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镇”之首沂山:山川有灵气,风雨东镇庙

“五镇”之首沂山:山川有灵气,风雨东镇庙

首页卡牌对战女神游艺公园更新时间:2024-06-28

□冬华

沂山位于沂蒙山北部,是泰沂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五镇”之首,沂山是与东岳泰山并称的名山,自古就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东镇庙是祭祀沂山的主要场所,它背倚凤凰岭,面临汶水,避风向阳,风景清幽雅致。庙中的碑刻内容记载了历朝历代的祭祀文化,每年的东镇庙会更是成为当地历史悠久的风俗,影响深远。

五镇之首地位尊

沂山作为鲁中仙山,又名“东泰山”,因其坐落于泰山之东且山体小于泰山而得名,以“南险、北奇、东秀、西幽”著称,主峰为玉皇顶,海拔1032米,是山东省内海拔排名第五的高山。

沂山,古为“五镇”之首,历史极其悠久。历代共有十朝十六位皇帝曾经封禅沂山,这丰富了东镇沂山的文化内涵,许多庙祠得以修建。据记载,远古时期曾修有五帝祠、尧王祠,西汉时期修建了泰山祠,魏文帝建朝阳祠,唐朝修有凤阳寺。

东镇庙碑林

最重要的当然是东镇庙,其建庙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据史料记载:“武帝设祠具至,山卑小不称其声,乃令礼官祠之而不封。”不过,此时并未设立固定的祭祀场所,只是在山上临时找了一个地方举办祭祀仪式,之后各朝代皆循此制。

专有场所的建立,始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隋书》说:“开皇十四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冀州霍山,并就山立祠。东海于会稽县界,南海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

这对沂山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虽然黄帝和汉武帝都到过沂山,但是他们的祭祀是偶然的、随意的,很难形成统一而规范的祭祀制度。随着隋文帝立祠,后世帝王祭祀沂山便有了固定的场所,这为以后五镇祭祀的常规化与制度化打下了基础。

东镇庙正式的说法见于纸端始于宋朝。《宋太祖诏重修东镇庙碑》记载:“宋建隆三年春三月始重修,乾德二年孟冬落成,历时三年有余。”但东镇庙到底是不是始建于宋代,何时迁于此地,未可知。东镇庙至今尚存元代大德碑,这说明在元代或者元代以前,东镇庙就已经存在。这也与《光绪临朐县志》中说的“东镇沂山神庙,在县东南八十里沂山之阿,山有庙,自隋始。旧在山椒,去今址甚远。宋代移建今地”有吻合之处。

至金元时期,沿袭历代对岳镇海渎的祭祀制度,对于沂山的祭祀和东镇庙的修缮应有多次,但现存史料中记载并不多。一则是金碑记载:“金正隆四年,岁次己卯,六月戊戌。彭城刘仪记。”另一则是《元至治二年东镇沂山元德东安王庙神佑宫记碑》记载,元初大德年间对东镇元德东安王的礼拜和对庙宇的修建。

明朝九次重修

明初,随着朱元璋去除岳镇海渎的历代封号,全国对岳镇海渎的祭祀成为定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得到认可的沂山东镇庙也进入鼎盛时期。明朝对东镇庙的重修,也刷新了历代纪录,多达九次。

明洪武九年(1376年)的《敕修东镇庙记》,是明朝最早一次对东镇庙的重修记录。此次大修由临朐县具体承办,主持修建人为知县赵原亨。碑文中称“非常之工,求取非常之材”,对这次施工的用工、用料,如柱、砖、瓦等都有准确记录,并附列参与其事的地方官题名于后,由此可见当地的重视程度。可惜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多不能详细考证。

第二次重修是在明成化三年(1467年)。据《重修庙记》记载,成化二年(1466年)冬,时任巡抚山东右都御使原杰前来拜谒东镇庙。他认为“庙之弗饬,何以妥神灵”,所以令当时的青州府知府李昂、临朐县县令卜钊等地方官重修东镇庙。先后建成了正殿和东西序十五间,神库、神厨、披兵房、宰牲房、门楼二十五间,洪武御碑亭、御香亭、三门五间。此外,还对公馆等接待设施进行了粉饰,重修后的东镇庙巍峨壮观,气派非常。

三年之后的明成化六年(1470年),东镇庙进行修建寝庙的工程。此次工程记载于《东镇沂山寝庙成记》,这年春夏无雨,旱情严重,时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的翁世资,携郡邑官员叶冕、李裕、李昂等到东镇沂山祈雨。祭礼结束后,为“正名分”,决定创建寝殿,移东镇沂山之神殿内女神像于寝殿。当年十月开工,建成寝庙五间,左右两庑共十间,第二年闰九月竣工。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东镇庙又一次得到重修。当时的青州知府朱鉴到任三年,百废待兴,决意重建年久失修的东镇庙。《重修东镇庙记》记载:“今以饥馑相扔,乌合弄兵,于青者尤为甚。故材木四空,民生告劳也甚矣。”这次重修历时四个月,重修了龙亭、正殿、东西廊、寝庙、东西厢、碑楼等。

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和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又对东镇庙进行了两次重修,但是地方史料均未记录,相关信息仅存于《东镇沂山志》中,也无碑刻资料存世。目前只知道,嘉靖五年的重修是由临朐知县王舜民主持的。嘉靖二十八年东镇庙正殿倾塌,时任临朐知县王家士进行了重修,但可能是因为经费有限,将原本高大壮阔的五间大殿改建成了三间小殿。

东镇庙千年银杏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至四十年(1561年),东镇庙迎来一次重修。《重修东镇庙题名记》记载:“东镇庙宇近年以来,风雨摧残,神像暴露。本庙住持唐教玉等具呈至县,转由本府兵备道。此次重修是由临朐、沂水二县,夫役督工、修理。”

明隆庆三年(1569年),东镇庙迎来大修,其规模仅次于明朝开国之初那次。《临朐县重修东镇庙记》记载:“入嘉靖辛卯以来,废殆极矣,而正殿亦废。”文中说,先前大殿倾塌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改建的仅能供奉神像的小室,根本体现不了皇家御庙的规制,大殿空间狭小,给祭祀带来了很多不便,每次摆放供品,都要临时搭设棚帐,长期以来,劳民伤财。破旧的大殿更是与后面相对宏阔的寝殿形成鲜明对比,不合规矩。

在一个月时间内,临朐县上下民众筹集到善款四百金,但仍然非常有限。在这种条件下,时任大理寺左评事的顾从义只能建议把东镇庙原来的寝殿改建为正殿,然后再将正殿的材料拆换下来,建一个小一点的、简陋一点的寝殿。虽然是拆东墙补西墙,但众人商量之后,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随后,工匠对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的寝殿进行修整,将其改为大殿。然后在原来寝殿的后面,重新建造了五间小房作为新寝殿,并在新的寝殿与大殿之间修建穿廊用以连接。这件事情发生在明隆庆三年(1569年),时人对其进行了非常清晰的记录。这次对东镇庙大殿的迁址,也是金、元、明以来唯一一次记载。

时隔45年后的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朝廷主持又一次对沂山东镇庙进行重修。这次工程中,把大殿挪回了原来的地方。青州博物馆“状元卷”作者、赵秉忠在《重修东镇沂山庙记》中,详细记述了这次重修缘由和重修过程。原来,此时的东镇庙已经是“庙制渐颓,亟欲营缮”。工程进展很顺利,“不三月大殿落成”。新庙的建制是:“次建寝殿,次钟鼓楼,次东西二庑。”

一个王朝,九次重修,可以看到东镇庙地位之重要。同时,东镇庙的每次兴废,又能反映出经济社会实力的波动。明成化八年(1472年)创建了寝殿,高阔雄伟、富丽堂皇,这说明此时明朝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有能力对东镇庙进行大规模建设。到了隆庆三年(1569年),工程是针对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修时将大殿改成小殿造成的不便而不得不进行的,属于“纠偏工程”,工程体量是相对较小的,但即便这样,仍面临资金和原料不足的困难,可见当时的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

碑林和庙会

沂山作为“五镇”之首,历来受到朝廷的册封、祭拜,以及文人雅士的游览题咏,并留下了大量的碑碣。这些碑碣大多集中在东镇庙内,因此有“东镇庙碑林”之称。据周围村民回忆,清末东镇庙有大小碑碣260余则。后因战争和人为破坏等原因,至上世纪80年代,竖立的碑碣仅余三则。后经复立,到1987年,一共有碑碣85则。潘心德《东镇沂山》一书收入存世和灭失的碑目较为全面,其中汉代1则、北朝2则、隋代2则、唐代8则、金代9则、元代29则、明代122则、清代69则。

沂山文化节(资料片)

“东镇庙碑林”的碑文内容多样。明朝王居易《东镇沂山志》序文中说:“故昭代庙祀有典,各封有诏,一监周镇焉。且革命必告,雨旸祈,兵灾祈,圣嗣祈,载在诸祭文,至炳琅也。”这段话把帝王与官府祭祀沂山留下的碑刻分为“革命、承统、雨旸、兵灾、圣嗣”五类,另外还有常规的祭祀碑、诏旨碑,庙殿殿宇的创建碑、重修碑,文人雅士的题名碑、诗歌碑、散文碑,庙宇田产界碑、道士墓碑等,总计十余种。

在宋代之前,朝廷每年一次到东镇庙祭祀山神。宋代后,朝廷逐渐改为每年春秋两祭,春祭三天(自农历四月初八始),秋祭五天(自农历十月一日起),基本沿袭未变。

当地百姓过去对“东镇老爷”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其特别崇拜与敬畏。每到东镇庙会日,四乡百姓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赶到沂山脚下的东镇庙去赶会。明代,东镇庙会达到了鼎盛。据史料记载,庙会当日,周边临朐、青州、安丘、沂水等地的百姓聚集到沂山,有时会达到几万人之多。庙会时间短则三天,长则五至十天。他们齐聚东镇庙,在这里祈祷、祈福、烧香、祭拜、唱戏、游艺、叫卖、交易,使得东镇庙庙会逐渐从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为文化往来、经贸交流的场所。

(本文作者为文史研究者)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