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前半生:一个迷茫问题少年,如何艰难追求,完成人生质变

王阳明的前半生:一个迷茫问题少年,如何艰难追求,完成人生质变

首页角色扮演仗剑寻道录更新时间:2024-05-09

在近代,日本和我国的很多名人,都对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赞叹不已。比如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日俄海战中,指挥日本海军歼灭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我国的国学大师梁启超,胡适,国共两党的领袖孙中山,陈独秀,还有*。

他们赞叹的这个人,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他创立的阳明心学,风靡我国和日本,折服了在他之后,两国历史上的很多名人。

尤其是在近代的日本,简直整国都在学习阳明心学,就连“明治维新”甚至都可以说跟阳明心学有关。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创立阳明心学,在历史上可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圣人”的王阳明,小的时候,竟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少年,而且一度迷茫不已。

从迷茫的问题少年,竟然能够成长为与孔孟并称的圣人,王阳明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前半生,实在是很耐人寻味。

而日本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先生,在他花费了二十五年心血的作品——《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这套书的上册中,就为我们讲述了王阳明如何从一个问题少年,成长为一位大儒,在贵州龙场悟道的前半生。

《王阳明大传》

从时间上算,王阳明生于1472年,卒于1529年,而龙场悟道是在1507年左右,这中间的岁月几乎就是王阳明一生的一半。

冈田武彦先生,是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国际阳明学大师。

他在这本《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上册中,描写了少年王阳明的调皮,在追求人生使命途径上的迷茫,以及他坚持不断的探索。

一、问题少年王阳明的“成圣”之路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出生在浙江绍兴余姚,因为他曾经在家乡会稽山的阳明洞里建造草堂,也被称为阳明先生,他创立的心学流派,就被称为阳明心学。

虽然王阳明后来成为一代大儒,少年时的他可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少年。

王阳明的先祖里名人辈出,像西晋时期,名列二十四孝里的王祥,东晋时期的宰相王导,“书圣”王羲之。而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就是明宪宗成化十七年的状元。

有个当状元的父亲,王阳明的童年教育当然被抓得很紧。

十二岁时,王阳明跟着做官的父亲,进入京城,在私塾读书。父子两个有一次在交流读书的作用时,王华就教育王阳明,也要考状元光宗耀祖。谁知道小小的王阳明却不以为意的说,考中状元只能光荣一代,没什么稀罕的。

更令人惊讶的还在后头,在私塾里,王阳明向他的老师请教,天下什么人才算是第一等的人物?当他听到,老师的回答跟他的父亲一样时,他还是不赞同,并且说出了一个更雷人的答案,天下间,只有圣贤才是第一等的人物,他要做圣人。

一个少年,父亲和老师的话不听不说,他还要做什么虚无缥缈的圣人?从古至今的圣人,除了孔孟,又出过几个,这不是做梦吗?这能不让人头疼吗?

王华

不过,千万不要觉得王阳明只是说说而已,他真的为此付出努力,不断尝试。

小王阳明原来十分羡慕那些行侠仗义的豪侠,想学那些人仗剑走天涯

当十四五岁的王阳明跟随父亲到了北京,游历了居庸关后,看到明朝边塞动乱,又有了经略四方的志向,认真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兵法

随着年龄逐渐长大,当二十多岁时的王阳明,结识了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李梦阳等七个才子后,又开始研究起来怎么写好文章

可是不管做侠客,还是打仗,写文章,都成不了圣人啊。

此后的王阳明又先后迷上了道教,佛教。因为道教可以修仙,求长生,佛教可以修正果,这比前三种方式,至少从形式上,看上去更容易成圣。

他迷恋这些道啊,佛啊,竟然迷恋到,在他的新婚之夜,王阳明竟然能把新娘扔在家里,跑到道观里,跟一个道士聊了一晚上的养生之道,第二天才回家,岳父家里的人找他找了一夜都没找到。

这五个不断变换的方向,就是王阳明三十五岁之前的“成圣”之路,来回折腾,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越学越迷茫,直到他三十五岁,笃信儒学,找到了一生要追求的东西,这可真的不容易。

早在王阳明跟着父亲在北京时,就研读过宋朝大儒朱熹的著作,朱熹说通过“格物穷理”,就可以成为圣贤。王阳明就跟他的朋友一起,不分昼夜的坐在院里的竹子前,练习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结果王阳明格竹格了七天七夜,不但没有成为圣贤,反而病倒了。

所以,他觉得通过朱熹格物的方法做圣贤是行不通的,这才转向,从道教,佛教那里找方法。

那王阳明为什么最后又转回来,确定要笃信儒学,修习圣贤之道呢?

王阳明

二、天才少年王阳明的科举之路

虽然王阳明年轻时的兴趣爱好总在变,但是天资聪颖,学什么会什么,他学的兵法在后来平叛时派上了用场,他学写文章,更是打通了他的科举之路。

王阳明的聪慧,从小就显现出来。

五岁时,他听到爷爷王伦读书,便能背诵下来,十一岁时,就能作诗。

到了二十多岁时,王阳明结识了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七大才子,这就说明他自身的才华和文章水平都很高,不然,那七大才子又怎么会跟他交友呢?

尽管王阳明才华横溢,他的科举之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明孝宗弘治五年,二十一岁的王阳明参加浙江乡试,高中举人。第二年,王阳明参加全国大考的会试落榜。当时主持会试的主考官,也是他父亲的好友李东阳,怕他一蹶不振,就鼓励他说下次肯定能中状元,让他先做一篇来科状元赋。

王阳明没有谦让,而是像他十一岁时写诗那样,提笔一挥而就,惊煞旁人,周围的人都说他是天才。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等到弘治九年时,二十五岁的王阳明再次参加会试,结果又落榜了。

落榜的原因,据说就是因为他上次会试落榜后,做赋表现的才华太优秀,遭到很多人的嫉妒,被人从中作梗。

不过,这根本不影响他的心情,一起落榜的人都因为落榜而感到耻辱,他却说,他以落榜而影响心情为耻辱。因为,他的目标是要做圣人,考科举只是他成为圣贤的一种手段。

王阳明

他参详了古代圣贤的事迹发现,要做圣贤,不能光靠高尚的道德,还要建功立业,造福苍生。而要建功立业,造福苍生,首先得有平台,那就得做官。

要做官,就得考科举,考科举就要认真研读儒家的孔孟之言,这使他更深刻的了解了儒学。

就这样,王阳明一边考科举,一边寻道、拜佛还研究儒学文化,在成圣之路上多方尝试,将这三种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弘治十二年,王阳明二十八岁,这一年他通过了会试,殿试时高中进士,成为大明的正式官员。

从这年起到弘治十八年,明孝宗驾崩,他的儿子明武宗正德皇帝即位,他先后历任工部、刑部、兵部等官员,对大明的政治、民生、边防更加了解。

也正是在这期间,王阳明比较了儒道佛三教之后,最终放弃了的道教、佛教,认定了儒学为人生追求方向。

那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道教和佛教呢?因为人的本性。

道教,佛教讲究出世,修行时需要远离亲人,不讲孝道。这种行为有悖人的本性,也跟他造福天下百姓的志向不一致,更不用说成圣了。

而儒家就不一样了,除了讲究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更讲究孝道,符合人的本性。

王阳明即使以前再是问题少年,也还是一个人,也还知道孝悌,也还知道要治国平天下。

站在 “本性”的观点上,王阳明还点化了杭州净慈寺的一位高僧。这位高僧已离家十余年,当高僧准备跟王阳明谈佛理时,王阳明却问他,多年不回家,是否想念家中老母?几句话就把高僧说的热泪盈眶。即使是高僧也是人,怎么可能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呢?结果第二天,高僧就收拾行李回家看自己的母亲去了。

这件事让王阳明更加笃信儒家,修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

王阳明

三、苦涩中年王阳明龙场悟道之路

可是,放弃了道教和佛教,不等于就将其弃之如敝履,王阳明反而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融入了道教和佛教的智慧,并自成体系创立了新的儒学思想,建立了阳明心学。

在《传习录》中,随处可见他用佛家禅语举的例子。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中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

在宋代的儒学中,朱熹所提倡的理学要“格物穷理”在当时被世人追棒。

朱熹认为,理在事之先,极力去研究一个事物,才能明白事物本身所蕴含的道理。

但是万事万物各自背后的道理呢,又都源自于同一个大道理。

只有先通过格物即了解事物本身,明白事物各自背后的道理,才能从这些道理中再总结出最终的大道理,这样就可以一通百通,离圣人也就不远了。

但是呢,人的内心是变化的,会有杂念,这样就会对格物致知求理的过程产生影响。所以“格物穷理”时,人的内心一定要时刻保持纯净,过滤掉那些杂念。

在儒家学说里,人内心的那种纯净的状态,被认为是人性本身该有的表现,所以朱熹的这种“格物求理”的主张也叫“性即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他的观点。

同时代的陆九渊就认为,人都有心,不管什么理都是由人的内心产生的,人发自内心认为对的事情,产生的就是道理,所以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他的学说也被称为心学。

当时朱熹的学说有官方支持,因而陆九渊的主张也 就被视为异端学说,受到打击,从宋到明,不再被允许广泛传播。

《传习录》

王阳明在研究儒学时,学的当然也是朱熹的学说,并未发现陆九渊的学说,不然他的成圣之路可能要提早实现了。

为了验证朱熹的儒学思想,他亲自做了实验。这就是前面讲过的他格竹子格了七天,不仅没成功,还病倒了。

此时,他开始质疑朱熹的主张,也疑虑是不是自己格竹子的方法有问题,或者自己的天分太差。

弘治二年,王阳明的祖父王伦病重,十八岁的王阳明带着妻子从江西南昌的岳父家回家乡看望祖父,经过江西上饶时,他拜访了当地的大儒娄谅,向他郑重请教朱熹“格物”的方法。

事实上,娄谅的老师就是明朝受陆九渊心学影响的学者,但娄谅自己却不知道,也更不用说告诉王阳明了。

他只是给王阳明讲解了王阳明所问的问题,强调说:“圣人必可学而至。”这让一直迷茫的王阳明,觉得眼前一亮,看到了希望。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王阳明认真钻研孔孟圣贤之言,再加上他糅合佛道,自己的学说正在逐渐形成,只等突破最关键的一点。

明武宗即位后,宦官刘瑾把持朝政,正德元年,很多大臣看不惯刘瑾祸乱朝政,上书弹劾,都被他打入大牢。王阳明上书为那些入狱的大臣说情,还在奏折里骂刘瑾是“权奸”,可这些奏折却都落到了刘瑾的手中,试想刘瑾怎么会放过他呢。

王阳明被打了四十大板然后打入了大牢,直到第二年他才出狱,但这个出狱其实是发配,他的职务由兵部官员贬成了贵州龙场驿的驿官,连个品级都没有。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从现在的国防部官员直接下放到贵州下面的一个招待所当所长。

何况,当时的贵州,远在万里之外,是蛮荒之地。

但发配还不算完,刘瑾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他派了*手一路追踪王阳明,准备在路上把王阳明*掉。

因刚从狱中出来,王阳明的身体很不好,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去贵州赴任,而是先去到杭州准备养病。可这时他发现几个人一路尾随他来到了杭州,*手在杭州钱塘江边准备对王阳明下手,但机智过人的王阳明却布下了自*的假象,留下鞋子和头巾,骗过了*手。

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终于回到家休养了一段时间,随后他便启程赴任,辗转到了条件艰苦的贵州龙场驿。

在经过了这么多的风浪后,王阳明已然荣辱不惊,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都不放在心上,艰苦生活对他来说更不算什么,他现在唯一参不破的就是生死。

龙场悟道

在贵州龙场驿的一个山洞中,王阳明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参悟生死,忽然有一天,他突然高兴的呼叫起来。

原来圣人之道,就藏在我的心里啊,就算求理,也应该从我的心里去求,而不是对着外面的事物去求。原来我以前所用的格物的方法,都是错的。

所以他这时高兴的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句子中的“性”指的就是人的本心。

人都有心,圣人也是。

尽管这跟格物相比,二者一个是针对外面的事物,一个是针对自己的内心,只差一点。

但也正是这一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让他苦苦思索了很多年。

他这次没有参透生死,可他收获的却比参透生死还重要。

这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他独自悟出了“心即理”的道理,跟陆九渊的心学相通。但并不是从陆九渊那里抄来的,而是他苦苦修习多年参悟的。

龙场顿悟后的王阳明开始运用“心”的力量,去完成他的圣人梦想。

在王阳明看来,人性本善,世间任何人都可以被感化,虽然在龙场这个地方不能建功立业,却可以修德,做一个有德君子,感化、教化当地文化层次相对低的居民。

他的圣贤之路,由此开始。

阳明讲学

他一边培养高尚的品德,一边修建书院,收徒讲学,利用儒家圣人言论,教化地方。

就这样,在王阳明的感化和教化下,王阳明和他的仆人们,不仅跟当地被称为蛮夷的居民相处融洽还受到了当地苗族土司和贵州官员们的尊敬,从此下半生一路开挂

所以,人生如果不懈努力,一旦到达某个拐点后,接下来一定会线性上升。

而结合王阳明练武、学兵法、学文、钻研道教、佛教,最后到笃信儒家的经历,他在这上面所用的功夫,都在他考科举、平叛、建功立业、创建阳明心学中体现出来

这也告诉我们,人生啊,还是要不断探索。

有时候,正是那些我们热爱,却看似无用的东西,成就了我们自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