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梁思成”,“斗拱爷爷”走红网络

穿越时空的“梁思成”,“斗拱爷爷”走红网络

首页角色扮演摇摇江湖更新时间:2024-04-29

“大家好,我是古建筑斗拱学堂的王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短视频中熟悉的声音响起。画面中,一位身穿藏蓝色中山装,戴一副黑色圆框眼镜的老人名叫王永先,今年73岁的他,是一位古建筑保护修复专家。最近,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抖音博主。

在他的抖音账号“古建筑斗拱学堂”里,合集“零基础开始学习古建筑”已经收获两百多万的播放量。关注他的粉丝许多都是年轻人,并亲切地称呼他为“斗拱爷爷”。

看“斗拱爷爷”的视频,总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唐宋,巧妙的梁架构造,精美的壁画雕塑,形态各异的琉璃脊兽,见证了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技艺。

王永先选择了用一辈子追寻自己的兴趣,他像对待孩子一般精心呵护着挚爱的古建筑,古建筑也用被更多人关注,回报王永先的恩情。在短视频平台上,还有不少像王永先这样的人。他们在冷门领域扎根,然后用力向上生长,不被流量侵袭。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斗拱爷爷”。

走进大众:“我创造了一种‘六结合’的教学方法”

短视频是王永先让中国古建筑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的一扇“窗户”。普及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工艺、讲解中国古建筑斗拱的榫卯安装技术、解读宋代《营造法式》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国古建筑专著。丰富的专业内容和趣味的实地讲解,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并一致认为“这才是中国的建筑学”。

但在这之前,王永先的古建筑科普道路却并不平坦。从专业研究出发,撰写专著和论文是王永先早些年尝试的方法,但由于专业门槛高,大多数的读者都是来自文博系统内部的专业人员,“我耗费数载编写的书籍顶多也就刊印几千册。”王永先不禁感慨。

“三间小殿就是上千个构件,这其中的榫卯结构如何组成?又为何能维持如此长的时间?”退休后来到高校任教的王永先,每天都面对着学生们提出的各种疑问,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该如何走好接下来的科普道路。在学生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希望能通过深入浅出的拍摄方法,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建筑文化。

图片说明:王永先

“结合古建筑现场,结合古代专业书目,结合古建筑斗拱模型解剖,结合手绘图,结合施工实践,结合科普动画。”这种被王永先命名为“六结合”的“空中教学”方法,是他结合自我认知和网友需求的首创。在王永先看来,中国古建筑文化好比一本好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只有做到大众化的普及,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除了日常短视频的拍摄,王永先也尝试以直播的形式“圈粉”。为了让网友获得更直观的视觉体验,他精心制作了一个太原晋祠圣母殿的斗拱模型。在直播过程中,前来参观的游客热情地上前与王永先合影,甚至有网友在评论区提出了拜师学艺的要求。这让王永先再次意识到,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教学工作需要走出课堂、跳出书本,结合中国古建筑的实例和施工的实践会收获更好的效果。

在短视频平台上,各种美食、萌宠和潮流充斥其间,类似王永先这样“传统技艺”题材的短视频显得十分冷门。但就是这样一个痴迷古建筑的“老顽童”,如同时代的一股清流,他给网友毫无保留地分享毕生所学,只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建筑文化。

刚柔相济:“木构件赋予了中国古建筑极富弹性的构架”

中国古建筑文化是中华文物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具体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766722处(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古建筑类263885处,占总类别的34.42%。这在体现中国古建筑遗存的丰富程度之外,也为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量古建筑因为年久失修,破损程度十分严重。”说到这时,王永先原本有力的声音显得有些颤抖。但近些年,国家日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通过开展多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将散落的文物登记在册,并评估其损毁程度,设计出针对性的保护方案。

抢险保护和落架大修相结合的方式是有效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秘籍良方”。这不仅要求文物保护工作者有消防员“救火”的速度,也要有工匠“绣花”的细致。面对突发意外、自然灾害的侵袭,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制定文物抢救方案。而当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残损,有待彻底整修或更换时,则需将建筑构架全部或局部拆落,修配后再按原状复位。

王永先和他的同事们时长要在一处古建筑蹲守几个月,甚至半年。在他眼里,文物保护工作者虽然过着堪比“苦行僧”的生活,但正是这种努力让文物修旧如旧、焕发新生。“作为广大文物工作者的一员,看到原本破败的建筑成为旅游胜地,我感到很幸福。”王永先苍老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

图片说明:工作中的王永先

许多网友都热情地称呼王永先为“斗拱爷爷”。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特有的结构,栱的形状表现出一层向上、弓形的结构,用来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在栱与栱之间,会垫上方形的木块,这些木块称为斗。“若要把中国古建筑比作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皇冠的话,斗拱可以说是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与古建筑相濡以沫地存在了3000年。”如今,国外唐人街上的仿古建筑,文庙、关帝庙依然存在斗拱的身影。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借鉴载体,它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成元素,赋予了中国古建筑极富弹性的构架。“这种刚柔相济的特殊结构体系不但能承受较高的荷载,而且不易产生变形,它的抗震性能是极好的。”王永先自豪地说。

飞檐走壁:“厚重的灰尘时常将我的五官掩去”

20世纪70年代初,20岁出头的王永先开始参与文物保护工作。30余年的工作生涯中,他经历了数次“生死时刻”。“记得有一次去晋东南的一个偏远县城勘察古建,哦……叫平顺。”王永先扶了扶眼镜,过往的经历在眼前闪过。当时王永先一行人坐着一辆破旧的老北京吉普车,干涸的河床上,车身剧烈地颠簸着,漫天的尘土惹得人辨不清方向。

图片说明:年轻时候的王永先

突然,一声巨响,王永先明显地感觉到车身猛然歪向一边。还没来得及反应,半个身子已经悬在了车门外,周围的景物开始旋转。这时,王永先才惊骇地发现,一侧的车轮掉落在地,滚动着远去。“这大约只持续了几秒,但是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我清楚地感觉到生与死就在这一瞬间。”王永先深呼一口气,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除了生与死的考验,严苛的工作要求和环境也时刻考验着王永先的意志。到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后,驻扎在勘察现场进行修缮、设计方案的制定,是王永先生活的常态。“少则三五天,多则几个月。比较长的两次是在五台山的佛光寺和朔州的崇福寺,我整整待了两个多月。”

上世纪的勘察现场,除了简单的脚手架,并没有其他的保护措施。在梁架中徒手攀爬是王永先年轻时的强项,他就如飞檐走壁的“大侠”,在属于他的“江湖”中自由地“闯荡”。每天结束工作,王永先才“迟钝”地意识到,厚重的尘土早已将他的五官掩住。

图片说明:王永先在古建筑里工作

在短视频评论区,不少评论说“王永先老先生仿佛当代的‘梁思成’。”对此,王永先笑着摇摇手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的偶然巧合,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发扬梁思成先生对传承和弘扬古建筑至死不渝的精神。”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梁思成这样写道:“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在不同的时代,王永先和梁思成两代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对中国古建筑保护事业的热爱,传递着对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在合集“零基础开始学习古建筑”的第一集里,王永先现场绘制出太原晋祠圣母殿歇山顶的构造,工整的笔迹和实地的讲解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古建筑研究的严谨态度。基于自身50多年的研究成果,王永先即将完成一部包含200多幅手绘的插图、800多幅彩色照片,长达三十余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国古建筑斗拱研究》。在他坚定的目光背后,是属于他自己那一片建筑学的浩瀚宇宙。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牛强 实习生施宇松

来源: 新闻晨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