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进村的闪电陡坡路
在维西县城吃完饭,出来又去加油站加满油,出发时已七点多了,看导航九点半左右才到茨中。
陈同学告知张老师到达时间。张老师说,路上注意安全,茨中桥不通,要往前开到燕门乡,从燕门乡桥绕进来。
茨中桥怎么不通,不是才建的新桥吗?
张老师没多解释,只告诉我们燕门乡桥怎么走,绕进来大概多走七、八公里路程,又叮嘱一遍,晚上开车注意安全。
最早去茨中村是2014年,当时茨中只有一座铁索悬桥飞架在澜沧江上,连接村庄和公路。
铁索桥离江面很近,从公路下到桥边,是一条闪电Z形土路,特别陡,万一轮胎打滑,就会直接开进江里,下雨更是别想进村。
那次还是开的小轿车,轮胎不时被小石子打滑拖行,亦步亦趋,战战兢兢,恐怖指数飙升10级。
自从2007年买了第一辆车,我与陈同学自驾出游15年,小惊险无数,有两次特别恐怖,有种命丧于此的感觉。一次是走错路,车在崎岖狭窄的山路里,山阴处路面结冰打滑,一不小心就会开下悬崖;一次就是那次进茨中村,车打滑,稍不留神就会冲进澜沧江。
终究是陈同学技术过硬,终于有惊无险进了村。2016年与朋友一行三辆车又去茨中时,还是做了一番心理建设,景是美景,进村的路却是太险了。
前年从西藏回云南,走的滇藏北线,从梅里雪山下来经茨中,又去了张老师家。前年新桥已建好,从公路直接上桥进村,别提多爽了。
张老师说,桥不能走,是什么意思?
茨中桥
维西县到茨中公路非常好走,看到茨中桥是9:00。桥口竖了几个石墩,挡住了去路。又往前开了几公里,见到燕门乡大桥,过桥路变成炮弹坑,很是颠簸,夜晚视线不好,开得很慢。幸而土路不长,就进了一个小隧道,出隧道路便好了,行了6、7公里,到了茨中村。
张老师与和姐热情地将我们迎进门,二女儿媛媛已带着一双儿女休息了。
屋外只有6度,打着寒颤进了屋,哇,温暖如春。和姐又往暖炉里添了根柴,说给我们煮宵夜。
姐姐忙说已经吃过了。和姐说,煮点自家做的醪糟甜酒,喝了暖暖身子,好睡觉。
柴火暖炉
张老师端出一盘水果,说尝尝自家种的果子。
果子十分奇特,样子像橘子,皮又像香橼,疙疙瘩瘩、麻麻赖赖。
问是什么。
“黄果。”张老师拿给我们道,“是自己种的。”
剥开皮有异样的清香,比橘橙的清香又不同。果瓣倒是与橘子差别不大,只皮厚点,果味清甜略酸,水分充足。
黄果
“这是橘子与香橼的杂交品种吗?”
“不是的,这个就是黄果树结出的果,是我们这里的特产,清热,吃了不上火。”
又认识了一样新水果。
正在写水果系列的我,赶忙拍了照。
醪糟甜酒
少顷,和姐与姐姐端出了醪糟汤圆。
做酒是茨中村的传统,除了法国传教士传授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已传承百年,好喝不用说,青稞酒、米酒也非常好喝。
喝完浓浓的醪糟甜酒,身上立刻暖了。与张老师、和姐道了晚安,一行人提了行李上楼安歇。
陈同学和张老师聊天时,问了茨中桥的事,我刚好去厨房看和姐做宵夜没听到。
待会儿问问什么情况。
上文推荐:滇行记2022(十五):金花鱼馆的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