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虚君实相”,就真的能保蜀汉长治久安吗?

《虎啸龙吟》“虚君实相”,就真的能保蜀汉长治久安吗?

首页角色扮演英雄盟约剑啸龙吟更新时间:2024-04-27

在封建专制时代,皇帝垄断国家权力,拥有用人行政的决策权和发号施令权。宰相(各个时期名称不一)是幕僚长,只有参议权和执行权。即使幼主登基后重臣代摄皇权,也必须在其长大后归政。但是刘备托孤时,却改变了这一传统体制,即将政务决策权分离出来下放给丞相。这次“虚君实相”的政体改革,为诸葛亮施展才干、治国安邦提供了难得的平台,从而迅速扭转了外有强敌、内生叛乱的危局,接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南征北伐战争;而且以身作则,后继得人,使蜀汉保持长治久安的局面近40年。实践证明,这次“政改”是成功的。虽然在封建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还是值得回顾和探索。

千古良相诸葛亮

刘备破格授权

刘备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遭到夷陵惨败后,留驻在今奉节的白帝城,改名永安宫,忧愤成疾,第二年三月因病重急召诸葛亮携二皇子来此托孤。在此期间,他痛定思痛,不堪回首:三年前在汉中自立为王,登坛受拜,威风八面,信心十足;不料风云变幻,如今虽居帝位,却愁处边城,内忧外患,前路茫茫。益州也已残破,孟达将上庸等三郡降魏,南方几郡失去控制,汉嘉太守黄元扯旗造反。手下又兵残将缺,十几万劲旅,先失荆州去其小半,再烧连营所剩无几;四大军头中,关、张被*,黄、马先后病亡。思前想后,如何是好?于是发生了历史上传为美谈的一幕:刘备在病榻上深情地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惊愕与感动交集,俯伏流涕说:“臣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诚之节,继之以死。”刘备还诏命留守成都的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又面嘱刘理:“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这次托孤,可说是他们之间的交接班仪式。刘备交了一个益州疲惫的烂摊子,压了一付安国、灭魏的重担子,发了一个授与军国全权的印把子。这个权无限大,包括可以自行废立甚至取代;也无限期,可说是终身制。前两项还属于一般托孤范畴,而第三项却是打破常规的特例,并且是在曹家才篡了汉朝之后,就更加难能可贵,从而证明了他不愧为识时务、善补过的乱世英雄。

一、刘备翻了筋斗明了理。他一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执行诸葛亮《隆中对》所提出的战略,特别是联孙制曹的方针,执行了就翻身崛起,十多年工夫,得了地跨荆益、汉中称王的三分天下;违反了就连遭惨败,在两三年内,不仅错失曹丕篡汉后的良机,使“两路进兵,直取中原”的一统宏图化为泡影;反而造成荆州人地两失,益州元气大丧的恶果。而挽救当前危局,实现兴汉安民目标的唯一希望,只能寄托在诸葛亮身上,形势和任务决定了必须授与决策大权。

二、刘备一生重理想、讲信义、轻权利。典型事例有:刘琮降曹后,他不听诸葛亮攻占襄阳夺回荆州主权的建议,在逃跑中兵败当阳;带兵入蜀时,不用庞统袭取益州可无用兵之劳的策略,耗于“三年内战”;称帝以后,放过曹魏篡汉的国仇,而拒和伐吴,先为关羽雪恨。这样,虽使事业受挫,但也感动和团结了一批忠臣义士,能够紧密追随终身不渝。所以,他能够放权。

三、刘禅虽有17岁,已够执政年龄,但追求安乐,难当重任。刘备除在遗诏中,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勿为,唯德与贤,可以服人”来进行正面教导外,又授与诸葛亮可以废立和取代之权,以免他倚仗皇权,横加干涉,甚至胡作非为,有害大局。

四、刘备同诸葛亮是政治理念相通的道义之交。诸葛亮自比管乐,只想依附明主来治国安邦,并无做皇帝的野心。在当前形势下,也只有高举兴汉安民的大旗,才能与曹魏相对抗而取得成功。而且当群臣反对伐吴时,他尊重皇权,明知不对,也不参与这一大合唱。所以刘备相信他不会夺位,只是借以表示自己的歉意和决心。

当然,刘备也会掌握分寸。一是明确身份,希望诸葛亮念父子之情而爱心呵护,守君臣之义而忠诚辅佐。二是留有余地,万一老大不才,还有老二和老三作替补。三是配备副手,同受顾命的还有尚书令李严。他是南阳人,在刘表部下当过郡县官吏,以才干著称;刘琮降曹后投奔刘璋,先做成都令复有能名;防守绵竹时又投降刘备。用此刘家“三朝元老”,希望可以起到协助和制衡的双重作用。

乐不思蜀刘禅

刘禅甩手放权

刘禅是类似纨绔子弟的“帝二代”。他胸无大志,贪图享受,并非弱智,而是 “但为安乐故,权位皆可抛”,因此受用终身,在继位后自然谨遵父皇遗命不敢有违。《魏略》载有“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说法,表露了他的心声和政治智慧。这话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主权属我,治权给你”,反正你的政绩,就是我的红利;无治国之劳,享国治之福,何乐而不为!反之,如若插手干预,坏了事受害的是自己,甚至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因此,他趋利避害,愿意做个安乐尊荣的甩手皇帝,给予诸葛亮以全力配合与支持。

一、加强诸葛亮的地位与权威。称他相父,封为武乡(县)侯,在原先丞相、录尚书事、假节的基础上,再加开府治事,领益州牧。于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即把国家政务中心由宫中移到相府,以统一事权,减少层次,提高行政效率。

二、尊重诸葛亮的意见和决策。派邓芝使吴,重建抗魏联盟一事非同小可。此前刘备虽同意孙权再次求和,但只是停战协议。毕竟袭取荆州,是吴方背盟;大败先帝,更是国耻父仇。对这个180度的大转变,他没有提出异议。后来孙权称帝,又挑动了蜀汉以正统自居的情结,朝议引发了“绝其盟好”的呼声。他便派人去前线请诸葛亮定夺,按其“绝交将会两面对敌,续约则北伐无东顾之忧,魏方不能用全力对我”的意见。再派陈震使吴订立共同伐魏、平分其土的《盟约》。载在《吴主传》的文本中,只字未提两国皇帝。只说:“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吴)西(蜀)士民咸使闻之。”

三、信任诸葛亮选拔的重要官员。刘禅在亮临终前派专人请指定其接班人,并在一年之内“三级跳”提拔蒋琬,先从丞相长史升为尚书令,接着假节、封侯、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剌史,再加大司马、开府治事。同时用费祎作他的副手,琬死后由祎继任。刘禅也都授与大权,“虽自身在外(前线督师),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他们也“咸承亮之遗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还有担任侍中的董允,能“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后来又兼住尚书令,为费祎副手。蜀人合称为“四相”。在其先后去世后,刘禅自己主政,任性而为,宠信陈祗和黄晧才导致蜀汉走下坡路直至263年亡国。

四、维护诸葛亮的荣誉,厚待他的亲属。刘禅在亮逝世后,素服发哀三日,追谥为忠武侯,举国震悼。有个不识时务的官员李邈,却上书说“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臣尝危之;今亮殒灭,盖宗族得全,大小当庆。”刘禅大怒诛之。诸葛亮的嗣子诸葛乔,官拜驸马都尉,北伐时与诸将子弟一道领兵转运粮草,在首次北伐时殉职。诸葛瞻年十七尚公主,后来做到卫将军,与董厥并录尚书事,蜀亡时与子诸葛尚一起殉国。亮弟诸葛均也被任为长水校尉。

但是刘禅也坚守他的底线,即维护皇家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诸葛亮初亡,所在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所限不准。百姓就因时节私祭于巷陌之上。有人建议可立庙于成都,刘禅又不从。直到有人上疏说:“若尽顺民心,则滥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之所以惟疑也。宜近其墓,立之于沔阳,以时祭祀。”于是立即同意。可见他坚守的是政治原则,并非发泄对诸葛亮不满的感情问题。但后来成都“武侯祠”还是取代前面的“汉昭烈庙”,而闻名于世。张继写诗咏叹:“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烈,丞相功高百代思”。

诸葛亮

诸葛亮善于掌权

诸葛亮再次奉命于危难之间,感知遇之恩以忠诚相报,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也展现了德才兼备、文武兼资的品格,将皇权与相权完美结合,共创双赢,从而为此次政体改革的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守本份,不谋私,会用权”三个方面。

一、尊重刘禅,谨守臣节。他对重大问题一定请示报告,经刘禅同意发令施行。由他写成并同载于《诸葛亮集》的两份文件就是例证。《出师表》是他出发前的报告,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以表示此行的目的,又用“光先帝之遗德”来劝导刘禅,然后报告对后方留守事宜的全面安排。《为后帝伐魏诏》是用刘禅名义发布对内的动员令和对外的讨伐令,以彰显汉帝的威严,鼓军民的志气,灭曹魏的威风。当同受托孤重任的李严来信劝亮“宜受九锡,晋爵称王”时,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其实质是请他走曹操之路,图自己拥戴之功,并作为权利交换的筹码。他当即回信加以拒绝。因为他代行部分皇权但不驾空皇帝,维护皇权并尊重皇帝,所以“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二、严以律己,以身作则。马谡“违亮节度”致有街亭之败。他带头问责,自贬三等;又说出刘备曾有“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人事机密,显自己之过而彰先帝之明;并下发文件说,自己任重才轻,故多疏漏,希望大家对我不足之处,多加批评监督。他克己奉公,生活简朴,实行供给制,不领厚禄,并主动如实上报家庭财产。他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并倡导薄葬,遗命就近葬在定军山。而且教子有方,二子一孙都为蜀汉捐躯。

三、励精图治,整军经武。一是选贤任能,知人善任,能助成功业,继其遗志。蒋琬更是刘备将要下令处斩,他叫刀下留人才得以保全下来的。二是以法治国,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凌弱,风化肃然。”这就是老百姓所期盼的太平治世,能在乱世中营造出一方平安净土,是难得一见的奇迹。所以,晋人袁准说:“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三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重视农工商业,兴修水利交通,改进生产技术,做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能保证军需民用。四是选拔将校,编组新军,通过严格训练,严明军纪,短期内重建了一支“出入如宾,行不寇,止如山,进退如风”的十万雄师,为南征北伐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首先解决了黄元的叛乱,对南方少数民族抚而不讨,闭关息民,务农殖谷,使国家迅速恢复了元气。接着率军南征,用攻心为上之策,迅即加以平定;并大力开发,建成了“军资所出,国以富饶”的后方基地。然后进行了六出汉中的北伐战争。他以益州一隅之力,在难攻易守之地,向拥有九州之众的曹魏发动攻击,难度可想而知。首次因误用马谡,失利而返;但收降姜维,识拔王平,都成了著名的将帅,也算不虚此行。其后虽都因粮运不继主动收兵,还是取得武都、阴平二郡,斩了王双、张郃二将。司马懿兵多粮足,以逸待劳,在几次损兵折将后,只能坚守不战,被部将讥为“畏蜀如虎”。最后一次,运粮积谷3年,并屯田魏境,作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可惜于234年秋病逝军中,壮志未酬,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的遗憾。

诸葛亮和刘禅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这是陈寿在《先主传》后的评语,赞扬他们君臣视皇权为公器,都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家族和个人权位为轻的高尚品德,创造了古往今来的光辉典范,从而充分肯定了这次政体改革的成果。

有比较才好鉴别,魏国托孤又是另一种情形。曹丕父子两次托孤于司马懿,特别是曹睿临终前改变托孤与皇叔曹宇的决定,急召司马懿属以后事,令八岁养子曹芳抱其颈,自己执其手说“朕忍死待君,君其与(曹)爽共辅少子。”懿也顿首流涕表示会像“先帝属臣以陛下”一样效忠,可谓恩深、义重、情切。但今非昔比,曹家已无能人,全靠司马氏西挡东*。于是三代四人用接力的办法,活学活用其篡汉的成功经验,而且下手更狠,懿*爽独掌大权,师废芳树立威权,昭*髦巩固成果,炎代奂建立晋朝。从而创造了“能人—权臣—禅代”的魏晋模式。因其易学样、代价小、获利多,成了此后南北朝至隋三百多年间频繁改朝换代的通例。正是: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姓死活管他娘!

由此可见蜀汉这次“政改”的意义非比寻常。由于刘备能够审时度势,主动改制授权;刘禅深谙自处之道,甘愿大权旁落;诸葛亮坚持自己理念,德能勤绩俱佳;三人紧密配合,才取得如此辉煌成果。这种缺一不可的黄金组合,是千载难逢的机率,所以曲高和寡,史上只此一例。他们所创造的“庸主统而不治国,贤相治而不夺位”的模式,能限制因“立嫡以长不以贤”而继位的昏暴之君滥权作恶,可选贤任能来治理国家,也不会篡权夺位引发动乱,从而保持长治久安。这与后来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相类似,而且时间早了一千多年。尽管发生在基于人治而非法治的封建时代,对于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还是应该加以珍惜和借鉴。

后人对刘备知人善任,多以三顾茅庐作为例证。其实,他去请出诸葛亮后,只作为师爷、管家使用,大事还是乾纲独断,对其良策又听又不听,所以虽然三分,未能一统,反陷危局。到了白帝托孤时知过能改,付与全权,才得转危为安,化弱为强,使三国鼎立局面维持了半个世纪。应该说:“改制放权”难于和高于“礼贤下士”。

刘禅因晚年宠信黄皓而致亡国,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其实他不但成全了诸葛功业,使其德才能全面展现出来;也使自己成为最大受益者,安居帝位长达40年,享尽荣华富贵。甚至连司马炎都羡慕说:“善哉,使我得此人(诸葛亮)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因此,刘禅先能克己放权而民安国泰,末了纵欲滥权使民困国亡,堪称具有正反两面的“风云宝鉴”。

最后补充几句。陈寿由蜀入晋,所说大都亲见亲闻的第一手史料。而其父陈式因街亭之败曾被诸葛亮处以髡刑,自己也被诸葛瞻所轻视。身为晋臣,“吹捧故主,影射新朝”,在文字狱时代,是要*头灭族的。他能不计私怨,不避嫌疑,秉笔直书,这个赞语就更有权威性。

注:由于有人著文说诸葛亮通过“开府、领牧、上表三步夺权”为刘禅打抱不平。更有人在某文史杂志上发表了《〈出师表〉与〈刘禅诏〉》一文,胡说刘禅见《出师表》后,认为诸葛亮竟教训自己,又夺了人事任命权,于是大怒亲写《伐魏诏》,大摆大汉皇帝威风,明骂曹魏,实为反击和警示诸葛亮,使亮精神受到压抑失利而返。因作此文。并告编者,《出师表》和《为后帝伐魏诏》都载在《诸葛亮集》,如此戏说“诸葛亮斗诸葛亮”,是比“关公战秦琼”还要荒唐可笑而且可鄙!从而误导了读者,希望能刊登此文以资补救,可惜该刊护短,未能如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