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迢递高城百尺楼
真正的诗人往往是仕途失意的读书人,虽才华横溢但却在政治上极为幼稚。李商隐年少时曾得到作为“牛党”重要人物的令狐楚父子的帮助,但考中进士之后,他做了被人看做是“李党”的王茂元的幕僚,并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此后他两头不是人,在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时,便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不幸落选,失意地再回到泾源(他做王茂元幕僚的地方,王当时是泾川节度使),春风时节登上安定城楼,他看到的却是朝政混乱、腐败横行。感慨万千,故写下此诗遣怀。
李商隐其实从未读懂历史政治的真相,虽然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但能够引起他共鸣的还是贾谊的太息时事,王璨的寄人篱下。自己怀着满腔赤诚进入仕途,迎来的却是有志难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两句道尽了古今读书人的梦想,心中常向往着老去之后能够归隐江湖,但在此之前要像范蠡一样扭转乾坤。但天地间需要解决的事情那么多,真的能够安心归隐江湖么?
热衷仕途的朋党之辈永远不能理解李商隐这样的人,这样人的行事做人超出了他们的理论能解释的范围,他们不懂什么叫凌云壮志,不懂什么叫匡建时事。他们每天做的,只是在用小人之心妄加猜测而已。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庄子·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