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自从道教产生之后,就将民间神话中数量众多的各个神仙吸纳了进来,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现存最早的道书《太平经》(成书于东汉末年,相传是被孙策所*的于吉所著)把神仙分为了六大类:
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此皆助天治也。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在这六大类神仙中,包括治理百姓的圣人和贤人,“儒道兼综”的色彩鲜明,也显示出道教神仙概念的宽泛和包容,为后世各类神仙的大量产生拉开了序幕。
当道教在经过大规模的发展后,道教的神仙多而杂,但又缺乏完整的体系,难免会给人无所适从之感,从而影响了道教的发展。
那么,是不是该给各位神仙排排坐,吃果果呢?就如同《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聚齐一百单八将时,就要从上至下排定各个座次呢?
于是,道教在经过了三百年的发展后,出现了一位道教大师,他对道教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炼丹、医药、经学、地理、天文历算、道教仪典上,他对道教最大的贡献而是他对秦汉以来神仙庞杂无序状况进行了创造性地整合,撰写了一部《真灵位业图》,将神仙按照尊卑有别的原则,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真灵位业”体系,他就是南北朝梁朝的“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年)所称的“位业”,又称为“阶业”,在《道教义枢》卷一《位业义》云:“位业者,登仙学道,阶业不同;证果成真,高卑有别。三乘七号,从此可明;十转九宫,因兹用辩。此其致也。释曰:位是阶序之名,业是德行之目。”
“位”指的是仙界中的等级、位置,“业”则是修行的功业、德行,种下业因,必定会得到相应的位果,功业增加,仙界中的等级会不断攀升,反之亦然。
因此,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神仙划分为七大等级,每个等级由一位主神统领,居于中位,左右分列众神辅佐:
第一阶为玉清境,主神是“天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即我们熟悉的元始天尊。左右分列玉清境诸天帝、道君,共二十九位,皆不用亲自出来下界的具体事务。玉清境非常尊贵,上清宫以下、九宫以上的神仙方可前来朝宴。
第二阶为上清境,主神是“万道之主”——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 ,即灵宝天尊。左右分列上清境诸辅助之神,共有一百零四位。
上清境里还有女真位,列西王母、南岳魏夫人等女仙。许多仙人为后天修炼而成,上清境也是凡人修行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第三阶为太极境,主神是太极金阙帝君,左右分列太极金阙诸神,共八十四位,主要是古代仙人、帝王及儒家圣贤,包括轩辕黄帝、颛顼、尧帝、舜帝、禹、周穆王、尹喜、孔子、颜回、许由、庄子等。
在太清境中,诸神有些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但与神话虚幻的神仙是不同的,至少他们的一些事迹被载入古代史书上,而且古人也基本相信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的确真实地存在过。这种由人、鬼、神构成的神灵体系也反映了道教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模式。
第四阶为太清境,主神是“太清太上老君”,左右分列太清境诸神共一百七十四位。在此图谱中,老子的身份地位下降到了谷底,从道教中的始祖身份下跌为“下临万民”的“太清道主”了。
排在左位为首的正是“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即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其他还有一些方士、道士和传说中的仙人。比如:鬼谷先生、张子房、东方朔、葛洪、栾巴,徐福,左慈等人。
第五阶以“九宫尚书”张奉为中位主神,左右分列“左相”“右相”,为首的诸天曹仙宫,共三十六位。
第六阶主神为“右禁郎定录真君中茅君”,左右列“三官保命小茅君”及“右理中监刘翊”为首的诸位地仙,共一百七十三位。
第七阶主神为“天下鬼神之宗”——“酆都北阴大帝”,也就是传说中的地狱,在主神左右分列阴曹地府诸鬼官员,共八十八位。
排列在这令人感到肃然恐怖的地狱之主两边的,却有不少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将相,如秦始皇 、周文王、曹操、汉高祖、周武王、齐桓公、晋文公、李广、刘备等人,这些分列在左右的人物不仅统领属下仙官,还掌管着万千鬼兵。
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为神仙们排定了等级、座次,这是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后世的种种神仙谱系,基本没有脱离这个模式。
这种阶位分明的神仙排列方式,实际上也是古代社会中等级森严的反映,这也是为了迎合封建王朝统治者们的需要而作出来的。
本文参考自:《中国道教史》、《中国宫观故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