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路上甚宽, 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土。
[译文]
天道就像一条宽敞的大路,只要人们稍一用心探讨,心灵深处就会觉得豁然开朗;人世间*就好像一条狭窄的小径,刚一把脚踏上就觉得眼前全是一片荆棘泥泞,稍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淖寸步难行。
[注解]
天理: 天道,佛教语。
游心: 游是出入,游心是说心念出入的天理路上。
人欲: 人的*,据《礼记·乐记》篇:“灭天理而穷人 欲者也。疏:‘灭其天生清静之性,而穷极人所贪嗜欲也。’”
寄迹: 立足投身。
荆棘泥土: 荆棘多刺,因此用于比喻坎坷难行的路或繁琐不好办的事,又引申为艰难困苦的处境。泥土是污浊,范仲淹文中有“泥土轩冕”。
[评语]
人生在世是及时行乐还是追求理性,存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凡是能合乎天理的大道,随时随地都摆在人们的面前供人行走,这条路不能满足人的种种世俗的*,而且走起来枯燥寂寞,假如世人能顺着这条坦途前进,会越走越见光明,胸襟自然恢宏开朗,会觉前途远大。反之世人的内心总充满*,而*的道路却是非常狭隘的,虽然可以满足一时的虚荣、杂念,可走到这条路上理智就进受蒙蔽,于是一切言行都受物欲的驱使,前途事业根本不必多谈,就连四周环境也布满了荆棘,久而久之自然会使人坠入痛苦深渊,追求物质需求和情感要求是必要的、合理的,但如果因此而 沉溺就不是明智之举;从长远看,人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才对。
2018.2.17/阅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