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他们离我们远去

2023,他们离我们远去

首页卡牌对战花札物语更新时间:2024-04-26

岁月的风痕抹不去他们一路走来的脚印。他们留下的文字与声音寄托着漫长岁月中不曾放弃的理想,他们远去的背影依旧照亮着纷繁复杂的今日世界。

保罗·鲍尔斯说,“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到达,所以才会把生命当成一口永不干涸的井。”在即将迈入新年的时刻,不妨放缓脚步,回顾、珍藏这些逝去的大家留给世界的一切美好。

年底岁末,让我们用祝福送别他们,唯愿他们离开纷繁复杂的人间,去往更加光明宁静的世界。那么,离别将不应只有悲伤。

杨苡

翻译家

2023年1月27日逝世,享年103岁

杨苡,原名杨静如,一九一九年出生于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联大外文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职南京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著有《青青者忆》(散文集)、《雪泥集》(巴金致杨苡书简,编注)、儿童文学《自己的事自己做》等,译有《呼啸山庄》、《天真与经验之歌》、《兄妹译诗》(与杨宪益合集)等书。所译《呼啸山庄》系最流行的中译本之一。2019年获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抵抗遗忘,抵抗记忆力的衰退,因此也是证明一己存在的一部分。事实上,所谓“历史”,是要在群体的层面上让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留下痕迹,何尝不是一种集体的记忆体操,一种抵抗遗忘的努力?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她 ▼

《我如此想你,却只能在梦中与你擦肩而过 | 杨苡的一个世纪》

《记忆战胜死亡:杨苡的“家·春·秋”》

李文俊

翻译家

2023年1月27日逝世,享年93岁

李文俊(1930-2023),广东中山人,著名翻译家,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译文》及《世界文学》助理编辑、编辑、主编、副编审、编审;中国译协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曾获中美文学交流奖。

作为翻译家,李文俊最具代表性的译作是诺奖得主福克纳的四部重要作品,《喧哗与*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此外,他还编译《福克纳评论集》,收录众多名家对福克纳作品的深刻解读。

(美国)南方人本来是最顽固的,最反对黑人的。后来福克纳最喜欢一个黑人老奶奶,她对他最好,他也一直赡养她。发烧的时候,老奶奶说我想吃冰淇淋,福克纳就开汽车出去,开了好几十里路才买到冰淇淋,送回去给老奶奶吃。所以他对人的爱不局限于肤色,黑人他也很爱,我觉得这一点是很可贵的,所以我对他有比较高的看法。


——李文俊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

《专访李文俊:翻译福克纳不容易做到信达雅李文俊:通过翻译,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的写作样貌丨纪念》

厉以宁

经济学家

2023年2月27日逝世,享年92岁

厉以宁,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任教,曾担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等。他是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曾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

厉以宁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开拓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深入一线扎实调研躬身践行的探索者。作为中国“非均衡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积极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持起草《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推动出台“非公经济36条”和“非公经济新36条”,并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我国改革开放相关政策制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多部著作被翻译成多个语种出版,显著提升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全球影响力。2018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奖章。

改革要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最薄弱的环节是哪里?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过学术界反复的研究,最后认为是农村。因为农村跟城市不同,无论经济怎么困难,票据能够给城市一些优惠,但农民是没有粮票的,一旦粮食短缺只有挨饿。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大功绩在哪里?就是在改革问题上听从农民的意见。农民希望做什么就尊重他的意愿,比如说,安徽18户农民冒险签了承包合同,合同上写着“如果谁将来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农业承包制出现了,这是在农村中最大的变化。


——厉以宁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

《厉以宁:中国改革开放是这样起步的》

大江健三郎

小说家

2023年3月3日逝世,享年88岁

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小说家。1957年发表《奇妙的工作》,作为学生作家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的《饲育》获得第39届芥川奖,被视为日本文学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1994年,凭借《个人的体验》与《万延元年的Football》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在中国受到读者广泛的喜爱。

我无法重新活一遍。可是,我们却能重新活一遍。每天所说的话语,在我的印象中,这种语言是作为那些没有权力的弱势者的语言而被创造出来的。这些被村里的成年人用于回答权势者问话的语言。尽管我还是孩子,却也意识到,在生活中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是无法进步的。如果我总是不去细加观察的话,这一切便不值一提,换言之,便都是一些死物。


——大江健三郎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

《成为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受难”就是文学》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作家

2023年3月17日逝世,享年73岁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渡过意识之流》《谎言文化》《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多谢不阅》《疼痛部》《芭芭雅嘎下了一个蛋》《狐狸》等作品,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获南斯拉夫NIN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国际布克奖提名,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

杜布拉夫卡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但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她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并于 2017年参与签署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及黑山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联合发起的《共同语言宣言》。

我们都是行走的文本,我们穿行在世界上,身上粘着看不见的副本,那是我们自身的无数个修订版,但我们对它们的存在、数量和内容一无所知。我们用肉体承载着其他人的经历,而对这些人,我们同样一无所知。我们彼此粘连,像写着层层隐藏文字的透明纸页,我们所有人都生长进彼此,每个人都被秘密的漫游者独自栖居着,而我们,也栖居在别人家里。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她 ▼

《乌格雷西奇:除了人生,没有第二本书籍》

《乌格雷西奇《狐狸》:狐狸是诡诈的骗子、神圣的信息传递者,是作家的图腾》

坂本龙一

作曲家

2023年3月28日逝世,终年71岁

坂本龙一是日本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东京。自幼学习钢琴、作曲,后取得东京艺术大学硕士学位。坂本龙一深入研究古典印象主义,尝试融合全球各流派音乐,至今发行个人音乐专辑约80张,为30余部影片配乐,另与他人合作专辑30余张,共获得过几十个国际音乐奖项。

1988年,坂本龙一凭借《末代皇帝》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的日本人,此后的作品还有《荒野猎人》《南汉山城》《你的脸》《 第一炉香》。21世纪后,坂本龙一常以环保、反战为题材进行创作,并发起多项相关活动。

记忆一旦淡去、消逝,事情可能就此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彻底消失无踪。但是只要一谱写成歌曲,就可能成为民族或时代的共有记忆,不断流下去。将事情从个人体验中抽离而出,实际留存在音乐世界中、能借此跨越时空的限制,逐渐与他人共有,音乐正具备这样的力量。就表现而言,最终如果不是能让他人理解的形式,不是能与他人共享的形式,那就是不成立的东西。因此,无论如何都必须经历抽象化或共化的过程,其间个人体验、情绪的喜悲难免会遭到拭除。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绝对界限,以及难以磨灭的缺憾。然而,这种绝对界限反而促使了另一条道路的出现,让完全不同国家、不同世界的人都能够产生同样的理解。无论是语言、音乐或是文化,不都是相同的情形吗?


——坂本龙一《音乐即自由》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坂本龙一与世界的告别之旅》

《坂本龙一:对于他的音乐,每一个定义都像是冰山一角|纪念》

林文月

作家、学者、翻译家

2023年5月26日逝世,享年90岁

林文月,1933年生于上海,作家、学者、翻译家。林文月曾以“四支健笔”风靡中国台湾地区。学术方面,她曾出版《澄辉集》《谢灵运及其诗》等研究著述。同时,她也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大师,历时三十余年创作《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遥远》等抒情作品集,且在绘画上也成就斐然。而她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日语文学译者,自上世纪70年代,她耗时六年时间翻译了长达1352页的《源氏物语》,被学界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中文版本之一,也是唯一一个由女性译者翻译的译本。此后,她又相继译注《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伊势物语》等多部日本经典作品。

雨雪霏霏。积雪之上更继续地下个不停。黄昏时分,松与竹都盼然可辨。源氏之君的姿容也显得更为清晰美丽。“四季风情之中,比起那人人都懂得欣赏的春秋花叶之盛来,倒是这种冷月映雪的冬天夜空,看似空无一色,其实更能感动人心。望着它,就像可以想见现世以外的事情,情趣和感伤遂亦陡增。从前的人真傻,竟以为这是乏味的呢。”源氏之君令人卷帘外眺。月华普照,庭中雪白一色,草花冻萎,姿色可怜。泉水凝滞不流,池面的薄冰更予人荒凉之感。


——《源氏物语》,林文月译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她▼

《译者林文月逝世:“生有涯兮离别多”》

黄永玉

画家、作家

2023年6月13日逝世,享年99岁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16岁开始以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其代表作包括《比我老的老头》、《一路唱回故乡》等。

——黄永玉画的猫头鹰,题曰“此作余遭灾之图也”。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黄永玉老爷子离开二十天了,可还是记得他的哈哈大笑》

《黄永玉说黄永玉》

《黄永玉:我死后碑上刻“爱,怜悯,感恩”》

孙机

考古学家、文物学家

2023年6月15日逝世,享年94岁

孙机1929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代初,孙机开始和沈从文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从此进了考古学、文物学的门。他的一生都在和文物、古籍打交道,在断代研究、中国古代服装研究、文物鉴定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著有《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仰观集》等著作。

我们现在说的文物,在古代大部分不是生活用品就是生产用品。鼎是煮肉的,簋是盛饭的,尊是盛酒的,它们都是日用品,当然有的日用品本身也是祭祀的礼器,这就是说给它地位提高了,但是它也是从日用品那来的。其他的很多,可能是生产的或者是打仗的武器,都是实用的东西,所以你得了解文物背后的生活。


——孙机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文物研究是科学,做研究不是为了挣钱” | 考古学家孙机病逝》

米兰·昆德拉

小说家

2023年7月11日逝世,享年94岁

米兰·昆德拉,1929年4月1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75年流亡至法国,并于1981年获得法国公民身份。2019年11月,米兰·昆德拉重新获得捷克共和国政府的公民身份。昆德拉的文学成就享誉世界,曾多次获得国际性文学奖项,且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20年9月20日,他被授予卡夫卡文学奖。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直至此时,她显然仍未明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期盼嫁人的年轻女子期盼的是她完全不了解的东西。追逐荣誉的年轻人根本不识荣誉为何物。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米兰·昆德拉:我总是听见小说》

《寻找米兰·昆德拉的另一面》

马丁·瓦尔泽

小说家

2023年7月28日在家中逝世,享年96岁

马丁·瓦尔泽,德国的国宝级作家,被誉为“文学君主”。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的瓦瑟堡,父母经营祖传下来的餐馆兼旅店,父亲在他十一岁时病逝。他很早就帮忙经营餐馆,做过账,也运过煤。1944年他应征入伍,1946年上大学。他在大学期间开始写作,1953年参加堪称联邦德国文学家摇篮的四七社活动。1957年,瓦尔泽发表处女作《菲城婚事》,从此成为职业作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惊马奔逃》、《迸涌的流泉》和《批评家之死》等。

我永远为自己写作,不为别人写作。作家怎样认识社会?说到底,在于怎样认识自己。每一个作家首先需要描绘自己,在历史中寻找自我肖像,建立与历史的关联。小说的功能大于社会批判。任何一本以社会改良为目的的小说,都是一个“善意的错误”。


我写作,是因为我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模样,生活中的“匮乏”是我的缪斯。为什么我要发表?因为我想知道自己对于生活缺陷的这种体验,究竟是个体认识,还是大家都能感同身受?发表之后从读者的反映来确信,我并不孤独。


——马丁·瓦尔泽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逝世:除我自己之外,我不想让任何人信服什么》

郭宝昌

导演、编剧

2023年10月11日逝世,享年83岁

郭宝昌,1940年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五九级导演系。曾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深圳电影制片厂任导演、编剧,创作有电影《神女峰的迷雾》《雾界》《春闺梦》以及电视剧《大宅门》《淮阴侯韩信》《大老板程长庚》等多部影视作品,同时从事影视、文学、京剧、话剧的创作及戏曲理论方面的研究。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你会看到梧桐树、橡树、白桦树、枫树……而京剧是这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根深果硕,枝繁叶茂。圣诞树固然美,它有根吗?比起任何其他的树,京剧之树,挺拔而高耸,粗壮而雄伟。没错儿,今天它已有了枯枝败叶,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地爱它、呵护它、修缮它、珍惜它。


——郭宝昌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郭宝昌:京剧究竟好在哪儿?丨逝者》

露易丝·格丽克

诗人

2023年10月13日逝世,享年80岁

露易丝·格丽克,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生出版了十余本诗集。格丽克以朴素的自传式抒情诗而闻名,她在作品中探讨了失落、孤独、心碎、婚姻、创伤和衰老等主题,其中常常包含古典典故、哲学问题和亲密的记忆。同时,她也被认为是同时代获奖最多的美国诗人之一。

2020年,格丽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也让她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16位女性获奖人。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写道,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格丽克是“因为她朴实无华的诗意之声,让个体的存在普遍化”。

在吸引我的那类艺术中,由集体发出的声音或裁决是危险的。亲密言词的不确定性增强了这种言词的力量和读者的力量,而正是读者的存在,鼓励着这种声音表达急迫恳求或倾诉秘密。当一个集体开始对这类诗人鼓掌、颁奖,而不是在放逐和无视他/她,这样的诗人会遭遇什么呢?要我说,这个诗人会觉得受到威胁和操控。


——露易丝·格丽克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她▼

《独家丨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灵魂应是随时飞起的鸟》

《2020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发表获奖演讲:保卫亲密的、私人的声音》

娜塔莉·戴维斯

历史学家

2023年10月21日逝世,享年94岁

娜塔莉·戴维斯,生于1928年,历史学家、美国新文化史研究代表人物。戴维斯专长为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研究,被誉为“当今在历史写作方面最具有创造力的人之一”。先后在布朗大学、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任教,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著有《马丁·盖尔归来》《档案中的虚构》《电影中的奴隶》等作品。

无论史家在其所描述的故事进程中做出的评价是更为主观抑或是常规的,都不应该妨碍他们努力去理解所有历史参与者的心灵世界。“理解,不要评判”,伟大的年鉴学派奠基人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费夫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如此宣示。今天,历史写作中的常规因素看起来不可避免,而且并非总是令人遗憾。评判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派别偏见,更与主题、方法和修辞等选择有关。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还是一个讽刺性的故事?史家可以对自己的道德立场和感知习惯有所认识并在前言中讨论。不管他们的倾向如何,史家都被要求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去描述一个事件。那条老规矩不妨改为:“可以评判,但必须首先要理解。”


—— 娜塔莉·戴维斯《电影中的奴隶》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她▼

《有时候历史无法改变的现实,电影可以 | 专访娜塔莉·戴维斯》

亨利·基辛格

学者、政治家

2023年11月29日逝世,享年100岁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 (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1938年,他移居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1943年至1946年在美国陆军服役,195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52年获文学硕士、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至1969年,基辛格任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班执行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1969年至1974年,基辛格任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69年至1975年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至1977年任美国国务卿。他曾获197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基辛格博士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他秘密访华,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

人们首先要问的是,领导者应该做什么?任何领导者都面临一系列因时势的发展而出现的实际问题,我称之为战术层面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把他的社会从原来所处的局面带到未曾有过的局面。这是对领导力的挑战,将不断出现的特定情况变成对未来的憧憬。


就第一项任务而言,它部分取决于社会的内部结构,部分取决于某种战术技巧。


在领导力方面,最需要的素质是品格和勇气。需要品格,是因为真正棘手的决策是 51∶49。平淡无奇的决策是在官僚主义的考虑过程中做出来的。但是,当处于危急关头,这意味着你决定要走的是某一条路,而不是另一条路。因此,你需要依赖道义的力量来做出决策,就本身而言,在做这个决策时,你几乎不可能拥有多数支持,因为你面对的是不熟悉的领域。你需要单打独斗的勇气走完这段路。


——《基辛格谈基辛格》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基辛格去世:“我从历史和教训中观察世界”》

江平

法学家、法学教育家

2023年12月19日逝世,享年94岁

江平,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江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民商法理论观点,奠定了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他躬耕教坛6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被称为中国政法大学“永远的校长”;他一生坚信法治精神、并希望法治理念能够得到普及,被誉为法学界的“良心”,他曾说:“我现在所能够为社会做的还是呐喊……我尽量为中国现代应该有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做一些呐喊。呐喊总是能起到一些作用。”

千语万言满胸臆,欲诉欲泣无从。

长吁三声问天公,为何射日手,不许弯大弓。

翻云覆雨人间事,过耳过目无穷。

谁主沉浮与枯荣?欲平心中愤,唯唱大江东。


——江平《临江仙·悲歌》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江平印象|专访季卫东》

《法学家江平走了,我们曾请他与经济学家吴敬琏对谈》

汤志钧

历史学家、《梁启超全集》主编

2023年12月23日逝世,享年100岁

汤志钧,1924年生,江苏人,知名历史学家。汤志钧生前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及戊戌变法史研究,曾参与《辞海》编订工作和《宋史》标校整理工作,后研究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成为戊戌变法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从1982年到2018年,汤志钧与其子汤仁泽花费36年的时间,合力编纂了20卷本、总字数1500余万字的《梁启超全集》。《梁启超全集》对于研究梁启超、研究戊戌变法、研究近代思想史和文化史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最全面的梁启超著作集。

父亲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文献资料,在近代人物史料、近代报刊的搜集方面成果卓著,对梁氏的佚文散札积累丰富,特别是档案抄件及私人信函等。如2012年10月,父亲应邀赴京参加“梁启超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为新公开的《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作鉴定,这批档案为《梁启超全集》增添了新内容。


父亲还利用赴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及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讲学、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各图书馆检索藏书,搜集散落各地的诗词、文稿、信札等资料。如1983年和1992年应邀赴日本讲学期间,在东京国会图书馆、明治文库、冈山木堂纪念馆、守屋图书馆等发现有关梁启超的书札、笔谈,又获日本友人赠送史料。1991年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之邀,协同整理丘菽园家属所藏康有为、梁启超等函札和其他藏件。


——汤仁泽谈父亲汤志钧收集梁启超海内外佚文

我们曾经这样怀念他▼

《梁启超逝世90年后,他的著作全集终于问世了》

整理/李永博

编辑/张进

校对/贾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