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古今消防大PK来了~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古今消防大PK来了~

首页卡牌对战小心火烛测试服更新时间:2024-05-07

我们平时看影视剧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桥段

在月黑风高的晚上

有人一边走一边敲锣喊着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在古代的发生“着火”却说是“走水”

为什么呢?

在《延禧攻略》中

皇后冲入大火救儿子还是晚一步

着火之后

众人都在喊:“走水了,走水了”

最后几个下人搬来“唧筒”似的东西

进行救火

在《甄嬛传》中

华妃要陷害甄嬛

派一小手下前去放火

其他手下看到大喊的也是

“走水了,走水了”

为啥古人把“着火”会喊成“走水”呢?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

防火性能天生就差,且燃烧速度极快

一旦失火,必须尽快扑救

喊“走水”,是为了第一时间提醒众人

拿着水龙之类的救火工具去扑救

使水尽快到达火灾发生地

那么,中国古代着火了怎么办

古代有没有消防队

01

古代就有“消防员”

早在黄帝时就设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安排国计民生时,就明确提出要有节制地使用火,以防火灾,为此,黄帝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称为“火政”。到周朝时称司煊、司耀

02

专职消防队出现

宋朝称军巡铺、防隅,这也是中国最早意义上的专职消防队,宋仁宗即位后更是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挑选精干军士,建立军巡铺。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

到元明时期称救火兵丁,清朝初年称防范火班

中国现代的消防队制度始建于晚清

1868年,香港成立了中国地区最早的现代消防队,成员是当时英国驻香港总督召集的志愿者。内地第一支消防队,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才出现的。意大利首先效法其国内,招募了一批华人在天津租界组织起一支官办救火队。

直至1902年,清朝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救火会便交由我国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便是我国第一支消防警察队。

这些都是用封建律法形式建立起的硬性管理办法、管理措施、管理手段。

清代“消防巡查员”

03

古今消防神器对比

这些器具你绝对想不到

快来欣赏下古人的智慧

水袋、水囊

水袋是用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装三四百斤水,袋口绑起来,插进一根去节的竹子,水就可以通过这根竹子流出来,出现火险时,就由三五个壮丁抓着竹子借助袋口,向着火点注水。

水囊用猪或牛的膀胱做成,里面装着水,起火时,把水囊扔到着火点上,水囊被烧破,里面的水就能流出来灭火。

古代 唧筒

明代一种被称为“唧筒”的灭火装置出现了,这在当时应该称得上是较先进的设备。据记载,“唧筒”的特点是“简是长竹,下开窍,以絮囊水杆,自窍唧水”。它既能汲水,又能排出水。

古代水龙

水龙是清代出现的引水灭火工具。其工作原理是一压一抬木质手柄,装在桶里面的水受压就会通过软水管喷出来,这时只要将软水管对准着火点,就能灭火了。早在同治年间,老城就有民间自发成立的消防组织“水龙局”。

古代太平缸

作为明清两代国都的紫禁城,由于里面的房屋都是砖木结构,极易着火,为了以备救火之需,便在很多宫殿前面放了大水缸,名为“太平缸”或“吉祥缸”,当时共有308口这样的大缸。

一路看下来

这古代的防火技术措施做得也很“牛掰”啊

不过很多东西变来变去

唯独有一点没变的那就是防火啦

斗转星移

如今的防灭火手段和消防器械

已经远远不是古代可以比的

先看看现代消防的各种器材工具吧~

消防水枪

消防水带

干粉灭火器

背负式超细水雾灭火器

登高平台消防车

科普类消防宣传车

岁月变迁

火灾依旧可怕

但不管怎么变

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防火工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