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艺”的新生机——杨光权与他的“铁人”故事

“老铁艺”的新生机——杨光权与他的“铁人”故事

首页卡牌对战放置名将恋光明更新时间:2024-06-05

新华网长春7月14日电(郭聪 实习生 于潇)一楼是一间有些凌乱且与尘土为伴的工作室,旁边狭长的休息室里,茶壶始终有余温;二楼的小展厅里,摆放着手工制作、造型各异的工艺品,环境整洁且安静——长春巴蜀映象内,铁艺人杨光权的创作生活从此起步……

痴迷“铁艺” 他把工作台搬进卧室

杨光权制作的中国古代盔甲颇为精良。新华网 康世奇摄

杨光权制作的中国古代盔甲细节处见精工。新华网 康世奇摄

气势十足、外形威猛的中国古代盔甲。 新华网 康世奇摄

谈起铁艺,50岁的杨光权眼中闪烁出别样的光芒。

杨光权出生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为了生计,初中毕业的他开始接触铁艺,由于从小喜欢并擅长绘画,他学起手艺不仅快,而且在制作时很有创意和想法,“他们都说我是会画画的铁匠。” 杨光权说,2001年,他和朋友们来到长春做市场调研,发现许多人对“铁人”和盔甲情有独钟,于是,制作“铁人”和盔甲便成为了他的主攻方向。

第一幅盔甲的制成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那时正值春节前几周,家家户户都在走亲访友、购买年货,老杨却在房间里钻研着他的铁人。“手艺人的腿脚不愿意闲着,只要想做,就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进去,那时候吃饭都得家人招呼”,就连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老杨都要时不时瞅几眼旁边的零部件。后来,他索性把工作台搬到了卧室,有时候半夜起来,他还在研究制作方法。

杨光权工作室中摆放的“铁人”同真人般大小。新华网 康世奇摄

惟妙惟肖的铁人,令人仿佛“穿越”。新华网 康世奇摄

“我设计的图纸摞起来都快有一人高了,小到几十厘米、大到一米多的铁人,制作了能有上百个。”回忆起这几年的作品,杨光权自豪地说。

工序耗时 他“体力活”“针线活”样样通

对比传统铁艺和新手艺,杨光权介绍,传统铁艺可能会有一些固定的制作模式和数据,成型相对容易一些,“做盔甲光有图纸不够,因为那是平面的,最困难的就是要斟酌下料,每个部件的制作都有一套体系。”杨光权介绍,一套普通的盔甲的零部件最多可达上千个,大到主体轮廓,小到装饰部件;从“体力活”到“针线活”,都需要他亲自“坐镇”,每套盔甲的花纹造型、用料和缝制都十分考究。

醉心于制作的杨光权。新华网 康世奇摄

杨光权在制作零部件。新华网 康世奇摄

杨光权在制作零部件。新华网 康世奇摄

杨光权试戴产品,寻找不足。新华网 康世奇摄

杨光权说:“部件制作完成以后还需要拼接,这是非常耗时的。最难的还是设计图纸和下料。”每次研发新的设计图纸和样本,他需要不断地与自己的耐心较量。“要不断推敲造型结构和图形的搭配,如果不匹配就要重制,但只要是形成了样板,做起来就不难了。”有新的创作构思时,他就用纸板制作一个样本,掌握了各项操作要领后,再下基础料。目前,杨光权已经做了不同尺寸、不同样式几十个品类的盔甲。

老手艺加新尝试 他“融贯中西”找到市场

杨光权轻轻擦拭每一个凝结他心血的作品。新华网 康世奇摄

杨光权轻轻擦拭每一个凝结他心血的作品。新华网 康世奇摄

制作铁人和盔甲,是杨光权将老手艺与新的艺术审美在做融合与尝试。老杨说,“铁人”市场目前来看比较受消费者欢迎,是因为它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无论作为展品还是收藏品,“铁人”都有用武之地,国内不少博物馆仿制古代盔甲会找到杨光权,一些商业活动也会来找他租借盔甲。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杨光权“融贯中西”,近年来也制作了不少西式“骑士”造型的铁人。

“任何手艺都要顺应生活,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好,那手艺人就得做。”老杨觉得,制作“铁人”是一件开心的事,他享受从灵感创意到作品落地的全过程,也愿意看到传统技艺在新市场形势下焕发生机。为了能把盔甲做得更加细致,不光要考虑审美,也要考虑实际的穿戴效果,“小时候我就愿意看连环画,看古代的故事书,做盔甲有时候也勾起了童年的很多回忆。”工作累了,他就回忆旧小说里的描写,有时也参阅专业书籍,每当他制作完成一个部件,他都要亲自试穿试戴,想象着古代的将士如果穿了他制作的盔甲,是否舒适?是否能“出征作战”?

如今,杨光权正在着手创作“中华名将系列”,打造更多历史人物形象。他打算用他的“铁人”手艺带动铁匠工艺的进步,更希望能以盔甲作载体,将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