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关注本号,更多行业内容推送
「老建筑的重生」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许多老旧建筑失去了其原有用途
被搁置弃用
时光飞逝,却依然不失经典
风格迥异的老建筑
如同历经沧桑的老者一般
似乎还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随着当下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老建筑被改造重建
不过不同类型的老建筑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保留」还是「拆除」?
「延续」还是「创新」?
这其中新与旧之间的矛盾
该如何达到一种平衡?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优秀案例
看这些曾经破败的老建筑
如何在设计师手下重新焕发光彩~
01.水墨画间的新旧交替
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
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本是几十年里的青砖老糖厂,设计以漓江水为背景,以喀斯特地貌为大幕,经过重新修葺,摇身成为融自然工业为一体富有设计感的度假酒店。
这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青山连绵的蜿蜒漓江,糖舍在这幅犹如水墨画的风景中如遗世独立般地存在。场地内自然景观丰富,并保留有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老糖厂和同时期用于蔗糖运输的工业桁架。
酒店外的水景巨大而清澈,绿色的池塘几乎与漓江水同色,又恰到好处地将老建筑与喀斯特景观融入同一画面中,十分惊艳。
新建筑外形简单,尽量克制,以避免过于外显的表现力对老建筑造成的干扰。同时,新建体量被严格控制低于老厂房,并沿用老糖厂的坡屋顶形式与屋顶角度,继而使新、老建筑在同一个秩序中演进、更迭。
建筑的所有材料都取材自当地,凸显当地特色的同时,也能降低运输能耗,阿丽拉力图最大程度上保留老糖厂的原本风貌,将时尚奢华和简约大气融入历史感。
设计不是夺人眼球的浮夸,而是用简练的线条、干净的色调、大篇幅的留白,配合光影流动,形成独特的设计,在喀斯特地貌静享60年代复古时光。
02.厦门厢语香苑
起:本案位于厦门翔安区大宅火龙果村,由村里3幢不同年代的祖屋和两幢新建建筑组成,3幢祖屋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不等,属建筑加室内改造,新的建筑为室内设计。
源:作品重在对儿时记忆的牵绊。屋檐下奶奶的期盼,春天的雷雨,夏天的萤火虫,秋天的晚霞,冬天的凋零,水塘捉泥鳅,四果汤,包粽子,节日里一把凳子等着一场高甲戏或露天电影,晚饭后星夜下纳凉,听着长辈讲着古老的故事。
问:祖屋有两幢已经出现倒塌情况,位置不同,古建大多由老的条石加夯土还有木结构,有趣的是位置不同,留给设计很大的思考,一栋近期古建是闽南传统石条做法,只需加固即可。
思:设计师从小在闽南长大,对于当地的文化与信仰比较熟悉,传统古建如果以修旧如归方式会让建筑过于陈旧,当代生活上已有完全不同的方式,何不顺势而为,以原有倒塌的建筑用一种全新建筑来碰撞,未倒塌进行加固和梳理,比较新的祖屋则进行现场改善与后置灯的植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03.玫瑰庄园酒店
本项目位于湖州与杭州之间的小城镇埭溪,坐落于山脚地势平缓的半坡上,四面环绕竹林,所见之处茶海漫山。整个区域未来将包含一片面积广阔的玫瑰种植园,以及度假酒店、矿物疗养中心和芳香博物馆。
作为接待使用的小体量建筑,玫瑰庄园精品酒店是整个规划的第一阶段,设置有服务台、餐厅、多功能等公共区域,以及少量客房。其余项目将在其之后陆续建成,逐渐形成一个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相互理解的整体。场地已有的独立建筑采用了浙江传统的建筑形式,我们选择保留此现有的老建筑,在旁边安置新建筑与之毗连。
设计灵感由此而生,采用浙江当地古老而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材料,寻求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可以更适合这片场地,并由此为出发点选定了本项目的最终位置。建筑物与场地现有的农场垂直分布,使农场与两栋建筑之间建立起对话,同时又运用平台和游泳池使两个实体相连接。
建筑设计概念来自于典型的房屋形式:坡屋顶和四面围合的建筑墙体。然后采用了四个钢”盒子”来影响此建筑。其中主要的一个以八米高的体量切开建筑物,创造了一个室外流通空间,可通往二层的户外阶梯楼梯和画廊。
屋顶通过木椽与钢结构的组合结构来实现超长跨度,结构外露的形式,为项目的公共区域创造自由阔达的空间体验。建筑的南侧同时设有有顶露台,为使用者提供视野开阔的观景区。
04.渝舍印象酒店
在上海里弄的新旧蝶变
项目地址位于中国上海市复兴东路上,毗邻豫园,故取谐音“渝舍印象”。项目原是一家旧招待所兼棋牌室,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再造更新,业主希望在加固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解构新的民宿含义。
原招待所由四栋旧楼组成,楼内空间狭小,光线不足,改造的重点便是空间重构,为原本狭小昏暗的内部空间引入阳光和自然。历经半年余,设计师将旧宅解构嫁接成现在的一栋庭院相间、内外相连的复合建筑。由水岸造景、露台、客房、餐厅、茶室以及园林等部分组成,兼具了民宿的功能性和景观,讲究细节的精致打磨,在整体房屋格局修旧如旧的基础上,通过内饰和软装的搭配,让昔日的上海里弄经历了新旧交替的时代蝶变。
改造后的渝舍印象由两栋楼组成,设计过程从整合的角度梳理了文化、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入口处以折叠巡回的青砖引入,为空间的公共与私密提供了过渡。参考北方的四合院和上海小院的特点,设计师大刀阔斧,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辟出一处院落,解决了建筑间的孤立状态,使客房、前厅大堂和咖啡厅视觉上遥相呼应,院落的引入集中体现了传统建筑的造园思想。
民宿客房在朝南的主楼,楼内空间功能分区布局巧妙,恰到好处。中庭,将楼道空间与露台以及后院全部打通,达到视线与空间的最大程度的开放。玻璃天窗保证了客房公共区域的采光需求,一改老旧房屋的昏暗,铜质和实木相结合的楼梯承上启下。阳光照进天窗,辗转映射在二楼白墙,透过挑空的中庭玻璃栈道照射到一楼水磨石地面,整个空间一气呵成,显得更加充沛明亮。
大片窗户和钢板组成干干净净的冷色基调,与透出的暖黄光形成对比,正如渝舍印象的经营模式:用酒店式的管理方法,民宿的人文情怀去经营。这里有书籍、音乐、咖啡和茶,懒懒地坐在舒服的沙发上,发呆、看书、聊天,坐上一下午。
房间“淳”主基调是新中式风格,因其质朴敦厚而得名“淳”,房间里大大的玻璃落地窗,让你安静地看这个绿色的小世界,不去打扰那院中的生灵,毗邻闹市却又大隐于市。
在新中式风格设计过程中,采用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古代“镜”原以铜或铁铸,现代设计师喜欢采用未经过度加工的铜料与圆形镜面组合,要勾勒生活品质,一个足以。简约梳妆台遇见陶瓷大浴缸,木艺遇见铁艺,厚重的铜镜遇到琉璃玻璃窗,现代化设施遇到别出心裁的设计,这就是渝舍印象。
城市民宿除了硬件的完善,核心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被民宿想要表达的情感所征服,认同它的理念,赞美它陈述的生活方式,它所表达的人生态度,这间民宿才被称为精品民宿,或者是文化民宿。设计师在打造渝舍印象的时候,希望带给在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享受到便利的智能化设施和温暖的人文情怀。
05“云漫松间”民宿
老物糅合新貌
前话:浙江建德三都的八亩丘,有一所乡野祖屋改建的精致民宿,隐匿在海拔700米高的山丘之中,宛如世外桃源。民宿原本名曰“明月松间”,意在缅怀老屋主人兵哥儿时记忆中明月映于庭院松枝间的景象。只可惜花名有主,民宿转而取名“云漫松间”。
源:项目起于兵哥的“归家”梦——山野作伴,田园为趣,无拘无束,随性自然。一个好的民宿,不会去打扰大自然最原始的生态,而是以最恰当的姿态融入其中,“云漫松间”正是如此。设计团队的任务是改建两间原有农舍,加建三间新屋,在保留泥墙上岁月斑驳的痕迹和特色山居外观的同时,将现代化的设计糅合其中。
问:保留并改建已经破败的老土房是个不小的挑战,设计团队面临三大难题。首先,老建筑改造存在极大结构隐患与使用问题:老宅采光不足,夯土墙年久失修濒临坍塌。其次,场地束缚较大:空间有限,动线关系局促。再次,必须调和新与老的激烈碰撞:旧格局与建材无法满足新生活与需求。
解:应对采光和结构受力问题,设计团队采用钢柱双向夹固土墙,并在钢柱间通体嵌入向外突出的落地玻璃窗,同时挑高窗顶屋檐,使得土墙整体牢固度提升,整个房子内外通透,采光量倍增,居住体验更为安全舒适。为破解场地束缚问题,设计团队有机的调和新加建筑的位置摆布,因地制宜的塑造其与原有山体的空间关系,还在动线梳理上将所有房间采用后置进入方式,最大程度保留房间的私密性。关于新与老的对抗,设计团队选择了最质朴的方式处理。主楼保留原有土夯墙和木料,副楼原地取材——山石做墙,古木装饰,老物改造。既保留了老建筑的旧时光记忆,又提升了现代人的居住品质,使得建筑与周围的山林鸟鸣、明月清风都产生了有趣和谐的连接。
结语:主人心中有一个梦,恰好我们是造梦者。
06青龙坞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
青龙坞是一片古村,隐匿在浙江桐庐的山林深处,因流经此地的一条溪水而得名。村中有一座木骨泥墙的老宅,紧邻一条山路,南面背靠青山,北面俯拥低台院落。
在占地仅232平米、高7.2米的双层空间中,置入一个可容纳20人的胶囊旅社、一个乡村社区书店和阅览室。如何在一个紧凑空间里保证住宿区的私密性,又要同时满足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整体空间的连续性,是这个项目带来的最大挑战,也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拆除了老宅原有的楼板和隔墙后,一楼作为图书馆和公共区域。建筑师在空间中置入了两个“漂浮”的独立结构,分别用作男生“楼”和女生“楼”。在为客房区域分层时,建筑师没有采用常规的楼层高度,而是特地用坐卧所需的高度——1.35米——作为胶囊住宿区二层以上的楼板高度,以堆叠的形式构成三层“楼中楼”,制造出有趣的视角和不同寻常的空间尺度;同时,住宿区楼板之间相互交错,在部分区域构成“双层”挑高,满足住客通行和站立的需要。当人们站在平台上时,他的视点高度超过了上一层楼板的高度。
建筑东面坐拥极佳的自然景观,于是建筑师将东面的整面山墙剖开,嵌入一个由木框架和聚碳酸酯波浪板构成的透明房子,让青山和绿林晕染至室内,屋顶的天窗也增加了室内空间的采光。暮色降临时,室内的灯光透射而出,温存着山村的静夜,书香伴随人迹,凝聚了村民的日常和情感、激活了村落的脉搏,也点亮了新的生活理想。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一林设计工作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