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时分,白云低垂,一轮新日照亮陇原大地。这里,九曲黄河蜿蜒向前,祁连草原绿意盎然,戈壁茫茫,群山连绵。
古时,张骞、法显、玄奘等人穿过形如“玉如意”的大美甘肃一路西去,创造并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今日,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进入甘肃省后,途经天水市、兰州市,一路沿着河西走廊,探寻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留下的点点痕迹,领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展现出的时代新颜,期待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昂扬生机。
这是8月7日在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拍摄的丹霞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可任 摄
往昔
步入甘肃省博物馆的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首排展柜中静静躺着不久前才结束外展、回归亮相的四羊首青铜权杖头。
权杖头有昭示身份、象征权威的作用,最早的权杖头发现于西亚等地,在华夏文明中这一器具并不常见。这只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四羊首青铜权杖头,无疑是数千年前东西文明相互交融的“见证者”。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介绍,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肃一直是东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孔道。从玉门关沿着河西走廊,往东翻过陇山,这一路上散落着许多文物。
正中以浮雕形式呈现古希腊神话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东罗马鎏金银盘、反映胡汉交融的画像砖、记载着西方使节来访的简牍……班睿一件接一件地介绍着馆藏文物。“这些文物说明古丝绸之路是双向的,中华文明沿着这条路传播到西方的同时,西方文明同样来到中华大地。”
陆上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简牍、泥塑、壁画等文物丰富多彩,烽燧驿站、寺塔石窟等遗址如繁星般散落各地。
“陇坻之名山,河西之灵岳。”车队驶入西秦岭支脉小陇山的“深闺”之中,在“陇上江南”天水的西南一隅,遇见了1600多年前后秦皇帝姚兴在此开窟造像,后经10余个王朝的接续营建与重修,最终造就的一颗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明珠——麦积山石窟。
7月30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在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孙晓峰看来,麦积山石窟的窟龛形制、造像题材与风格、壁画内容与技法等融合各种外来文化艺术元素,无不为历史上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真实例证。
藻井中“三兔共耳”的图案出现在欧洲教堂、颜料所用青金石来自阿富汗等地……敦煌莫高窟不仅见证了上千年时间的变迁,更是娓娓讲述着东西文明相互交融的故事。
今时
2000多年前,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如今,共建“一带一路”赋予了这“四郡”新的时代意义,让其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在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堆场一隅,垒放着一堆堆木材。武威国投公司董事长许国瑞站在高高的龙门架下介绍说,武威地处亚欧大陆桥咽喉位置,如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已相继开通中欧班列“天马号”、跨境电商专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国际货运班列,为共建“一带一路”带去木材、太阳能光伏板等商品。
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在甘肃(武威)国际陆港采访。新华社发(卓鹏 摄)
据统计,自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投入运营至今,已累计发运国际货运班列198列,货运总量约32.32万吨,货运总值约29.48亿元。
敦煌,在河西走廊的西边尽头,仍能听到东西文明交融的阵阵回响。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敦煌研究院专家多次前往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在丝绸之路古遗址开展考察和交流,通过联合考古等方式,推动敦煌文物保护技术逐步走向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如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东亚文化之都”等平台的搭建,以及《千手千眼》《乐动敦煌》等一系列优秀剧目,不断吸引着外国友人来到敦煌,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增进了解,让“心相通”变为现实。
游客在莫高窟游览(6月8日摄)。新华社发(张晓亮 摄)
未来
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十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甘肃敞开怀抱,准备进一步拓宽合作发展之路、文明对话之路。
如今,武威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正在准备建设二期项目,新增2条装卸线,配套装卸设备和智慧化设施,届时该场站将具备成件包装、小汽车等多种品类货物的装卸运输能力,极大地丰富铁路集装箱场站的货物运输功能,项目力争今年底前建成投运。
当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中的各类机械忙碌运转时,甘肃省博物馆内游客如织。班睿对下一步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充满期待。他说,甘肃省博物馆的数字化展览已在埃及、俄罗斯、约旦、蒙古国等地落地。该馆正计划与故宫博物院、巴基斯坦多家博物馆合作举办“香远溢清——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展”,让犍陀罗艺术在丝绸之路沿线文明交流互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创造力。
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何威说,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游客,兰州市已拜访了多国使馆,加大对多语种导游的培训力度,便于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华文明。
暮色时分,金城兰州,蜿蜒黄河穿城而过,落日将晚霞洒在水面上,中山桥横跨两岸,如织的游人穿梭其上。共建“一带一路”同样好似一座桥梁,促进着不同文明间的互学互鉴,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跨山越海,相聚一堂,共同谱写未来的美好蓝图。
7月19日,游客在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的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游览。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从兰州一路向西1000多公里直至敦煌。敦,大也,煌,盛也。陇原数日行,见识敦与煌。离开敦煌,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继续向西驶去。(记者 朱瑞卿、韩冰、范培珅;参与记者 张智敏)
来源: 新华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