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的传奇,铁血战神常遇春

勇者的传奇,铁血战神常遇春

首页角色扮演战神天地更新时间:2024-05-09

元末明初的猛将很多,但要提到常遇春恐怕还没有能出其右者。常遇春,字伯仁,1330年生于安徽怀远县一农家。自幼习武,长成后史料记载他“象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他在投靠朱元璋以后,屡建奇功,所向披靡,常“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因此,军中又称其为常十万。他一生纵横沙场,几无败绩。朱元璋曾夸赞他,“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初入职场

然而,这么强悍的一个人,他的职业生涯却是从强盗做起。因为他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他投奔了当时活跃在怀远、定远一带的强盗头目刘聚。刘聚也对常遇春这样威猛的小伙子深有好感,立即让他当了什夫长,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之后的工作就是拦路抢掠,入室抢盗。每完成一次“工作任务”回来后,就是喝酒吃肉,庆祝之余还能大把分金银。一开始,常遇春觉得很新鲜,可时间长了,他发觉这帮家伙整天就想着抢劫、偷盗,毫无长远打算。感到跟着这帮人干谈不上发展,更别说什么前途。于是,便萌生了另寻出路的打算。他能有这种想法,说明他一是比较自信,以他的能力当个土匪太屈才了;二是有眼光也有梦想,他不想蹉跎岁月,大好年华就这么混下去。

我是来当先锋的

1335年,常遇春在和州从事“抢劫工作”时遇到了前来攻打和州的朱元璋,他认为朱元璋是一位明主,决定以后跟着他混。在拜见朱元璋的时候,常遇春提出一个请求,他希望朱元璋能让他当个先锋。朱元璋很诧异,这个人怎么回事,饿疯了吧?跑这来混饭吃,未建尺寸之功,一来就想要当先锋!他没有同意。但常遇春却坚持自己的请求。最后,朱元璋对他说:“等过了江之后,再来为我效力吧”。意思是你能吃几碗干饭,不是你说了算,我要通过考察之后,再做决定。这件事表明常遇春确实非常自信,这份自信来自于对自身各方面的认知和实力的了解。狂要有狂的资本啊!

时至正十五年四月也,无何,自请为前锋。太祖曰:“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请,太祖曰:“俟渡江,事我未晚也。”

――《明史·常遇春列传》

常遇春的请求,很快在两个月之后得以实现。当时,朱元璋正准备从采石矶过江,但对面以被元军封锁。朱元璋的船队离岸有3丈多,没法登岸,当时大家干着急,却毫无办法。关键时刻,常遇春驾一船飞速赶来,朱元璋大喊一声:“小子,你不是想当先锋吗?此时正是时候!”常遇春应声奋勇挥戈向前,元军见他的长戈,一把抓住,没想到,常遇春借力,一个“撑杆跳”的动作,跃上对岸,挥戈连*数人,开辟了滩头阵地。诸将趁势在后面掩兵跟进,很快就占领了采石并攻下太平。这一仗显示了常遇春的实力。朱元璋很高兴,授其为总管府先锋。

狭路相逢勇者胜

后来,元中丞蛮子海牙准备阻断朱元璋回和州的道路,率军偷袭采石。因为朱元璋军队的家小及粮草辎重都在和州,所以朱元璋非常着急,他亲率大军迎战,战前事先部署是让常遇春分布疑兵,迷惑元军,达到分散敌军兵力的目的。但当两军会合时,常遇春突然下令进攻,他身先士卒,驾轻舟、迎着箭雨,率军直冲元军船队,一下子将对方船队一分为二(就像一刀切黄油,简直是一道美丽风景线――特朗普)。然后从左右两侧发起猛攻,元军瞬间崩溃,大败而逃。从而打通了回和州的交通线。

这一仗,事先布署常遇春只是辅攻,没想到行动开始后,常遇春变成了主攻。这种贸然改变总体战略布局的作法,倒是让人想起《亮剑》中的李云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常遇春作战经验丰富,敢于猛打猛冲,甚至临时改变战前高层决策。敌人就在面前,他没有顾及什么主攻、辅攻,而是犹如一道利剑,直插敌阵,全力冲*,瞬间让敌人土崩瓦解。

正因为他有能力、有信心打赢这场仗,他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个配角打成了主角。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正适用于常遇春这样的猛将。跟随他的部队也必定是不怕死、敢冲敢*的一支“嗷嗷叫”的军队。

“坚持”也是一种勇气

1360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应天的龙湾镇一带交战。此战,常遇春以五翼兵设伏,大破陈友谅军队,俘获大批敌军和大型战船。这场战役也成为朱元璋军事被动局面的转折点,奠定了他与陈友谅决战的军事实力。

1363年,陈友谅倾巢出动,起大军60万,在鄱阳湖与朱元璋进行了持续36天的大决战。

开战不久,朱元璋的指挥船却陷入浅滩搁浅了,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见状,连忙驾船过来,准备活捉朱元璋。在危急关头,常遇春奋勇来救,并一箭射倒了陈友谅手下猛将张定边,之后,又用自己的船撞击朱元璋的船,使其离开搁浅的位置,朱元璋从而得以脱险。常遇春总是在危急关头出现并扭转局面,这就是能力,一个能将1%变为100%的男人。

双方交战多日,都几乎耗尽了元气。朱元璋手下很多精疲力尽的将领都不想再打了,他们主张纵敌归去,希望能撤退回去休整。但只有常遇春不说话,朱元璋看出常遇春的意图,显然他想乘胜追击,一举歼灭陈友谅。面对常遇春,朱元璋深受鼓舞,他下定了决心,不可纵其归,必诛九四(陈友谅小名叫陈九四)。

当陈友谅率部撤往湖口时,遭到了朱元璋及诸将的追击,迎头又遇到常遇春堵截。常遇春利用火功,烧得陈友谅舰队烈焰腾空,兵将死伤过半。一时间,火光倒映着湖水,湖水又被鲜血染红,两者交相辉映,编织出一副无比惨烈的画卷。最关键的是陈友谅也在混战中被箭射死。朱元璋霸业中最大的绊脚石从此不复存在。

常遇春能不去苟同别人的意见,不畏连续作战,秉着坚持到底的决心,这种坚持本身就是勇气的表现。正因为坚持,才让陈友谅没有了恢复元气的机会。正如伟人*所说:“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一生征战赢威名

在消灭陈友谅之后,常遇春又与徐达一起转战江南。

1357年,在进攻宁国时,常遇春不慎被流矢射中,即使是“贯通伤”,他也无所畏惧,拿块破布,简单裹住伤口,继续冲*,最终*的张士诚一败涂地。在围攻衢州时,他先派兵突入翁城,随后发起总攻,俘敌万人。常遇春一马当先,以精湛的武艺,勇猛的气势,横扫江南,最终与徐达等人一起消灭了张士诚。

在平定江南后,朱元璋任命常遇春为副统帅与徐达一起挥师北伐。在攻击蒙元的战斗中,他同样是霹雳先锋,*得元军丢盔卸甲,望风而逃。

但在1369年的一次战胜归途中,行至柳河川,他却突发暴病而亡,终年40岁。究竟死于何病,史料没有记载,更多的猜测说他是因过度劳累而死。从1355年投奔朱元璋,一直到1369年在归途中暴毙,在长达14年的征战中,大小经历数百次战役,几乎是马不离鞍,人不解甲。永远是挥戈向前,奋力冲*的急先锋。军人最好的归宿是死于战场――巴顿,正所谓“马革裹尸而还。”死得其所,壮哉!

朱元璋在听闻常遇春的死讯后,悲痛不已。后来他曾评价道:“记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并追封为开平王,谥曰:“忠武”。常遇春一生东征西伐、转战南北,勇猛敢战,武艺高强是其最大特点。他纵横沙场,屡创奇功,战功累累。明太祖的这句评价也算是对常遇春一生铁血军旅的最高褒奖了。

常遇春生于乱世,死于征途。他一路从战争中走来,踏着破碎的山河,迎着腥风血雨,在狼烟中驰骋,在嘶喊声中搏*,征战一生,几无败绩,危急关头,却又能扭转乾坤,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战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