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国源于云南大理,终于云南大理

夜郎国源于云南大理,终于云南大理

首页卡牌对战艾鲁传说更新时间:2024-10-12

现在很多读者以为云南就是滇国、贵州就是夜郎(我曾经也这么认为),这种认知是一种错误。是文学老师教的历史课。

文学家画的夜郎地图

云南的历史分2种,一种是数千里之外的中原人写的云南历史,另一种是云贵高原土著写的云南历史。我研究的是云贵土著写的云南历史,主要依据是彝文典籍,如《益那悲歌》、《物始纪略》、《彝族创世志》、《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

云贵土著记录的云南历史与网上传播的很不一样,我把它们整理出来,分享给喜欢看的朋友。

首先,强调3条:

第一、元代有行省之前,云贵高原就是古云南一个地方,贵州大部分辖区属于古云南的一部分。贵州是一个明朝才划分出去的一个省,到清代还属于云贵总督一个“省长”统一管辖。夜郎国存在的时候,云贵高原就是云南一家,贵州这孩子还没被怀上,夜郎灭国到贵州诞生相差1400年左右。

第二、历史上的夜郎国,一半发源于滇西大理,灭国后残部退回大理,残余势力参与了南诏国的建立。南诏学习中原文化,任用中原人为官,结果被中原人发动政变,变成了一个不彝不汉的大理国。大理国被蒙古人灭国后,夜郎还没有彻底消失。夜郎的名称被云南省所继承,云南就是夜郎(益那)的记音词。

第三、“夜郎自大”的成语由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绛妃》中"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的描写而被流传。汉朝时,中原地区非刘姓不得称王,夜郎王可以得到汉武帝的认可,规格已经超过了普通的中原藩国。夜郎是真的大国,汉朝到清朝之间的1400年里,没有人认为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只是一些无知文人的地域歧视而已

一、古云南

古云南即南中,包含整个云贵高原,含四川南侧山区,广西西部,东南亚北部。

元代云南与湖广接壤,没有贵州

到了元代,开始设省,云南行省直接与湖广行省接壤,并没有贵州行省。今天贵州西侧的赫章、威宁、安顺、普安、兴义等县市元代均属云南。

古云南的辖区大于元代云南行省辖区,覆盖整个南中

二、贵州的诞生

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下令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贵州成为全国的第十三个行省。

割湖广、云南、四川行省各一部分而置为贵州布政使司(省)。彼时,贵州省下辖十属府:贵阳、安顺、都匀、平越、黎平、思南、思州、镇远、铜仁、石阡。

到2024年,贵州建省611年。

有研究者认为贵州省的建立,是明朝政府进一步削弱云南的政治手法。因为今天云南与贵州的交界正是彝族聚集区(夜郎核心区),被一分为二,两省共同管理。

云贵把彝族核心区一分为二

除此之外,明朝政府还在云贵高原各大彝族部落旁边设置军营,屯兵屯田,今天云贵高原上有很多叫“哨”、“所”、“屯”的地方,多半都是明朝屯兵的地方。比如昆明长水机场所在地小哨、嵩明大哨、寻甸金所等等。

三、夜郎四大*之一的武濮所

诞生于2650多年前的古夜郎国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联合体。诞生地在云南滇东北,包含大大小小一百多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君长,自成一国。夜郎相当于一百多个小国组成的联邦国家。

夜郎这一百多个部落分属于四大家族

1)武僰人僰雅蒙孙子液那朵(武益那)家族

2)慕靡(米靡)人希慕遮直系后裔

3)阿普笃慕的长子武祖及次子乍祖家族(窦米能子孙)

4)滇西元江流域百濮人武濮所一族

夜郎国4大家族

一般读者只知道夜郎是武僰人武益那家的政权,却不知道夜郎最多的民众属于武濮所的百濮人民这些濮民就来自于濮水流域(云南元江)

《彝族源流》传述:“濮所是液那根本,三代得濮所相助,三代和濮所通婚……米靡是液那根本,米靡来相助,三代同米靡通婚……武乍是液那根本,三代得武乍相助,三代(和)武乍通婚。”这三大“根本”,应是“液那”族属中除“武僰”而外的其余三大族属。

世界上所有的古代政权都是由很多大家族联合形成的。夜郎国也不例外。

笃慕家及其武乍二子属于希慕遮后裔,武僰人武益那家族原则上也是希慕遮早期后裔的一支。武濮所为八部武古之一。夜郎的四大*其实都是希慕遮子孙,沾亲带故,领地相互交错,从贵州到滇东北,到滇西大理,接连成片。

四大家族利益共享,共同撑起夜郎的一片天空,最盛时覆盖整个南中地区。

在夜郎存在的600多年里,四大家族的力量此起彼落,表面是一家,其实一直在明争暗斗。600多年里出现过5大国都,哪个部落势力最大,国都就设在其部。

夜郎早期,武僰人一直占据优势,窦米能子孙长期处于劣势。武僰人尚白,称为“天上人”,窦米能子孙尚黑,称为“地上人”。

由于武僰人过于嚣张,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夜郎内斗。这就是著名的“笃慕大洪水”。夜郎最兴盛的就是前200年,后面400多年已经平庸。

“笃慕大洪水”里,夜郎支柱六叟厄、八武古被灭,夜郎支柱只剩下大理武濮所一族。强大的夜郎联合体开始坍塌,演变为几个大部落。窦米能后裔,笃慕的大儿子武祖及二儿子乍祖开始成为夜郎的掌权者。

笃慕

先是笃慕二儿子乍祖,居住于可乐及可道,可乐就是赫章可乐,为夜郎的五大国都之一。目前已经发掘出大量夜郎文物:

上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可乐考古遗址公园发掘出汉墓7座,出土文物300余件,引起了考古界、史学界的轰动。2000年,研究人员在可乐发掘出夜郎墓葬108座,出土文物547件,其中葬式奇特的“套头葬”入选2000—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由此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赫章可乐遗址

笃慕大儿子武祖家族居住在多同,即昆明老城、嵩明,向东覆盖宜良、路南、陆良、罗平、师宗一带。彝书称为“多同米谷”,君长叫多同,曾受汉武帝赐“夜郎王印”。将来的“夜郎王印”也大概率会出土于这一区域。

笃慕长子控制的多同

八部武古里的武濮所,来自于大理一带,有的古籍记载为“武珠之子”,即笃慕祖上的另外一支。是夜郎内斗中八武古剩余的一支,最后成为夜郎四大家族中人丁兴旺的一支。

《彝族源流·武濮源流》载:洪水泛滥后,武濮所一支不敢居住在地上,立了铁柱要上天上居住,因“要上天上去,濮所立铁柱,铁柱伸到天。万物都献祭,不献祭蚂蚁。濮所攀铁柱,濮所防意外,背上负簸箕,到了半空中,蚂蚁蛀铁柱,铁柱倾刻倒,簸箕如濮所的翅,簸箕顺风飘,斜着飘降,斜着落地上。”

幸有够阿娄后裔名叫糯雅毕古的,“同他住一处。我通百样话,你有百们艺,你和我,以工匠为生。”武濮所从西部迁往东部,与够阿娄氏后裔融为一体后,繁衍了朵吾、朵洛、拉吾、拉纪、侯大、拉甫、四阿那、四阿窦、拉洛、债吕、尼吕等号称九十姓的“夷濮”。

武濮所一族最初居住在大理

武濮所的濮民最后分布在贵阳到曲靖一带。魏晋时期学者杜预曰:“建宁郡(云南曲靖)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武濮源流》于下:纪武德的濮,在载拜赫嘎,德施举乌境,举乌使唤濮,四阿那盖房;四阿窦割草;四拉洛伐竹,债吕家晒麻,尼吕管染织……施雅勒的濮,吾加制陶濮,体额放蜂濮,葛启放鸡濮,赋供施雅勒,租缴施雅勒……纪武德所属濮,拉娄种地濮,拉吐造仓濮,恒那盖房濮,给纪武德供赋,给纪武德上租……恒默八种濮,鄂默遮的濮,毕糯种地濮,毕古造仓濮,帕那盖房濮,给鄂默遮供赋,给鄂默遮上租。

拍默安属濮,拉吐种地濮,毕糯盖房濮,给拍默安供赋,给拍默安上租……阿笃种地濮,葛吕打铁濮,高亚管酒濮,为吕惹益供赋,为吕惹益上租……糯雅毕的濮,是毕迤的濮,后属毕播勒,是为造仓濮。拉鄂种地濮,拉迤盖房濮,濮所布雅厄一支,即称濮吾舍,是妥阿哲家,造仓的濮……在洛姆恩洛,文仲有九子,文仲三长子,迁往南方去,是纪阿吞家,缴租赋的濮,上租税的濮。文仲三次子,迁到北方去,是诺益濮家,缴租赋的濮,上租税的濮。文仲阿吞家,迁往扯扯去,到妥阿哲家,成为盖房濮,成为割草濮。

贵阳古称“古糯”,意为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就是因为贵阳周边为武濮所后裔广泛分布,百濮聚集。

四、濮水

我在《河南濮阳是古夷人的重要源头》里介绍过:中国的濮水有两条,一条在河南,一条在云南。

1)河南濮水

濮水是流经古菏泽区域的一条重要河流,是雷夏泽和巨野泽的水源之一。

濮水流经春秋卫地,即所谓“桑间濮上”之濮。一称濮渠水

濮水历代上下游各支时或此通彼塞,时或此塞彼通。后因济水涸竭,黄河改道,故道渐堙。明清之际余流犹残存于长垣东明一带,俗称普河

2)云南元江

元江发源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哀牢山东麓,大理境内。上源称礼社江,东南流,与左岸支流绿汁江汇合后称元江,流经河口瑶族自治县进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后称红河。

礼社即傈僳,傈僳即尼苏,黑彝也。

红河在元朝以前称为濮水。赛典赤夺取罗盘城以后,把濮水改称为元江,并以“元江”为地名,设置了元朝的行政管理机构——元江万户府。

云南濮水(元江)顺哀牢山流向越南

云南濮水流经百濮之地,故名濮水。哀牢山一带,含大理、保山等,古代为百濮之地。

3)百濮

"百濮"最早见于《尚书·牧誓》, 曾参加周武王“伐纣”会盟;濮族与庸、蜀、羌、髳、微、卢、彭等族群一起参加周武王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王。

《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路通宁州,渡泸得堂狼县(云南会泽)。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冢。

那么,濮人的“濮”又是什么意思呢?

4)濮就是工匠

西南夷人与中原人在4000年前的五帝时代是一家,语言都是汉藏语系,基因以NO黄种人为主。

在贵州本《简明彝汉字典》里,“濮”或“铺”就是“父”、“阳”、“男”的意思;

云南老彝文与贵州老彝文有点差异,在云南彝语里,“濮”也发音为“婆”,既代表“父”,又代表“工匠”

在上古时期,石匠的儿子也基本上是石匠,凭一门手艺养家糊口,传承手艺数百年。有些国家,工匠也会成为姓氏,比如“Smith”就是“铁匠”。

婆就是工匠(云南彝语)

木匠按云南彝语发音:西格婆。有点像新加坡。

百濮就是百工(贵州彝语)

按云南彝语,百濮其实就是“百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全世界的劳动人民都是百濮后裔,这也并无不妥之处。

五、贵州指路经纷纷指向大理

夜郎四大家族里,基层的百工大部分来自于云南大理。除此之外,彝文典籍《益那悲歌》里说:

夜郎与哀牢同源

哀牢(艾鲁)与夜郎(益那)是“同源的水,同本之木。”说明滇西哀牢人与滇东北夜郎人大部分有共同的来源。

西南夷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450年左右为慕靡(米靡,天地)时代,多部彝文典籍都说:慕靡(天地)工匠居住于点仓山下

慕靡工匠居住点仓山

武僰及慕靡为贵族,百濮为干活的老百姓。老百姓像草一样多,贵族像吃草的羊,草的数量必须远远大于羊,才能供养得起羊。所以,夜郎下属最多的人口为百濮,为元江(濮水)流域调到东部的劳工。

夜郎灭亡后,这些百濮民众又被滇东北黑彝(六祖的4个小兄弟家族)所奴役。

贵州罗殿国(阿哲、奢香夫人)所在地大方彝族指路经指向点仓山

贵州大方指路经指向点仓山

贵州著名彝学专家王继超教授讲座里说:贵州彝族祖源地在大理点仓山

王继超认为贵州彝族多数源于大理

类似的记载有很多,大家百度上就可以查到。滇东北及贵州很多指路经都最终指向了点仓山。反映的就是早期夜郎时代,滇西濮人被征调到滇东北服务夜郎贵族的历史。

这些贵族最终战败,草民百濮继续服务新来吃草的“羊群”。

六、邪苴隆复国记

到了六祖第10代,约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原刘邦时代),六祖的4个小兄弟家族开始与大哥武祖、二哥乍祖家族争夺势力,结果是大哥二哥家族败落,被4个小兄弟家族奴役,演变为“低贱的白蛮”。4个小兄弟家族却是高贵的乌蛮。

进入汉朝时,夜郎已经破碎,只剩下一些贵族苟延残喘。曾经臣服在夜郎下面的方国已经纷纷独立。司马迁听闻到的夜郎已经是衰落的夜郎,仅残余了贵州及滇东北部分区域。今天大部分读者了解到的都是汉代衰败以后的夜郎,不是曾经那个国家联盟--夜郎。

夜郎国建立于公元前650多年,其谱系如下:

僰雅蒙(第1代)--蒙雅液--液那朵(3代)--那朵藏--藏辞辞--辞阿宏--宏阿武--武阿古--古阿举--举雅则--则雅尼--尼雅哎--哎雅鄂--鄂鲁默--姆赫邓--邓雅奏--奏默遮--默遮索--索武额--额哼哈--哼哈足赤--足哲多--多同米--同米妣--妣鄂莫--莫雅邪(26代)

谱系

时代

同时代人物

僰雅蒙

前652

杜宇

蒙雅液

前627

液那朵

前602

那朵藏

前577

藏辞辞

前552

辞阿宏

前527

宏阿武

前502

武洛撮

武阿古

前477

古阿举

前457

笃慕

举雅则

前427

则雅尼

前402

尼雅哎

前377

哎雅鄂

前352

鄂鲁默

前327

姆赫邓

前302

邓雅奏

前277

奏默遮

前252

庄蹻

默遮索

前227

索武额

前202

额哼哈

前177

哼哈足赤

前152

足哲多

前127

多同米

前102

汉武帝

同米妣

前77

妣鄂莫

前52

莫雅邪

前27

彝文典籍《益那悲歌》其实就是“邪苴隆复国记”。写的是夜郎最后一位君王莫雅邪被鄂莫抢了王位,其子邪苴隆想办法复国的故事。

虽然夜郎26代王按照父子联名方式排列,我认为他们并非真的父子相传,而是夜郎4大家族势力此涨彼伏的变化,盖棺论定后记入谱牒的名称。比如:打败莫雅邪的鄂莫,莫雅邪的“父亲”叫“妣鄂莫”,难道跟他父亲抢王位?

所以,夜郎就是一个在内部斗争中不断被削弱的政权。全世界所有的古代王朝都是这样灭亡的。

中原记载:汉成帝和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王兴与句町、漏卧等族争斗,被汉朝牂牁太守陈立所*。抱歉,我更倾向于西南土著的记载。

《益那悲歌》里,莫雅邪被鄂莫所*,鄂莫其实就是他们家族的另一位竞争者。

末代夜郎王莫雅邪被鄂莫(靡)害死

莫雅邪被*时,他的儿子邪苴隆才3岁,被人保护着逃回了大理老家。大理又称“啥靡卧甸”,卧甸山(点仓山)顶白了13次,就是13年后,邪苴隆长到了16岁。开始了复国计划。

邪苴隆躲藏大理13年

他亲自去了成都(能沽)、晋宁(德晋)、滇东北一带寻访族人,希望得到帮助。最终凑成了一次复国机会,可惜出了“猪队友”,没有成功。

邪苴隆再次逃回大理,隐名埋姓,过了很多代,才再次打出了益那勾纪的旗号。

邪苴隆再次逃回大理

邪苴隆后裔的益那勾纪就在祥云,邪苴隆在大理的亲戚都有谁呢?

七、勃弄尼--白子国

彝文典籍《益那悲歌》记载:

啥靡卧甸就是大理,“尼”也译为“蔺”、“敛”,贵州彝文翻译组经常翻译为“宗亲”。

按《益那悲歌》记载,夜郎国在大理有10家宗亲,10大部落,其中最有名的是勃弄尼,就在祥云,汉文记为“白子国”。这10大部落都是夜郎下属部落,也就是说夜郎国的辖区达到了云南大理一带

白子国是谁家的?与夜郎王族有什么关系呢?

我在《云南2400多年前大波那铜棺的主人是谁》里介绍过:

西南彝族第一英雄为武僰人支格阿鲁,最初生活在昆明滇池流域,支格阿鲁生于滇池旁,死于滇池中。其后裔在笃慕大洪水后迁往大理一带,正是居住在祥云。

支格阿鲁生活在公元前502年前后。

中原大圣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公元前527年,孔子24岁。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公元前527年,孙武18岁。支格阿鲁与孔子、孙武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彝族源流·阿鲁的后裔》记载:

阿鲁后裔

支格阿鲁后裔迁居到了大理(啥益卧甸),修建了高大的阿鲁像,其十世孙葛鲁尼管理着16个国家。

支格阿鲁

支格阿鲁10代人的世系及时间如下:

一代支格阿鲁,公元前502年前后。

二代阿鲁洪吐,公元前477年前后。

三代洪吐洪那,公元前452年前后。

四代洪那羿吾,公元前427年前后。

五代羿吾阿欧,公元前402年前后。

六代阿欧苦鲁,公元前377年前后。

七代苦鲁输立,公元前352年前后。

八代输立阿伍,公元前327年前后。

九代阿伍葛鲁,公元前302年前后。

十代葛鲁尼,公元前277年前后。

明朝杨慎的《南诏野史·白子国》记载:迨后有仁果者,汉封为滇王,号白子国。又十五世至龙佑那,后汉诸葛武侯南征,次白崖,以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仍统其民,号建宁国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遇到了大理白子国第15代国王龙佑那,诸葛亮替龙佑那重修家谱,赐姓张姓。

为什么诸葛亮不赐姓王姓,也不赐姓李姓,偏偏要赐姓张姓?

因为,在中原文化里,张姓及羿姓传说为后羿的后裔,后羿是传说中的“善射者”。“张”本身就有拉弓射箭的意思。

射日

龙佑那的祖先为支格阿鲁,也是西南彝族的“善射者”。中原传说,后羿射日。西南夷传说,支格阿鲁射日。诸葛亮赐姓张姓是有深意的。

白子国从三国延续到了唐朝,国主传到了张乐求进这里,恰逢六诏兴起。

据《滇史》记载:“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始改云南县(祥云)为匡州,领勃弄、匡川二县。张氏据之,号白子国。永徽四年,蒙氏细奴逻始代张乐进求。益夷,尚战死,恶病亡,犷难制,故愈分而愈狭也。

唐代的云南县就是现在的祥云县,上文提到的“勃弄”就是祥云一带。

白子国国主张乐求进顺势应时,把白子国送给了女婿细奴逻,成就了一个强大的南诏。南诏及大理享国超过500年。

张乐求进

祥云唐代属于勃弄尼,也称白子国,白子国从汉代仁果到唐代张乐求进共传国约801年。

张乐求进为支格阿鲁后裔,支格阿鲁为僰雅勒的后裔。夜郎创国者武益那为僰雅蒙后裔,僰雅勒与僰雅蒙是亲兄弟。

大理白子国与滇东北夜郎国实际上都是“五支僰”的后裔。所以,末代夜郎王莫雅邪的儿子邪苴隆跑到大理祥云来依附亲戚。

八、益那勾纪

白子国继承了夜郎残余的基业。

白子国继承夜郎,南诏继承白子国

张乐求进再把白子国送给了女婿细奴逻,细奴逻就是南诏国的始祖。张乐求进为南诏国丈。南诏继承了白子国,就是继承了夜郎国剩余的基业。

南诏已经开始学习中原文化,使用汉字,任用汉官。天宝战争里,大量中原俘虏被南诏人收为上门女婿,大大改变了大理地区的父系基因。今天基因检测发现,相比其它彝语支民族,大理白族基因更接近于中原汉族,O2比例更高。

大理国的彝文名称:武舒适 (说明已经汉化)

九、云南继承了夜郎的名称

夜郎的彝文名称:益那勾纪

祥云白子国的彝文名称:益那勾纪

云南南诏国的彝文名称:益那勾纪

云南彝文名称:益那

南诏只是汉名,它的土名还是益那勾纪,同夜郎国同名。很多彝文典籍记载:益那勾纪既为先时的勃弄尼部,又是后来的南诏国的彝名。

大理城也曾称为夜郎城(益那城)

因为祥云一带称为“益那”,后世汉人记音为“云南”,祥云又称云南驿、云南县。大理古城也曾经称为益那(夜郎)大城。

云南名气太大,元代上升为省名。1918年,因县名与省同,故云南县改称祥云县。民间又称小云南。

为了与古夜郎有所区别,云南的彝文又改成了一个同音词“益那”:

云南也称益那(夜郎)

夜郎是古云南地盘上的一个国家,夜郎灭国1400多年后,明朝为了削弱云南,才划了云南、湖广、四川的一部分土地,成立了一个贵州省。

诞生于公元前650年的夜郎联邦,横跨整个云贵高原。由于内部争权夺势,在笃慕大洪水时因内战而坍塌。在汉代中原势力西扩时灭国,遗脉退回大理,被南诏继承基业,在唐宋时期辉煌了一把。元代才最终消亡。

夜郎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夜郎的英名至今长存,它就是云南(益那)

十、夜郎始祖僰雅蒙祖籍也是大理人

夜郎创始人叫武益那,他的爷爷叫僰雅蒙。

据《益那悲歌》译文,很古的时候,恒袅五支武僰,发展所有的武僰,武僰的一支,往水边发展,僰雅夜这人,与恒米祖之女,恒米诺斯,在竹林边,恋爱了一场,事情发生后,恒米诺斯她,就上天去了。僰雅夜本人,孤身留凡尘。满了一年时,在竹林中,日有婴儿哭,夜有婴儿啼。声大应苍天。僰雅夜他,使用银斧头,使用金砍刀,循声去伐竹,又迅疾剖开,见一个婴儿,在竹筒里面。左眼生日像,右眼长月像,僰雅夜认为,这是怪异儿,这是怪异子,非传宗之子,于是将竹儿,丢进大河中,就像这样了,毕待鲁阿买,嫁到阁沓谷姆,有一天,她到阁沓大河,一心去洗线,到那浣丝纱,在那洗绸线,就在大河中,把竹儿救起,取名僰雅蒙。

“蒙”是彝语“竹”的意思

大理南诏国国君自称“蒙”姓。南诏是古哀牢国地盘上成长起来的大国,哀牢国有九隆传说:

“九隆之先,云蒙伽独者,一云低牟苴,阿育王骠低之子也。分土于永昌,其妻摩梨羌,名沙壹,世居哀牢山下。蒙伽独者尝捕鱼,死哀牢山水中,不获其尸。沙壹往哭于此,见一木浮触而来,坐其上,甚安。明日,往视之,触木如故。遂常浣絮其上,若有感,因妊产十子。一日,携诸子至池边,忽浮木化为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众子惊走,惟季子不能去,背龙而坐,因舔其背。彝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九隆。其十子,一曰眉附罗……十即九隆也。九隆长而黠智,尝有天乐奏、凤凰栖、五色花开之祥,众遂推为酋长。时哀牢山下又有奴波息者,生十女。九隆兄弟娶之,厥后种类蔓延,分据溪谷,是即六诏之始也。

(载于康熙《永昌府志》‍)

一些研究者认为,九隆就是白族始祖。九隆与僰雅蒙都是水里漂来的种,故事类似。

《益那悲歌》还有一段记载,说明夜郎之祖僰雅蒙的祖籍就在大理:

僰雅蒙魂归大理

夜郎之祖僰雅蒙临死前,交代后人:我要去点苍芍嘎,同恒依阿卖议事长相伴去了。

点苍芍嘎就是今天的大理一带,苍山下,洱海边。

“同恒依阿卖议事长相伴”意思与今天中国人说“我要见马克思去了”是一样的。恒依阿卖是先秦大理地区一位非常著名的武米(皇帝)。僰雅蒙临死要求落叶归根,魂归大理。

《益那悲歌》里说,彝族人使用竹筒做灵桶就始自僰雅蒙。因为“蒙”就是竹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