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棵“皇木”重数吨如何运送进京城?
在大渡河畔的汉源县皇木镇一带,一直有明清时代采伐“皇木”的传说。
皇木镇,据说就是因为采办皇木留下来的历史地名。
据《四川省汉源县地名录》记载,皇木古为夷人之大堡子。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建北京城,看上了这里的上等杉木、楠木,被列为采伐地,所以称为皇木厂。
古代汉源一带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据唐末毛文锡的《茶谱》记载,雅州蒙顶山“草木繁盛,云雾蔽亏,鸷兽时出,人迹稀到矣”。据《方舆胜览》卷五六《黎州》记载,往南大相岭一带“山林参天,岚雾常晦”,有许多大熊出入。在大相岭一带,植被以松为主,有“多长松而无杂木”的景象。明代的《蜀中广记》记载,“炒米岗(地处汉源县富泉乡),连接峨眉凡三百六十里,高山峻坂,密林深箐”。《九州志》也记载,“黎州石楼之地多长松,不生杂木。”而在唐、宋、明时期,地处西南夷的汉源人口稀少,森林覆盖率高达80%。汉源所产的木材木质好,以杉树、楠树等为主。
让皇帝瞧上眼的木料,每棵重达数吨,是怎么运到北京紫禁城的呢?
专家考证认为,首先,工匠会砍伐一些木料搭设轨道,形成圆木槽。选中的木料顺槽滑到山脚进入小溪,再顺着溪流进入小河。然后,工人用铁钉等将木料捆扎在一起,扎成木筏,顺大渡河进入长江,再顺流而下,一直漂到江苏扬州。从扬州转道进入京杭大运河北上,运送到北京附近。
沿京杭大运河运输时,全是逆流而上,有时借助风力,有时则需纤夫拉——几十名纤夫拉着这些沉重的木筏往上游攀爬。上岸后,如遇严冬,工匠们在通往京城的道路沿线凿出一道道沟,泼水铺成冰道。盛夏时节,则用滚木铺成轮道,用以运送木料。如今,在汉源县皇木镇还留下了二皇口、挖断山、大将军槽、小将军槽等地名,这些地名就是当年运送皇木时的必经之路。 (黄伟 记者 文莎 整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