取名花镜池?因为彩池直径25米,整体形状就像一面镜子,水色非常好看,凹凹凸凸的岩石的形状就像一个古老的镜框,所以称为花镜池。
花镜池四周是奇异的叠岩彩壁,凹凸的池周岩纹如彩带飘入池中,铺布潭底,水波荡漾,若天女浣纱。池水晶莹碧透,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翡翠,像一面宝镜,五彩缤纷,幻化万千。池水清澈,池底砾石清晰可辨。
我在龙凤池看到的“五彩缤纷”石刻,原来就位于花镜池池边!花镜池对面有一片竹林,这里就是卧虎藏龙拍摄地,当年章子怡、周润发就是在这片竹林上打斗的,打完之后他们蜻蜓点水经过下方的花镜池到达前方五彩缤纷的大石头上对话。
“五彩缤纷”四个字是出自清朝末代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的手笔。爱新觉罗·溥杰是著名大书法家,他的书法自成一体,曰“柳叶体”。引用这四个字的原因,大概因为这里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五彩缤纷,十分的漂亮。
花镜池,又因水中花纹石摆动,若天女西施浣纱,颇有“美人梳妆,照镜多妩媚”的意境,美名西施池。
我总觉得翡翠谷最大的优势是擅长取名,每个彩池的取名,都远远胜过黄龙沟对那些彩池的取名!而黄龙沟的彩池群取名,在我看来是暴殄天物!
由于花镜池不让下到潭边正面拍摄,取景角度太差;更兼情人桥破坏周边自然环境,所以在我看来景色算不上翡翠谷最美的彩池,不过也可以位列前五名。
花镜池顶部的两条瀑布,就没法侧面拍摄,唯一比较好的位置,是去到“情人桥”上,往下拍摄,两条瀑布将源水不断注入花镜池之中,而花镜池更像是天仙梳妆的水盆子。
下面要解答一个问题:
很多游客写游记,认为上方的绿珠池,是影片《卧虎藏龙》中的“竹梢打斗”“池边爱恋”情境的拍摄地,甚至是飞瀑踏波深潭寻剑的拍摄地!
实际上景区指示牌已经明说了:
不过,这个指示牌,在我看来很多说法有不少错误。
《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与玉娇龙在黄山花镜池和绿珠池打斗实景讲解
1、李慕白和玉娇龙从大院内飞出掠过一个大湖,拍摄地是宏村,我去过,门票高昂,不值得去;无论西递还是宏村,远远比不上不收票的很多古村古镇;
2、李慕白和玉娇龙飞上那片竹林打斗的场景,由于视野不开阔,确实认不出是哪里。黄山翡翠谷和九龙瀑都有竹林,花镜池上方就是竹林。有人认为拍摄地是浙江安吉大竹林,不在黄山。由于影片中的竹林本身并不美,貌似没必要追究;
3、李慕白和玉娇龙从竹林飞下来掠过湖面停在石头上对话的镜头,明显就是花镜池!落脚的那块石头,就是池边“五彩缤纷”那块石头!只是当时石头上没有刻字!
4、至于李慕白把青龙剑转头扔下飞瀑大陡坡,那个大陡坡根本不在翡翠谷哦,我可以确认是在九龙瀑的第九瀑!
黄山九龙瀑之“第九瀑潭”介绍及实拍
5、至于深潭寻剑取景地,我估计绝不是九龙瀑第九潭,因为那个潭不深,而影片中玉娇龙不断下潜,说明那个潭非常深。由于影片中没有这个潭的全景照片,所以看不出是哪里。
根据景区指示牌对绿珠池的介绍:这个深潭寻剑镜头,是在上方的绿珠池拍摄的。
所以,论名气,翡翠谷最著名的景点,可能就是“花镜池”,因为它是电影《卧虎藏龙》中,那个碧绿见底的石潭边对话取景地。
游黄山碧簪池:形如发簪,池水碧绿,号称翡翠峡谷中最深的一个石潭!
从情人桥过到对岸以后,可以看到前方碧玉溪中,有一大块大石头挡住了碧玉溪的水流,溪流只能从巨石左侧泻入下方石潭中:
这块巨石姿势处于半躺状态,上方平整,
写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十个大字:
这句诗引用的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如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的山村图景,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的后期了。王维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此诗即作于这个时期。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这首诗用在黄山翡翠谷,我觉得是恰如其分的。
在这块大石头的下方,藏着黄山翡翠谷中水位最深的一个石潭——碧簪池。
这个石潭又细又长,据说此池长35米,宽5米,整体形状,就像古代女子戴的发簪:
据信,碧簪池水位最深的地方,可以达到15米——号称是峡谷中最深的一个池子(此数据我没看到官方指示牌,是翡翠谷导游词里的说法):
对于这个深度,我是有点质疑,也不太敢相信!我目测五六米深,已经了不得了!不过所有图片都是拉大后实拍,因为无法去到近处拍摄。九龙瀑那些瀑潭,很多看起来比这个石潭还深,最深也才七八米。
这个彩池被命名为故取名碧簪池,有两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它形如发簪。
发簪究竟长啥样?如下图所示:
《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发簪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但是当在看古装剧时,却总是能被它们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所折服:
看完了发簪的形状,再看看我实拍的碧簪池视频: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
所以用发簪来比喻美丽的池水,可以触景生情,让人联想到古代美女的婀娜,是不是觉得非常形象?
第二个原因,是池水的颜色。
碧簪池池水是由浅至深,颜色是由浅绿到墨绿,所以,用了一个“碧”字形容发簪,故取名碧簪池,非常贴切。
看看这碧簪池!再回头看看黄龙沟对那些瑶池的取名。
所以,我真的很佩服黄山对每个景点的取名!真的非常贴切又有文化素养!再次对四川黄龙沟对那些瑶池丽水的粗俗取名感到失望和遗憾!
游黄山绿珠池:《卧虎藏龙》“深潭寻剑”拍摄地,水深达10米!
从情人桥往前走,不远处在碧玉溪中流,又有一块大石头,上书“拼搏前进”四个字。
在我看来,这种题字与景色不符,
不仅不美,还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
翡翠谷中的碧玉溪从这块大石头左侧流下来,上方支流流到碧簪池;下方支流穿过情人桥,沿着岩壁形成瀑布流入花镜池。
离开情人桥一直往上走,翠竹掩映中的红色的亭子叫“爱亭”,“爱亭”旁边,从下往上,依次可以看到翡翠谷的三个顶级景点:绿珠池、连环瀑、玉环池。
所谓连环瀑,就是前方岩壁上挂着的两个小瀑布,两潭两瀑,又称双潭叠瀑。这里可以说是翡翠峡谷中最精华的部分。
而九龙瀑,号称九瀑九潭,真正连在一起的是三潭五瀑,也比这里多好几个,所以更壮观。
双潭叠瀑,从下往上,第一个池子就是绿珠池。石潭岸边一块大石头上,写着“绿珠池”三个大字:
绿珠池三个字下方,
竟然还写了英文名:
绿珠池的整体形状就像一个绿色的宝珠,长30米,宽20米,池底彩石艳丽,清澈见底。
绿珠池同样不能下到潭边,旁边没有绿珠池的具体介绍。根据翡翠谷导游词的说法,它是翡翠峡谷中最大的池子,深10米左右。但是肉眼看上去,感觉没有那么深:
我觉得翡翠谷里的石潭,看上去都没有九龙瀑龙女潭深:
游黄山龙女潭:据信有龙女常自潭中涌出!彩波闪烁,幻光迷人
绿珠池上方的池壁平滑,水流铺在池壁上,顺着岩石流下来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云绸瀑,这是一条贴崖瀑布,不是悬空瀑布。
绿珠池的名字也取得恰如其分,翡翠般的池水,一眼望穿,一颗颗石头在日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如同一粒粒翠绿的宝珠。
池名绿珠,又有一语双关之意,含有怜爱古代美女绿珠之意。西晋歌妓绿珠,是石崇的宠妾,虽然不及古代四大美女出名,但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美女之一。据古*载,绿珠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妩媚动人,恍若天仙下凡。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珍珠十斛得到了绿珠。亦有一种说法,因为石崇以珍珠买下她,所以名珠。石崇和当时的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称“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宴客,石崇必命绿珠出来歌舞侑酒,见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绿珠之美名闻于天下。
这里明显感觉到,翡翠谷的水多么和绿珠的名字相一致,即绿如翡翠,清澈见底。池水随明暗深浅变化万千,有墨绿、深绿、翡翠绿、淡绿,阳光强烈处,则呈黄绿,美不胜收。水动石秀相映生辉,阳光照耀百彩交织,色彩流动美轮美奂。整个池形色泽恰似一颗绿珠,“绿珠池”可谓名副其实。
绿珠池和花镜池一样,也是当年《卧虎藏龙》取景地之一,当年章子怡“深潭寻剑”“飞瀑踏波”这两个情景的拍摄地之一。
大家看看《卧虎藏龙》竹林打斗的场景可知:最后的镜头,才是绿珠池。
具体地名:
玉娇龙飞跃而下的大陡坡飞瀑,是黄山九龙坡第九瀑,并非绿珠池上方的云绸瀑;潜入的深潭,就是绿珠池,“飞瀑踏波”,是说的碧眼狐狸飞掠过绿珠池,将漂浮在水面上的玉娇龙抓走;李慕白飞掠过来,镜头出现了云绸瀑。
绿珠池可否跻身翡翠谷最美彩池之首?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等全部主要彩池介绍完我们再来做个排名。
游黄山玉环池:西施,杨玉环,绿珠,古代三个顶级美女,到底哪个最美呢?
内容提要:
此处被誉为杨玉环的精灵沐浴之处,仙山中的华清池。其上悬挂小瀑布,名“素娟瀑”;瀑顶左侧石壁上有一小冰臼,口径半米,深1米,名“溢香井”。据信玉环池水深8米!你信吗?
玉环池、西施池、绿珠池,分别对应着古代三个顶级美女的名字—杨玉环、西施、绿珠,那这三个石潭,到底哪个最美呢?
前文已述及,绿珠池上方的瀑布称云绸瀑。
云绸瀑上方又是一个圆池。池中有两块心形巨石,水环绕其周,使石周之水与水面之水迥异,像一只晶莹碧透的玉环,所以借用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之名,一语双关,取名玉环池。
据信玉环池直径20米,深竟然达8米(这个说法来自黄山翡翠谷导游词,池边无玉环池介绍信息)!对于玉环池这个深度,和碧簪池水深15米及绿珠池水深10米一样,我还是存疑,难以置信!因为这几个石潭,貌似一眼能望到底。怎么可能那么深?
池壁有“玉环池”石刻。玉环池边高台上,有巨石独立若天外飞来,名飞来石。“玉环池”上悬挂的瀑布,属于悬空瀑布,清流倾泻而下直钻入池,宽大透明的瀑水如素绢悬挂,故取名“素娟瀑”。这个我不太赞同,我感觉这个小瀑布,特别像美女额前的流海,应该取名“流海瀑”更形象!
“素娟瀑”瀑顶左侧石壁上有一小冰臼,是第四纪冰川遗迹,口径半米,深1米,名“小丹井”,又有说法叫“溢香井”,后面这个名称叫得更绝!
素娟瀑泻入玉环池中溅起层层浪花,水面周围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子在欢快的舞动,却始终不会离开属于自己的那个舞台。池中水清波碧,翠绿如玉……
如此美池,被游客认为是杨玉环的精灵沐浴之处,被称为仙山中的华清池。
黄山翡翠谷中的碧玉溪中段,是景区的精华地段,从上至下,分别分布着玉环池,绿珠池,花镜池(又叫西施池),这三个石潭的名称,一语双关,同时也是古代三个顶级美女的名字。
到底哪个最美呢?
如果按美女排名,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之末,绿珠虽然很美,但是没有列入四大美女之列。
所以有人可能认为:花镜池第一,玉环池第二,绿珠池第三。
我仔细思考后,排名如下:
玉环池第一,绿珠池第二,花镜池第三。
玉环池绝对是黄山翡翠谷中最美的一个彩池,原因如下:
第一,它的瀑布最美,是悬空瀑布。其他两个彩池上方的瀑布都是贴壁瀑布;
第二,玉环池上方下方视野开阔,没有人工建筑,可以借景;花镜池上方被情人桥破坏了风景。
游黄山琵琶潭:小瀑下的仙音洞,远超圆明园内两大水声造景奇观
根据景区导游图指示,在“玉环池”和孔雀池之间,还有一个景点叫琵琶潭。关于琵琶潭的图片,网上几乎没找到有价值的单独介绍和图片特写。所以我断定,大部分写游记的游客,一笔带过琵琶潭或者胡乱配一张图,实际根本不知道琵琶潭到底是哪个潭。而我从玉环池一路走上来,途中也未发现关于琵琶潭的指示牌介绍和配图。
按网上翡翠谷景区导游词的介绍,琵琶潭单独一个池子看,类似琵琶的下半身,中间流水是琵琶的弦,它像一把倒着的琵琶。如果把整把琵琶和下方一个池子连在一起,形状又像是一个代表吉祥如意的玉如意。
根据这段描述,我几乎可以确信。我拍摄的这个地方,肯定就是琵琶潭了。
可惜这个琵琶潭离景区路比较远,
必须拉近镜头才能欣赏。
琵琶潭形似琵琶,潭的里壁上有一小空洞,小瀑覆挂其前,形成水帘,洞内回音随小瀑流量大小而时时变化,外鸣内吟,优美动听,名仙音洞。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圆明园40景之一的最出名水声造景——“水木明瑟”:“水木明瑟”殿又俗称风扇房,将水引入殿宇,模仿西洋水法,利用水力推动风扇,既图凉快,又有水声,泠泠瑟瑟。
圆明园中另外一个水声造景奇观是“万方安和”:
“万方安和”四面临水,中间设皇帝宝座,宝座上方悬挂有雍正御书“万方安和”匾额。西路是一个室内戏台,设计十分巧妙,唱戏者在西北殿,皇帝坐在正西的殿内观戏,中间用水相隔,声音曲曲折折在建筑与水之间碰撞,声借水势,飘摇入耳,如同全方位环绕立体声的效果,别有一番趣味。
上述两个水声奇观,都是皇帝的能工巧匠造出来的。而黄山琵琶潭的“仙音洞”,则是纯自然景观:
琵琶潭形音皆美,
人们把它想象成是王昭君弹的那把琵琶。
“琵琶潭”,音箱呈半圆形,与细细的颈相连。叮叮咚咚的流水声,让人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游黄山孔雀池:真的像孔雀开屏吗
黄山孔雀池,位于黄山翡翠谷境内,这是一个狭长的花岗岩彩池,两头大中间小。这是孔雀池全景图,我咋感觉像长方形太极图:
为何命名孔雀池?景区没有任何指示牌解释,只看到在彩池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写了“孔雀池”三个字。
据有游客猜测说,是潭底浅褐色的石纹好似一只孔雀的头颈,因此得名;我感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下图是孔雀池头部:
在我看来,应该是池的形状比较像孔雀美丽的身影。孔雀池系大小两池相连的彩池,孔雀的头部在前方半圆形凹进去的岩石部分,后面就是孔雀身体羽毛部分,形似孔雀。
加之潭水深浅不一,如果有阳光照射,会泛出青、橙、绿、蓝、黄、白等多种颜色,波光粼粼,如彩羽抖动,恰如美丽的孔雀开屏,才如此命名。
我去的当天是2013年9月的一个阴天,孔雀池呈现明艳的碧色,加之池底岩石纹理相衬,给人一大块翡翠跃然眼前之感。
说句题外话,翡翠谷景区明显比前几年可憎,我看到2015年的游客日记中,很多游客在孔雀池边嬉戏或拍照:
现在,景区却用栅栏围起来,几乎每个景点都有工作人员把守,游客只能在景区路上拍摄,观赏效果特别差!只要你跨过栅栏,工作人员就开始呵斥了!这样,翡翠谷真没啥观赏价值,门票还很贵,你想想,景区才围起来短短三公里!就索要门票费90元,确实太坑人了!如果大龙湫和三叠泉也只能远观咋想?
游黄山翡翠谷鹊桥:这里真的有“踏云蹑虹,飘然若仙”的体验吗
黄山翡翠谷鹊桥看点:这里是峡谷内视野最开阔的地方;河床上全是花岗岩铺就。
孔雀池继续往上,前方看到一座绿色钢质的桥,这是翡翠谷内的第二座桥——取名鹊桥。
下图这张鹊桥照片,是景区门口搭建的一个简易鹊桥,并非本文所述鹊桥。很多游客混为一谈了:
很显然,上图这个小鹊桥实际比真鹊桥更美观,也更形象。
因为翡翠谷又被称为情人谷,所以景区内各处的亭子和两座桥,都用和爱情相关的词语来命名。
鹊桥,是传说中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宋·秦观《鹊桥仙》云:“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架在碧玉溪两岸的悬崖峭壁上,系虹悬式钢铁结构,有人认为这座桥如彩虹横空,艳丽迷人,人行其上,如踏云蹑虹,飘然若仙。
我认为上述说法纯粹胡说八道,鹊桥并不美,更无飘然若仙的感觉。“踏云蹑虹,飘然若仙”这种体验,得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桥离河谷要足够高,这里并不高;第二是桥最好是吊桥,能晃动,这里并不能晃动,何来这种体验?恰恰相反,鹊桥,在我看来还破坏了周围的自然景观。
鹊桥的另一侧开阔平台上,有两个心型框式建筑,大概想表达的是两颗相爱的心,可以坐在心框里面照相。
鹊桥附近是翡翠谷视野最开阔的地方。鹊桥上游景色更好,可以眺望下方河谷及远处的青山。
下方河床上,全是岩石铺就,碧玉溪从巨大岩石中流淌下来,远方青山被云雾笼罩,景色非常迷人。
游黄山玉佩池:在这里静候,会出现《洛神赋》和《列仙传》中的神女吗
过完鹊桥,继续往上游走,就能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石潭,潭边有亭,名恋亭。
这个石潭中的一块巨石突出,就像一块玉佩;旁边两条小溪流下的溪水,就像玉佩的带子。
这个石潭就被命名为玉佩池,恐怕是黄山翡翠谷中最有古代诗词歌赋意境的地方。
我想到两个和“玉佩”相关的典故,并且这两个典故都与“人神恋”有关,当然主要是人恋神。
第一个“玉佩”的古典,是曹植的传世名作《洛神赋》。
公元二百二十二年,魏黄初三年的一个黄昏,曹植从邺返回封地鄄城,途经洛水时休憩,恍惚间抬头,睹一丽人, 于岩之畔。据信这是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根据原文可知,只有他一人能看到各种异象,随从却看不到。在这篇文章里,曹植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他就像是一位陷入疯狂热恋的年轻诗人,把所能想象到最美好的词汇,都毫不吝惜地加诸在眼前的女神身上。他希望和她交流,但只能借助水波传递话语。后来他终于解下玉佩遥赠给她表达爱意,而洛神也以琼玉为报,貌似接纳了他的感情。但是最后因人神无缘而分离。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赋》。其中诸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皓齿内鲜,明眸善睐”之类的描绘,已成为千古名句。
在文章中,曹植写到了玉佩: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翻译过来就是: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篇文章,人与“神”之间始终处于默然无声的朦胧隔阂之中,并无任何身体接触和近距离语言交流。
曹植遇到的这种异象,大部分人斥之为丰富的想象(臆想),但是我却觉得不排除其真实性!因为和我误食一斤见手青后见到的各种异象差不多!当时只有我能真切看到立体感真实异象,异常清晰,周围其他人都看不到;并且我看到的异象,没有语言交流,除了两次发出腹内语差点吓死个人:
《》
实际上,于丽水之畔睹远处的丽人,我脑中闪现的最佳地,并非黄山玉佩池,而是九寨沟芦苇海,远处石崖上真有一尊天然女神——九寨沟沃洛瑟嫫女神:被我列入最难找的四大自然奇观之首!
此外,曹植在文中提到了“郑交甫”事件。
这就是第二个“玉佩”的古典,出自《神仙传》,同样涉及送玉佩的故事——这就是《列仙传·江妃二女传》。
这则故事更加神奇诡异,人与“神”不仅有交谈,还有近距离接触,原文如下: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仆曰:“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听,遂下,与之言曰:“二女劳矣。”二女曰:“客子有劳,妾何劳之有!”交甫曰:“桔是柚也,我盛之以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采其芝而茹之。以知吾为不逊也,愿请子之佩。”二女曰:“桔是柚也,我盛之以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采其芝而茹之。”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诗》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
这则故事,编写《列仙传》的作者,认可其真实性,故编入其中:缥缈氤氲的江汉水边,仙颜神秀的江妃二女结游嬉玩,巧遇翩翩美少郑交甫,风情窦生。两厢和诗应对,一边是郑郎不能自己,频露痴情;一边是迷人才仙二女解佩珠为信,似递春情,共生情韵悠长。但又突然消失不见,连玉佩也没了!情景又似在戏耍郑交甫。
所以曹植在《洛神赋》中提到“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游黄山白鹿池:传说麋鹿活到500岁之后全身毛就会变成白色
根据景区导游图指示,玉佩池往上到达终点——爱字石的途中,还有一个石潭叫白鹿池。但途中我并未看到有关白鹿池的介绍和指示牌,所以无法得知哪一个石潭是白鹿池。网上搜索,没有一张有关黄山翡翠谷白鹿池的配图和介绍。
关于白鹿池的得名,网上好不容易搜到有个人提到白鹿池,他对白鹿池做了这么一个简短介绍,但没配图:
“白鹿池长似白鹿,可惜由于位置不通道路,无法接近。”
按照他这说法,白鹿池是因为池子形状像白鹿,所以被命名为白鹿池。如果真如其所言,繁体的“麗”,形拟雄鹿的角,鹿角的质感形状,是美丽,是优雅。四大灵兽中的龙和麒麟,都有似鹿角的这一特征。
下面这个石潭,五彩斑斓,上部两端分叉,很有点像鹿角,可能就是白鹿池了:
比较一下鹿角,是不是很像:
另外,网上有一份“翡翠谷导游词”,其中提到白鹿池,同样没有配图。这个导游词认为,白鹿池是因为经常有白鹿去这个潭边喝水,所以才得名白鹿池!
翡翠谷导游词中提到白鹿池的介绍,全文如下:
“白鹿池是许多动物们饮水的地方,其中以麋鹿最多,麋鹿又称白鹿,因为它活动500岁之后全身毛就会变成白色,所以取名白鹿池。”
也许下面这个是白鹿池?因为从玉佩池上行途中,这个石潭最大,外形有点像碧簪池,但是没有碧簪池深:
《春秋运斗枢》称:“瑶光散为鹿。”瑶光,即祥瑞之光,意为鹿是瑶光散开而生成的,它是祥瑞之兆。
尤其是白鹿,人们称之为“仙鹿”或“天禄”。
所以,这白鹿池的名字,取得很有深意。导游词中关于五百岁变为白鹿的说法,来自葛洪。晋葛洪《抱朴子》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白。”是说鹿能活千年以上,从满五百岁开始,其色就变白,成为白鹿。在道教文化中,白鹿也常为仙人坐骑。
所以我无法确实本人所拍,究竟是不是白鹿池?
这个石潭,是玉佩池和爱字石之间最大的一个。
也许传说中的白鹿池就是这个了。
不过上面两个石潭,大概二者中必有一个是白鹿池,所以,者得福哦!鹿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其肉体本身,成为一种神秘的符号与图腾,历代壁画、绘画、雕塑中都有鹿。鹿是权力的象征,帝王园林中自少不了鹿的身影,“以鹿喻帝位”。《汉书》中记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得鹿便是得天下,“逐鹿中原”因此而来。
而古代祥瑞学说认为,君王仁孝圣明时,白鹿就会现世。《宋书·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是以将白鹿的出现视为天下太平的标志。
游黄山炼丹台:轩辕黄帝在此炼丹后,遗留下来一颗仙丹,名炼丹石
从鹊桥通往“爱字石”的路,要比先前走的路难走很多,遇到下雨天就更难走了,路面很滑。
不过这段路的景色却让游客很震撼,这些巨石仿佛是从两边的高山上滚落下来,正好落在这条溪流中,与溪流为伴,巨石和溪水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难以言状。
翡翠谷只开发了一小段,到达终点只有不到三公里。
终点就是这个长4.6米、宽4.5米的写有“爱”字的大石头,位于霓裳池旁炼丹台的坡岩上,
此“爱”字选自宋代苏轼《丰乐亭记》手迹,字高度、宽度各5米,面积为25平方米,据说乃天下第一大“爱”字石刻。
大红的字体顺势斜斜地铺于这坡岩之上,字正方圆各达5米之多,仅就在这繁写“爱”字那“心”上的一点便可让两人拥坐。
站在这“爱”字的“心”上,
这样寓意着一心一意的爱在心头。
爱字石上方,有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炼丹台:
下方大石头上,写着——炼丹台:
其中有四个冰臼,依其形状分别称为药坛、药臼、药碾、药铫,这些都是轩辕黄帝的炼丹工具。
轩辕黄帝炼丹成功后,最后剩下一颗仙丹,据说是轩辕黄帝走时遗留下来的,名炼丹石。
人们摸一摸就会更加美丽健康,摸一摸有讲究(男左女右),一摸财运,二摸官运,三摸健康平安、四摸桃花运。
到达“爱字石”后,整个景区也就参观完了,只有不到三公里,继续往上游走实际还有景区路,但是被篱笆挡住了,我想爬过篱笆继续往上,但有工作人员把守,只好放弃。
至此,黄山翡翠谷就全部游历完毕了。
视频:
后记:
我在景区内淘到一张黄山翡翠谷的全景指示图:
根据景区指示图提示,爱字石上方,实际还有几个景点。但不清楚为何不开放,尤其可憎的是,还安排工作人员把手,不许跨过围栏,不知何故。
这几个景点分别是:
1、霓裳瀑。实际是霓裳池 霓裳瀑。根据网上个别人介绍,霓裳瀑布斜飘而下,底部顺石散开,像彩虹飞动,绚丽炫目,又像舞动的霓裳,故名霓裳瀑。立瀑前,水声悦耳,变化有律,令人想起仙乐《霓裳羽衣曲》。瀑下为霓裳池。
2、鸳鸯池。根据网上个别人介绍,有鹭、鹤、鸳鸯四池。蚕女石边之池名鹭池,上为鹤池,池边长方形巨石名鹤舞台,又名美女床。过鹤池,有两池相连,似鸳鸯相依恋,名鸳鸯池。
3、绫罗池。网上未搜到任何有个绫罗池的配图和介绍。
4、雷雨潭。网上未搜到任何有个雷雨潭的配图和介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