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共赏贯通古今天下之“恨”的名篇佳作《恨赋》

邀您共赏贯通古今天下之“恨”的名篇佳作《恨赋》

首页角色扮演战殇美人更新时间:2024-05-13

《恨赋》

南朝·江淹

《恨赋》是南朝梁文学家江淹作。《恨赋》是六朝抒情骈赋中的名篇。全赋排章选句、哀恨绵绵,刻画了从得志皇帝到失意士人的诸多哀伤怨恨,概括了人世间各种人生幽怨与遗恨,以此说明人人有遗憾,遗憾各不相同的普遍现象。全赋洗练峻洁,无一冗词,音律和谐,语言精美,意境哀恨绵绵,令人扼腕长叹。全赋语言清新、用词考究,艺术价值较高。不愧为通贯古今之天下第一“恨赋”。

《恨赋》全文总共405字,顾名思义,着重渲染这一“恨”字。“恨”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遗恨”,文章通过对秦始皇、赵王迁、李陵、王昭君、冯衍、嵇康这六个历史人物各自不同的遗恨的描写,来说明人人有遗憾,遗憾各不同的普遍现象。赋作共10段,分为三个部分。

【原文】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1)敛魂(2)。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3),诸侯西驰(4)。削平天下,同文共规(5),华山为城,紫渊为池(6)。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7)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8)。

若乃赵王既虏(9),迁于房陵。薄暮心动(10),昧旦神兴(11)。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12),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13),心留雁门(14)。裂帛系书(15),誓还汉恩。朝露溘至(16),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17)去时,仰天太息。紫台(18)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19)兮异域。

至乃敬通(20)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21),顾弄稚子。脱略(22)公卿,跌宕文史。赍志(23)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24)下狱,神气激扬。浊醪(25)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26)。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27)。迁客海上(28),流戍陇阴(29),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30),车屯轨(31),黄尘匝地(32),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33)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注释】

(1)、拱木:坟墓上的树木,此处代指坟墓。春秋时期,秦穆公派军队偷袭郑国,谋士蹇叔不同意,出兵之日,蹇叔哭师,秦穆公派人对他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2)、敛魂:指坟墓是收敛魂魄之所。

(3)、秦帝按剑:秦始皇吞并天下时发愤派兵貌。

(4)、诸侯西驰:诸侯纷纷向西来献地纳降。

(5)、同文共规:统一天下后,“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法令制度。

(6)、紫渊为池:用紫渊作为护城河。在长安北有紫泽。

(7)、鼋<yuán<鼍<tuó>:鼋:大鳖,俗称癞头鼋;鼍:扬子鳄。《竹书纪年》载:周穆王三十七年伐纣,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8)、宫车晚出:皇帝死的委婉说法。

(9)、赵王既虏:指赵幽缪王迁,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被秦将王翦虏获。

(10)、薄暮心动:傍晚时心情躁动。

(11)、昧旦神兴:天还没亮便神魂蒙绕。意谓时刻思念故国。

(12)、李君降北:指李陵投降匈奴。李陵是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曾率领五千兵与八万匈奴兵相战几昼夜而援兵不至,受伤被俘,遂投降,汉武帝*李陵全家。

(13)、上郡:郡名,汉代辖境于今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当是曾为李陵作战之地。

(14)、雁门:郡名,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

(15)、裂帛系书: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坚决不降,后汉使来要求放回苏武,匈奴欺骗说苏武已死。汉使说天子射猎得到一雁,雁足上系有帛书,说苏武在一大泽中,于是匈奴被迫放行。

(16)、朝露溘(kè)至:人生苦短,如同朝露,很快就会过去。

(17)、明妃:王昭君,因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君、明妃。入后宫五年不见招幸,出塞和亲下嫁匈奴畸韩邪单于,抱恨终生。

(18)、紫台:紫官,帝王所居。

(19)、芜绝:指生命之荒废。

(20)、敬通:指冯衍,字敬通,东汉上党人。晚年受排挤,闭门不出。见抵:被诋毁排挤

(21)、孺人:旧时妻子的统称。稚子:幼年儿女。

(22)、脱略:轻慢。跌宕:纵横。此处意谓在文史中抒发怀抱。

(23)、赍(jī)志:带着志向。怀:怀抱、理想。冯衍《与阴就书》:“怀抱不报,赍恨入冥。”

(24)、中散:指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曾官拜中散大夫,被诬下狱。

(25)、浊醪(láo):浊酒,未经过滤之酒。素琴:不加雕饰之琴。

(26)、旸(yáng):明,意谓嵇康遇到极其黑暗的时代。

(27)、孽(niè)子坠心:指庶子失落的心情。

(28)、迁客海上:被贬谪之人在茫茫大海之上缥缈迷茫。

(29)、流戍陇阴:被流放戍守边陲的人到陇阴穷荒之地。

(30)、骑叠迹:骑兵的马蹄印迹相互重叠。

(31)、车屯轨:战车的轨迹重叠屯集,此处指战场。

(32)、匝(zā)地:满地、遍地。

(33)、绮(qǐ)罗:华贵之衣。

【译文】

我尝试着去远望平原,藤蔓草叶缠绕着地上的枯骨,两手合围的树木聚敛着战殇的野魂。人生到了这地步,难道还能讨论什么天道吗?在这里我本来就一个怀着遗憾的人,心中不禁感到惊骇而无法停止了,直想到古人,就那么在遗憾下死去。

就像秦始皇按压着手中的剑,各国诸侯向西驰去。秦皇已经一统天下,所以的文字与规矩都相同了,他把华山当作都城,把紫渊当作护城河。秦皇雄伟的谋略已经满溢,武力还没有终止。这才把鼋鼍架着当作梁,巡视到海的右侧来送别太阳。然而一朝断魂,皇帝也驾崩了。

像那赵王已经被俘虏,迁移到了房陵。只有在夜晚独自一人的时候心中黯然神伤,而到了早上面对他人时又只有强打起自己的精神。他告别了艳美的女人,失去了华丽的车乘,当他想去喝那放着的酒时,悲伤就过来填满了胸口。经过这无数世代,他所拥有的怨恨难以承受。

就像李陵向那匈奴投降,名声被污辱自己也蒙了冤,让那虚影都伤痛让那魂魄都羞愧。自己的感情向往着上郡,自己的心依旧留在雁门,于是只好撕裂布帛来作书,发誓要报答汉室的恩典。而家人死去的讯息忽然到了,这时再示好又有什么话好说呢?

像这(王)昭君离开的时候,仰头对着天叹息。皇宫渐渐遥远了,一座又一座的关山好像没有尽头。暴风忽然生起,太阳向西隐去了。杂多的大雁很少有飞起的,饱含雨水的云朵颜色多么惨淡。期盼想念着君王何时才是归期,最终被废弃隔绝在异域。

还有敬通(冯衍)被人排挤,停职回到了田野里。他闭门谢客,与外人断绝往来,堵上了门不再做官。左边和妻子答话,回头和孩子玩耍。轻慢官吏,放荡于文史之中。带着志向去世,一直怀揣着梦想没有停止过。

到了中散大夫(嵇康)进监狱的时候,他依旧神情气质激愤昂扬。晚上拿起浑浊的酒,早上给素朴的琴上上弦。秋日萧瑟寂寞,浮在天上的云没有牵连着,在积蓄青霞的奇异意景,进入长夜的无光。

又有孤立无助的臣子正直的哭泣,不被重视的庶出痛心。被放逐客居在海上的,被流放驻守在陇的南边的,像这样的人只听见悲戚的风急速地响起,鲜血就落下沾湿了衣襟。又只能含着辛酸叹息,然后消失零落埋没沉匿在这世间。

像这战马驰骋重叠千遍的痕迹,车乘穿行聚集的轨迹,它曾让黄沙环绕着地面升起。歌唱吹奏的声音从四面响起。而现在没有不断绝了烟气熄灭了火焰,埋骨在那九泉之下的。

该停止了吧,春天的草已经衰落了秋风惊起,而当秋风消退时春草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周而复始没有停歇的时候。那些华丽的饰物已经没有了,曾经繁荣的地界也已经消失了,那些曾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都被毁坏了,那些高峻的山丘也已经夷为了平地。自古以来就都是有死亡的,而当人们死去的时候没有不带着遗恨无法言语的。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繁、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江淹出生寒微,早年仕途坎坷。据《南史·江淹传》载:“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言受金。淹被系狱,自狱中上书……景素览书,即日出之。”当年的南兖州治所在广陵,即今扬州。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下,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他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在这种郁郁不得志的心态下,江淹完成了《恨赋》。

文学赏析

文章开篇从“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引入,作者看到这种情景,便抑制不住心中的惊惧,因此更想到古时那些饮恨而死的人。首段文字给人一种苍凉悲愤之感,奠定全文主题格调。

接下来从第二段到第九段,是赋作的第二部分,也是整篇文章的重点,第二部分列举了秦始皇、赵王迁、李陵、王昭君、冯衍、嵇康这六个历史人物,以及类举了其他几种不同的人、他们各自不同的恨。秦始皇用武力削平天下,统一文法,秦王朝占据有利地形,易守难攻。而他又雄心勃勃,“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勾画更远的蓝图,然而“一旦魂断”,生命戛然而止,此为始皇壮志未酬之恨;赵王迁做了俘虏,被迁徙到了房陵。他整天心神不宁,失去了美丽的姬妾及富丽堂皇的车马。置酒欲饮之时,悲愤首先填满心胸。即使“千秋万岁”,怨恨依然无尽无穷,此为赵王亡国辱身之恨;李陵在投降后,孤独惭愧,无从发泄和排解。他虽身在匈奴,但却心怀故国,欲报汉恩。然而生命短促,“握手何言”,此为李陵含冤莫白之恨;王昭君离汉北去,远嫁匈奴,仰天深深叹息。她离王宫逐渐远去,经过关隘山峦,行程漫漫,似乎没有尽头。边塞荒漠,风沙阵阵,白日西沉,孤雁零落,云色惨淡。“望君王兮何期”,此为昭君客死异乡之恨;冯衍当罪,被罢免归田。他闭门谢客,“左对孺人,顾弄稚子”,不与外界往来。他轻慢王侯公卿,在艺术创作上放荡不羁,敢想敢言。他虽然胸怀大志,但已经无从实现,此为冯衍仕途无望之恨;嵇康下狱,气概激昂。每天喝着浊酒,弹着素琴,萧条冷落,没有生机,他心中郁结着那种高迈不俗的情怀,夜不能寐,以盼天明,此为嵇康世道难容之恨。

文章概括完这六个典型历史人物的遗恨,又接着罗列了“孤臣”、“孽子”、“迁客”等失意之人的悲惨境遇,他们的命运犹如一颗颗尘埃,消失于世间;犹如喧嚣的战场,终归沉寂。从个体到大众的群像,从繁荣到衰败的变迁,江淹总结出他们虽然各自恨所不同,却逃不脱生命短暂、人人饮恨而吞声的结论。

《恨赋》让人颇有郁闷难抒之感,它是动乱时代人生无常的反映,同时也是江淹消极思想的产物。文章条理明晰,文辞隽丽,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它对于古人古事不是浓缩,而反加演绎。作者用清辞俪句着意描摹,借以发思古之幽情,抒慷慨之怀抱,从而形成与一般骈文不同的特点,既充分发挥赋体空间结构的优势,又能以情感主线加以贯穿。赋中的藻饰恰到好处,全文朗朗上口,痛快淋漓而有纵横排宕的气势。

名家点评

宋代楼昉《崇古文诀》:若悲惋凄怆之态,当于《恨赋》见之。[6]

宋代喻良能《喜赋》序:昔江文通为《恨赋》,备尽古今之情致。

明代叶良佩《吊古赋》序:尝读江文通《恨赋》,而莫喻其意。夫文通之恨尠矣,奚以赋为?予读之则戚戚然,若有创于其心者。

清代魏裔介《广恨赋》:昔江文通作《恨赋》,凄恻动人。但如秦帝穷奢极欲,沙丘告终,无所恨;李陵降北,生堕家声,亦无足恨也。惟是古今治少乱多,覆辙相迹,余推其恨而广之,非独吊古生怆,亦以志鉴诫之意尔。

清代王士祯《渔洋精华录集注》:锦瑟年华西逝波,寻思往事奈君何。若为乞得江郎笔,应较文通恨赋多。

清代何焯《义门读*》:文通之赋(指《恨赋》),自为杰作绝思。若必拘限声调,以为异于屈、宋,何以异于三百篇也?

清代陶元藻《书江淹恨赋后》:不如《别赋》远甚。其赋别也,分别门类,摹其情与事,而不实指其人,故言简而该,味深而永。《恨赋》何不自循其例也?古来恨事如勾践忘文种之功、夫差拒伍胥之谏、荆轲不逞志于秦王、范增竟见疑于项羽,此皆恨之大者,概置勿论,乃取秦王、赵王辈廖寥数人,了此恨字,挂漏之讥,固难免矣。

清代许梿《六朝文絜》:通篇奇峭有韵,语法俱自千锤百炼中来,然却无痕迹。至分段叙事,慷慨激昂,读之英雄雪涕。

清代浦起龙《古文眉诠》:江郎恨、别两赋并称。写恨如蚕死蜡灰,无还境矣。

近代钱钟书《管锥编》:《别赋》乃《恨赋》之附庸而蔚为大国者,而他赋之于《恨赋》,不啻众星之拱北辰也。

作者简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文学家,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早年即有文名。历仕宋、齐、梁三朝。梁武帝时,迁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卒谥“宪”。他的诗善于刻画模拟,抒情小赋遣词精工,尤以《别赋》、《恨赋》脍炙人口。晚年才思减退,传说因其在梦中归还给郭璞五色笔,此后作诗无佳句,世称“江郎才尽”。后人辑有《江文通集》传世。

欢迎您关注@国学文化鉴赏,陶冶情操,充实生活。谢谢您的阅读!作者重于分享,如有侵权必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