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着实不假,因为遍观整部人类发展史,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有太多父子成仇,兄弟相残的例子了。
在《雍正王朝》中,这种情况也不例外,一个个出场的皇子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得那叫一个你死我活。
比如不仅魇镇太子胤礽,还想亲手了结他的老大胤禔,事情败露后,被康熙帝下令永久圈禁。当然,被魇镇太子胤礽的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干了太多荒唐事,不仅两次被康熙帝废掉,最终也因为起兵造反被永久圈禁。
如果说康熙帝是以宽仁治天下,他这样做也能理解,可是雍正帝为什么也没把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怎么样,唯独处死了亲生儿子弘时呢?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老八、老九也不过被圈禁了事,为什么弘时就必须得死?
一、
三皇子弘时的死,虽说是他罪有应得,咎由自取,但是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包括弘时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会死!
是啊,别的朝代咱不好说,单就清朝来讲,因为争夺皇位而被*的皇子,几乎为零,至少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的。远的不说,夺嫡最激烈的康熙朝,九子夺嫡啊,最终也没见哪个皇子因为去夺了,而直接被处死。
当然,后来的道光皇帝倒是一脚踢死一个皇子,不过那是后话,且是个意外。
所以,弘时所见到的那些皇叔,皇大爷们,不管犯了多大的错,就算是大逆不道,起兵造反,也不过是削职的削职,圈禁的圈禁,还真没有一个因此被*的。
这也就给了弘时胆量,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实现自我的抱负,亦或者一己私欲,干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这些事包括成为科场舞弊案的主谋,联合老八胤禩、隆科多搞什么八王议政逼宫,以及派*手冲弘历下手等。
等到这些事情败露,雍正帝亲自过来定罪时,弘时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开始还狡辩,不承认自己干过这些事,后来辩无可辩后,又问雍正帝:
“您要把我交部议罪吗?皇阿玛,您说话啊,皇阿玛,你打算怎么处置儿臣?”
交部议罪,就是走正常流程,由宗人府和刑部一起对皇子进行审讯,并作出相应的处罚。这种处罚方式,也符合雍正帝的行为逻辑,也是弘时能接受的一种处罚。
二、
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这种说法,在清朝是不成立的!
在《大清律例》中,对于皇室宗亲都是有单独的减罪条例的,就算是*了人,也不会判死刑,最高刑罚也就是永久圈禁了。对于弘时来讲,交部议罪这种处罚,运气好的话,连圈禁都不用圈。
结果雍正帝慢吞吞的说:
“朕不会把你交部议罪,这个家丑,朕不想让外人知道!”
听到皇阿玛这样说,弘时当时就下跪磕头谢恩,谢皇阿玛成全以及呵护之恩。
可没想到雍正帝并没有停止说下去,开始巴拉巴拉讲起了康熙帝的临终嘱托,说着说着就提到了弘时之罪,不可饶恕。弘时又有点慌了,可是,他接连提到自己将被圈禁,或者去军中效力,甚至削发为僧,在佛前忏悔的提议。这也是在弘时的认知中,自己能想到的,最严重的处罚手段了。
却没想,雍正帝听完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全都是摇头,见弘时还在疑惑,索性不装了,直接留下一句狠话:
“你除了自尽,没有第二条出路!”
这下子弘时跪不住了,一下子站了起来,他是实在想不通啊:
“阿其那,赛思黑那样罪不可恕,皇阿玛不也没赐他们死吗?”
是啊,他俩都变着法的冲皇阿玛下手了,你都能忍,我不过是为了夺皇位而已,而且还是你的亲生儿子,虎毒还不食子呢,皇阿玛怎么就不能忍了?
三、
这也就引出我们的题目了,既然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这种纯捣乱的角色都能免死,为什么作为亲骨肉的弘时,就必须得死呢?
面对弘时的质疑,雍正帝也当场就给了弘时答案,他提到了几点理由。
一是,当初康熙帝传位给自己时,针对老四胤禛嫉恶如仇,处事操急的特点,特意提到了一个请求,那就是:
“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
是啊,当初朕的皇阿玛让朕善待兄弟和臣民,但没提到善待自己的儿子啊。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不管做出了多么罪不可恕的事,但终归是朕的兄弟,再苦再难,也不可违背对先皇的承诺!
但是,正因为有了先皇这个请求,才给祖宗的江山社稷带来了如此之大的隐患,差点就江山不保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雍正帝才考虑,不能将这个隐患留给弘历。
毕竟在雍正帝的心目中,只有弘历才会延续自己的遗愿,继续推行新政,也只有弘历,才能将这个国家治理好。所以,无论如何,也得给他创造好条件,不要像自己一样举步维艰。
除了这一条因素外,雍正帝还给了弘时必须得死的第二个理由:
“你的为人虽不及你八叔深险,但却比他更狠毒,但弘历没有朕的刚毅,他不是你的对手!”
话已至此,弘时就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只能一边扇自己的耳光,一边骂八叔是阿其那!
四、
就这样,雍正帝给出这两个必死理由后,弘时已然是无力回天了。
那么,我们不禁就要思考了,从雍正帝的角度来看,确实这两条理由,足够弄死弘时了。可是,若站在上帝视角,甚至弘时的角度,都会很明显的发现。弘历可不是善茬,就算十个弘时绑一起,都威胁不到他。
弘时的狠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跟人家打的是明牌,对方自然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
比如抄老八胤禩家的时候,府上的管家就对老八胤禩说了,这个三皇子弘时违背圣旨,竟然将全府的人都流放到云南去了:
“八成是三贝勒自己的主意,八爷,三贝勒的手段,可比他老子还毒啊!”
但是,老八胤禩却微微一笑,他这叫什么狠啊,比他狠的人从来不会说自己狠,比如弘时的弟弟弘历:
“第一,精明不及弘历,第二,狠毒不及弘历!”
弘历一向对八王爷很尊敬,俩人也没什么过节,也没出现过政见不合的情况,老八胤禩为什么却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呢?
为此,他也进行了解释:
“弘历处处示人以儒雅宽厚,但该下手的时候,他连眉毛都不皱一下,在山东,*巡抚,*藩台,*臬台,一连*了二十多个官员,他竟连旨都没有请!”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弘历在雍正朝就是以狠著称,当初雍正帝派他去搞定清流派时,他就回了一句话:
“同他们谈得很透彻!”
五、
那么,弘历嘴里的很透彻,跟雍正帝理解的很透彻,是一个透彻法吗?
并不是!
弘历所谓的透彻,就是说话办事从不啰嗦,只需要将好坏歹话都说一遍,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后来他去河南对战那些罢考的考生时,也是跟那次谈话类似,都是很透彻的同考生交流:
“若是再有不进考场,甚至继续闹事的,就是和我过不去!”
和弘历过不去的下场是什么?
对!
就是老八胤禩嘴里说的,几个考生算什么,弘历可是一路走,一路*,*巡抚,*藩台,*臬台,甚至连旨意都不会请示一下!
所以,这样的人物到了河南,一向不太注重这种人情世故的田文镜都如临大敌,急忙吩咐手下去迎接,还放下一句狠话:
“他掉了一根头发,我砍你们的头!”
要知道当年雍正帝到田文镜这来,都没这么高的待遇,想见一下忙碌的田大人,都得在小屋子里等一等。
但这么狠的人,又善于伪装,等于是所有人都知道弘历狠,连图里琛都得劝遭遇过刺*的弘历要压火:
“宝亲王,待会儿到了潞河驿,你可千万要压住火!”
但等他真到了潞河驿,反而心平气和的跟弘时打招呼,回到京城,还给他求情。说什么不想兴大狱啊,不想让皇阿玛和皇额娘伤心啊。可雍正帝刚感到一丝欣慰,这孩子果然爱惜手足,还有孝心时,突然又来一句:
“只是刘墨林可惜……”
六、
反观雍正帝,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反而是缺乏刚毅,犹豫不决!
比如即位当晚面对邬思道的去留时,还有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清流结党案。尤其是面对曾经的功臣,也就是年羹尧时,都纠结成啥样了?
这一前一后,一对比,雍正帝得出的弘历没有自己刚毅的结论,就有点太自以为是了。
事实上,弘时之死,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人,恰恰就是弘历。他巧妙的利用刘墨林的死,勾起了雍正帝的愤怒,和担忧:
“儿臣有个请求……请皇阿玛赐苏舜卿一品诰命!刘墨林是因为儿臣才被歹人害死……”
是啊,歹人还活着,这一次是刘墨林挡了枪,那下一次呢?
正因如此,雍正帝才会问自己的心腹李卫,到底该不该除掉弘时?
李卫也是人精,自然也得站到弘历这边,所以才会故意点雍正帝,说什么先帝爷哪里都好,就是对老八胤禩他们太仁慈,害自己的主子为难。
况且,刘墨林遇害这事,真正的目击者只有一个,也就是弘历。刘墨林不过一介书生,连武功都不会,弘历这小子可是能跟康熙帝打斗几十个回合的。到底是刘墨林保护弘历,还是由弘历保护刘墨林,这就说不清了。
但是,弘历知道,只有刘墨林死了,才有机会干掉弘时。
言归正传,咱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证明,弘历一点都不好惹,知子莫过父,雍正帝给出的*子理由并不成立!
七、
而且,就算弘时是个软弱之人,也确实没有弘时狠毒,那雍正帝也可以学先帝啊。将弘时永久圈禁就是了,也没见废太子胤礽和老大胤禔在雍正朝掀过什么浪啊?
所以,归根结底,雍正帝在处死弘时时,并没有说实话!
那么,他一定要弄死弘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确实,弘时是该死,雍正帝也是一次又一次给他机会,结果这小子就是不珍惜,非得一步步作死,把自己提前玩到阎王殿了。
雍正帝跟康熙帝还不同,后者有三十多位皇子,活到成年,且有实力夺嫡的就有十多个。而雍正帝就惨多了,活到成年的皇子就四个,分别是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六子弘曕。
在《雍正王朝》中出场的皇子更少,就三个,其中的五皇子弘昼自从被弘时算计了一次后,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整天跟和尚、道士们混在一起,无心皇位。
而弘时最开始的时候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到弘历是皇爷爷选定的继承人,自己也没想过当什么皇帝。但坏就坏在,这小子从哪捣鼓点钱不好,非偷老子的科考试题去卖。这一卖,就有了把柄,这个把柄虽然被雍正帝强行转移到张廷璐头上了,但并没有根除,还是被老八胤禩得知。
随后便有了老八胤禩找上弘时门,以此威胁,达成了邪恶联盟。
当然,他们俩也是有感情基础的,当年老四胤禛去江南赈灾的时候,就是老八胤禩带头去看望生病的弘时,还提出病好了带他去玩鹰。
八、
等到隆科多也加入了弘时的阵营,并信誓旦旦将保他夺位后,弘时才有了向皇位冲击之心。
这也是为什么八王议政逼宫失败后,弘时急于除掉隆科多,又急于发配老八胤禩一家的原因所在。他也是担心这俩人会将自己供出来,最后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
也幸亏那一晚图里琛抽风,非要拉雍正帝来见隆科多,不然的话,弘历真就危险了。
而弘历,才是雍正帝最在意的人,这种在意的程度,不仅仅是他的人身安全,更在乎他的名声!
关于这个问题,在老八胤禩临终前写给雍正帝的信中,也说明了一切:
“四哥,我输了,可你呢,却并没有赢,你咬着牙苦苦地熬着,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后的骂名罢了。”
是啊,天底下的骂名全都让雍正帝一个人占了,*功臣,灭儿子,诛清流,堵文人,随便一件事拎出来,都够骂他十年了。
他难道喜好这一口,就愿意留骂名?
并不是!
因为他也是人,也有扛不住的时候,比如河南罢考案,当时可是跟全天下的文人为敌啊。为此弘历还当着雍正帝的面下跪,并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让儿臣跟他们去斗,就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儿臣一个人担下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让爱子心切的雍正帝怎么办?
当然得把骂名接到自己头上啊!
九、
所以,躺在病床上的老十三胤祥,见雍正帝对弘历如此之好,都感慨万分:
“遇到皇上这么一个好父亲,弘历真是有福啊!”
是啊,人家弘历的父亲愿意去帮自己承担骂名,自己的父亲却无缘无故圈禁自己十年,来完成自己的宽仁政治。
雍正帝自从给了弘历职务以后,就一直让其在大家面前表现,他前脚罚孙嘉诚去求雨,后脚又让弘历去安慰那群清流;他前脚命田文镜严加处理那些罢考的考生,后脚又派弘历去安抚这些人;他前脚要砍了李绂,就连三王爷拿着御前免跪特权来换都不答应,后脚却在弘历的磕头下掏出了赦免诏书;
这样一来,得罪读书人的事,都是雍正帝*,反而是弘历一直向着大家说话。
就连弘时都派出*手了,一心要置弘历于死地,人家都以宽容之心,不想打击报复。那作为老子的,替他干掉弘时,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而且,雍正帝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眼中容不得沙子。
既然要给弘历树立这么一个完美君主形象,自然不会让他干手足相残的事,而且这件事还是大概率事件!
还是那句话,知子莫过父,弘历去山东,一路*了那么多官员,雍正帝太知道了。以弘历的性格即位,那*伐决断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就算弘时已经被永久圈禁,就算弘时已经出家为僧,就算弘时已经被贬为庶人,弘历会放过他?
十、
别逗了,老八胤禩就跟弘时说过:
“关键时刻,弘历想要*你会毫不手软!”
也就是说,雍正帝能预见到不久的将来,自己去世后,弘历会冲弘时下手。可一旦下了手,难免就会落下“手足相残”的骂名,这对于一心将弘历塑造成完美君主的雍正帝来讲,实在太过残忍。
既然弘时怎么着都难逃一死,为什么不死在老子手上呢?
反正安在自己头上的骂名多了去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何乐而不为呢?
连老八胤禩临终前都劝雍正帝:
“其实输也罢,赢也罢,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你太放不下了。”
是啊,若是雍正帝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留下的全国巡演的曾静被弘历这小子搞死后,估计心中也会懊恼。
合着这小子真把老子当冤大头了,好不容易找了个曾静,全国宣讲朕的苦楚,少点骂名。好嘛,你这一下子,不仅将代言人搞死了,连带着把《大义觉迷录》也给禁了。
这还没完,连雍正帝的死因,也被乾隆帝给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皇考万几余暇,闻外间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间之具,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如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
我看弘历你是不想让老子有一点好啊!
雍正帝这骂名,看来是真洗不掉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