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东宝被手下架空,被小雷家村民集体武力逼迫。
本就被雷霆拖得焦头烂额的雷东宝,一下子无法接受被所有人背叛的事实,庞大的身体轰然倒塌。
就这样,他被迫离开了雷霆,离开的憋屈而无奈。
作为读者的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为雷东宝流下了委屈的泪水,觉得村民们实在没有良心。当初一穷二白的时候,是雷东宝带着他们改革,带着他们致富,如今雷东宝只不过是遇到了坎儿,他们就集体造反抛弃了他,实在是为雷东宝不值。
同时又觉得雷东宝这样的结局,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多年的老大养成了他土霸王的性格,性格暴躁,一言九鼎。一言不合就打、就骂手下,这样的人谁能受得了他,众叛亲离是早晚的事。
细细的想下来,雷东宝的被迫离开雷霆,真的是村民们没有良心?真的只是他的性格原因吗?
宋运辉带着妻儿,再一次走在他走出家乡的那条弯曲的山路上,关于宋引对于小雷家村破坏生态的提问,梁思申的回答给了我们答案。
1
改革开放之前,整个社会就像是一潭死水,所有人都在框架中生活。
干什么?大的规划,国家早安排好了。具体每天干什么?也有领导给你安排。
就连农民每天几点上地干活,几点回家吃饭,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你想跳出安排,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是投机倒把,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就要接受人民的审判。
总之,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不需要有自己的意识,你只要服从安排就行。
突然之间改革开放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忽然展现在大家面前。
面对着这个崭新的世界,早已被管理的服服帖帖的人们,忽然不知道要怎么办,很多人站在原地裹步不前,也有人看到了希望,勇往直前。
就像是那潭死水,忽然有鱼儿从水底下跃了出来,溅起了一片水花,让这个死气沉沉的水潭有了朝气,也带动了其他的鱼儿从水底下跃跃欲试地跳起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水流边长出的新鲜的绿芽,奋力向水流的方向游去,在欢快的水流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雷东宝就是第一个从水底下跃出的那条鱼,带领着大家勇往直前。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需要雷东宝这样的带头人,需要他的胆量打破常规,带领人们动起来,就像当时的包干到户、建砖窑厂,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做出不一样的动作,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让其他人跟起来。
2
改革开放一段时间后,国家进入了计划经济。
任何物资和商品都在国家调控内进行分配,例如钢筋水泥这些物资大部分都给了国有大厂,留给乡镇企业的就是国企剩下的边角料。
雷东宝带领的小雷家企业,在国家的计划经济调控下遇到了瓶颈,他们站在了生死边缘。
为了生存,他们就要打破这种计划经济,于是雷东宝四处奔波,到处为他的预制品厂找钢筋、找水泥,虽然处处碰壁,但最终总算是找到了活路,小雷家的预制品厂,继续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
那时,雷东宝带领的小雷家就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处处碰壁,处处摸索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就这样,小雷家彻底富了起来,从过年吃不起肉,村里的成年男子都打着光棍,到过年时半扇猪半扇猪的往家搬,一年办了十几次喜事,村里的成年男子都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
小雷家的崛起,在镇里和县里都有了影响力,让领导们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明白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在替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阻力的过程中,他们的困境也一级一级反映了上去。
后来国家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局限性,进行了调整,社会经济向前迈了一大步。
而在这个过程中,雷东宝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没有雷东宝们,计划经济会一直实施,即使大家知道这是不合理的,但是也没有人愿意去改变,社会经济就不可能那么快速的向前发展。
所以那个时代需要雷东宝这样天生的领袖人物,他们身上有着天生的号召力,带领着大家向前奔跑。
就像梁思申说的那样,那是一个混沌初开的时代,谁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因此时代需要雷东宝,社会也需要雷东宝打开局面,普通民众更需要雷东宝,需要他像老虎一样,带领群兽在森林里的猛闯,闯出一条路。
雷东宝果然不负众望,小雷家建起了养猪场,建起了电线厂,后来又建起了铜厂,工业现代化在小雷家遍地开花。
3
时代需要雷东宝,普通老百姓更需要雷东宝,他们不仅需要雷东宝带领着他们富起来,更需要雷东宝替他们做决定。
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老百姓基本上都不识几个字,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村子,也没有什么见识,遇到事情的时候,完全凭经验、凭本能做决定。
小雷家的砖窑厂,预制品厂,电线厂,铜厂,这些企业的管理都超出了他们的见识,也超出了他们能够做决定的能力范围,即使给他们权利,让他们做决定,他们也不知道在这些企业管理中如何做决策,因此他们需要雷东宝替他们做决定。
所以那时候,雷东宝说什么就是什么,雷东宝说上预制品厂就上预制品厂,说建电线厂就建电线厂,说出去贷款就出去贷款,没有人有反对意见。
在他带领小雷家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决定都是正确的,每一次遇到困难都是他带领着大家闯过来的。
久而久之,养成了雷东宝做什么事情都自己决定的思维,也养成了他霸道的性格,更形成了“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的想法,从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更见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抗。
4
到了90年代,时代变了,引进外资,香港回归,我们开始与世界接轨。
这时候,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一心一意搞经济。
经济已经从最初的蛮干,摸索着*时代,经过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做计划的时代,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杨巡出租商场柜台,从自己的土法经营预估租金,到任遐迩根据确切数据算出的止损点和盈利点,确定商场柜台的租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就连忠富的养猪场,都要根据市场销售数据,确定自己养多少头猪,而雷东宝还处于盲目扩张的阶段,完全不考虑是否能背得起负债,只要生产的产品总量上来就行,完全不计算哪个产品盈利高,哪个产品盈利低?
雷东宝的经营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雷霆,而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企业的发展需要知识,需要技术。
雷东宝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技术上,都已经跟不上企业经营管理,而他手下也不是当初认识不了几个字的普通老百姓,小雷家曾经出钱培养的大学生已经回到雷霆,也有很多应聘到雷霆的技术人才,这已经是他们大展拳脚,展示自己的时代,他们渴望在雷霆这个舞台上绽放。
而这些,雷东宝完全没有意识到,所以他的出局是必然的。
5
雷东宝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小雷家,把小雷家看作是自己的。后来组建了雷霆,更是把雷霆看作是自己的,甚至有了雷霆就是雷东宝,雷东宝就是雷霆这样的自我认知。
完全没有意识到,雷霆是雷霆,雷东宝是雷东宝。
就像韦春红说的那样,雷东宝把雷霆看作是他的大儿子。
可是儿子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爹抱着了,他有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走路,需要自己去闯出一片天空。
也就是说,雷霆不需要这个爹了,爹的存在反而束缚了他,需要摆脱这个爹。
而小雷家的民众们,在这20年的成长中,已经不是那些只认识几个字的,没什么见识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学习了知识,接触了外界,拓宽了眼界,他们的思想越过小雷家走出大山,走向了全国,走向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已经摆脱了让别人替自己做主的命运,他们已经知道如何主宰自己的命运,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雷霆这个儿子已经不需要雷东宝这个爹,小雷家的人也已经不需要雷东宝替他们做主了,他们渴望自己站出来,做自己的主人。
6
所以,雷东宝在这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隐喻。
他就像是一种思想,因需要而蓬勃发展,再因为另一种思想的需要而被放弃。就像汉朝刚建立的时候,人们经过了多年的战争,百废待兴,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无为而治”适合那个时代。
可是随着汉朝的发展,经历了七国之乱,到了汉武帝时代,诸侯问题已全面爆发,无为而治显然已不适合,因此被汉武帝果断抛弃,开始独尊儒术。
他就像是一个物品,因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又因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被抛弃。就像90年代的大哥大,那时候如果谁有一个砖头一样的大哥大,那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大哥大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雷东宝出院后,既没有回小雷家村,也没有回到市里的房子里生活,而是去了杨巡的老家,在他老家的房子里生活。
这就是隐喻雷东宝彻底的退出了雷霆,退出了小雷家。
梁思申告诉宋引,小雷家的环境虽然变得又脏又臭,但是小雷家的人思想进步了,他们牺牲了环境,使得自己的进步,让他们懂得更多,那么他们就会凭着自己的判断,为自己的生活做出更好的决策。
所以雷东宝的被迫离开雷霆,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原因,还有时代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他需要退休隐退,因为雷东宝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