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年轻人孤独、老年人失孤等社会问题……3月20日晚,改编自著名作家鲁敏原创小说“零房租”的话剧《心房间》在南京宁剧场正式上演。
此剧是第二届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剧,由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艺术硕士黄斯丝编剧,国家二级导演李珺执导,南京市话剧团集结团内优秀主创团队对该项目进行创作。
演出当天,主创人员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谈及创作缘由,李珺导演告诉记者,《心房间》关注的是大时代背景下被焦虑所困扰的一群人,比如说失孤老人、抑郁症患者。
从整体风格来看,舞台布景以及剧情设置都偏向于压抑的氛围。但是李珺说,她希望大家观看后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是“压抑”,他们想告诉被“孤独”封锁住的人,“只要你勇敢地走出去,一定会找到别的路,一定有光明的路,一定还有温暖的那条路。”
戏剧说:封闭的小剧场,上演一场关于“孤独”的话剧
“两个对生活都不抱希望的人遇到一起,是会一同坠入更深的黑暗,还是会在直面黑暗后,于封闭的心灵房间凿出一线光亮,回到普通的日常?”
《心房间》讲述了因失恋而无家可归的女孩,在撞见一则承诺零房租、但要求租客必须是“黑发,单身女性”的广告后,见到了患有帕金森的房东老头。在租住的日子里,女孩的抑郁情绪不断加重,而老头似乎也在隐藏着某种秘密……
3月18日晚,狭小的宁剧场挤满了前来看剧的观众,几乎座无空席,他们和《心房间》主创团队一起欣赏了这部话剧的首映。
女主人公名叫许小雅,一名从小失去父亲,在母亲去世后,又再次经历被男朋友背叛、失业而陷入重度抑郁的28岁女孩。在《心房间》中,许小雅由演员霍蓉和李南依共同饰演。前者是许小雅在现实世界的真身,后者是她“孤独”封闭的内心世界。
另一名主人公是60多岁的失孤父亲胡文伦,由南京市话剧团青年演员刘政凯饰演。从青年“跨代”演老年人,刘政凯说,难度很大,同时挑战也很大,“刚拿到剧本时,其实是不想演的。”他开玩笑地说:“因为我觉得趁年轻可以演点帅小伙,是吧?”但是看完剧本后,这些念头全都打消了,“因为这个人物,我特别喜欢。”
改编论:根据10年前的一部中短篇小说,变身而来
记者了解到,《心房间》改编自作家鲁敏撰写于10年前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零房租”。
演出当晚,作为主创团队之一的鲁敏也来到了现场。她告诉记者,这篇小说最初是发在《小说月报》原创版上,故事灵感来源于一则社会新闻,“过了10年,还有机会以小剧场的方式呈现,我特别高兴。”在她看来,虽然距离创作时间过去了10年,但是聚焦这种相互需要的陌生陪伴和慰藉,在当下仍具有意义。
与严肃文学的封闭式创作方式不同,鲁敏说,小剧场创作是团队作战,“它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身为作家当然可以提一些建议,但我还是更希望看到我们编剧的创作,以及从导演、演员角度的创作。充分吸收不同艺术门类养分,也能给文学作品创作提供营养。”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艺术硕士黄斯丝负责《心房间》的编剧工作。采访中,她袒露,改编的过程还是存在不少“难关”,特别是需要把文学化的语言转化为舞台的语言。另外,她也担心过题材是不是太过于负面。
但是就编剧工作而言,她非常喜欢这次的剧本,“鲁敏老师给我推荐了几部适合小剧场改编的题材,当中我一下就被这部小说吸引了。它展示了两代人的孤独境遇,虽然有一些很丧的关键词,比如说抑郁症、失独……可它其实是透过‘丧’来表达人内心对爱的渴望,对失去亲人的一种想念,”情感非常细腻,有丰富的文学基底。
主创谈:与现场观众同呼吸的小剧场,不能掺杂虚假
话剧、儿童剧、锡剧、扬剧、柳琴戏……3月15日至3月30日,第二届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进行期间,20部题材各异的小剧场作品将轮番在南京城中上演。
此次采访,《心房间》主创团队也谈到了小剧场演出的独特优势。导演李珺认为,目前国内的小剧场定位还是模糊的,没有鲜明的划分,可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空间狭小,离观众近,同时重视创新。
“小剧场是年轻文艺创作者的摇篮。”李珺说,很多青年导演都是从小剧场开始起家的。它非常磨练人,磨练导演,磨练团队,磨练每一个演员。
对于这一点,有着10年话剧演出经验的霍蓉和李南依,也有着深刻体会。霍蓉表示,和观众的距离每近一步,就越考验演员的信念感。李南依说:“小剧场和大的戏剧舞台,感觉很不一样,气场不一样,能够感受到的观众气息也不一样。”
“因为离观众近,你不能掺杂一点虚假。”李珺告诉记者,站在小剧场的舞台上,台下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演员的呼吸,以及他们身体的浮动,台词流利不卡壳是基本要求,“能不能打动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校对 李海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