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行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据考证,诗经的创作时间跨越了从周代到春秋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
在周朝时期,诗经可能是由官方的音乐和歌曲集合而来,而到了春秋时期,它可能已经成为了一部完整的文集。
在汉代之后,诗经逐渐被认为是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并且开始被广泛地传播和研究。虽然诗经的发行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它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周朝。《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