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先民的权力游戏,从五千年前这条“最萌杭州龙”说起

良渚先民的权力游戏,从五千年前这条“最萌杭州龙”说起

首页冒险解谜良渚更新时间:2024-04-28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龙,诞生于想象之中。

古人观测天象,把“东方苍龙”包含的七宿连在一起,形状就像一条龙。

苍龙七宿的出没,和降雨相互对应。

古人认为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决定着农耕收成,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在5000多年前的北方红山文化时期,1971年在内蒙古赤峰出土的碧玉龙,为国内年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被考古界称为“中华第一龙”。

临平后头山遗址出土的玉龙 受访者提供

几乎在同一时期,2004年的浙江杭州,良渚文化临平遗址群也出土了一件良渚文化早期的龙形玉器——玉龙首纹器,距今已有5300-5000年的历史。

五千年前最萌杭州龙,临平出土

在良渚早期的女权社会,先民的文化图腾是龙。

在浙江已出土的良渚玉器中,龙形和龙纹都比较罕见,仅在良渚早期女性贵族墓葬中有过出土。

良渚中晚期的男权社会,神人兽面纹成为先民们的文化图腾,其实它的纹样,一定程度上也嫁接和吸收了龙的元素。

从龙到神人兽面纹,良渚文化图腾的改变,也预示着良渚早期从女权社会,向中晚期男权社会的过渡。

为什么良渚早期的“女王们”崇拜的是龙,而不是凤?

这个问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赵晔研究员的猜想是:红山文化的龙图腾,略早于良渚文化,良渚早期社会对龙的崇拜,可能来自于南北方文化信仰的交流和传承。

临平后头山遗址出土玉龙 受访者提供

赵晔的微信头像,是临平遗址群后头山遗址出土的玉龙首纹器,这个遗址是崧泽晚期到良渚早期的,距今5500年-5000年。

其实,浙江出土的良渚时期龙纹玉器并不多,龙形玉器则更为罕见,省考古所统计过,类似后头山遗址这样的卷体龙造型玉器,总共出土了八九件。

后头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受访者提供

比较过各种良渚玉龙的赵晔发现,临平后头山遗址这件卷体龙,更像是龙的胚胎和雏形,它线条柔和,五官圆润,可以说是造型最萌的良渚龙。

2012年-2013年,在良渚文化村七贤郡房产项目现场,赵晔对良渚官井头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里也出土过两件玉龙兽纹器,还有龙首饰玉梳等龙纹玉器。

官井头遗址出土的玉龙 受访者提供

官井头这两件卷体龙,一件是白玉偏黄的材质,另一件是青玉偏透的材质。赵晔说,发现这两件龙,当时还是比较意外的。

不过,这两条龙的体貌特性,明显比临平后头山的龙要成熟许多,它们五官更为突出,面部表情也凌厉。

当然,和红山文化碧玉龙相比,良渚这些玉龙的个头都很迷你,一般直径只有1.5-2cm,最大不超过3cm,大小就跟纽扣差不多。

良渚早期女权社会,龙是文化图腾

最早的卷体龙玉器,出现在崧泽晚期,消失在良渚中期。

从龙形玉器的出现到消失,赵晔勾勒出了良渚文化兴盛的三部曲。

良渚古城 图源:视觉中国

在早于良渚的马家浜和崧泽文化时期,良渚古城的所在地还是一片汪洋,这里并不适合人类居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良渚早期。

早期的良渚先民,更多是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山坡上,以免受水患的侵蚀。

赵晔考古发现玉龙的官井头遗址,位于良渚大雄山丘陵的南麓,在良渚文化之前,这里就有先民在此栖居。

良渚大雄山南麓 图源:视觉中国

在山坡地海拔大约5米的位置,带状绵延的区域里以一定间距分布着六七个马家浜至良渚文化的遗址,这里可能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源头。

在官井头遗址,良渚早期出现了以女性为中心的贵族集团,她们是一群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人,希望能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但是大雄山脚下山坡地的发展受限,于是她们想要去开辟北面的瑶山。

女权到男权,良渚龙的消失和重现

虽然瑶山也在山的边缘,但山下有更为开阔的平原,良渚先民在瑶山建立了祭坛,观测天象,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考古发现,瑶山北排早期的贵族墓葬都是女性,墓葬的规格和葬俗与官井头女性贵族墓葬高度相似,在时间上是前后存续的关系。

官井头出土有玉龙,瑶山北出土的龙首玉镯、龙首玉璜等龙形图腾玉器,均来自良渚早期的女性贵族墓葬。

瑶山遗址出土的龙首玉镯

良渚从女权社会到男权社会的转变,瑶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佐证。

瑶山早期是良渚女权社会,瑶山晚期过渡到了良渚男权社会。

在瑶山南排的男性贵族墓葬,年代晚于北排女性贵族墓葬,出土的玉器中出现了象征男权的神人兽面纹,而这个全新的图腾中,也渗透着龙的元素。

瑶山遗址 图源:视觉中国

龙和神人兽面纹,有一段时间在瑶山是共存的。

可见当时,女权集团和男权集团的关系较为融洽,考古学家推测,不同性别的两大集团,可能是通过联姻的方式,完成了权力的交割和转移。

三代良渚统治者:从龙到神人兽面纹

男性掌权之后,他们有了比女性更宏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瑶山这个地方,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扩张的野心。

后来,男性贵族们找到了莫角山,在如今余杭瓶窑镇东苕溪的南岸,他们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更加庞大的“王国”。

莫角山遗址 图源:视觉中国

虽然彼时的海平面已经有所下降,但莫角山一带还是湿地的环境。考察之后,男性贵族集团认为水是一个大问题,在规划良渚古城的同时,他们同步规划了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和莫角山同步开始建设。

距今5000年-4900年的良渚早中期,是良渚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领导众人建设莫角山和水利系统的贵族集团在死后,就葬在如今的反山王陵,反山王陵的贵族墓葬和瑶山南排的男性贵族墓葬,在时间上,也存在着前后存续的关系。

在反山王陵,出土玉琮王的M12大墓,墓主人是一位男性贵族,从墓葬规格来说,这位“良渚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反山王陵出土的玉龙首纹圆牌

不远处的M22大墓,墓主人则是一位女性贵族,她的随葬品中就有6个为一串的玉龙首纹圆牌。

从大雄山、瑶山再到莫角山,良渚时期的三代统治者,完成了从女权到男权的权力转换。

从玉龙到神人兽面纹,良渚先民们也凭借着信仰的力量,完成宏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