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长在 英魂永存

丰碑长在 英魂永存

首页角色扮演浴血中原更新时间:2024-07-02

在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这个普通的豫东小村庄里,有一座高大巍峨的建筑,碧空如洗,红旗招展,苍穹之下更显得庄重威严——这就是报人先驱之一,革命烈士姜鸿起纪念馆。

这是纪念馆前的广场,两侧栽种了红叶石楠,樱花,串串红,趴地松等花木,南侧矗立了一块巨大的五彩石,上面雕刻八个金色的大字“呕心拂晓,浴血中原”,他是由彭雪枫将军的儿子彭小枫上将亲笔所题,这八个大字充分的概括与总结了烈士短暂而光荣的一生。

纪念馆的馆名是由原北京军区政委谷善庆上将所题写,现在纪念馆是中央关工委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扶沟县红色教育基地,扶沟县民兵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扶沟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中共周口党史研究基地。

这是烈士的墓碑,上面刻印了烈士的简介及参加革命的事迹,“扶沟城永誌何庄碧血,贾鲁水常唤烈士英名”,歌颂了烈士的丰功伟绩,表达了扶沟人民对烈士的永远怀念。

进入纪念馆,右侧宣传栏内悬挂了八幅照片,上面四幅是2019年8月27日,陈毅元帅的儿子陈丹淮将军在周口军分区政委孙先振,扶沟县委*张颖波的陪同下到纪念馆参观的照片,下面四幅是2019年9月26日田仁德,杨廷欣,孙南京,孙临平四位将军在扶沟县政协主席张建中的陪同下到纪念馆参观的照片。

纪念馆内花木青葱,鸟语花香,正中央是烈士的汉白玉塑像,高2.8米寓意烈士年仅28岁的生命,两侧回廊悬挂了六十块将军们的题词碑文,纪念馆展厅上方悬挂的是*的秘书王鹤滨题写的馆名。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烈士的工笔画像,他是由中国美院的著名画家谢亚冰同志为烈士作的工笔画像,画像的两侧悬挂了五位上将的题词,他们分别是:彭小枫上将、方祖歧上将、钱国梁上将、张志坚上将、隋永举上将。五位上将的题词经扶沟籍著名书法家杜国库先生用不同的笔体重新书写,而将军们的原手迹留存在纪念馆内,画像下面是解放军报社原总编辑杨子才将军的长诗“五岳垂泪祭英魂”。

这是孙南京将军为纪念馆做的前言,结尾引用了著名诗人藏克家《有的人》当中的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着的就是以姜鸿起烈士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的精神。

前言下面展柜里是解放军报社原全媒体中心主任姜新生为烈士所著的传记“呕心拂晓,浴血中原”,扶沟县原文联主席唐贵知老师著的“小何庄壮烈战歌”一书,原拂晓报老报人的回忆录“拂晓报史话”。

第二块展板是烈士的简介,烈士1920年出生在太康营村,从小家境贫寒,但是聪明好学,于是他的母亲带着他的弟弟妹妹沿街乞讨供其读书,12岁时由于父亲打扙受伤无钱医治而去世,17岁时在他伯父的支持下来到扶沟师范读书,参加了扶沟县长魏凤楼举办的抗日干部培训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参加八路军,在彭雪枫将军的推荐下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新四军第四师“拂晓报”工作,任一版主编,一干就是六年。

这把藤椅是开国少将王其梅的妻子王先梅赠送给姜鸿起的弟弟姜鸿瑶的,姜鸿瑶也参加了小何庄战斗,解放后是扶沟县第一任邮电局局长。

下面这三块展板是烈士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画面,所有的照片都是军事博物馆里原版照片的翻拍照,记录了烈士在抗大学习,训练的场景。

这六块展板“又曾调入拂晓报,笔走龙蛇多诗文”详细的介绍了烈士在“拂晓报”工作六年的情况,其中彭雪枫将军在1940年秋天与报社全体编辑记者的合影照片尤其珍贵,照片中姜鸿起烈士就站在将军的身旁,由此就能感受到彭雪枫将军对烈士的器重。

展板下面是烈士70多年前亲笔刻印的“拂晓报”,现在已经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70多年过去了,报纸还是那么清晰可辫,还是那样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这一幅是杨子才将军的原手迹“五岳垂泪祭英魂”,歌颂了烈士的壮烈事迹。

这几块展板展示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烈士在民族解放战争中革命工作的介绍,特别是最后一块展板上是烈士写的30多首诗歌里面精选了4首,第一首“五更歌”是歌颂彭雪枫将军的,反映出姜鸿起烈士与将军之间深厚感情,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烈士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新四军战士。

这三块展板介绍了小何庄战斗发生的经过,1948年6月5日凌晨,姜鸿起烈士的武装中队50多人被国民党的残匪杜青山300多人的部队团团包围在了小何庄,烈士为了掩护战友突围,宁死不投降,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这是百位将校军官,社会知名人士为烈士题词作诗以及他们的简介。

这是烈士的革命烈士证书,在1997年由民政部换发,原版烈士证书是1952年3月7日由*的秘书王鹤滨用毛笔签发的。

今年是姜鸿起烈士诞辰100周年,扶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烈士的百年诞辰,准备为烈士举办隆重的纪念大会,自纪念馆开馆以来,特别是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周口市,扶沟县各机关,团体,学校近300多个单位,上万人次来参观学习,举行活动,红色精神得到了宣传,红色基因得到了传承,烈士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写在姜鸿起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