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独立大队》幕后故事 王润身错失马龙真遗憾 项堃为何临时被换

揭秘《独立大队》幕后故事 王润身错失马龙真遗憾 项堃为何临时被换

首页冒险解谜内在昔日联机版更新时间:2024-09-16

时隔60年后,我们再看《独立大队》这部老电影,仍会觉得,它无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节奏的把控,也无论是光影的运用,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如今豆瓣评分7.4分,也算是大家给它的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

咱们先来看看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个个都是名家大咖。

编剧陆柱国,战地记者出身,对部队生活非常熟悉和了解。他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基本上都具有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细节感人等特点。他所创作的《黑山阻击战》、《海鹰》、《战火中的青春》、《闪闪的红星》等剧本,被搬上银幕后,无不受到观众的喜爱。

导演王炎,演员出身,50年代初开始做导演,1959年凭借执导《战火中的青春》而广受好评。后来又执导出了《冬梅》、《独立大队》、《奇袭白虎团》、《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阿曼尼萨罕》等影片,并获奖无数。

摄影王启民,他是昔日长影厂摄影队伍中的一块金字招牌,他善于通过光影的变幻,来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在情感。这一点在《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和《兵临城下》等几部电影中的表现,最为突出。

而演员阵容,也堪称强大,几乎称得上是全明星组合——中叔皇、郭振清、庞学勤、孙笑非、达奇、刘世龙等,均在影片中有出色表现。

电影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当这个创作团队由精兵强将组成,并且各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那么这部电影,又怎能会不好看呢?

但《独立大队》的诞生,也并非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单是选角,便是一波三折。

而且它上映后,虽然得到了广大的观众一致好评,但在特殊年月,它依然未能逃脱“被打成毒草”的厄运,主创人员也因此受到牵连,有的还遭到连番批斗。

那么,《独立大队》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它的选角又经历过哪些波折?原定主演之一的项堃,为何会在拍摄大量镜头之后,突然被撤换?

今天,就让咱们揭开层层迷雾,揭秘经典老电影《独立大队》中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一、

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了三年的王炎,原本是有理由留在北京的。但当他听说进入长影厂就能获得独立拍片的机会时,他二话不说,就告别了家人,奔赴了长春。

他在长影厂先是接连执导了两部喜剧片,一部是《寻爱记》,一部是《三年早知道》。两部电影上映后,观众都很爱看,但有些领导却并不满意。紧接着他又执导了一部《康庄大道》,但他自己又对这部影片感到失望。

所以当时间来到1958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回归到更为擅长的创作领域,那就是战争片。因为他是战士出身,而且在这之前,他跟在上影厂著名导演汤晓丹身边,学习和参与了《胜利重逢》、《南征北战》等多部影片的拍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所以他就找到军旅作家陆柱国,两人开启了长达数年的合作。

他们所拍出的第一部作品是《战火中的青春》,上映后大获成功,担任主演的庞学勤和王苏娅,也一举成名。

紧接着他们又共同创作出了《独立大队》这个剧本。

《独立大队》的诞生,源自于陆柱国在广东采风时,在无意间所听到的一个“土匪被改造”的故事。这个被“改造”的土匪,名叫何高。他是苦出身,大字也不识几个。后来被国军抓了壮丁。抗日战争结束后,他被安排到大庾县的保警队担任班长。可这期间他不仅总是拿不到工资,而且还与长官太太产生了纠纷,于是他在心灰意冷之际,便带着几个结拜兄弟扯起大旗,占山为王,落草为寇。

当时随着粤赣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人民子弟兵很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何高对此深有感触,又觉得当土匪并非长久之计,于是便主动与我东江纵队领导下的一支武工队,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够被收编。

而武工队则派出一名叫叶永辉的武工队员,深入到何高率领的土匪武装内部进行收编工作,并最终将其改编成了一支“独立大队”。

陆柱国听完这个故事后,觉得很有新意,于是便产生了创作出一部电影的想法。王炎知道后,也很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很快便将这个剧本创作了出来。只是将何高的名字,改为了马龙,而将叶永辉的名字,则改为了叶永茂。

在王炎的设想里,这是一部充满了男性阳刚之气的电影,全片除了“勾引”刁飞虎的地主婆之外,再无其他的女性角色。所以他将影片的风格,确定为粗犷、豪放而又不失细腻的表达。

摄影师是与他合作了好几部电影的王启民,两人非常默契。而为影片担任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则是与王炎合作了《战火中的青春》、《冬梅》等多部电影的张棣昌。他所创作的电影音乐,无不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他们的创作,都使得王炎最初的想法,得到了实现。

而影片的重中之重,便是演员的选择。

当时长影厂许多男演员,都向王炎表达了想出演男一号叶永茂的愿望,但王炎却全都不置可否。因为在他的心里,他早已有了一个不二的人选。

那就是上影厂的“硬派小生”中叔皇。

原因有两点。

一是中叔皇身材魁梧,气质硬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都像一座沉默的大山一样,具有某种压倒一切的气势。

另一个,中叔皇在《渡江侦察记》、《地下航线》、《红日》等电影中,都呈现了沉稳深厚的演技,他所塑造的军人形象,不怒自威,很是深入人心。

所以王炎觉得,叶永茂一角,非中叔皇莫属。

倒是剧中另外一个男主角马龙的扮演者,他一开始的选择,并非郭振清,而是前不久刚因在《林海雪原》中扮演杨子荣,而令人交口称赞的八一厂演员王润身。

在王润身的身上,有一种别的男演员所没有的气质,那就是他那凛然不凡、豪侠仗义的江湖气。而这,恰好是马龙这个角色,最应该具有的。

所以,王炎在筹拍《独立大队》之时,便向王润身发出了邀请。但好巧不巧,当时八一厂的严寄洲导演,又正准备将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搬上银幕,男女主角由王心刚和王晓棠饰演,而剧中那个在关键时刻被我方争取,而率部起义的伪治安军的团长关敬陶,严寄洲希望能由王润身来扮演。

同时接到两个不错的角色,对于王润身来说,难以取舍。最终他被严寄洲导演所留住,接下来《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戏。然而这也成了王润身演艺生涯中的一大遗憾。因为马龙这个角色,显然更能发挥他的优势。而他所出演的关敬陶,也并没达到令他十分满意的程度。

因为没能请来王润身,所以王炎只好将目光投放其他男演员的身上。他在跟随汤晓丹老导演执导《南征北战》时,与在片中饰演敌张军长的项堃有过一些接触。项堃对表演的认真态度,和他在镜头前所呈现出来的饱满状态,给王炎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他认为项堃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好演员。

而且他对项堃的个人命运,也深感同情。项堃在1957年,曾被错划成“右派”,被剥夺了演戏的权利。还被赶出了上影厂,携全家来到山东,在新成立的山东电影制片厂担任剧务和纪录片解说员。

后来在1960年,他终于获得平反,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并在《停战以后》中出演了李国卿这个重要角色。

对于项堃的复出,王炎感到非常高兴,他也有心在自己所执导的影片中,为项堃安排一个角色,于是诚挚地,向项堃发出了邀请。

当时项堃同时接到了好几个剧本,除了长影厂的《独立大队》之外,还有八一厂的《苦菜花》剧组,和珠影厂的《逆风千里》剧组,都有向他抛出橄榄枝。

最终项堃选择了和王炎合作。并为塑造好马龙这个角色,进行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可是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项堃的健康状况却出现了问题。他常常会表现出焦虑不安,对于角色的内在情绪,也难以控制。

原来,早在参演《停战以后》之时,项堃便已被诊断出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官能症,每天都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

长影厂对项堃的病情很关心,对他进行了悉心的照料,但却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影片在拍出四分之一的镜头后,长影厂卫生所的所长向剧组提出,为了能使项堃尽早恢复健康,希望他能安心地休养一段时间。

项堃很喜欢马龙这个角色,他并不愿放弃这次机会。可当他看到自己所出演的样片时,效果的确不大理想,于是他就只好接受了长影厂的决定。

长影厂为此损失了16万的前期制作费。

项堃的退出,打乱了剧组原先的计划安排。这时王炎等人对演员人选进行了重新分配。

郭振清对于获得出演男主角的机会,很意外。因为他原本在《独立大队》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马龙,而是那个后来成为“叛徒”的李登高。

但郭振清身上所具有的粗犷豪迈的气质,使他成为了饰演马龙的另一个不错的人选。而他原本饰演的李登高又由谁来出演呢?王炎就想到了曾在《战火中的青春》中饰演过一个角色的长影厂“龙套王”孙笑非来顶上。

在《独立大队》中,还有一个角色很出彩,那就是男三号刁飞虎。他的扮演者是长影厂有名的“英俊小生”庞学勤。

在这之前,庞学勤已经在银幕上塑造了大量正面形象,尤其是他在《边寨烽火》中饰演的边防军指导员、在《古刹钟声》中饰演的侦察员王科长,和在王炎执导的《战火中的青春》中所饰演排长雷振林,都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他还因帅气潇洒的形象和出神入化的演技,而成为了当时轰动一时的“22大明星”之一。

可在导演王炎心里,一个好演员,就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于是他大胆向庞学勤提出,是否能在《独立大队》中,尝试扮演一个反派角色?

为了打消庞学勤的顾虑,王炎还对庞学勤说,和他同期出道并且同为“22大明星”之一的八一厂“英俊小生”王心刚,就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叛徒的形象,展现出了一个专业演员的多面性。所以他建议庞学勤也能勇敢地打破自己的“固有人设”,在银幕上呈现出不同的表演状态来。

结果庞学勤不仅欣然接受了王炎的邀请,而且在《独立大队》中成功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反派形象。很多看过《独立大队》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说,在影片演得最好的演员,不是中叔皇,也不是郭振清,而是庞学勤。

在《独立大队》这部“男人戏”里,还有几位演员的表演,也很出彩。比如扮演牛牯的达奇、扮演沈阿根的刘世龙、扮演三中队长的褚大章,以及扮演匪连长的崔超明等。他们生动的演绎,都为影片,增色不少。

电影《独立大队》于1964年4月上映后,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它还作为参展影片,应邀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第三届亚非电影节。

但好景不长。

1966年,随着一场运动的到来,《独立大队》和其他的众多优秀影片一样,被打为了“毒草”。理由是“美化了土匪,丑化了军队”。执导这部电影的王炎以及担任摄影师的王启民等,都被冠以“制造毒草电影的专家”而遭到批斗。

一直到70年代末,这部电影才得以“重见天日”。影迷们对它的观影热情,依然不减当年。

哪怕是到现在,人们再说起这部《独立大队》,也依然是津津乐道,赞赏有加。

大家纷纷感叹,在60年前的创作大环境下,竟然能够拍出这样一部充满侠义色彩的影片,实属难得。

那么在60年之后,创作出这部影片的那些主创人员,他们都有怎样的发展变化呢?

二、

影片的编剧陆柱国,后来担任了八一厂文学副厂长,他又创作出了《闪闪的红星》、《道是无情胜有情》、《通天塔》、《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太行山上》等众多经典影片和战争大片的编剧。这些影片都在观众中产生过较大影响。

他曾数次获得编剧大奖,2007年,还获得了第26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22年12月1日,我国著名电影编剧陆柱国,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独立大队》的导演王炎,在拍完这部电影后,受到了一些“冲击”,不仅被赶出了长影厂著名的“小白楼”,而且还被派到锅炉房烧锅炉。直到1970年才恢复导演的身份,参与执导了《奇袭白虎团》、《南征北战》(重拍版)、《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悠悠故人情》、《阿曼尼萨罕》等电影。

王炎是我国第三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他一向追求真实自然的创作风格,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这一点,我们在《独立大队》中,就可见一斑。2005年6月14日,我国著名电影导演王炎,因病在北京离世,享年82岁。

摄影师王启民,他后来又掌镜拍摄了《兵临城下》、《沙家浜》、《艳阳天》、《平原游击队》(重拍版)、《五女拜寿》、《两宫皇太后》等多部影片,而且还作为导演执导了《绿色钱包》、《人到中年》等优秀电影。2006年4月9日离世,享年85岁。

作曲家张棣昌,他创作的《缅桂花开十里香》(电影《神秘的旅伴》插曲)、《共产儿童团团歌》(电影《红孩子》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曲,无比脍炙人口。他1990年2月13日在广州病逝,享年72岁。

咱们再说说演员的情况,影片中的主演,也几乎全都离开了这个世界。

扮演叶永茂的中叔皇,他虽然在外形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但可惜叶永茂这个角色,并未给他带来太大的创作空间,反而他同期在长影厂拍摄的《兵临城下》中所扮演的郑汉臣, 更加耐人寻味。

他后来也成为了一名导演,执导了《白莲花》、《飞来的女婿》、《月亮湾的风波》、《洱海情波》等影片。还曾打算将三十年代的著名演员王莹创作的小说《宝姑》搬上银幕,但未能如愿。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去世,终年81岁。

而就在这之前的头一天,他在《独立大队》中老“伙伴”郭振清,也在天津离世了,享年78岁。

郭振清这个演员还算是幸运的。他在特殊年代,并未遭到迫害。这当然首先源于他的出身好,另外就是因为他人缘好。他晚年又参演了《艳阳天》、《钢铁巨人》、《决裂》、《山村新人》、《小字辈》、《四等小站》等影片,1981年回到了他的家乡天津电视台工作。作为导演执导了《大虎》等电影。

郭振清一生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和《独立大队》中的马龙,最令我们印象深刻。

庞学勤在《独立大队》中展现了出色的演技。他此后担任了长影厂演员剧团团长、长影厂副厂长等职务,又主演了《兵临城下》、《烈火中永生》、《花园街五号》、《追赶太阳的人们》等影片。1985年前往珠海发展,2014年获得了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5年10月12日,庞学勤在珠海逝世,享年86岁。

孙笑非是长影厂的“龙套王”。他1948年进入东影厂(长影厂前身)做演员,从影40多年,在银幕上扮演过众多身份各异的角色,但基本上全都“一闪而过”。《独立大队》中的李登高,算是戏份较多的人物,孙笑非演得活灵活现。1991年,这位“绿叶演员”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6岁。

达奇也是一位高大帅气且气质硬朗的男演员,《独立大队》中的牛牯这个角色,与他本人非常接近。但他此后却多在电影中出演“老人”形象,如《景颇姑娘》中的文帅、《车轮滚滚》中的耿东山、《熊迹》中的老魏爷等。

此后,他又主演了众多影视作品,其中90版《封神榜》中的纣王一角,成了我们共同的回忆。2023年9月28,达奇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因心肺衰竭去世,享年90岁。

此外,扮演沈阿根的刘世龙、扮演三中队长的褚大章、扮演匪连长的崔超明、扮演地主婆的苏芸等演员,也都相继离世了。

如今,《独立大队》这部电影的音乐犹在耳边,而电影中的那些画面和台词也都清晰可辨。可是创作出这部作品的那些艺术家,却都已告别了这个世界。我们的心中,不由产生了深深的伤感。

在此,感谢陆柱国、王炎、王启民、中叔皇、郭振清、庞学勤、达奇等老艺术家的通力合作,共同创作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好电影《独立大队》,也衷心希望他们能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那么说到《独立大队》这部老电影,究竟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呢?对于影片中的哪些桥段和台词,还记忆犹新呢?欢迎大伙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的影迷朋友,进行回味和点评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