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志153-东吴太子太傅吾粲

三国英雄志153-东吴太子太傅吾粲

首页卡牌对战三国英雄志更新时间:2024-04-29

吾粲(?-245年),字孔休,扬州吴郡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人。汉末三国时期扬州寒门士子,初为孙氏宗族大将孙河属下,后为孙权集团幕僚、东吴大臣,历仕孙策、孙权两代君主。

东吴太子太傅吾粲(影视剧照)

吾粲出身吴郡,虽说乃寒门士子,却与同郡世家大族出身的顾邵、陆绩、陆逊、张敦、卜静等人比肩齐名。吾粲几岁时,有一孤城老妇人对其母说:“是儿有卿相之骨”,起初担任本县小吏。

汉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击走王朗、占领会稽后,初步掌握了江东五郡。以舅舅吴景为丹杨太守、堂兄孙贲为豫章太守、堂兄孙辅为庐陵太守、亲信旧部朱治为吴郡太守,自己则亲领会稽太守。孙策有个族兄孙河时任乌程县长,可能吾粲有多次表现出彩,是以认为他非同一般。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领江东,被汉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刚刚初步统一的江东,由年仅十九岁的孙权统领,局势十分动荡,庐江太守李术就跳出来造反了。孙河随从孙权前往讨平李术,被升任为威寇中郎将(可能兼领曲阿县令),可以自己选拔辖区内的地方官吏。于是便上表任用吾粲为曲阿县丞,后又升任为长史,治理地方很有声名政绩。

吾粲早年深受孙河赏识(漫画)

建安十四年(209年),孙权被同盟刘备表奏为车骑将军,征召吾粲入幕府担任主簿。后来,又外放出任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令,再入幕府担任参军校尉。

吴黄武元年(222年)十月(孙权前一年八月假降曹魏受封吴王,次年叛魏自立),孙权自立吴王、改元黄武。魏文帝曹丕因孙权背盟自立,派军进攻东吴;孙权则遣前将军吕范督领徐盛、全琮、孙韶、贺齐(后到)等诸路大军在洞口县(未知在今何地,大约在长江沿岸一带)一带拒敌。吾粲当时应属吕范麾下,率领水军在洞口抗击魏将曹休。

当时正值冬天,天刮大风,吴军船只的缆绳都被扯断,漂到对岸,遭到魏国张辽、王凌等部的攻击。有的船只被魏军俘获、有的船只被风吹翻沉没,那些还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官兵怕攀附人多使船倾覆,都用戈矛刺击水中兵卒,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与另一将领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手下人认为船只超载定会出事。吾粲说:“船只出事,我们就应一起去死!人家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最终救活的人有一百多,战事结束后,吾粲因功被升任为会稽太守。

洞口之战,吾粲救下百人(漫画)

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准备征召当地隐士谢谭(出身会稽谢氏,为孙权发妻谢夫人之叔谢贞的次子)为功曹,谢谭推说有病不就。吾粲开导说:“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被认为神、凤凰因为善于鸣叫显示珍贵,为什么一定要隐身藏迹于天外,潜伏鳞甲于深渊呢?”于是,谢谭才到府就职。

嘉禾三年(234年)冬,由于会稽郡内山越横行,虽经近二十余年的剿抚并用,仍有少量残余势力。吾粲于是招募起许多人马,被朝廷任命为昭义中郎将。

嘉禾四年(235年)夏,吾粲与吕岱、刘纂、唐咨等人一起讨伐,最终平定了山越。后来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又升任为少府(九卿之一)。

吾粲入朝担任少府(漫画)

赤乌五年(242年)正月,由于太子孙登于一年前病故,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同年八月,应群臣多次所请,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孙权任命德高望重的大儒阚泽为太子太傅、薛综为太子少傅,正直无私的是仪则为鲁王傅。

赤乌六年(243年),阚泽和薛综相继去世,孙权于是任命吾粲为太子太傅(史载时间不详,此为笔者推测论证所得)。虽然孙权册立孙和为太子,但他也很宠爱孙霸,所以鲁王孙霸的待遇几乎和太子孙和没什么区别,二人由此渐渐不和。

阚泽去世,吾粲接任太子太傅

赤乌七年(244年),孙权听到不和的风声,命二人禁止和朝臣、宾客的往来。这就爆发了东吴中期著名的“二宫之争”政治事件,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选队支持太子和鲁王。其中,陆逊、顾谭、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和丁密等人支持太子(多为江东士族),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孙弘和杨竺等人支持鲁王(多为宾旅流士)。作为太子太傅,也是江东士人,且作为正统儒学士子,吾粲理所当然的是站在太子一方。

赤乌八年(245年),吾粲坚持要孙权确立嫡庶之分。他上表要求,将鲁王孙霸调出朝廷驻守夏口;将孙霸党羽杨竺,遣发出外不让他留在京都建业。而且,这几年他多次将情况传告陆逊(当时驻守武昌)要求他出来说话支持太子,陆逊所以接连数次上表给孙权谏诤。由此,吾粲遭到孙霸和杨竺等人的谮毁陷害,孙权也十分忌恨他和陆逊等人“联络”。最终,吾粲被关进监狱,并不久就处死了,其后裔不详(多半遭连座致死)。

吾粲陷于“南鲁党争”,下狱被诛

吾粲是江东有名的士子,他在地方无论是县吏还是郡守任上,都治绩优秀、政绩斐然。在会稽郡守任上多年,征召人才、招募壮士,基本肃清了境内为患多年的山越民族,为东吴政权的内部稳固做出了贡献。是以,东吴首任太子孙登就曾高度赞扬他:“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臣子,却最终成了党争的牺牲品。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正统儒学士大夫,吾粲要求“嫡庶之分,理不可夺”,这并不过分。甚至他要求将鲁王调出京城,初衷其实还是为了调停“南鲁之争”,是为保证东吴不要在政治上陷入党争局面。后来的历史中,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藩王就应该去就藩,避免他们与太子的纷争。往小说,害了自身;往大说,危及社稷。

南鲁党争,动摇东吴统治根基

可惜,吾粲这番“苦心”自然没有受到孙权的体会,更令一心要争夺太子之位的孙霸恨之入骨。所以,他的结局也就注定了,即便明知道是个冤案,他也必须死,这就是政治的残酷性。对于他的冤屈,稍晚时代的陈寿即已在《三国志》中为之鸣不平:“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