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拼搏了一生,为什么却没能统一三国?

曹操拼搏了一生,为什么却没能统一三国?

首页卡牌对战三国点将更新时间:2024-06-23

曹操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其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孝廉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皇上的信任,之后又不断征战成为了北方的霸主。

按理说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到了后期拥有雄兵数十万。而当时西蜀刘备加上东吴孙权总兵力也比不过曹操,可曹操拼搏了一生,为什么却没能统一三国呢?

要知道即便是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元气大伤其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以曹操的雄才伟略为什么在之后的12年里都没有发动过大规模战争?

赤壁之战损失惨重

起初曹操是有很大希望统一三国的,在演义中我们看到曹操给东吴的孙权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曹操手中有80万大军,要和孙权一决雌雄。

当然这只是演义中的说法,要知道当时三国的总人口还很少。即便是三个国家的总兵力加起来都不够80万,据史学家推测当时的曹操兵力大约有20万。

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但在当时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的。东吴孙权的兵力加上刘备的兵力也不及曹操的1/2。况且曹操手下的兵体型彪悍骁勇善战,这也让其在战斗过程中占尽优势。

假如是在陆地上短兵相接曹操获胜的几率是很大的,遗憾的是这一次打的是水战。孙权的兵擅长水战,加上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让战争的结果难以预料。

有人说赤壁之战的失败是由于一场大火导致的,这只说对了一半。在这场大火之前,曹操手下的兵已经明显表现出对水战的不适应。有不少人在训练过程当中出现了晕船现象,上吐下泻。

后来军中还发生了瘟疫,瘟疫很快在曹操的军中传开。虽说后来控制住了但经过此一战曹操的大军已经元气大伤,后来战争开打一场大火把曹操的战船烧成灰烬。

许多人在大火中丧生,还有一些北方士兵跳入水中避火却因为水性不好淹死。

最终整场战斗下来曹操的兵力损失过半,实力相对弱小的孙权和刘备获得了胜利。至此三足鼎立的局势形成,曹操率领残兵败将逃走至死也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其实不是曹操不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统一全国,而是经过赤壁之后他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这样规模的战争了。以史学家估计的曹操兵力20万计算,这次战败直接导致十万人丧生。

无论对曹操而言,还是对整个国家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想要恢复这些人口需要等上许多年,在此期间为了妥善全国只能休养生息了。

顾全大局休养生息

曹操打那之后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为的就是让百姓更好地休养生息以快速恢复人口。

一些冲动的年轻人会觉得,如果当时曹操在全国重新号召青壮年去打仗估计几年之内又可以发动一场规模类似于赤壁的战争了,到那时就有可能一统三国。

从理论上是可以这样说的,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不是吕布会逞那种匹夫之勇,曹操的格局非常之大,他顾全的是整个大局。

假如只是为了报赤壁之战的仇,曹操在几年之内又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等同于穷兵黩武,最终整个国家的国力将会被迅速耗竭。到时天下的百姓都会反曹操,恐怕连曹操的得力手下都会反他,这一点曹操是不想看到的。

曹操能坐稳这个位置是因为得到了众人的支持。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曹操在战败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人心。

他采取了屯田制度,并兴修水利让灌溉变得简单。几番操作下来当时的粮食产量明显提高,这样一来百姓有足够的粮食就可以安居乐业。

除了屯田之外曹操也对军队的纪律要求严格,但凡有士兵违反军纪将会受到严惩。就连曹操自己违反纪律都会受到惩罚,有一次曹操的马受到惊吓踩坏了农田,曹操为了严苛军纪一剑把自己的头发削掉。

这其实也是一种以身作则的行为,有了曹操带头军队的纪律得以严明不会触犯百姓的利益。如此一来,百姓丰衣足食军队纪律严明,整个国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眼光放长远一些,也许曹操必生都无法灭掉东吴和西蜀。但照这种发展速度来看魏国的发展明显是快过其它两国的,几十年之后国力悬殊大了费不了多少力气就能灭掉其余两国一统天下。

事实证明曹操选择休养生息是正确的,可惜的是曹操没想到一统天下的不是曹家人,而是司马家。正所谓曹氏三代苦心经营,最终被司马氏钻了空子。

失去郭嘉畏首畏尾

看完上面的分析,你可能觉得曹操这个人过于谨慎缺少那种勇猛的性格。实际上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很少这样畏首畏尾,直到曹操失去了一个军师名为郭嘉,打那之后曹操变得谨慎起来。

曹操手下人才济济,光是战将就有上千人,出谋划策的人也不在少数。在这些出谋划策的人当中曹操最信任郭嘉,每次在进行大规模行动之前都要询问郭嘉的建议。

当初群雄割据,曹操也想多抢一些地盘。郭嘉提议攻打吕布,这把曹操吓了一跳。要知道当时吕布的实力很强,一般人是不敢招惹的。

郭嘉认为吕布是马中赤兔,拿下他足以让曹操扬名立万。在郭嘉的劝说下曹操出兵攻打吕布,起初进展得并不顺利,郭嘉劝曹操要坚持下来。直到后来终于打败了吕布,打那以后曹操名声大噪。

曹操因此对郭嘉非常信任,也相信他的能力足以应对一切风险。后来曹操几乎对郭嘉的决策言听计从,即便是某场仗要冒很大风险,只要郭嘉认为没问题曹操也一定会出兵。

远征乌桓就是郭嘉提议要打的,当时有不少大臣反对距离太远不能出兵。曹操却力排众议听从郭嘉的建议,最终获得了乌桓之战的胜利。由此可见,曹操早年并非胆子小不敢冒险,只要有郭嘉在身边冒再大的风险曹操心里也有底。

可惜的是郭嘉由于操劳过度因病早逝,曹操从此失去了得力军师。在接下来一些大事的判断上无论是曹操本人,还是其余的军师都远不及郭嘉。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曹操采取了小心谨慎的态度。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既然一件事情没有必胜的把握那么就不要逞匹夫之勇。曹操变得这样谨慎除了和失去郭嘉有关,还和其自身年纪大了有关。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遇到一些困难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比如曹操在早年时明知董卓军队善战却带着少量人马去追击董卓,结果不言而喻曹操战败。

那时的曹操可以说是无惧生死,随着年龄的增大曹操考虑的事情多了,他也开始关心个人的生死了。

因为此时的他责任重大,稍有闪失就会造成整个国家局势的动荡,到时受苦的何止千万百姓?所以出于多方因素的考虑,曹操开始变得畏首畏尾。

虽说曹操用尽一生的努力都没能统一三国,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确实很有才能也非常会用人。如果不是在同时期遇到了才能出众的诸葛亮和孙权等对手,估计曹操一统天下乃至称帝的梦想在有生之年就能实现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