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过世,仍然健在的老人是不能称为“考”和“妣”的。
“考妣”的出处
“考妣”出自《礼记·曲礼下》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在古代的众多典籍中也多次提到,如:《尔雅·释亲》:“父曰考,母曰妣。”晋郭璞注引《苍颉篇》:“考妣延年。”
“考妣”的古义
古时候的“考”是指父亲,不论是健在的还是已故的,都可用“考”字称呼。
古时候的“妣”是指母亲,同“考”字一样,不论是健在的还是已故的,都可用“妣”字称呼。
“考妣”的今义
“考妣”的今义和古义有所不同。现代意义上的“考妣”只刻在墓碑上或者书写在族谱上,表示对已故的父亲和母亲的敬称,平时的日常称呼中已不再使用。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与古代文化习俗的演变、白话文的推广以及汉字简体推广有关。
所以现在,对于家中仍然健在老人,是不能称为“考”和“妣”的。
族谱就是家里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