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近代最牛军校的辉煌历程近代军史上,黄埔军校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近代国内三大“扛把子”军校之一,黄埔军校的成立和发展得益于国、共、苏三方合作,它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名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黄埔军校的学员为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对于黄埔军校的评价仍然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黄埔军校的影响力超越了其他国内军校,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有人认为,黄埔军校的历史相对较短,无法与拥有悠久历史的军校相提并论。
无论如何,黄埔军校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黄埔军校的成立是国、共、苏俄三方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山先生亲自筹办,廖仲恺担任“董事长”,苏联顾问鲍罗廷也是斯大林亲自挑选的,可见苏军对黄埔军校的重视程度。然而,在选择校长时却颇具戏剧性。中山先生看中的是老资格的粤军许崇智,但是许崇智知道“把兄弟”蒋氏对这个职位虎视眈眈,所以婉拒。蒋氏深谙“欲擒故纵”的心术,最终如愿以偿成为校长。黄埔军校的学员中,*、叶剑英等后来的伟人也占有一席之地。
黄埔军校共创办了23期,其中质量最高的是前六期,尤其以第一期最为出色。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堪称名将荟萃。学员中有许多人后来加入了敌方阵营,如胡宗南、陈明仁、孙元良、刘戡、杜聿明、范汉杰、桂永清、关麟征等;也有许多人参加了我军阵营,如徐向前、陈赓、周士第、阎揆要、蔡申熙、李之龙等。从数量上看,蒋军将领占据了绝大多数。黄埔军校的入学资格非常严格,要有推荐人、符合年龄和学历要求,还要通过笔试和口试等多个关卡。
最终,仅有470人从3700名考生中通过所有关卡,通过率仅为17%。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中,浙江人胡宗南被认为是最牛的一位。胡宗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是一个“酒囊饭袋”的形象。然而,真实的胡宗南却是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胡宗南在参加黄埔军校面试时,因身高不足1.6米被拒,幸运的是他恰好被“董事长”廖仲恺看中,被特许入学。胡宗南出身贫寒,但却有很好的文化底子,各阶段的学习一点也没落下。
进入黄埔军校后,胡宗南得到了蒋校长的青睐,军事生涯一路飞黄腾达。胡宗南在北伐时期的升迁速度很快,先是升任团长,然后又先后晋升为师长、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最终成为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麾下有16个军45万人。胡宗南被誉为“天子第一门生”,在蒋氏和胡宗南的关系中,胡宗南始终处于上风。与胡宗南相反,黄埔一期中被严重低估的是徐向前。徐向前在黄埔一期默默无闻,起初并没有给蒋校长留下深刻印象。蒋校长用人有三个标准:浙江系、黄埔系和能言善辩。
然而,徐向前不符合这些标准,所以在面见校长时,徐向前并没有引起校长的重视。然而,多年以后的徐向前让当年低估他的蒋校长悔青了肠子。不论是在鄂豫皖红四方面军还是晋冀鲁豫*军、华北军区,徐向前都让当年的蒋校长吃尽了苦头。徐向前在部队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他的战绩令人瞩目。胡宗南和徐向前是黄埔一期中最出色的两位学员,他们的对决备受关注。然而,从战果来看,徐向前明显更胜一筹。
在土地革命时期,胡宗南和徐向前曾狭路相逢,徐向前指挥红军在七里坪依河榜山取得了大胜。在红四方面军北上长征时,胡宗南和徐向前又在四川的松潘狭路相逢,但胡宗南最终成为徐向前的败将。在解放战争中,徐向前的指挥能力更是让胡宗南望尘莫及。无论是在中央军、湘军还是晋军面前,胡宗南都无法抵挡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徐向前在战场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胡宗南,这使得他成为黄埔一期中最牛的学员。黄埔军校的辉煌历程令人瞩目,它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杰出军事人才。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黄埔军校的学员为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对于黄埔军校的评价仍然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黄埔军校的影响力超越了其他国内军校,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有人认为,黄埔军校的历史相对较短,无法与拥有悠久历史的军校相提并论。无论如何,黄埔军校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总的来说,黄埔军校作为近代国内三大“扛把子”军校之一,其辉煌历程和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不容忽视。
黄埔军校的成立和发展得益于国、共、苏三方合作,它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名将。尤其是黄埔一期的学员,他们的战果和军事才能令人钦佩。然而,对于黄埔军校的评价仍然存在争议,这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你对黄埔军校有何看法?它在近代军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