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疯狂剧透,通关后再看,下面是正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是当年我打通《奇异人生》发出的感慨,而《Last Day of June》再次带给我这种揪心的情感体验。这两款游戏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沉浸感出色的剧情,细腻的人物刻画,超自然元素以及拼命挽回却又敌不过宿命只能眼睁睁看着她逝去的爱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无法阻止那场夺去一切的风暴
这两款游戏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一切都源自那场该死的雷雨,在浪漫的湖边约会之后,男主人公 Carl 和女主 June 一起回家。上一秒二人的车子才消失在远方的隧道,下一秒镜头一转,男主已成了双腿残废孤苦伶仃的可怜人,我相信所有人此刻都会在心里说道:wtf!呃不是,应该是发生了什么?
悲剧总是来的那么突然
这是制作组精心设置的一个悬念,玩家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当时的我则在思考制作组会怎么讲这个故事,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仔细一想也是情理之中。制作组给了男主一个有点“俗套”的设定——超能力,而且是时间回溯的超能力,额,这剧情好像在哪见过,比如《蝴蝶效应》,比如《奇异人生》,比如《回到未来》,比如《生死频率》,甚至《月光宝盒》......
还记得至尊宝穿越回去救白晶晶么?
这个时候我对这款游戏的期待是一个可能还不错的故事但游戏性基本为0——就像我玩过的很多交互式电影游戏一样。但玩着玩着我发现这款游戏不仅仅如此而已,它甚至远超我的预期。这个游戏是有游戏性的!
自从《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以来,交互式电影游戏不单单只满足于讲一个好故事了,很高兴能见到这点。那么游戏性体现在哪里呢?在这款游戏里玩家要用自己的能力逆天改命,拯救你的爱人。你可以改变事情的先后发展顺序,做出不同的抉择,倾尽全力避免那场毁掉你一切的惨剧。事件之间存在着“蝴蝶效应”,期间还会穿插点解谜,谈不上烧脑,但有趣,这就足够了。
《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中有很多别出心裁的交互
你试图拯救她,一而再,再而三,然后一次次的发现结果毫无变化,从满怀希望的尝试到愤怒而又绝望的嘶喊。我的心也随着男主在浮沉,这时候这个游戏的剧情已经上升到了某种高度,甚至有点古希腊悲剧的色彩,反抗命运的英雄终究还是被命运嘲弄,能打破的那就不叫宿命了,唉,俄狄浦斯王那叫一个惨,有点扯远了,抱歉。
睿智勇敢如俄狄浦斯在命运面前也无能为力
几经挣扎,男主还是没有放弃,既然总有一死,那么我愿意一命换一命(其实是两命,女主*了)。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于是时间又回到了开始的小湖边,女主回到了车上,男主久久不愿上车,最终他敲了敲车窗,让女主开车,自己做到了副驾驶座上......
你不能跟命(运)换,除非你拿(生)命换
我一直觉得牺牲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品质,我们人类是一种很自私的动物,而生命是我们最看重的东西,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做一件事,背后的决心和力量令人动容。很高兴制作组没有做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我向来觉得悲剧才能产生美,即使是那些伟大的喜剧,它的内核也一定是悲剧。
卓别林,罗宾威廉姆斯,金凯瑞这些喜剧演员其实都有抑郁症
《Last Day of June》的故事到此结束,我相信它一定会在你的心里留下些什么。以上就是对游戏剧情的评测,并不全面。还有好多点我没提,比如几个NPC的背景故事,比如女主那一幅幅很有来历的画,又比如游戏的美术设计......才疏学浅,希望有懂行的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