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拍摄电影洪湖赤卫队 演员用唱歌换米汤喝 为增胖嘴里塞棉花

1960年拍摄电影洪湖赤卫队 演员用唱歌换米汤喝 为增胖嘴里塞棉花

首页角色扮演影子传说之武影天下更新时间:2024-05-05

“洪湖水浪打浪”无疑是倍受欢迎的红色经典歌曲。

不夸张说,在中国的城乡,只要你大声唱出“洪湖水浪呀,浪打浪”。肯定能有人接上下句“洪湖那个岸边是呀是家乡···”。

这倍受百姓喜爱的歌曲,源自那部歌剧艺术影片《洪湖赤卫队》。

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风靡全国的《洪湖赤卫队》,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电影。

现今的年轻人不敢保,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肯定不会有谁不知道这部电影和脍炙人口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半个多世纪以来,《洪湖赤卫队》整整影响了两代人、甚至更多。

这部电影于1961年上映,随即好评如潮,轰动城乡。

王玉珍扮演的韩英、夏奎斌扮演的刘闯、李金梅扮演的小红、陈金鹏扮演的彭霸天、谢添扮演的张副官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永远难忘印象。

影片的主题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在1962年荣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至今这首歌曲仍时常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美妙的旋律响彻神州大地。

《洪湖赤卫队》电影和歌剧,都曾因为贺龙元帅的遭遇而被打入冷宫。但经典的作品,在人心中的地位无法撼动。

粉碎“四人帮”后,《洪湖赤卫队》电影得以复映,仍然成为观众的首选,许多地方出现万人空巷的观看景观。

在舞台上的歌剧《洪湖赤卫队》,至今已经演出了一千多场。

回首逝去的岁月,围绕影片《洪湖赤卫队》产生的诸多故事,仍是那么生动感人。

1958年,湖北省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发掘本地并不久远的革命斗争题材,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排演了歌剧《洪湖赤卫队》。

当时,参加演出的演员,几乎全部来自本地,歌剧的风格有着明显的湘鄂特色,多是采集自当地民谣和小调。

1959年《洪湖赤卫队》进京参加巡演时,并没有引起观众重视,每场演出卖的票也不多。

一些人对这出歌剧不甚了解,因为演员都是在全国没有什么名气的湖北演员,加上该剧主打湖北风格,许多观众觉得会听不懂湖北方言。

但酒香不怕巷子深。湖北是中国革命老区,在北京有很多当地走出的领导干部和开国将军,他们带头观看和传播。令《洪湖赤卫队》很快走红京城。

接下来的演出不仅场场爆满,党和国家*也都纷纷前来观看。

1960年初,贺龙元帅在观看了歌剧《洪湖赤卫队》后,特意宴请了全体演职人员,他感谢了大家创作了一部好剧,同时还提出,应把《洪湖赤卫队》拍成电影。

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的周扬也有此意。他找到北影厂的厂长汪洋,让北影厂将该剧搬上银幕。

再加上有周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等中央*关注,以及一大批从湘鄂西红色根据地走出来的开国将军的大力支持,电影《洪湖赤卫队》顺利立项预拍。

知名导演谢添、陈方千主动请缨,要求执导这部影片。

北影厂经过研究,决定拍摄电影版《洪湖赤卫队》,并将谢添、陈方千作为导演首选。

时任湖北省委*王任重特意捎话说:要拍就拍原班人马。

汪洋厂长率谢、陈二人两度与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湖北省委宣传部,就电影改编、拍摄方针、要求以及时间、经费等事宜,进行了沟通协商。

最终确定由北影厂与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武汉电影厂派人员协作,原作的编剧和作曲都参与剧本改编。

在演员方面,北影与武影初步达成共识,以舞台原班人马为主,按电影要求进行调整。影片中的人物对白,由北影厂演员后期配音成普通话。

但在开拍前,北影厂的汪洋厂长觉得主演王玉珍形象不够漂亮,建议换成北影的当红明星谢芳主演,由王玉珍配唱。

汪洋厂长从艺术角度提出两个理由:一是谢芳刚刚主演了《青春之歌》,具有明星效应;二是谢芳也是歌剧演员出身,上镜头要比原歌剧主演形象更好看···。

但他这个建议却得到北影厂分管艺术的副厂长田方和导演谢添以及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反对。

他们坚持韩英这个角色还是由王玉珍来扮演,才更能达到“原汁原味”的效果。

双方的争议传到了周总理那里,总理很生气,说,“胡闹腾!演韩英是演英雄,又不是选美人。”

这样,韩英的角色之争被一锤定音,还是由王玉珍来扮演。但影片中一些配角和龙套角色,则由北影厂的演员来承担。

当时,北影厂的谢添和陈方千,刚刚执导完影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又马上投入到拍摄《洪湖赤卫队》筹划中。

两人征尘未洗,主动请缨上阵。武影方面也派出了导演徐枫,以及歌剧的编剧和作曲等加入到创作团队,组成了很强大的创作班子。

剧组商定,影片的室外镜头在洪湖瞿家湾拍,室内镜头在北影摄影棚拍完成。

选择洪湖当外景地,拍摄电影《洪湖赤卫队》,这当时在当地可是一件大事。

为了配合拍好电影,洪湖县委召开专题会议,拟定了具体工作配合方案。洪湖老区人民拿出了他们一切能够拿出的物资支援剧组。共调集木船30多只,劳力300多人,县有关部门还提供了一批枪支、马匹当道具,并负责剧组的生活安排。

(1960年外景地拍摄工作照)

洪湖赤卫队》之所以后来成为经典之作,还在于那时的演员主动沉下身子、不辞辛苦的体验生活。

《洪湖赤卫队》剧组的主要演员,在拍摄前深入洪湖农村住了几个月,跟农民同吃同住,生火做饭,挑水劈柴,打扫院子。

韩英、刘闯、韩英娘以及彭霸天等主要角色扮演者,每天早晨一睁眼,就要面对园子、鸡子、鸭子、猪子、孩子,体验农村艰苦生活的滋味,体验农村妇女的艰辛。

演员王玉珍出身贫苦,她下乡前自己准备好了扁担、剪刀、理发工具。趁着农闲,她一连给二十多位妇女理了头发。

她右手使剪子,用左手梳理妇女们的头发。等把一拨人的头发都剪完,她的左手已经沾了一层厚厚的油腻,指甲里满是污垢。

底层农村女性的真实生活状态,让经历过生活苦难的王玉珍依然受到极大触动,进而丰富了自己扮演角色的内涵。

1960年9月初,歌剧影片《洪湖赤卫队》在洪湖瞿家湾正式开机。

当时尽管已是秋天的9月份,但要抢拍夏景,拍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刘闯叉鱼”。

由于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光这一个镜头整整拍了3天才完成。

洪湖,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荆州市,面积60多万亩,为该市境内最大的湖泊。

洪湖湖区分为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四部分,平均水深仅1.35米,洪水期水深可达2米多。

在电影拍摄前的1959年国庆节,歌剧《洪湖赤卫队》曾首次来洪湖演出。县城能容纳上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老革命、老赤卫队员和家属被邀请在前排就坐。

看着演员们投入的表演,动情的演唱,当年的艰苦斗争场景历历在脑海中闪现。谢幕后,老赤卫队员的家属涌上舞台,与演员们相拥而泣。

这部剧中的主角韩英原型,传说是时任国家内务部部长的钱瑛。钱瑛是湖北咸宁人,大革命时期入团入党,曾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闹革命,经历和剧中人物韩英比较接近。

而流传最广的说法:韩英的原型是贺龙元帅的大姐贺英。剧中韩英的身上,确实有贺英的影子。据说,编剧在韩英的职务上参考了钱瑛,在事迹上则主要取材于贺英。

(如今瞿家湾成了红色旅游景点)

电影外景地洪湖瞿家湾,全长约二公里,村镇上有独一无二古老的石板路,石板路的石头光滑而漂亮,街上全是木头做的老房子。

因为处于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电影开机后,最让人难耐的是吃不饱肚子。

尽管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很大,但自然灾害影响无处不在,哪里的粮食都不够吃。

一遍遍辛辛苦苦表演,让主演刘闯的夏奎斌很快消瘦下来,体重从150多斤下降到110多斤,瘦得连脸颊都凹下去了。

导演谢添为此挺上火。因为刘闯是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不能如此不堪。

为了突出刘闯精神饱满的高大形象,谢添只好让夏奎斌往嘴里两边腮帮子塞点棉花,使脸颊“胖”起来,结果,连续几天过去,把夏奎斌的嘴都磨出了血。

摄制组在洪湖辗转奋战一个月,在湖北有关方面暨当地干部群众大力支持下,原来限于舞台空间只能幕后处理的动员群众、敌我交战以及反动势力烧*掠抢等大场面镜头,都顺利完成拍摄。

后期在北京拍摄时,所有演职人员每天也只有七两米的指标,有的饿得浑身浮肿。剧中女主角韩英,身陷牢房形容憔悴,一点都不是装的。

扮演者王玉珍那张浮肿的脸,真是饥饿造成的。为了让王玉珍不再浮肿,剧组特别予以关照,特让她每天吃一小碟黄豆补充营养。

为了让歌剧以唱为主的抒情叙述形式,与电影真实的视听形象特性相适应,编导作了大胆探索,尽力将电影手段与歌唱艺术有机结合,使舞台时空中的歌剧表演,顺利转移为真实的富于变化的电影时空,但又不失歌剧的神韵。

谢添导演沿用原舞台剧的基本构思,保留了《洪湖赤卫队》全部精彩唱段,却又不囿于舞台表演形式。他采取拍摄故事片的方法,让演员置身于自然山水等真实背景中,进行生活化的表演,收到了理想的银幕效果。

对于片中韩英被捕入狱时《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唱段的艺术处理,导演把铁窗内遍体鳞伤的韩英,与秋风萧瑟、月色朦胧的芦苇荡和赤卫队员焦虑牵挂的镜头,巧妙地组接在一起。

韩英的领唱和赤卫队队员们的合唱、伴唱遥相呼应,不仅表现了韩英与战友们虽然被湖水和高墙所隔阻,身各一方却心心相印。同时,又以空镜头的景物气氛、渲染与歌曲内容、旋律相陪衬,大大加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经过主创人员精心设计和通力合作,影片做到了意境和人物风格统一,唱、说、动作自然协调。在银幕上呈现出优美音乐唱腔与自然形态景色及表演和谐融汇的艺术效果。

当年,影片《洪湖赤卫队》的主要演员,囊括了湖北歌剧领域的精华。

可以说,是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造就了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王玉珍。

不仅她在片中因饰演韩英而家喻户晓,还有她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红遍海内外,红火了半个世纪。

“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无数人对这些唱词耳熟能详,无数人让这段优美以旋律萦怀脑海,也许这就是艺术共鸣。

“洪湖水浪打浪”民族特色浓郁,上段唱洪湖之景,下段唱感恩之情。1994年入选了“百歌颂中华”优秀纪念歌曲奖。

被认为形象不够“漂亮”的王玉珍,能够走上艺术道路是个意外。

1935年,她出生于湖北沔阳沙湖镇的一个贫民家庭,后来跟随父母来到武汉讨生活。因为家里贫穷,小时候的王玉珍最大梦想,就是能够吃顿饱饭。

1949年武汉解放后,王玉珍终于过上了每天能吃饱饭的日子。14岁时,她报名去武汉硚口区文化馆学习缝纫,想掌握一门自食其力的生活本领。

哪知刚学了两天,自小爱唱歌的王玉珍被旁边办的歌咏班所吸引,她大胆地向老师毛遂自荐参加学习,在试唱了一首歌曲后,老师认为她的嗓音条件不错,就收下了她。

不久赶上1950年国庆演出,王玉珍被分配扮演《小放牛》中的小男孩,因表现出色,被推荐去考湖北省文化艺术团。

王玉珍的母亲刚开始不同意她去投考艺术团体,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女儿的坚持,答应了她。

去武昌投考的那天一早,母亲找出一块银元,递给她说:“考不上,就坐车回来”。

但天赋加运气又一次眷顾了王玉珍,在歌咏班同去考试的四人中,只有她一人被录取。由此开始走上了专业表演之路。

成了湖北省实验歌剧团中的一员,王玉珍感觉“如鱼得水”,自己整天都笑嘻嘻的。

从贫民家庭走出的王玉珍,觉得自己有职业了,翻身感特别强。

在团里,服装、道具、灯光、跑群众角色,无论什么杂活,她都愿意干。戏曲里的唱、做、念、打,楚剧、汉剧、川剧、河南梆子,她样样都学。

王玉珍说,那个时候练功特别苦,“练功时,腿真是疼得要命,我们就一边嘴里喊着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的名字一边练。当时我们受的是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不怕流血不怕流汗,所以什么苦都能吃。”

正是这段时期扎实艰苦的学习和积累,为王玉珍以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排演《洪湖赤卫队》,团长兼编剧梅少山提议:剧中角色,所有演员都可以竞争,谁演得好,就由谁上。

这样的公平竞争,为普通家庭出身的王玉珍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良机。

王玉珍扮演韩英,具有一定先天优势。首先,她自己就有生活基础,对韩英的英雄壮举和革命精神有着切身体会;其次,她天生嗓子好,乐感强,对于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民歌,能唱出自己独特的洪亮韵味。

王玉珍说,在饰演韩英的过程中,她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刚开始,我并不喜欢这个剧,认为剧情太简单,没有起伏跌宕的剧情。”但在深入洪湖革命根据地体验生活,听老革命、老红军讲述当时的革命故事和经历后,她重新阅读剧本时,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她觉得:“听到这些烈士的故事之后,我觉得每一句台词,每一句话,都不是口号。台词内容,甚至是他们用斗争的鲜血凝成的。”

在剧场演歌剧时,她常常是含着眼泪化装上台,韩英的形象在她的心中也越来越丰满,她渐渐开始用心去贴近这个角色。

因为《洪湖赤卫队》是歌颂湘鄂革命老区斗争事迹的,因此剧组曾为贺龙元帅进行过专场演出。王玉珍记得,贺老总谈到韩英这个角色时,亲切地问王玉珍:“你知道峰口河吗?”王玉珍使劲地点点头。贺老总说:“那时候,敌人把我们同志的头砍掉滚到河里,那条河都变红了,那斗争残酷呀!”

贺老总的话,使王玉珍更受震动。她再次用心去贴近韩英,演出时更加注重韩英内心世界的揭示。王玉珍深情回忆说:“要不是贺老总,韩英这个角色我绝对演不了这么好!”

拍摄电影《洪湖赤卫队》的经历,更让王玉珍刻骨难忘。

王玉珍后来多次对人讲,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紧张。剧组里大伙都饿得前胸贴后背。有一次,在他们包饭的小饭馆,看到厨房师傅那里还有一锅米汤,实在想喝,就向师傅提出用唱歌来换米汤···。

为了减轻王玉珍的脸型浮肿,剧组特别照顾王玉珍每天吃一小碟黄豆。王玉珍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数着吃黄豆的情景:“28颗,不多不少”。

为了拍好一场戏,她常常要战胜饥饿和寒冷的双重袭击。

一次,她在寒风中拍骑马的戏,是在汽车上骑在板凳上完成的。在北方的冬天里驰骋和颠簸几个小时,难度可想而知,王玉珍硬是凭坚强意志支撑了下来。

影片《洪湖赤卫队》上映,令王玉珍一举成名。成为了和郭兰英、王昆等齐名的歌唱家,成为了六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明星。

所不同之处,是她的人生旅程处处打上了鲜明的“洪湖”烙印。

伴随着事业上的成功,先进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青联委员、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一系列荣誉也接踵而来。盛名之下,王玉珍在品味辉煌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

她觉得,自己只有更加努力工作,不能有一丝懈怠。

王玉珍说“那时候,我们常到工厂、农村、车站、码头去演出。只要观众提出要求,我们就会唱他们喜欢听的歌。因为我们觉得,与革命烈士们的英雄事迹相比,我们所能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当然应该为观众做到。”

为了忙事业,王玉珍直到35岁才结婚,39岁才当上母亲。

王玉珍说,“我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演了一部好戏,演了一个英雄人物,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我,但我最大的遗憾也是只演了这么一部戏。”

在六十年代的特殊岁月,电影《洪湖赤卫队》被打成“毒草”,王玉珍不仅被赶下舞台,失去了继续表演的机会,而且还被反复批斗。在一次批斗中,她的腰部被重重踹了一脚,当场昏了过去。

直到1977年,观众才在一部舞台艺术片《春天》中,再次看到王玉珍的身影,也再次听到了她所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

她的腰被造反派踢伤,留下了后遗症。1991年,她又患了肾病综合症。

为了保持体型和嗓子,起初王玉珍不肯服用激素药品。但是随着病情发展,不得不开始吃激素药,这导致她身体发福,嗓子也受到影响。

1981年,王玉珍调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她的丈夫沈崇刚是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丈夫沈崇刚去世后,退休的王玉珍与儿子生活在一起。现今已经87岁。

因为成功主演《洪湖赤卫队》,王玉珍得以有机会近距离见到*、周总理、贺老总。在她家客厅的墙上,始终挂着一张她和*、周总理等人的合影。照片王玉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玉珍回忆说,那是她在1964年12月参加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周总理向*介绍,“这是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

*得知她是湖北沔阳人时,用浓重湖南话对她说:“我和你还是半个同乡哩!”逗得王玉珍哈哈大笑。

*见此,又幽默地说到:“这个孩子,好大的‘哈哈’啊。”王玉珍说,那时在她的心里,*就像圣人一样,没想到见面他那么亲切、风趣,让她的紧张感一扫而光。

每次提到周总理,王玉珍也都充满崇敬、感激之情。

她记得《洪湖赤卫队》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后,周总理对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活到65岁,才找到这么好的一首革命抒情歌曲。”

王玉珍还记得,1964年末周总理嘱咐她:“王玉珍,你要好好学习啊!”

当时,她还有点懵,不能完全理解周总理这句话的意思。

不久,特殊岁月开始,她才恍然大悟,体会到总理话中的良苦用心。

(周总理接见《洪湖赤卫队》剧组演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王玉珍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声乐教学中,一边担任民族声乐系的主任,一边进行中国音乐的理论研究,为国家倾情培养人才。

1996年,已是耄耋之年王玉珍回乡省亲,仍用她的歌声回馈家乡父老。她还为“沔阳三蒸”作过品牌宣传。

扮演《洪湖赤卫队》中刘闯的夏奎斌,上世纪六十年代也是家喻户晓的演员。

夏奎斌自幼学习京剧,从勤杂工开始当上小生演员。他原本学的是楚剧,不仅嗓子好扮相好,而且武打功底也不错,能从两米高的桌子上翻身倒提。由此,他于1952年被湖北省歌剧团选中,成为了一名歌剧演员。

1959年湖北歌剧团排练歌剧《洪湖赤卫队》时,夏奎斌很喜欢刘闯这个角色。因为他性格豪爽,行事风风火火,与自己很像。

为了得到饰演刘闯的机会,他使出浑身解数,不仅将积攒多年的功底全拿出来,而且还练就了扔飞刀的本事。

他决心通过自己努力,将刘闯的精气神全都表现出来。

团长梅少山对他说,竞争这个角色的演员一共有四个,分为ABCD四组,谁要演得好,谁就进A组。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终的竞赛中,夏奎斌脱颖而出,毫无争议地得到了这个角色。

拍摄《洪湖赤卫队》电影的时,夏奎斌因为饥饿瘦弱,为了上镜质量,吃了不少苦头。电影拍完后,他只得到70元劳务费。

六十年代特殊岁月,夏奎斌因为收过几瓶日本演员送的化妆品而被批斗,后来发现他没什么黑料可挖,才允许他继续演戏。但是,分配给他的,都是反面角色和小配角。

后来,搭档王玉珍去了北京,夏奎斌仍一直都留在武汉。

八十年年代的一次,夏奎斌应邀参加地方演出,发现宣传板上写着他是第一代刘闯的演员,心里不以为然,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观众谁还认识他。

没想到,他刚一登台,全场竟然欢声雷动,夏奎斌为此大受鼓舞。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灾,湖北省在洪山体育馆举行赈灾义演。夏奎斌以《洪湖赤卫队》“刘闯”的形象登台,大喝一声“不怕伤的跟我来!”,顿时满堂喝彩。人们纷纷上台义务捐款。

当年在众多的影视歌明星中,夏奎斌演出筹得的捐款数额最多。

2006年初,夏奎斌赴中央电视台录制《流金岁月》节目,专程去看望老战友王玉珍,想说服王玉珍也上节目,但因种种原因二人没有见上面。

一个多月后的2006年2月11日,夏奎斌在武汉病逝,享年74岁。

有则趣闻说,《洪湖赤卫队》热映后,很多人误以为夏奎斌和王玉珍是两口子。其实,夏奎斌的爱人不是韩英,而是片中扮演韩英娘的刘淑琪。

早在1953年7月,夏奎斌便和剧团的女主角刘淑琪结婚成家。

刘淑琪在湖北省歌剧团成立不久,就成了团里的台柱子。那时王玉珍、夏奎斌还都在跑龙套,名不见经传。

夏奎斌与刘淑琪结婚后,妇唱夫随,比翼齐飞,还育有一儿一女。

文革中,夏奎斌遭批斗,还被诬陷为“戏霸”,蹲了牛棚。三十多个造反派围攻刘淑琪几昼夜,让她和夏奎斌划清界限。刘淑琪毫不退让说:“老夏的为人大家都看得见,怎么会是戏霸。”

她坚持去牛棚看望夏奎斌予以安慰,患难之情,让夏奎斌感动了一辈子。

(刘淑琪)

2016年,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再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投拍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开机仪式在北京举行。拍摄外景地设在白洋淀和洪湖。

曾在电影《洪湖赤卫队》中扮演韩英母亲的刘淑琪和黑姑的扮演者陈仁萱,专门赶到现场,为电视剧剧组助阵。

影片中的彭霸天,由歌剧演员陈金鹏饰演。

陈金鹏很早就成为一名戏曲演员,但没有取得什么艺术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到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成了一名专业歌剧演员。

陈金鹏很珍惜这次人生机遇,坚持低调做人,认真演戏,后来成了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歌剧团艺委会主任。

在电影,《洪湖赤卫队》中,陈金鹏饰演的彭霸天一脸奸诈,面目狰狞可恶。

但现实中,他却是一位长相不丑的演员,但角色需要,他只能往丑了、恶了化妆。

陈金鹏后来经历比较坎坷,艺术方面只留下了一部《洪湖赤卫队》,人生旅程早早终止。

陈金鹏的孙子在一篇纪念文章中说:我的爷爷陈金鹏,国家一级演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饥荒时,说了一些“极不适宜”的言论,甚至上万言书进谏,后被关在“小屋”里反省。结婚不到两年的奶奶,抱着刚出生不久的父亲前来探望,希望以人伦之情打动他,然而爷爷拒不悔改,甚至绝食抗议。

1965年元月,爷爷被省高院以反革命罪判无期徒刑,1969年死于湖北沙洋农场。奶奶受到牵连无法登台演出,成为一名校医···。

1984年10月,秉性直率、忧国忧民、有赤子情怀的陈金鹏冤案获得平反昭雪,此时,他已离世15年。

影片中演员饰演张副官的,竟然是导演谢添,他在该片中戏份不少而且很关键。

谢添导演人长得帅又有书卷气,扮演打入国民党军内部的军官也有点儒将之风。

大概是受影片为歌剧电影的影响,谢添在片中一些动作也有些戏剧化。

在张副官牺牲那场戏,他把帽子一摔,然后凛然而立。在歌剧舞台上,这个动作是很棒的亮相造型,但在电影里则显得有点太夸张了。

生活里的谢添,是个乐天派,经常嘻嘻哈哈、随随便便。他到哪里,就能把笑声带到哪里。他对喜剧“表演”的信条是:要使高贵者显示出其愚笨,使卑贱者显示出其聪明,在笑声中鞭苔丑恶和虚伪。

当担纲导演位置时,人们看到的则是一位十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谢添。

毋庸置疑,谢添是公认的著名电影表演、导演艺术家。

他祖籍广东番禺,1914年出生于天津。早年就读于天津英文商务专修中学,1933年在天津开始业余话剧演出,曾参加鹦鹉剧社,演出田汉、曹禺等人的剧作。

1936年,谢添初登银幕成为电影演员。

当演员,他被称为“银幕上的千面人”。而作为导演,更是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

谢添一生参演和执导了众多优秀作品,为观众留下了许多艺术瑰宝。

他在影片《林家铺子》中扮演的林老板,以极其富有层次的表演,至今令人难忘。

他执导拍摄的电影《七品芝麻官》获得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电影《茶馆》获得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和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他在六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小铃铛》,曾发行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几代少年儿童难忘的银幕记忆。

他执导的《洪湖赤卫队》《甜蜜的事业》《茶馆》等电影,无不成为永恒的经典。

谢添曾获得第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荣誉奖。

1989年,他不顾年老多病,执导了由冯巩、倪萍合作主演的电视剧《那五》,并获得中国电影制片厂电视连续剧一等奖。1997年,谢添在剧情电影《红娘》中客串老和尚,这是他最后的银幕形象。

2003年12月13日,谢添因病去世,享年89岁。

歌剧《洪湖赤卫队》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9年6月作为向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献礼作品在北京演出并巡演全国;2009年5月,成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上演的首部中国原创歌剧。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