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晚年的司马昭回忆一下,这一生最惨痛的失败是哪一次,那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说,东兴之役。
东兴之战,魏军死伤数万,魏国在淮南的兵力遭受重创,司马昭、诸葛诞、胡遵等主要将领狼狈逃回。这场战役的失败导致司马昭被削去了所有的爵位,司马师也不得不当众认错,对司马家的打击不可谓不大。要不是后面诸葛恪主动送人头,司马家的统治地位能否稳固可就难说了。
而东吴方面,太傅诸葛恪凭借此战,“进封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独揽东吴军政大权,走上人生巅峰。额......至于后面大起之后又大落的故事,这里就先不说了。
一、舞台
这事儿得从孙权去世开始说起。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去世。去世之前,因太子孙亮年少,托孤的戏份再次出现。其时,陆逊已死,诸葛恪迁大将军,代逊领荆州事。孙权托孤的人选有下面几位:
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徵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
大将军太子太傅诸葛恪,中书令少傅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网罗了武将、文臣、氏族,宗亲。毫无疑问,头衔越多,官越大~首辅是官最大的诸葛恪,而次辅则为孙弘。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瑾长子。为人熟知的当属“诸葛子瑜之驴”的故事,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陈寿手头肯定还有,估计是懒得继续写了,才以 “恪之才捷,皆此类也。”来收尾,元逊确实是个聪明人。初出茅庐第一战,即收服丹阳山民,得甲士数万,拜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这数万丹阳兵,同时也成为了诸葛恪政治资本与最大倚仗,风光一时无两。
不过自始至终,有两个人不看好他。
一个是他的老爸诸葛瑾。在出发去丹阳之前,“恪父瑾闻之,亦以事终不逮,叹曰:"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联想到后面攻合肥新城损兵折将,乃至被孙峻伏*,给其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不得不感叹,知子莫若父啊!
另一个是陆逊。他曾对诸葛恪说:"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其实说的还是诸葛恪太倨傲,刚愎自用。不得不佩服伯言识人还是准呐。
扯远了,托孤时的诸葛恪,年未五十,正当盛年,大权在握,意气风发,壮志凌云。
孙权其实开始也有点担心,给了诸葛恪这个首辅一段时间的试用期。不过试用期间诸葛恪表现相当优异,最终得以转正。
诸葛恪执政后,为了达成其政治主张,对内对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对内,“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废除了孙权时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弊政,特别是类似锦衣卫的“校事”,百姓拥戴。
对外,“恪以建兴元年(252年)十月会众於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军而还”。这就是东兴之战的导火索。没错,按道理来讲,这场战役是东吴先挑起的。
图1 地理位置
东兴堤的位置极为重要,是魏国从寿春-合肥南下经巢湖-濡须水进攻东吴的必经之地。两国在合肥到濡须口这一带来来回回打了无数次,互有胜负(还记得张八百和孙十万嘛)。东兴堤两边分别是七宝山和濡须山,山上分筑两城,易守难攻,也是吃准了魏国肯定会来破坏东兴堤。西城守将是全端(大将全综侄子),东城守将留略(猛将留赞之子),各将兵千人。此举是要彻底切断魏军南下的通道。
图2 东兴堤以及东西二城
司马懿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熬死了诸葛亮,儿子辈还得继续跟诸葛家死磕。
魏国这边,司马懿251年八月去世,司马师刚刚接班,内部并不安稳。忠于曹魏的大臣以及野心家们并不少,因而他急需一场战争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正好碰见孙权去世,主少而国疑,这不是天赐良机吗,你竟然还修东兴堤来挑衅??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舞台已搭好,而且...很大。
二、庙算
1、四征献计
面对此天赐良机,司马师开始动手了。先是让各地方大员提供进攻东吴的计划。镇东将军诸葛诞、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是谓“四征献计”。
镇东将军诸葛诞言于大将军师曰:“今因吴内侵,使文舒(王昶)逼江陵,仲恭(毋丘俭)向武昌,以羁足之上流;然后简精卒攻其两城,比救至,可大获也。”是时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丘俭等各献征吴之计。
三国志等史书中并未明确记载另外三个人的计划,但按照上面三位大佬的性格和经验,再结合傅嘏传的内容,我推测是这样的。
胡遵:分四路同时进攻,攻占其城垒。和诸葛诞差不多。
老成谋国王昶:屯兵边境,平时耕作土地,然后乘其内乱之机发动进攻。
攻灭高居丽之毋丘俭:乘船直接渡江,横行于江南。不要怂,就是干。
2、平吴七策
面对几种不同意见,司马师一时拿不定注意,于是征询尚书傅嘏的意见。
傅嘏道出了他的平吴七策。
夺其肥壤,使还耕塉土,一也;兵出民表,寇钞不犯,二也;招怀近路,降附日至,三也;罗落远设,间构不来,四也;贼退其守,罗落必浅,佃作易之,五也;坐食积谷,士不运输,六也;衅隙时闻,讨袭速决,七也。
简单点说,就是逐步蚕食,适机讨袭。古往今来,大国面对小国时,此类计策屡试不爽。秦灭韩,齐掠鲁等等。实可谓之“阳谋”。
但此种策略所需时间较长,短时间内难有建树。对于急于稳固自己地位的司马师来说,并不合适,因此没有采纳傅嘏的意见。
司马师最终采用了诸葛诞的建议,但做了部分调整,没有简精卒攻东西两城,而是派大军围攻。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司马师下令王昶等三路兵马袭击吴国。十二月,王昶进攻南郡,丘俭进攻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七万大军攻打东兴。攻打东兴部队的都督即是司马昭。
东吴这边立即作出了反应,“恪兴军四万,晨夜赴救。”
好戏即将开场。
图3 进军路线
三、战役过程复盘
对于具体战役的描述,符合陈寿一贯作风,惜墨如金,记载的并不详细。很多细节并没有讲的很清楚。主要过程体现在《诸葛恪传》和《丁奉传》。
恪兴军四万,晨夜赴救。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於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但兜鍪刀楯,倮身缘遏,大笑之,不即严兵。兵得上,便鼓噪乱斫。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於水,更相蹈藉。乐安太守桓嘉等同时并没,死者数万。《三国志·诸葛恪传》
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拒之。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会据等至,魏军遂溃。迁灭寇将军,进封都乡侯。《三国志·丁奉传》
综合翻译一下就是:
诸葛恪率兵四万,日夜兼程,救援东兴。胡遵等人命令各军作浮桥渡水,陈兵于大堤之上,分兵攻打两城;城在高峻险要之处,不能很快攻破。
诸葛恪派冠军将军丁奉和吕据、留赞、唐咨等人为前锋,从山的西面攻上。丁奉对各将领说:“现在各部队行动迟缓,如果魏兵占据有利地形,就难以与他争锋交战了,我请求快速攻上。”于是让各路军马从道路上避开,丁奉亲自率领属下三千人快速突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扬帆行船两天就到达了东关,随即占据了徐塘。当时漫天飘雪,十分寒冷,胡遵等人正在聚会饮酒。丁奉见魏军前部兵力稀少,就对手下人说:“求取封侯赏爵,正在今天。”于是让士兵们都脱下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戴着头盔拿着刀和盾牌,裸身爬上堤堰。魏兵看见他们,都大笑不止,而不立即整兵对敌。吴兵爬上之后,立即击鼓呐喊,攻破了魏军前部营垒。恰逢吕据、留赞、唐咨等人也相继赶到,魏军惊恐万状四散奔逃,争相抢渡浮桥,浮桥毁坏断裂,魏兵自己跳入水中,互相践踏着逃跑。
从三国志的记录来看,很多细节是有疑问的,并不是很清楚。若只是单从陈寿的记录来看,此战精彩的部分就只剩“丁奉雪夜奋短兵”。但如果慢慢推敲细节,你会发现精彩之处何止这一点!
1、魏军进攻路线
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於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魏军从合肥来,肯定沿着濡须水的东面行进。因而最先碰到的是东城,陈兵大堤之上后,进攻重点也应该是东城。
示意图,魏军架设浮桥,屯兵大堤,开始攻城。绿色为浮桥。
2,东吴前锋进军路线
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
诸葛恪率领的东吴大军在哪上岸的呢?
由于东兴堤的修建,且是冬季,濡须水水位肯定较低,行不得大船。所以我推测,诸葛诞大军是在长江和濡须水的交汇处,濡须口或是濡须坞上岸(见图一)。
上岸之后,诸葛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锋。东兴堤至濡须口这一段多为丘陵,诸葛恪的本意是安排留赞等沿山路向西,避开魏军斥候,绕道七宝山附近,进攻西边的魏军。
但猛人丁奉并不这样看,丁奉对各将领说:“现在各部队行动迟缓,如果魏兵占据有利地形,就难以与他争锋交战了,我请求快速攻上。”于是让各路军马从道路上避开,丁奉亲自率领属下三千人沿水路快速突进。水路只能走小船,只适合小部队行动。
东吴前锋进军路线
以上只是前锋部队及其进军路线。诸葛恪可是还有后手“*招”滴,后面会讲到。
3、分进合击
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
这里有个问题,徐塘在哪??我查了一下,大概是这个地方。
亦称徐堨。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南东关镇东。为三国吴诸葛恪所筑。《三国志· 吴书 · 丁奉传》: 建衡元年 (269),“奉复帅众治徐塘”。即此。
徐塘大致位置
徐塘离东兴堤大约25公里,半天即可到达。
既然是“据”徐塘,那丁奉军到达此处后,干了些啥?并没有记载。我推测,肯定是在等留赞他们的消息,从而计算好时间,在自己开始进攻后,确保留赞他们也能及时加入战场。否则,要是丁奉单军冒进,哪有可能恰好攻破魏军前屯后,留赞他们就来了呢?
历史上所有的恰好,都是精确计算的结果。
徐塘是在濡须水(今裕溪河)东岸,丁奉后续的进攻重点肯定是东城附近的魏军。而留赞他们从山西来,进攻的重点肯定是西城附近的魏军。所谓,分进合击是此也(不知道常凯申有没有看过这段......)。因而才有了“丁奉雪中奋短兵”的辉煌战绩。前有“许褚裸衣战马超”,今有“丁奉雪中奋短兵”。
东吴前锋攻击路线
4、最后的*招
前面提到了,上面的部队,仅仅是前锋,而不是东吴军队的全部。前锋部队能做到的仅仅是击溃,由于浮桥和魏军大营的存在,达不到歼灭的效果。那*招是什么呢?陈寿不起眼的一句话,道出了真相。
是岁魏遣胡遵、诸葛诞等出东兴,异督水军攻浮梁,坏之,魏军大破。《三国志·朱异传》
朱异是朱桓的儿子,也是东吴一代名将。朱异水军破坏浮桥,成为了压垮魏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至此,魏军败局已定。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朱异的水军如何能攻击到浮桥呢?浮桥都在北面,不是有东兴堤拦着吗?
我推测其实是这样的,东兴堤并没有完全合拢。
其一,诸葛恪十月份才开始在东兴筑堤,修城,十二月份魏军就开始进攻,要建成横断濡须水的大堤,时间上可能不够。濡须水河面宽在100多米左右,建横断堤的难度不小。要阻挡魏军,只需要阻止大船通过即可。关键还是两边的山城,山城在,魏军是不会冒然通过的。
其二,诸葛恪料定曹魏会来进攻,不合拢的话,可以保持濡须水一定的水位。这样一方面可供军队运送粮草,另一方面也可便于己方小型战船能够沿水路进攻。
5、运筹帷幄
从陈寿的记录看,好像所有的将领都特别有主见,单独行动,恰好碰到一起,最终触成了此次大胜。但,说实话,你信吗?
肯定是有人在统一指挥啊,那是谁呢?
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
统帅三军,谋定而后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此时除了他还有谁呢?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当年那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背影,想起了那个搅动风云,出将入相的谦逊书生。
陆逊为什么看他看的很准,因为他们实在太像了啊。当年陆逊看到他,仿佛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浑身充满着自信,谦逊的外表下,隐藏着桀骜不驯的内心。后面的刻意打压,我猜也是为了能让他更好的成长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泼墨点评: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从这段历史中,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启发呢?
1、掌握主动权。诸葛恪是坚定的鹰派,既然迟早要和曹魏开战,那战役的地点,何不控制在自己手中呢?选择适合己方的战场,这样主动权就会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诸葛恪选择在东兴,一方面可以通过坚固的山城,消耗魏军的军力和士气,为后续反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诸葛恪所统领的乃是丹阳兵,适合山地近身战斗,此处战场实为其量身定做。
2、战略上的失算,靠战术是无法弥补的,选对方向很重要。傅嘏的伐吴七策,乃是上上之选。司马师弃而不用,间接导致了此次战役的失败。司马师后来认错时,说自己没有听诸葛诞的意见选精兵速攻,而是用了大军围攻。但是,精兵速攻就有用吗?我看未必。全端、留略并非等闲之辈,山城易守难攻,七万大军短时间都攻不下来,少量精兵也未必能攻下。
我是泼墨,一个关心时事儿的读书人。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