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才子在旅途中写下的七律,情感悲壮,颇有唐人沉郁顿挫之遗风

元代才子在旅途中写下的七律,情感悲壮,颇有唐人沉郁顿挫之遗风

首页角色扮演仗剑仙尘更新时间:2024-04-29

人活一世,不知走过了多少坎坷之路,也记不清遇见了几许不平之事。直到从年少无知,变为成熟稳重,人们才会体验到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也终于发出了所谓沧海桑田、富贵浮云的感慨。

古代一些才子一辈子学富五车,交接广泛,虽然一路走来,很多风景都已淡忘,不少记忆都已模糊,可是在其脑海深处,却始终深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让其不堪回首,又难以释怀。下面分享元代诗人旅途中写下一首七律,情感悲壮,颇有唐人沉郁顿挫之遗风。

渡白沟

元初 · 刘因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刘因,字梦吉,号静修,河北容城人,他的祖辈一直生活于冀中平原,并在金朝担任官职。刘因出生时金朝已经灭亡,他入仕后曾在元朝担任过右赞善大夫等职务,后来称疾辞官,余生开馆授徒,著述极丰。

刘因博览群书,结交广泛,他曾得到儒学大家赵复的真传,又认真钻研过程颢、程颐等人的传世之作,并对很多典籍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观点。

这首诗创作于刘因羁旅途中,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以白沟作为边界,诗人路过此处,忽然感慨万千,于是落笔成文,表达了自己胸中的愁情。

诗的大意是:深秋时节,霜铺大地,蓟门一带水天相接,远远望去,尽显一派萧瑟景象,令人顿时产生一股愁情。诗人此时只身匹马,正在严寒中渡过白沟。白沟将一块完整的土地划分为南北两片,燕赵的山河一直都是军事重镇,辽金的风物也与中土各个州县的景物迥异。

诗人在此驻足观看,只见远处黄云漫漫、秋意浓浓,古老的戍楼孤独地耸立于暮霭之中,一只大雁在落日西风中疾速掠过。四海之内的名士都已消失殆尽,诗人仗剑漂泊天涯,叹息自己还能投身何处?

说起白沟,估计了解这个地名的读者是少之又少,不过如果时光可以回溯到南宋王朝,那里可是很多士大夫的伤心之地。范成大路过白沟一带时,曾感慨当地高陵深谷变迁中,佛劫仙尘事事空;杨万里曾负责陪伴金使,他经过那里时也曾叹息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可见历史的尘沙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都有一种不堪重压的感受。

开篇交代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蓟门位于河北石家庄附近,乃是连接华北和中原的交通要道,也是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的发生地。作者用霜、寒二字,渲染出北国秋日的肃*景象,为下文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接下来的两句承接“白沟”二字,并围绕着这一主题继续展开叙述,“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白沟曾是古代燕赵疆域的分界线,宋朝与辽金展开对战之后,又是中原文化与蛮夷风俗的分水岭。这两句平铺直叙,没有引经据典,也难以成为警句名言,却委婉地反映出诗人对这一地域过往繁华和热闹场面的深切怀念。

颈联描述作者在马上远望孤城的情形,“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古老的戍城依旧屹立在辽阔的疆界处,可是驻守其中的将士们早已不见踪影。曾几何时,这里金鼓齐鸣、*声干云,而今只见黄云满天、秋雁横空,在落日西风的背景下,却不知荒芜的土地下掩埋了多少白骨,让人觉得无比凄楚。

结尾表达出知音难觅的满腔愁情,“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诗人回忆金朝的覆灭、南宋的消亡,又想到金朝以及南宋很多遗民宁愿过着艰苦的日子,也不愿与元朝统治者合作。那些著名的才子、不俗的学者为了远离喧嚣、摆脱束缚,都早已不知行踪,让诗人觉得纵使自己满怀幽思忠愤,可是人海茫茫中却没有一位可以倾述之人。

全诗意境雄浑,情感悲壮,颇有唐代圣贤沉郁顿挫之遗风。寥廓的霜天、呜咽的寒流,还有苍茫的黄云、空荡的孤城,仿佛都印刻着一段耻辱的烙印。作者触景生情,在文中抒写了羁旅艰辛,表达了故国之思,也彰显出一种分外的孤寂之感,不愧为元代水平高超的传世之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