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徽州铸就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徽州的山水令人陶醉,潜口,这座千年古镇一样有着太多令人向往的地方,潜口之所以出名,相传东晋诗人陶渊明曾经在此隐居,即使不曾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必也有窗前读书、月下抚琴。那我们就一步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潜口镇紫霞大道
紫霞大道下尖塔视角
在潜口大转盘紫霞大道西侧有一个公园,唤做翼峰公园,翼峰公园源于公园内的翼峰塔得名,这里面有翼峰塔、读书轩、荷塘、翠竹、小桥、亭榭和各种花树等。
湖光水色碧绿
湖水清澈迷人
据说潜口还有一个关于桃花源的传说,要说起这世间的桃花源,潜口古镇一定算一个。这里是黄山南面万山之出口,更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隐居之地,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风光。
潜口天榕庄
下尖塔
下尖塔视角
翼峰塔、又名潜口锥、下尖塔,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翼峰公园内,为乡贤竹溪翁汪道植于明嘉靖二十三年捐建。建于明嘉靖23年(公元1544年),是一座富有徽州文化特色的古塔,是潜口镇的象征。
潜口镇乡贤文化园
公园漫步
修心之境
翼峰公园视角
穿越离塔尖最近的修心之境,这里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地标性宝塔——翼峰塔,这里是它近山临水,被称为“离塔尖最近的修心之境”。
下尖塔视角
巍峨的宝塔
七层宝塔
翼峰塔外观七层、八角、铁顶,高约32米。塔内只有1、2、6、7四层可落脚观景,其余皆是石梯。石梯自底层西门夹壁中绕塔而上。最底层是平坦形地面,外径10.6米,内径4.4米,中心高度7.6米。东、西、北三面开闺门。门洞高3.3米,南面设菩萨座。
文化园
翼峰塔b
塔空心仅两层,第一层四面砌须弥座,墙上绘有佛像,第二层壁间嵌砖雕媚匾,内镌“翼峰”二大字,旁署“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岁,竹溪翁汪道植谨立”。其余五层为实心。现塔檐及顶部已毁。
南北门洞
西门洞
佛窟
登塔入口
塔内顶工艺
此塔分明下边大上边小,因何呼为“下尖塔”?对此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塔基下是口井,其深无比。不知哪一年,有条黄鳝精古井为王,兴妖作怪,弄得五谷不收,万民叫苦。天上王母娘娘下令,让二郎神下界除妖。黄鳝精知道自己没法跟他较量,便就近钻进泥潭沙窝里,任你哮天犬怎么吼,任你赶山鞭舞得叭叭响,它也不露头。二郎神一怒,便从腰里取出另一件名叫“下尖叉”的宝物,瞄准黄鳝精藏身处狠狠刺去。这一刺虽没刺中黄鳝精的要害部位,却也让它受了重伤,流血不止。
塔身工艺
二郎神说:“慢点慢点。我的下尖叉还没取出!”李天王错会其意,以为二郎神是怕他独占降妖之功,便说:“好说,好说,此妖乃我俩合作打败,就让这座塔叫做下尖塔吧!”
下尖塔西
下尖塔西步道
下尖塔记忆
下尖塔留影
传说未免荒诞,可民间故老们说,单看这塔名的出处,就知现存的这座古塔是有久远的来头的。
竹溪亭
在翼峰塔的对面有一座竹溪亭,是为纪念乡贤竹溪翁汪道植捐建下尖塔而立。
竹溪亭视角
二层八角亭
竹溪亭留影
地处修心之境,独与天地相往来,渐渐忘记了生活最初的样子。这里逃离尘嚣,来到徽州最古老的翼峰塔脚下,与溪竹亭遥相辉映,堪称徽州一景。
塔亭相融
修心之境
翼峰公园视角
潜口历经千年,好多园林建筑也几乎被摧毁殆尽,但有一座宝塔历经种种危难而幸存,至今仍岿然屹立。如今,远远的看到这座塔,我们便知道潜口到了!
翼峰公园地标
作者:文歌,法名:佳文,字号:逍遥浪子,记者、权威演艺经纪人,非遗文化传播者,民族文化旅游推广大使。
潜口镇地标
下尖塔·翼峰公园标记
2023年2月17日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下尖塔·翼峰公园行走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