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老戏骨两度出戏 司马懿奠定两晋

第一回 老戏骨两度出戏 司马懿奠定两晋

首页冒险解谜班班幸存幼儿园更新时间:2024-09-16
1、第一场戏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比较特殊,不像中国历史上其它朝代的开国皇帝,诸如西汉刘邦、东汉刘秀、北宋赵匡胤、明朝朱元璋等等,这些人都是自己创业自己立国,一代人就实现了皇帝梦。

类似于官二代曹丕,司马炎则是典型的官三代。

晋朝大业的奠基人实际是司马炎的爷爷,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司马懿。所以,要想说清楚晋朝,那就必须从司马懿说起。另外,我们都知道整个晋朝分西晋和东晋,司马炎建立的是西晋,都城定在洛阳,而东晋则是由南渡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建立,都城设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下面就从司马懿开始讲起。

司马懿,字仲达,祖籍河内郡温县孝敬里,即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司马懿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先后在曹操、曹丕、曹叡、曹芳祖孙四朝为官。

司马懿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基本和诸葛亮齐名,但是在名声上却和诸葛亮恰好相反,是作为反派人物被大多数中国人所熟知的,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的缘故。小说中的司马懿老奸巨猾,一肚子坏水,但始终比诸葛亮差这么一点点,对阵诸葛亮时总是输,还曾在五丈原被诸葛亮用女人的衣物狠狠羞辱了一番。不过有一点,只要司马懿在,诸葛亮北伐就不会成功。

抛开小说,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可能和你印象里的不大一样,司马懿的能力是超群的,否则也不能为晋朝奠定基业。司马懿是绝对的高智商高情商的双高牛人,尤其擅长演戏,演技绝对超过现在娱乐圈里那些小鲜肉。司马懿曾先后两次向世人展示了高超的演技,第二场戏甚至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第一场戏是早在建安六年,即公元201年,那时司马懿还只是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在河内郡的署衙里做一名基层小吏,叫“上计掾”。掾音 yuàn,是官吏的意思,上计在当时是指对州郡所属各官员的业绩进行统计考核一类的工作。

彼时,曹操刚刚赢得奠定曹氏基业的一场关键性大战——官渡之战(发生于公元200年),败退回邺城(今河南安阳境内)的袁绍集团只剩苟延残喘,北方大势已定。而选择单*刘备在背叛曹操后也是屡战屡败,在北方完全无法立足,最终南逃荆州,暂时在刘表处寄人篱下。

曹操在北方已无对手,手中又握有汉献帝刘协,随时奉(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更是指日可待,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志在天下的曹操对各类人才非常渴求,于是有人向曹操推荐了司马懿。

当时司马懿已经小有名气,曹操听说后马上同意,为了表示对司马懿的重视,曹操还让汉献帝签了正式的聘书派人给司马懿送过去,以皇帝的名义征召司马懿。这也是当时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叫“征辟制”。以皇帝名义下聘书叫“征”,以官府名义叫“辟”,需要下达正式聘用文书。

不过司马懿很清楚,这哪里是什么汉献帝的聘书,这就是他曹操的,自己应征之后根本就不是为汉室效劳,只能是曹家豢养的鹰犬。

22岁的司马懿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一肚子爱国情操,想我堂堂大汉子民,祖上历代食汉室俸禄,怎能屈身侍奉一个异姓权臣、宦官后代呢。曹操的出身一直为人诟病,就因为他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

这明显就是看不起曹操,不过司马懿并不是自大。

司马这个姓氏可是有来头的。

司马氏先祖早在唐虞夏商时期就一直是王室的“夏官”,就是掌管“火”的官员。周王朝时“夏官”改称“司马”,西周宣王时期司马氏先祖因为平定徐方(一个方国)有功,被周宣王以官职名称赐姓“司马”,从此司马氏先祖正式以“司马”为姓。

秦末乱世时期,司马懿十二世祖司马卬因征战有功被项羽封为殷王,是当时受封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封地就在河内(今河南北部焦作一带,后来划为河内郡),自此,司马家族世代居于河内。司马懿祖上在两汉时期先后担任过征西将军、太守、京兆尹等职,可谓官宦世家。

正因为有此家族背景,所以和袁绍看不起曹操一样,司马懿同样看不起曹操。虽然被调到中央做官是件大好事,可司马懿想做的是大汉官员,不是曹操个人的马仔,所以司马懿并不领曹操的这番美意。只是曹操大权在握,又是以皇帝名义下的聘书,想推辞可不容易。

那么办呢?

没事,咱有演技。

于是,哎呦呦,我这胳膊肘啊,磕棱盖啊,老腰啊,浑身哪哪都酸疼酸疼的,路都走不了,只能在家卧床休息,日常起居都成了问题,哪里还能动身前往许昌呢。

司马懿装的这个“病”,史书上称为“风痹”, 就是风湿性关节炎一类的疾病。“辞以风痹,不能起居”,司马懿以身患风痹、不能起居为由拒绝征召。

当然,聪明如曹操,哪里会轻易相信一个22岁的年轻小伙子就会患上关节炎呢,你咋不说你得了老年痴呆呢。曹操立即派人暗中探访,甚至在深夜偷偷观察司马懿的动静。

司马懿与生俱来的高超演技这就派上了用场,几天里司马懿一直卧床不起,一动不动,哪怕在寂静无人的深夜也照样如此。“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坚卧不动”。魏武就是魏武帝曹操,曹操在世时并未称帝,魏武帝是曹操儿子曹丕称帝后给曹操上的谥号。

最后曹操只能相信司马懿确实得了关节炎,唯有作罢。

这就是司马懿在22岁时第一次以高超的演技骗过了阅人无数的曹操,推迟了自己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后来,48年之后, 69岁高龄,演技和阅历更是达到骨灰级的司马懿再次全身心投入到一场难度更高的大戏,那也是史*载的司马懿第二次演戏。那场大戏中,司马懿成功骗过了曹魏大将军、权臣曹爽,最终一举夺得曹魏大权。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七年后,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政治上,曹操废掉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军事上,曹操已经平定了整个北方,开始着眼南下,正积极准备讨伐荆州刘表。就在这时,不知被哪根弦勾起了对司马懿的思念,曹操突然决定再次派人去请司马懿出山。

这次曹操没留余地,直接对派去的人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意思就是如果司马懿这次还敢像以前那样找借口推辞,说这疼那疼的,你就啥废话也别说,直接把他给我绑过来。看来曹操对上次被司马懿装病拒绝的事耿耿于怀。

曹操的话很快传了出去,这次司马懿再不敢演戏装病了,一句话没说,直接从床上腾得一下就站起来,跟着来人乖乖去见了曹操。就这样,29岁的司马懿投身于曹操帐下,从此开始为曹氏打拼天下。

这次司马懿之所以没有半点拒绝,实际是形势使然,此时曹操一统北方,放眼天下无人能及,所谓兴复汉室已无半点希望。除非司马懿想做一辈子隐士,否则别无选择。

史书虽没有记载曹操见到司马懿之后说了什么或者表情如何,不过这画面一定很有意思,不知道会不会很尴尬,或者两人心领神会,相视一笑。

曹操先让司马懿做了丞相府里的“文学掾”,文书一类的职员,后来又相继担任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等职,接着又转任丞相主簿。丞相主簿相当于丞相府大总管、秘书长,主管往来文书机要,职务不高但借着曹操的威名很有实权,后来杨修也曾做过曹操丞相府主簿。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在此期间曹操还让司马懿一直兼职辅佐世子曹丕,使得司马懿和曹丕的关系很是亲密,为司马懿后来在曹丕时代迅速崛起埋下伏笔。世子就是继承人、接班人,皇帝的世子有特定称谓,就是太子,皇位继承人,诸侯和王公贵族的接班人则叫世子,可以继承爵位。

在曹操这位当时天下第一牛人手下为官,这意味着司马懿自此开始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2、位极人臣

公元219年时,也就是曹操去世的前一年,已经辅佐曹丕多年的司马懿被曹操任命为“太子中庶子”,正式转到曹丕手下任职。太子中庶子是太子东宫属官,在太子继承皇位后通常会转任为朝廷要员。

任职太子中庶子期间,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每次参与决策,智慧过人的司马懿往往都能想出奇策,因而深受器重,和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是曹丕智囊团重要成员,后来又升为军司马。

至于司马懿出过哪些奇策,史*载了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只举一个例子。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承魏王爵位,此时东吴大将吕蒙刚刚拿下蜀汉的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后被俘(麦城在今湖北宜昌当阳市两河镇境内)。东吴这次西征不但严重削弱了蜀汉力量,同时也震动了北方的曹魏(此时曹丕尚未称帝,名义上还是东汉)。

当时原本属于荆州地界的襄阳和樊城两座城池都在曹魏手中,由大将曹仁镇守。群臣见东吴大军来势汹汹,认为吕蒙必会一鼓作气拿下襄阳和樊城,曹仁根本无法抵挡,于是纷纷建议以退为进,主动放弃襄阳。

只有司马懿强烈反对。

司马懿在曹丕上台后被赐爵为河津亭侯,官职升为丞相长史。司马懿分析道:“孙权刚刚大败关羽拿下荆州,已和刘备结下大仇,则必然会与我们通好,所以根本无须担心襄阳安全。且襄阳自古为水路要冲,咽喉之地,万不可轻易放弃”。

可惜曹丕最终还是听从了百官的意见,命曹仁一把火烧了襄阳和樊城后北上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驻扎。

后来果然如司马懿所料,吕蒙止步于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并未北上襄阳,这令曹丕后悔不已。

这样的司马懿,曹丕怎么可能不重视。曹丕掌权当年(公元220年)年底就废黜汉献帝建立曹魏,随即拜司马懿为尚书,很快又升其为督军、御史中丞,爵位为安国乡侯。

由此可见,司马懿完全是凭智慧、凭个人能力受到曹氏父子的信任和重用。但是,我们都知道后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位,夺取曹魏天下,在讲究忠义的中国,司马炎的行为被视为不忠,为后人所不齿。而作为司马家族奠基人的司马懿,其忠诚度自然就成了问题,这也是司马懿虽然知名度很高但留给人的印象却很不好的一个原因。

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司马懿对曹魏到底忠心不忠心呢?

实际上,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司马懿有过任何谋权篡位的想法,哪怕是后来执掌曹魏大权之后。如果你认为司马懿一肚子坏水,总想着谋权篡位,这肯定是冤枉司马懿了。

不过,史*载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是“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就是表面上宽宏大量,内心却多猜忌,善于玩弄权术,说的通俗点就是老奸巨猾,官场老油条。

曹操很敏感,看人也很准,司马懿这个特点曹操当然能看出来,所以虽然司马懿能力很强,也很受器重,但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官职一直不高。

史*载,司马懿有个特异功能叫 “狼顾”,就是走路时能像狼一样把脑袋旋转180度看正后方,而身体却仍保持向前。古人认为这类人内心多疑,心怀不轨。

曹操听说司马懿会“狼顾”,就想测试一下。

有一次曹操和司马懿同行,走着走着,曹操突然来一句“达令,你看后面是什么”,结果司马懿果然保持身体不动,头部却旋转了180度。画面比较恐怖,曹操不由得倒吸好几口凉气。

后来还有一次,曹操睡觉时梦到“三马同食一槽”,这让曹操联想到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而“槽”发音同“曹”。

狼顾和三马食槽让曹操对司马懿有了顾忌,加上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性格特征,所以虽然司马懿能力突出,为曹操屡献奇策,但职位始终只是丞相府总管。

但是,曹操为何仍在去世前一年把司马懿安排给接班人曹丕呢?而且史书还记载了一件事,曹操病逝前曾叮嘱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司马懿不甘久居人下,将来肯定会干预你的家事。

各位可能越看越糊涂,怎么一会说曹操非常信任司马懿,一会又说怀疑司马懿,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事实到底是信任还是怀疑?

如果纯粹看史书上的记载,确实非常矛盾,曹操一边让司马懿辅佐世子曹丕,一边又叮嘱曹丕要防着司马懿,这让人实在搞不懂曹操这番操作的用意。如果这些记载都是真实的,只能说明曹操在如何使用司马懿时内心充满矛盾。毕竟,司马懿能力出众,而且“勤于吏职,夜以忘寝”,工作上勤勤恳恳,废寝忘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心。至于狼顾和三马食槽,那能算有异心的证据吗?

但是,更有可能的是,这些所谓矛盾只是史*载的矛盾,不一定是历史真相。比如说“狼顾”,这动作难度太大,违反人类颈部骨骼和肌肉特征,很难相信真有人能做到。而“三马同槽”这种带有预兆的梦境在史书里更是多如牛毛,多半都是当时人们的杜撰,被有意收录在史书里,不过是为了给后来司马氏篡权做个伏笔,让人觉得任何事情在冥冥之中都早有征兆。至于“必预汝家事”,多半也是杜撰。

试想,以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和*伐手段,连一个根本泛不起任何浪花的文弱书生杨修都能一*了之,如果他真感觉到司马懿有狼子野心,司马懿父子三人同食一“曹”,甚至预测日后司马懿“必预汝家事”,这些都严重危及曹氏政权的稳定,*伐果断的曹操怎么可能无动于衷,还推荐给曹丕?曹操还不早把司马懿给解决了。

所以,历史的真相一定是曹操非常信任司马懿。

曹操一直把司马懿作为心腹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同时早早安排司马懿辅佐曹丕,最后在临终前一年将司马懿正式调到曹丕身边为官,为接班人曹丕选好左膀右臂。曹操在世时一直没让司马懿在朝廷里担任要职,应是刻意而为,是给曹丕留下操作空间,将来由曹丕提拔司马懿,让司马懿自然而然的由曹操的人过渡为曹丕的人。这种为接班人考虑先暂时雪藏人才,以后由接班人大力提拔的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曹操对司马懿的信任,最后在曹操对自己丧事的安排上同样也能体现出来。

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当时汉献帝还在,曹操名义上还是汉朝大臣,朝野上下仍有一些人心系汉室。另外,曹氏阵营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太子曹丕和三子曹植此前就曾明争暗斗,曹操为此还*了杨修。另外,曹操病逝时,作为接班人的曹丕并不在曹操身边,而是驻守在邺城。

所以,当时很多人觉得曹操的死将引起各方势力借机出动,如果处理不好,镇不住局面,局势必会陷入混乱。因此在曹操病危期间,朝野上下一度人心慌慌。

皇位交替本就最为敏感,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心知肚明,所以曹操在病逝前做好安排,由自己曾经的大总管司马懿全权负责丧葬事宜,辅佐曹丕顺利接班。

司马懿不负所望,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史*载:“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这里魏武是曹操,“帝”指司马懿,后来司马炎称帝后追谥司马懿为晋宣帝。邺城位于今河南安阳和河北邯郸的交界处,河北重镇,历史名城,尤其在汉末魏晋时期非常有名,多次被定为都城,隋朝初年被隋文帝杨坚下令焚毁。

在司马懿的主持下,朝野内外秩序井然,未出现任何混乱,最后司马懿带着曹操灵柩顺利返回邺城安葬,曹丕顺利接班。

如果说曹操时代司马懿被刻意雪藏,那么在接下来的曹丕、曹叡时代,司马懿则彻底被放飞,一路升迁,最终位极人臣。

曹操死后仅数月,公元220年10月,曹丕就已经按捺不住称帝*,逼迫汉献帝禅位,如愿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魏”。

整个禅让过程在今人看来实在可笑至极。

曹丕虽然心急如焚,但却不能表现出来,得忍着,然后还要你来我往反复推辞三次才行。曹丕让人先以汉献帝口吻写好禅位诏书,然后让汉献帝布告天下,说自己无德无能,要将皇位让给曹丕。可这时曹丕还不能答应,需要假模假样的再上书汉献帝,说自己不够资格之类,不能接受禅让。如此反复,直到汉献帝第三次“真心诚意”的让位,曹丕最后才勉为其难登临大宝。

谁都知道这也太假了,但还必须这么做,这种场景在本系列里还会反复上演。

曹丕称帝后马上就升任司马懿为尚书,接着又升其为督军、御史中丞,爵位也升为安国乡侯。称帝第二年又任命司马懿为侍中、尚书右仆射。

尚书台,南朝梁之后称为尚书省,是朝廷最高权力机构,一把手是尚书令,下设左、右仆射,相当于两个副手,其中左仆射权力稍大于右仆射。仆射之下又设有尚书多名,再下设侍郎若干。

也就是说,司马懿在曹丕上台仅一年就已经由原先的东宫属官升为右仆射,跻身于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公元224年,曹丕第一次南征东吴时让司马懿留守大后方,坐镇许昌,拱卫都城洛阳。为了让司马懿更好的行使权力,出征前曹丕又给司马懿升官了,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转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给事中是皇帝近臣,办公室设在皇宫,随时为皇帝出谋划策。抚军就是抚军将军或抚军大将军,军职,在军中地位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录尚书事就是兼管尚书台事务,这样一来,司马懿就成了尚书台的上级主管,尚书台一把手尚书令都成了司马懿下属。司马懿成了留守后方的最高决策者。

曹丕意思很明白,在自己出征打仗时朝廷一切政务全部交由司马懿全权负责,同时让司马懿担任高级将领,可以随时动用军队处理出现的混乱。

可能觉得自己升得太快了,司马懿诚惶诚恐不敢接受,于是曹丕就语重心长地劝道:“朕天天日以继夜处理国家大事,一点多余的时间都没有,这次升你官不是为了让你更加荣光,而是希望你能替朕分忧罢了”。曹丕原话为“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

司马懿哪里还能推辞。

公元225年,曹丕第二次亲征东吴。这次曹丕仍然让司马懿留守大后方,对内镇抚四方百姓,对外提供前线所需一切物资。出征前,曹丕再次对司马懿说:“我身临前线,最担心的就是后方大局,只有你负责后方我才会放心。希望你能像当年萧何镇守关中那样,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数月后曹丕由广陵(今江苏扬州广陵区)前线返回洛阳,特意召见司马懿,叮嘱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我在前线打仗,你就负责后方事宜,我回洛阳后前线的事你就要负责管起来。抚军就是司马懿,曹丕以职位相称。

曹丕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也有相当的能力,只可惜此时统一时机尚未成熟,两次南征均无功而返。不知是否因此受到打击,或者是曹家的遗传病,第二次南征后曹丕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返回洛阳不久后就病入膏肓,年仅40岁。

弥留之际,曹丕下诏让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以及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进宫受领遗诏。

病榻之上,曹丕望了望陈群、曹真和司马懿三人,然后对太子曹叡(ruì)说:“如果以后有人离间这三位重臣,你一定不要轻易相信”。

这就是托孤。

诸位看看,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就是这么肆无忌惮,已经到了无论别人怎么说坏话都不要怀疑的地步。反过来说,这样的信任自然是源于司马懿对曹魏的忠心,因为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可都是人精,不是傻子。

曹丕之后的曹叡时代,对司马懿的信任和重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叡一上台就把司马懿的爵位升为舞阳候。不久,东吴孙权趁曹丕病逝之际从荆州方向大举北伐,司马懿奉命率军迎战,最终大胜而回。因此战功,司马懿被擢升为骠骑将军,和三公地位平齐。

在整个曹叡时期,司马懿先后率军多次击败蜀汉大军,彻底粉碎了诸葛亮的北伐图谋,并且在公元234年成功耗死了诸葛亮,而司马懿却在同年官升太尉,位列三公,掌权曹魏军事大权。

司马懿已然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或许因为遗传了曹操的头疼病,心脑血管不好,曹操后代越来越短命。曹操66岁去世已经算高寿了,到了曹丕则40岁就病逝,曹叡更是36岁就去找爷爷了。

公元238年年底,曹叡身体越来越差,此时司马懿正在外带兵打仗,刚刚平定割据辽东、自立为燕王的公孙渊,率军回返。起初曹叡先是命司马懿得胜后直接前往关中,镇守曹魏西大门长安,后来曹叡病情突然恶化,情急之下又下诏让司马懿火速赶回洛阳接受托孤遗诏。

诏书是八百里加急,司马懿收到时刚抵达白屋(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因两次诏书间隔时间不长,内容却截然不同,司马懿担心京城有变,不敢怠慢,结果从白屋到洛阳四百多里路程,司马懿仅仅只用了一晚上就赶了回来,这才知道原来是曹叡病危。

洛阳,皇宫,嘉福殿内。

司马懿不顾疲倦,涕泪横流,跌跌撞撞地拨开众人来到曹叡御榻之前。望着气若游丝的曹叡,司马懿焦切的询问到底是何疾病,怎么发展的这么快。

曹叡听到动静后睁开双眼,一看是司马懿来了,缓缓伸手拉住司马懿,又望了一眼床边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对司马懿说:“我之所以撑到现在就是要等你来,现在见到你了,我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我的后事就全权托付给你了”,说完阖然长逝。“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

曹叡的托孤大臣仅仅只有两人,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

随后八岁的曹芳继位,成为曹魏政权第三位皇帝。因曹芳年幼,无法处理政务,朝廷一切大事皆由托孤大臣曹爽和司马懿两人商量后决定。

3、第二场戏

曹芳即位之后便加封司马懿为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魏晋时期守卫京城的军队分为中军和外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掌管中军和外军,也就是守卫京城的军队。都督中外诸军事和录尚书事两个职务合在一起就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曹芳还下诏允许司马懿和曹爽两个托孤大臣各自直接掌握三千人的军队,二人轮流在皇宫内值班处理朝政,可直接乘坐车辇入殿,不必下车步行。这样的待遇,整个曹魏再无第三人。

起初曹爽和司马懿还能和平共事,有事一起商议后决定,可时间一久,曹爽就不爽了。

曹爽是曹操养子、曹魏名将曹真的嫡长子,皇亲贵族,大将军、武安侯,身份极为显赫。在曹爽看来司马懿不过是个外人,却能和自己平起平坐,心里当然不舒服。最关键的是,任何事情曹爽自己都不能完全做主,还得经司马懿同意,哪里有能独断专权来的爽呢。

曹爽亲信、散骑侍郎丁谧(mì)善于察言观色,知道曹爽很不爽,于是不失时机地向曹爽献策。

丁谧认为整个朝廷里只有司马懿和郭太后两人最碍手碍脚,只要想办法让这两人无法插手政务,那曹魏的实际掌权人自然就只有曹爽了。

郭太后是曹叡在位时的皇后,曹芳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朝廷事务虽然都由司马懿和曹爽商议后决定,但最终仍需通过皇帝曹芳下达正式诏书,而曹芳年纪太小,一些朝廷大事在确定前仍需要向郭太后汇报,郭太后一旦有不同意见,曹爽和司马懿就不能不考虑。

于是曹爽便按丁谧的计策开始着手对付司马懿和郭太后。

对于司马懿,曹爽采取的办法是明升暗降,调虎离山。

曹爽上书皇帝曹芳,说司马懿功劳太大,希望升司马懿为大司马,还让大臣在朝会上商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也在大将军之上,地位非常高,但却是一个虚职,没有实权,通常是给德高望重的老臣附加的职务,曹仁、曹休、曹真都曾做过大司马。

群臣商议时说前几任大司马都是在任上病逝,不吉利,最终让司马懿做了太傅。太傅就是太子太傅,和大司马平齐,同样位在三公之上。魏晋时期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

为掩人耳目或者给司马懿做些弥补,曹爽建议参照西汉初年萧何旧例,给司马懿这位新任太傅“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三项特殊待遇。另外,司马懿府上所有婚丧嫁娶事宜一律由朝廷出资承办,还同时给司马懿的几个儿子也封了官,世子司马师被拜为散骑常侍,其他三人封列侯,四人封骑都尉。骑都尉是掌管京城禁军(当时也叫禁卫军或者宿卫军、羽林骑等)的军官。

古代大臣进入皇宫时不管年纪大小都需要小步快走,这叫“趋”,以示对皇帝的尊重,入殿不趋也叫入朝不趋,就是不需要小步快走,可以慢悠悠地正常行走。

大臣即将进入正殿时,门口的赞礼官会大声通报来人姓名,赞拜不名就是通报时仅称呼官职,不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

大臣正式进入大殿之前需要摘去随身所带佩剑,然后脱了鞋子后方能进入殿内。剑履上殿就是可以带着佩剑和穿着鞋子进殿。

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几个特殊待遇通常都是皇帝对个别地位极高的重臣佳赏的殊荣,普通大臣想都不用想。

不过司马懿最终只是接受了三项特殊待遇,坚决拒绝了对几个儿子的封官。

经过这么一番操作之后,身为太傅、享受三项殊荣的司马懿虽然地位、待遇大大提高,尊荣无比,但却没了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这种军政实权。

即便如此,曹爽并未善罢甘休,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翻云覆雨,陆续把朝廷内反对自己或者亲近司马懿的大臣全部替换为自己人。最终,曹爽独揽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之一被彻底架空。

对于郭太后,曹爽在公元247年通过皇帝曹芳下了一道圣旨,将郭太后远远地迁到一处偏殿永宁宫软禁起来,不允许其再和皇帝见面。

司马懿智谋过人,且作为官场老油条,对曹爽这些手段当然看得明明白白,不过司马懿不但一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反而相当配合,后来干脆以身体不佳为由索性不再上朝,长期居家不出,再不过问政事。

独揽大权的曹爽如果真是一位治世能臣,就此把曹魏治理的国富民强,然后伐蜀灭吴一统天下,留下万世美名倒也罢了,后面自然也不会引出那么多事。当然,曹爽如果真是这样的贤臣就不会极力排挤司马懿和郭太后了。

事实是,已无任何掣肘的曹爽从此肆无忌惮,独断专行,任人唯亲,目无皇帝,生活奢靡,把好端端一个曹魏弄的乌烟瘴气,距离一统天下渐行渐远。

关于曹爽的班班劣迹史书上记载了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仅举一二为例。

玄学家何晏是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叡主政时期玄学被视为空谈、浮夸,因而受到压制,何晏一直无官。曹爽掌权后很快拉拢何晏为亲信,将何晏提拔为吏部尚书、侍中。何晏在任期间大肆侵吞公物,将洛阳、野王一带数百倾桑田据为已有,并大肆向地方州郡索取财物,肆意妄为。黄门侍郎傅嘏(音gǔ)因向曹爽弟弟曹羲建议远离何晏这种小人,结果被何晏免去官职。

丁谧作为曹爽亲信,为了完全掌控尚书台,经常上书弹劾尚书台官员和驳斥尚书台发布的政令,完全不把尚书令放在眼里,一度令尚书台不能正常运作。

曹爽不但纵容这些亲信胡作非为,自己更是嚣张跋扈,毫无忌讳。

曹爽日常饮食起居、出行车马礼仪一律按照皇帝标准配置,皇宫以及各府库内珍玩宝物,只要曹爽看中全都设法运回府中。曹爽妻妾盈门,却仍然从后宫曹叡的才人中选了七八人年轻貌美之人做了自己小妾。曹爽还经常征调皇家乐团和歌舞团(太乐)到自己府上演奏,和一帮亲信饮酒作乐。

为增加政治资本,曹爽不顾朝臣反对,执意大举伐蜀,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回。

曹爽的所作所为不但让朝中一些正义之士看不惯,甚至连自己弟弟、中领军曹羲都看不下去。曹羲见哥哥如此不堪,“深以为大忧,数谏止之”,认为如此下去必给家族招来祸患,于是多次劝谏哥哥曹爽,结果无异于对牛弹琴。

曹爽及其亲信把持朝政独断专行的同时,对已经不问政事的司马懿却仍然很忌惮,毕竟司马懿的能力众人都心知肚明,他们始终不能确定司马懿是否真正退出了这场权力角逐。

司马懿不愿让儿子们做官,不愿和曹爽顶着干,伪装生病主动退出,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和曹爽发生正面冲突,避免自己和家人发生不测,但司马懿是否就真的打算从此隐退江湖了呢?

司马懿到底什么想法我们无从得知,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曹操时期就已崭露头脚、如今位极人臣的司马懿想彻底隐退江湖?不可能!

太尉蒋济和司马懿一样是四朝老臣,也曾做过曹操丞相府主簿,司马懿被升为太傅后,蒋济由曹爽提名接替司马懿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尉。不过后来蒋济不但没有领曹爽的情,反而看不惯曹爽一班人独断专行、祸乱朝纲,屡次上书指陈弊病。结果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屡遭曹爽一党的排挤和打压。

无奈之下,蒋济只好暗中联系司马懿,希望司马懿重出江湖。

所以,虽然司马懿不问政事,但却无法隐退江湖。司马懿一边仍是曹爽一党的眼中钉,一边又是正义之士的希望所在。

如何让曹爽及其亲信对自己彻底放下戒心?又如何暗中积蓄力量厚积薄发一举成功?这两个问题就成了司马懿居家养病时冥思苦想的主要问题。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司马懿再次成功上演人生第二场大戏,这场大戏直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公元248年10月,曹爽亲信、河南尹李胜改任荆州刺史,临行前曹爽让李胜去和太傅司马懿道个别。这当然不是出于对司马懿的尊重,而是想借机刺探司马懿的身体状况。

第一次演戏时司马懿年仅22岁,而此时司马懿已69岁高龄。

李胜进门之后径自随仆人来到内室,远远看见司马懿已经被人从床上扶了起来,在两个婢女的服侍下穿衣服。就见司马懿双手抖得非常厉害,连衣服都拿不住,几次掉在地上,在两个婢女的帮助下反复很久才穿好衣服。

穿好衣服后司马懿又颤颤巍巍地用手指了指嘴巴,表示口渴了,想喝点东西。于是婢女端来一碗粥,司马懿没用手接,而是直接把嘴凑到碗边喝了起来,弄得胡子上衣服上全是粥,惨不忍睹……

李胜在一旁先是默默观察,这时忍不住问道:“众人都说您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然病得这么严重!”

司马懿头也抬不起来,运了会力气后方才微微抬起头对李胜说:“我年迈多病,早晚也没几天了。你此去并州任职,那里胡人比较多,你一定要小心为是”。

司马懿上气不接下气,又缓了一会接着说:“你我以后估计也没机会再见面了,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就托付给你了,希望多加照顾!”。说完气喘吁吁,双手抖动不止。

“大人,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荆州那没有胡人”,李胜解释道。

“哦!你要去并州啊”

“不是并州,是荆州,荆州……”

“哦哦,我年老昏溃,完全听不清您说什么。您这次去并州一定要好好干,早日建立功勋啊!”

离开之后李胜随即去见曹爽,将司马懿的状态完完整整描述了一番,最后叹口气说:“没想到太傅身体如此之差,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整个人形如枯木,毫无精神,颇有些令人伤感!”

曹爽听罢大为欣喜,从此认为无须再对司马懿有任何戒备。

就这样,司马懿凭借高超的演技骗过了李胜、骗过了曹爽,骗过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人。

效果立马显现。

4、高平陵之变

三个月后,公元249年正月。

已毫无戒心的曹爽带着皇帝曹芳,以及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等一班亲信和文武大臣离开洛阳,前往城外魏明帝曹叡的高平陵祭拜。

此前曹爽就曾带着曹羲等人出城游猎过,曹爽的心腹谋士、大司农桓范劝曹爽不宜和兄弟一起离京,要留些人在京城,防止有变。当时曹爽就不以为意,现在明知政敌司马懿已病入膏肓,更是肆无忌惮。

司马懿瞅准时机当机立断,趁京城空虚立即展开行动。

司马懿首先赶往永宁宫拜见郭太后,上书曹爽独断专权,祸乱朝纲,让郭太后下诏废黜曹爽,即罢免曹爽一切职位。

接着,司马懿又让太后下诏紧闭洛阳各城门,然后让长子司马师率兵先占领城内武库(武器库、军火库),然后分兵接管各处城门。

随后司马懿让司徒高柔代理大将军职务,拿着郭太后的圣旨接管了曹爽兵营,又让太仆王观接管曹羲的兵营。

就这样,司马懿凭借自己在百官中的威望,以郭太后的名义,在一些暗中反对曹爽的大臣帮助下迅速控制了京城内的军政大权。

安顿好京城内一切事务之后,司马懿和太尉蒋济率军出城,前往洛水岸边驻扎,与曹爽大军隔洛水相望。

司马懿派人将事先写好的列举曹爽各大罪名的奏疏送给皇帝曹芳。

从洛阳逃出来的谋士桓范深知洛阳已被司马懿控制,于是力劝曹爽放弃洛阳,赶紧带着皇帝曹芳前往许昌,然后以皇帝名义下诏征集天下兵马勤王。

这本是一个极好的主意,有皇帝曹芳在,号令天下围攻洛阳不成问题。果真如此,仅有郭太后支持的司马懿最终能否成功夺权就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只是这曹爽天生就是个大草包,做事犹豫不决,事到临头却举棋不定,不知如何是好。

司马懿见曹爽没有任何动静,于是又派了一名曹爽的亲信渡河去劝曹爽,说最多只是免官,爵位仍会保留,不会危及性命和家族,希望曹爽尽快投降。

桓范仍力劝曹爽即便不去许昌,也万万不可回京,可曹爽一番犹豫之后,最终竟来了一句“司马懿不过只是想要我的权力罢了,我给他就是,这样我回家做个富家翁肯定没问题”。

曹爽投降。

桓范大哭:“曹子丹(曹真)大英雄也,却生下你们兄弟几个蠢猪,谁能料到我竟会因为跟了你们而被灭族呢!”

这一切,其实全都在司马懿预料之中。

当初司马懿让司马师派兵封闭城门时,蒋济曾报告说曹爽首席谋士桓范潜逃出城,建议赶紧去追。可司马懿却微微一笑:“不必了,桓范虽然是个大谋士,可曹爽却是匹笨马,只会贪恋自己栈槽里那点豆豆,哪有什么志向可言”。意思就是桓范的主意再好,可曹爽一定会因为舍不得数十年积攒下来的家业而返回洛阳。

这也是成语“驽马恋栈”或者“驽马恋槽”的来源。

曹爽兄弟回到洛阳后立即被免去一切职务,今保留侯爵回府中养老,不久后就被以谋反罪诛*。一起被夷灭三族的还有曹爽的一大帮亲信丁谧、何晏、邓飏、李胜、桓范等。富家翁是那么好当的吗?兵权都没了,还有你说话的份吗!

司马懿虽然年事已高,但做事却雷厉风行,一击必中,最后*起人来也毫不手软,大批曹魏官员的卒年都定格在公元249年。

这里顺便插一句,桓范籍贯是谯郡(也叫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日后在本系列里被大书特书的东晋著名权臣桓温也是龙亢人,桓范便是桓温的前辈、族人。

谯国桓氏是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大族之一,因桓范这次被灭三族,桓氏家族从此成了刑家(罪犯家族),幸存的桓氏族人只能低调行事,甚至刻意隐瞒桓氏的这段历史,直到后来桓温力尽艰辛,终于又让谯国桓氏重新跻身于顶级门阀。

以上就是曹魏时期最著名的事件——“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政权的转折点,也是司马家族的转折点,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事变一举扭转乾坤,从此执掌曹魏大权。而且这大权一旦到手,又岂会轻易再送出去呢!

司马懿偃旗息鼓近十年,最后仅靠一次出手就翻天覆地。牛人就是这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然,草包也是一样,看着平时咋咋呼呼嚣张无比,倒台不过在朝夕之间。

曹芳很识时务的要拜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坚决辞让,后来又要给司马懿加九锡大礼,司马懿仍坚决推辞。

九锡指九种礼器,是皇帝赏赐给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大臣的最高礼仪;因为历史上被赏赐九锡的大臣,如王莽、曹操、孙权等通常都是权臣,或者有篡位之意甚至是篡位之实,所以加九锡往往被视为是篡位的前奏。

当然,虽然司马懿辞让了这些表面礼仪,但大权一点没受影响。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如此一来,司马懿就成了当年的曹操,而曹芳,也就成了当年的汉献帝。此时长眠于邺城高陵的曹操,如果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呢?

如果司马懿没有高超的演技骗过李胜和曹爽,如果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政变但凡有些破绽,如果曹爽听从了桓范……此后便无晋朝,中国的历史也将随之改写。

只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设。

5、淮南一叛

在《晋书.宣帝纪》,也就是《司马懿传》中的最后部分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那是在七十多年以后,西晋已经灭亡,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在位期间。

有一天司马绍闲来无事找辅政大臣、司徒王导喝茶聊天,聊着聊着,司马绍突然问:“想当年我老祖宗是怎么得到天下的来着?”。

王导于是侃侃而谈,从高平陵之变开始说起,后来又讲到司马昭时期高贵乡公曹髦被*,最后谈到司马炎废曹奂称帝……

王导说的滔滔不绝,可晋明帝却越听越不是味,最后干脆把脸贴在床上,羞愧地说“唉,如果真像您说的这样,我晋朝的天下怎么可能长久呢!”。

“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这里的床是当时的坐榻,上面放有案几,不是睡觉的床。

论辈分,司马绍是司马懿的玄孙,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儿子。王导出身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东晋丞相、司徒,与司马睿关系非常铁,在东晋地位极高。王导和族兄王敦两人一起辅佐衣冠南渡的司马睿立足江东,最初成功建立东晋,是东晋的奠基人。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以后会详述。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段几十年后司马懿的后人和大臣之间的对话却被放在了司马懿的传记里,这绝不是无意而为,想来应该是《晋书》的编纂者故意这么安排的。这显然是想要告诉后人,以正统观念看来,从司马懿到司马炎,司马家族的夺权手段太过卑劣,甚至连自己后人都无法直视。也正因如此,司马家族建立的晋王朝如此多灾多难就很容易理解了,这非常符合古人的因果报应论。

一句话,得位不正必遭报应。

这里又回到了前面的老话题,虽然后来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有司马炎废黜曹奂篡位称帝,这些都是事实,但就司马懿来说,他的内心究竟如何考虑,是否想过要谋逆呢?

带着疑问我们接着往下说。

高平陵之变这年司马懿整整70岁,在古代绝对算高寿了。

政治上没有一劳永逸,如果你觉得司马懿独揽大权后就可以高枕无忧,那显然错了。

因为很快就有人造反了。

王凌,出身世家大族太原王氏,和司马懿、蒋济一样,自跟随曹操以来历任四朝,此时官至司空,三公之一。魏晋时期司空和司徒、大司马、太尉、大将军合称五府,是朝廷最核心的五个权力机构。

曹爽掌权时期曾重用王凌,先后任命王凌为征东将军、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来司空高柔因支持司马懿而被曹爽撤职,接任司空的正是王凌。曹爽被诛之后,王凌对司马懿心存怨恨,一直找机会为曹爽报仇。

对了,王凌还有一个身份,他就是东汉末年那位巧设连环计*死董卓的司徒王允的侄子。不过王允可是三国之前的人物啊,即使他的子侄辈到这会也应该都是老人了。没错,这时的王凌已经将近80岁了。

王凌当时的军职是都督扬州诸军事,驻守寿春城(今安徽淮南市寿县境内),负责整个淮南地区防务,对阵东吴。

这里的淮南并不是指现在的安徽省淮南市,而是包括淮南市、合肥市在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当时被划为淮南国或淮南郡,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就在寿春。

王凌有个外甥叫令狐愚,任兖州刺史,当时率军驻扎在寿春北70里的平阿城(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西南平阿山下)。因为甥舅二人都握有兵权,所以王凌才有反对司马懿的资本。

王凌暗中和令狐愚商议,准备拥立曹操之子、智勇双全的楚王曹彪为帝,定都许昌,然后号令天下,拥兵讨伐洛阳的司马懿。

司马懿灭了曹爽之后虽然知道王凌此前受曹爽重用,但并不介意,仍刻意拉拢王凌。太尉蒋济在高平陵之变几个月后病逝,于是司马懿便提拔王凌担任太尉。因为王凌和令狐愚都远离京城,又是暗中密谋,所以一开始司马懿毫不知情。

王凌和令狐愚商定之后立即展开行动。

公元249年9月,令狐愚派部下张式赶往白马(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东,曹彪封地),和曹彪商议拥立之事。随后,王凌也派舍人(亲信)劳精暗中前往洛阳,找到担任尚书的王凌嫡长子王广,让王广暗中配合。

曹彪见到张式后当即应允,而王广听说父亲要谋反后却坚决反对。

王广让劳精给父亲带话:“凡要举大事,应顺应民情民意。曹爽骄奢淫逸,早已失去民心,何晏浮夸虚华,毫无治国之能,丁谧、毕轨、桓范、邓飏等人虽然有些人望,但却只顾追逐名利。这些人能轻易就改变朝廷的典章制度,颁布的各项政策更是朝令夕改,有时想法虽好,但却完全不符合底下的实际情况,下面的官员和百姓没人拥护他们。所以这些人虽然惨遭*戮,而百姓却没有任何反应,生活一如往常,就是因为这些人早就失去了民心。如今司马懿虽然权倾朝野,内心难以揣测,但并未做出任何谋逆之事,而且掌权之后能大举选拔贤能,广揽人才,恢复旧朝政令,把曹爽时期那些为人诟病的措施全都一一改正,安抚民心,日夜都不休息,这些正是众人所希望的。况且司马懿父子都手握重兵,又岂能被轻易推翻”。

王广这段话太重要了,把高平陵之变前后的曹魏政局阐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当时官员中应该很有代表性。从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司马懿这个外人通过政变从曹氏皇族手中夺取大权,但并未引起民愤,反而深得民心,掌权后一心治国理政,并无半点取而代之的意思。何况司马懿父子各个智谋过人,又手握兵权,想打倒他们谈何容易。

不过尽管王广分析的合情合理,可王凌却决意谋反。当然,王广并没有大义灭亲向外界透露此事,所以后来王凌被夷灭三族时,王广难逃一劫。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公元249年11月,就在王凌和令狐愚二人紧锣密鼓地筹划时,令狐愚突然病逝。

这对王凌来说无异于被斩断了左膀右臂,显然不是好兆头。可王凌却因为夜观天象,发现“荧惑守南斗”,即荧惑星(火星)出现在南斗星的位置上,认为这是出现暴富暴贵之人的征兆,于是不但未收手,反而更坚定了信心。

令狐愚病逝时,其心腹家臣杨康正在洛阳向中央汇报兖州地方政务,闻听令狐愚病逝后十分害怕。杨康本就不看好王凌和令狐愚的密谋,现在令狐愚突然病逝,王凌更是孤掌难鸣,密谋一旦失败,作为令狐愚家臣的自己必受牵连,还要累及家人和族人。

思考再三之后杨康立即赶往司空府,向司空高柔告密,高柔随即向司马懿汇报。

可司马懿知道后却很镇静,只是叮嘱高柔不得将消息外泄,然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悠哉游哉,静观其变。

这就是以静制动。

毕竟王凌位列三公,这样的身份不能仅凭一个密报就能动得了的,必须要有真凭实据,只要王凌不收手,早晚会露出狐狸尾巴。至于一旦王凌若真的举兵怎么办?司马懿成竹在胸,料定王凌翻不起大的浪花。

司马懿这种人太老谋深算了,跟这种人共事太恐怖,一不小心就被他玩于股掌之间。

公元251年正月,东吴70岁的孙权自知行将就木,为防止自己死后曹魏从淮南方向趁势南下,于是派出10万大军进驻堂邑(今江苏南京北六合区境内),将流经堂邑的涂水(即滁河)堵塞,利用洼地形成巨大的堰塞湖,这个堰塞湖就叫“涂塘”,用以阻断曹魏南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的道路。

东吴闹出如此大的动静,镇守淮南的王凌却大声叫好,认为这正是上天给自己提供了谋反的绝佳时机。

王凌立即上表朝廷,请求下发调兵虎符,以便率军讨伐东吴。

司马懿看到奏折呵呵一乐,机会来了,这点小把戏还想瞒过我。虎符?当然没有。兵?我这就亲自给你送过去,你一定要等我哦。

公元251年4月,司马懿不顾72岁高龄亲率大军从洛阳出发,走颖水(即颍河)由水路直驱淮南。

仅用九天时间,司马懿的前军便已抵达甘城(今安徽阜阳市颍上县境内),距寿春不过百里。行军途中,与两年前对付曹爽时如出一辙,司马懿也写了封亲笔信派人给王凌送去,大意是“你要谋反的事俺早都晓得了,放下屠刀吧,相信我,我只会解除你的兵权和职务,不会要你的性命!”。

王凌没拿到虎符,调不动淮南地区其他将领的兵马,仅靠自己本部兵马根本无法与司马懿对阵,也不愿因自己一念之差而使淮南百姓遭受战乱荼毒,最终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王凌决定将自己五花大绑,交出印绶和符节等物,亲自前去拜见司马懿,负荆请罪。

印绶就是官印以及官印上挂着的绶带,也是官职的凭证,每一级官职都有相应的印绶。

王凌的船和司马懿的船相会于丘头(今河南周口市沈丘县东南)。

司马懿远远就派主簿乘小船来见王凌,将绑缚王凌的绳索全部解开,还把提前收到的印绶也带来归还给王凌。王凌搞不懂什么意思,估计以为司马懿已经原谅他了,于是换乘小船准备亲自去见司马懿,不料却被司马懿部下阻拦在十丈开外。

一头雾水的王凌远远冲着司马懿喊到:“我若有罪,公只需随便派人用半片竹简传唤我即可,何必劳神亲自跑一趟呢”。“ 凌若有罪,公当折简召凌,何苦自来邪”。

司马懿微微一笑,答道:“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那是因为您可不是用半个竹简就能打发的人啊!折简之客指身份不重要的人。

随后司马懿安排了六百步骑兵护送王凌返回洛阳,或许叫押送更合适。

司马懿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色,尽管已被允诺只是免除官职不会殃及性命,但此去洛阳到底是凶是吉,王凌实在无法预测。

为了试探出司马懿究竟会如何处理自己,出发不久王凌就偷偷向押送人员索要钉棺材板的钉子,押送人员经司马懿同意后就把钉子给了王凌。

王凌自知此去必死无疑,生无可恋。

路过贾逵庙的时候,王凌望着高高的贾逵塑像,突然大呼:“贾大人啊,只有您才知道我王凌是大魏国的忠臣啊!”。“贾梁道!王凌是大魏之忠臣,惟尔有神知之”。

当夜,行至项城(今河南周口项城市境内)时,王凌对旧部说:“没想到我王凌年逾八十却身败名裂”,说完服毒自尽。

贾逵,字梁道,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实际却是三国名将,曹魏名臣,对曹操父子忠心耿耿,死后被立庙纪念。但是,就怕但是,贾逵有个儿子叫贾充,多年后却亲手葬送了曹魏。

尽管主犯王凌已经“仰鸩而死”,但司马懿丝毫未打算就此了结。

很快,楚王曹彪被逼迫自*,曹彪的儿子和妃嫔全部被贬为庶人,发配到平原郡(今山东德州境内),楚王府上下官员则以知情不报为由全部被斩。

王凌和令狐愚二人及其党羽全部诛灭三族,包括那位极力反对王凌举兵的王广。王凌和令狐愚的尸体也被司马懿命人掘墓开棺,于闹市暴尸三日。

更有甚者,司马懿命人在邺城修建了大量安置房,然后以防止类似曹彪这样的皇族谋反为名,将原本分布在洛阳及各地的曹氏宗族全部迁往邺城集中居住,并安排专门人员日夜看守,严防这些人逃跑,并严禁这些人互相交往。

这其实就是软禁,虽然好吃好喝供着,但已经失去了政治生命。后来被立为皇帝的曹髦,就是司马师派人从邺城安置房里挑选出来的。

曹操生前不可一世,没想到后人竟落得如此下场。

曹魏后期在淮南地区先后发生过三次以反对司马氏为名的叛乱,史称“淮南三叛”,王凌这次是第一叛,后面相继还有二叛、三叛,届时一一详述。淮南一叛对司马懿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反而给了司马懿扫清政敌的机会。

之前处理曹爽时司马懿的心狠手辣就已经显现出来,这次处理王凌事件同样毫不手软,对待政敌司马懿没有半点仁慈。只是,一番血雨腥风之后,司马懿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

6、传位司马师

处理完王凌事件两个月后,公元251年6月,司马懿突然就病了。

司马懿这次可不是演戏装病,是真的病了,司马懿还经常做噩梦,梦见王凌和贾逵不停的缠着自己。挨到了8月,司马懿终于咽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口气。

司马懿死了,时年72岁。

皇帝曹芳亲自身穿孝服前往府上吊唁,一切丧葬礼仪均参照西汉大司马霍光为例,追赠司马懿为相国、郡公。司马懿被下葬于洛阳东北首阳山(今偃师市),下葬时遵照司马懿遗嘱,不起封土,不栽树木,以平常素服下葬,不得放置任何随葬器物等等。

司马懿,被后世冠以“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三帝。在结束司马懿之前,我们重新回到那个老问题,对于曹魏来说,司马懿究竟是忠臣还是逆臣呢?司马懿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曹操、曹丕、曹叡三朝时期的司马懿,其实只能算是重臣,根本谈不上权臣,这祖孙三人对政权的把控相当牢固。这一时期的司马懿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全力辅佐祖孙三人稳固江山。至少表现出来的是这样,因为自始至终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出司马懿有取代曹魏的想法。

到了曹芳时代,主少国疑,司马懿的想法是不是就有了变化呢?

最初让人怀疑司马懿不忠的就是发动高平陵之变。但是,在与曹爽的权力争夺中,最先动手的是曹爽,而不是司马懿,司马懿完全是被动的。作为曹叡临终前选定的两位托孤大臣之一,司马懿本应就有权力执掌曹魏,但却被曹爽剥夺,被迫装病居家数年之久。

即便曹操、曹丕在世,相信他们一定也不愿看到曹爽这样的草包独揽大权。退一步,即便没有高平陵之变,日后曹芳成年,谁会相信曹爽会坦然移交权力。

正如王广所言,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在当时实际是众望所归。

除了蒋济,并州刺史孙礼也曾暗中找到司马懿,希望司马懿设法除掉曹爽,当时司马懿的回复是“且止,忍不可忍”,先别考虑除掉曹爽,要忍常人所不能忍。高平陵之变能够顺利实施,除了司马懿善于组织、准备充分之外,和朝中大臣的鼎力支持更是密不可分。

但是,不顾家族安危,能在70岁高龄发动政变,如果就此说司马懿仅仅只为曹魏着想,以便能发挥余热,继续做贡献,这也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毕竟,政变可谓世上风险最高的政治活动,一旦失败,从此可就再没有司马一族了。

更何况,在对待曹爽和王凌时,司马懿本可以不必那么血腥,只需诛*首恶,不必动辄诛灭三族,大开*戒。司马懿的心狠手辣就连支持自己的蒋济都看不下去,在得知要诛曹爽三族时,蒋济就曾劝司马懿“曹爽的老爹曹真对大魏贡献颇多,不能不为曹真留个后代啊!”。司马懿却置若罔闻。

如果为了曹魏,司马懿就更不需要在邺城建什么安置房,把曹氏宗族都迁过去进行高压管理。

但是,由此就说明司马懿对曹魏不忠,想要改立门庭吗?也不能。毕竟,司马懿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取代曹魏的想法,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不过成了和曹爽一样的权臣,这和历史上的权臣没有任何区别。

至于对政敌手段残忍,这更多是和司马懿的性格有关,司马懿本就心狠手辣。当初北征辽东公孙渊时,攻破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境内)后司马懿就曾下令大肆屠城,筑造京观。

京观就是古代战争的胜利者为了炫耀武功,将敌人的首级或者尸体堆积成山,这座小山就叫京观。

说完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曹芳即位之前,甚至在高平陵事件之前,司马懿只是曹魏重臣,对曹魏忠心耿耿。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马懿成了当之无愧的曹魏权臣,完全左右曹魏政局,但这和谋权篡位无关,司马懿并不是不忠。

这里还有个问题,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已年届七旬,行将就木,冒险政变显然不是为了自己过一把执掌大权的瘾,也不是单纯为了曹魏,那他究竟为了谁呢?

答案只能是为子孙后代。

身处权力漩涡,如果司马懿就此沦落,司马氏将再无出头之日。司马懿在世时只要不问政事,靠着威望和地位仍可安享晚年,可一旦归西,子孙后代势必会遭曹爽打压。加上政变又是众望所归,胜率极大,于是司马懿索性顺势而为,为子孙谋下了良好开局。

至于后代到时如何考虑,司马懿可就管不了喽。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其中登上历史舞台并出演过主角的有司马师、司马昭、司马亮、司马伦和司马彤五人,其他四人籍籍无名。其中司马师和司马昭同是司马懿正妻张氏所生,为嫡子。

晋朝这座大厦便是由司马懿奠基开建,继而由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儿子添砖加瓦建好主体,最后由孙子司马炎封顶竣工。只是,静静地躺在首阳山下的司马懿还没乐呵几天,西晋这座庞大的帝国大厦就被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彤三个不成器的儿子,外加一堆孙子、重孙子破坏的千疮百孔,最终轰然坍塌……

同样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差别就是这么大!

也难怪在有生之年,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之外,司马懿压根也没让后面几个儿子出头露面。

被司马懿选择继承自己事业的是嫡长子司马师。

司马懿病逝这一年(公元251年)司马师43岁,弟弟司马昭40岁,而此时皇帝曹芳也已经19岁,早已不再是个孩子了。

以司马懿的深谋远虑,之所以选司马师继承自己大业,除了司马师是嫡长子以外,肯定自有他的道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