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抗战要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
为什么国军要在上海同日寇决战,开辟第二战场?
这是吸收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
1932年爆发了一二八上海事变,中央军第5军和粤系第19路军,联手和日军激战。
此时,中国的国力军力同日军差距太大,苦战1个月后,我军撤出上海地区,此战没有打赢。
不过,日军伤亡很大,还大大丢了面子。
以双方实力差距如此之大为前提,一二八事变国军打得算是不错。
此战国军出动了近5万人,日军则出动7万多人。根据后来抗战的惯例,国军武器装备和训练都有很大差距,尤其重武器几乎全无,即便是防御也要有日军的2倍兵力。
现在敌众我寡,我军还能在上海坚持1个多月,算是很不容易了。
此战国军伤亡1万4000多人,也造成日军近万人的伤亡。就伤亡比来说,对于主要依靠迫击炮作为火力支援的国军,已经是不错了。
在上海作战中,国军发现了一些可以利用的优势。
一来,上海地区很多作战是城市战,或者是城镇战。这种作战模式下,日军重武器不容易发挥威力。相反主要装备轻武器的国军,则可以通过巷战和近战弥补火力的不足;
二来,上海地区是标准的江南水乡,河流众多,水网纵横,日军无法发挥机动性优势,重武器的运输也非常困难,战斗力大打折扣;
三来,众所周知,上海有庞大的租界,是洋人在远东的重要据点,也是东亚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洋人极其不希望看到上海一带开战,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一二八事变期间,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同时,大量难民涌入租界,导致这里差点崩溃。洋人对此极为不满,强力介入要求双方停战。日本顾忌洋人,在上海不敢随便狂轰滥炸或者猛烈炮击,这也是对国军有利的一面;
四来,江浙一带并不适合日军作战。从甲午战争以后,日军已经不把中国当作对手。日本陆军的假想敌完全是苏联,所有的武器装备和战术训练也是针对苏联。就日军来说,并没有受过在江浙这种复杂水网地形作战的训练。一二八事件中,国军利用这些水网伏击日军,或者设置拦截线,日军没有好的方法,毕竟第一次在这种地形作战。
由此,一二八事变后,中日双方都开始重视上海。
蒋介石认为,一旦全面抗战爆发,日军必然会以上海为基地,攻击首都南京。
此后,国军针对上海做了很多战争的筹备工作。
秘密成立警卫执行部,由唐生智兼主任,筹备业务如:拟订各地作战计划、规定最高级指挥机构、划分战区设立司令长官、修筑国防工事、筹划江阴附近之长江封锁工程等;成立京沪警备司令部,由张治中任司令;增建苏州至嘉兴铁路等等。
对于沪宁杭一带的抗日准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都由蒋介石的心腹负责。
到了1935年,国军基本打垮了红军的几大苏区,国内局势趋于稳定。同年,由林蔚定稿国防计划,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京沪杭地区设施防御阵地。
1936年蒋介石判断一二年内就可以彻底消灭红军,开始全面对日作战计划。
中国划分为几个国防区,蒋介石的铁杆心腹张治中,奉命兼任京沪区军事负责长官。
张治中上任以后,立即开始筹备上海对日作战计划,做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准备。
当时中日有协议,国军不得在上海修建防御工事。张治中就购买民房,在民房内部修建秘密工事。等到将来开战,只需要将民房砸开,就是一个钢筋水泥的碉堡。
同时,蒋介石也开始对上海的日军持强硬立场。
1936年,上海发生了日侨萱生矿作枪击案,还有日本水兵遭袭案。
日军照例借机闹事,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全员出动,在闸北一带巡逻示威。
蒋介石电令何应钦:“据昨今形势,对方已具一逞决心,务令京沪汉各地立即准备一切,严密警戒,俾随时抗战为要。”
张治中将中央军精锐部队,德械第36师从无锡推进到苏州;德械第87师从江阴推进到常熟;德械第88师从南京推进到无锡;同时大肆扩充上海保安团,准备同日军开战。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12月12日,西安事变突然发生。
这几个师被迫紧急北上,准备攻打西安,营救领袖。
此时日军完全可以趁机攻击上海,但西安事变大大出乎日本的预料。
日本非常厌恶蒋介石,希望老蒋死后导致中国分裂,却更不希望亲苏的中共掌握中国政权。
所以,日本暂时按兵不动,观望局势的发展。
西安事变结束以后,张治中继续进行上海的备战工作:淞沪警备司令部新修京沪间电报电话线路四条、南翔镇通至沪西虹桥机场附近之苏州河木桥、绘制详细之上海日军据点位置及全市交通路线图、增设浦东各县沿海观察哨、增设警察总队、修筑国防据点工事29处、做好南市黄浦江封锁计划、组织别动队等。
1937年8月9日,日军再次进行军事挑衅,强行闯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
国军守军开枪阻止,双方发生枪战,中尉大山勇夫被当场击毙,国军也有一人牺牲。
在之前1个月,卢沟桥已经打响,北方抗战已经爆发。
由此,日军开始在上海增兵,而国军也决定在上海开始大规模作战,大量增兵。
为什么选择在上海作战?
主要是上海作战对于国军有利。
国民政府高层认为,当年北宋之所以亡国,并不是国力、军力不如金国,而是首都开封的位置太不好了。
从金国控制的燕云十六州南下,可以沿着河北、河南平原直接*到开封城下。这种平坦地形,非常适合发挥金国骑兵的优势,汉人步兵存在战斗力上的很大劣势,而且战略上陷入巨大的被动中。
对于机动性和攻击力占优的金国骑兵来说,他们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抢掠一通后撤退,立于不败之地。
相反,北宋则陷入很大的被动,开封成为一个拖垮全局的孤城,死守不可取,不死守更不行。
而北宋却不迁都,反而强行在平原上同强敌决战,最终遭遇了靖康耻。首都在金国持续攻击下沦陷,两个皇帝还被敌人掳走,败得极为彻底,连内裤都输光了。
相反,南宋退到长江以南后,利用襄樊和江浙复杂的水网地形,以及四川的山地,同强大的蒙古人激战了43年之久。
随着时代的进步,情况还有恶化。
在二战中,平坦地形的官兵伤亡,有八成是火炮造成的。而国军奇缺火炮,全国200万军队只有400多门火炮,根本无法同日军抗衡。
日寇只用了10天,就打垮了平津地区的29军,占领了这个华北最繁荣地区。
显然,日军很快会从平津地区沿着平原向南进攻。
如果国军在华北抵抗,等于重复了北宋的战略错误,唯一的结果就是被日军重创歼灭,华北几省都会迅速沦陷。一旦中国丢掉华北,西北也难以保住,一半领土就没了。依靠长江以南半壁江山,试问国民政府还能坚持多久呢?
日军占领华北以后,会造成既成事实,盘踞中国北部,将其搞成伪满洲国一样的地方,通过伪军进行控制。
随后,日本再进行一次决定性的南侵,像后来蒙古人一样,连续攻击多年彻底占领南方,吞并中国。
对此,国民政府都心知肚明。
蒋介石和德国顾问冯·法肯豪森认为华北平原无险可守,在这里很难挡住火力优势的日军。而上海街道和周边地区水道满布,对中国轻装备部队有利,日军重武器施展不开。
蒋百里也这么说:“沪宁方面,敌人不利于使用大部陆军,我方应取速决主义,不宜多控制预备部队于后方,使敌人能以少数兵力,牵制我大部兵力。平津方面,敌人仍将集中优势兵力,我方应取持久主义,兵力应有纵长之配置。”
所以,在七七卢沟桥打响以后,国民政府就决定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将日军主力吸引到淞沪战场,将他们拖入可怕的持久战中。
为此,老蒋将自己的中央军主力尽数拿出,倾家荡产投入了淞沪战场。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