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页冒险解谜火柴呆呆村更新时间:2024-06-02

为了调查实际的童话教学重存在的问题,笔者发放了200份问卷,发放的学校有9所,回收的有效问卷有189份。其中3所是四会市的农村小学,共发放70份问卷,有3所是四会市区的普通小学共发放70份问卷,两间是四会市区的私立学校共发放问卷60份。在农村小学回收有效问卷64份,回收率91.5%;在城市小学回收有效问卷67份,回收率95.7%;在私立学校回收有效问卷56份,回收率93%。

1.表一:你认为在童话教学中采用哪种方式最好?

选项

人数和比例

A按平常课文教

B进行各种形式朗读

C教师精讲

D让学生改写表演童话,配音乐和插图

人数

31

43

42

73

比例

17%

23%

22%

38%

��H�

2.表二:你在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什么?

选项

人数和比例

A按平常课文教

B进行各种形式朗读

C教师精讲

D让学生改写、表演童话,配音乐和插图

人数

72

41

42

34

比例

38%

22%

22%

18%

3.表三:在教学童话时你最注重的是什么?

��H�

选项

人数和比例

A注重朗读

B注重分析、精讲课文

C注重思想教育

D注重引导学生想象

人数

39

55

61

24

比例

21%

29%

38%

12%

4.表四:你会主动的阅读补充自身的童话理论知识吗?

选项

人数和比例

A很少

B偶尔

C经常

人数

58

107

24

比例

31%

57%

12%

(一)在教学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表三可以看出,教师们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比例只有13%,大部分的教师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为例:同学们,去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答略)大年夜本来是非常高兴的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有鸭、有鱼、有虾……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但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的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 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时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H�

可以想象,在教师的强势引导之下,学生的体验将围绕小女孩的可怜而展开。教师只顾及分析小女孩不幸遭遇所反映出来的生存困境,而忽略了小女孩几次划火柴时产生的美妙幻想对于表达作品主题的深刻作用。像案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教学,在童话的教学当中比比皆是。教师往往用简单的教条、空洞的说教如“懂得谦虚”、“不要骄傲”、“珍惜时间”等作为童话教学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情感体验:在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后所产生的对情境的再现,对故事中人物的喜爱、同情和向往等美好的感情。这就限制了引导学生领会童话中的艺术形象,难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师在童话教学时偏重于灌输知识

从表三可以看出,教师们在教学时最注重进行思想教育。在童话教学时,教师们都注重思想教育和学习知识,却忽略了童话本身的艺术特点。

请看童话课文《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

课文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都是怎么变的?(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找答案)第一次,水罐由木的变成了银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次读课文,交流讨论)后来,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多次变化?用刚才的方法,自学交流。

很多童话的教学与上面的案例相同,只注重故事情节,忽视了其中蕴藏的深刻内涵。学生阅读了童话故事,留下的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教师总是利用童话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和传授一般的知识,这种目标上的强烈功利性直接导致了成人化的教学内容:即以成人自己的标准评判作品中的事件与人物,对作品进行过多理性的分析和议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用自己的判断标准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判断童话所表现出来真善美和假恶丑。

��H�

(三)很少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缺乏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从表三可以看出,有38%的教师在童话教学时是按平常课文来教学的,只有18%的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表演和改写童话。教师面对文本,没有保持一颗童心和保留一份童趣,像儿童般投入生命的感觉去领悟、去体验,总是想着让学生来接受自己的知识与劝导,没有尽力激活儿童的阅读欲求。

儿童与成人不同,成人有一定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很容易在再造想象中将文字转化为脑海中的形象,小学生由于年龄与审美经验的不足,对文字的内涵往往难以把握,就需要我们蹲下来,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唤起他们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使其充分感受文学的美妙。

“儿童思维的最大特征是与原始思维相通的泛灵性”②。在儿童眼里,宇宙万物是有生命,有感情的。看见波涛滚滚的大海,会以为有个发怒的怪物藏在里面;看见天上的月亮会以为是一张脸。如果告诉儿童大海波涛滚滚是因为潮起潮落,并没有怪物在里面。告诉他们月亮的发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月亮是围绕着太阳转动。儿童不一定可以听得懂,也没有兴趣听这种“科学”的解释。

(四)教师在童话教学时“深入深出”

从表三可以看出,有67%的教师注重分析、精讲课文和注重思想教育。

童话语言具有通俗浅显、明白易懂的特点。可是,我们很多教师习惯于深入文本,习惯于微言大义。老师往往抓住一两句话大做文章,意图让学生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好多深刻的内涵。这样的教学童话,是完全违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童话作品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评判作品中的事件与人物,对作品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和议论。因此,老师要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童话,陪伴着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乐,而不是硬拉着孩子的手把他们拖进自己所认为的“童话境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成人与孩子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存在着不同那是在所难免的。童话中一些深刻的东西,可以留待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体验中去品味,去思索。我们的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孩子们对于童话的理解也有一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H�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