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过时的老舰,一段唏嘘的历史:14年抗战时期的出云号装甲舰

一条过时的老舰,一段唏嘘的历史:14年抗战时期的出云号装甲舰

首页冒险解谜逃离江田岛更新时间:2024-07-27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字关注“燃烧的岛群”,我们不做他人文章的搬运工,只提供准确的历史依据和独到的见解分析,用地缘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来讲述历史和旅行的精彩!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自媒体第129篇原创文章。

图1. 出云国在日本本州岛西部的位置示意

出云是日本的一个古国名,位于今本州大岛西部岛根县的东半部。坐落有日本最有影响的神社之一:出云大社——一个祭祀日本古代神话中农耕之神、结缘之神的大神社。出云国也是日本远古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之一,当日本开始大肆发展海军的时候,古国名被用来命名主力舰,“出云”这个名字被命名给本文介绍的这艘装甲巡洋舰。

一、出云号装甲巡洋舰的早期经历

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击败大清北洋舰队后,膨胀的日本海军加快了穷兵黩武的步伐,提出了“六·六”舰队的建造计划(即6艘战列舰加6艘装甲巡洋舰)。利用大清的赔款(用中国人的钱买打中国人的军舰,悲哀!),日本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一型当时最新的装甲巡洋舰,命名为出云号,1898年5月14日开工,1900年9月25日竣工。

图2. 出云号装甲巡洋舰,注意舰身中部3个烟囱和前后双联装8英寸主炮

设计建造于19世纪末期的出云号实际上还是一艘前无畏舰时代的装甲巡洋舰,动力系统仍采用烧煤的蒸汽机,与仅仅早服役10多年的定远级铁甲舰相比,出云号吨位更高,主炮口径略小,但是射速射程都不可同日而语,正体现了那个时代飞速发展的装甲舰技术特点(详见)。与其他国家同期设计建造的装甲巡洋舰相比,日本人考虑到出云号的主要对手仍然是东亚的中国和俄国,补给方便,因此减少了装煤量,靠牺牲续航距离来换取武器装备的加强。

图3. 1942年7月,出云号被划为一等巡洋舰以弥补主力舰的不足

出云号建成时的标准排水量为9503吨,满载排水量10305吨,远超过北洋水师曾经的绝对主力舰定远级(实际上甲午战争还在进行时,日本订购的前无畏舰已经在欧洲等待返回),功率14500马力,设计最大航速20.75节,试航时曾跑出21.74节的最大速度,续航力7500海里(10节)。从外观上来看,出云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舰体中部的三个笔直的大烟囱,加上前后各一座主炮塔和前后舰桥使整舰看起来非常对称。

出云号的主要武器包括双联装8英寸(203mm)45倍径主炮2座4门,6英寸(152mm)40倍径单装副炮14 门,3英寸(76mm)40倍径(12磅)速射炮12门,47mm(2.5磅)哈奇开斯速射炮8门,457mm鱼雷发射管4具,编制672人。刚刚服役时期的出云号仍然以水面舰艇为主要对手,其武器类型与甲午海战时的战舰差异不大。

图4. 停泊在上海黄浦江上,外滩旁边的出云号一等海防舰,这是中国最虚弱耻辱的时代

1900年12月8日,出云号抵达日本本土并成为联合舰队的主力装甲巡洋舰之一,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21年9月,已显老旧的出云号变更为一等海防舰,并成为海军兵学校的训练舰。1924年,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空中威胁,出云号拆除了4门12磅炮加装高平两用的三年式8公分高射炮;1930-1931年拆除了位于水下的鱼雷发射管与舱面甲板上的部分6英寸副炮;1934年,改装增设九O式二号水上侦察机操作设备;1935年维修时拆掉所有锅炉,更换为6座油煤混烧设计的舰政本部式水管锅炉,输出功率下降到7,000匹马力,极速降低至16节,搭载的燃料变成1428吨燃煤、329吨重油,出云号的满载吨位也增加至10,864公吨。

二、早早成为侵华日本舰队旗舰

1932年1月28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双方在上海市区激战,为了策应陆上作战,2月2日,日本海军新设立第三舰队,首任指挥官为野村吉三郎海军中将(日后偷袭珍珠港前最后的日方谈判特使就是这个野村),出云号被编为第三舰队的旗舰,充当侵华急先锋。2月8日,出云号驶抵上海,开启了其长达十年的侵华日程,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更为熟悉的一艘倭舰。

图5. 1932年刚抵达上海时的出云号

上海滩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为了给日寇沉重的打击,号称“民国第一*手”的王亚樵曾策划炸毁“出云”舰,他的计划是将一枚改装过的水雷放置到出云号舰底然后引爆,接近二战中在地中海的意大利海军敢死队的方式。

图6. 号称民国第一*手的王亚樵,他策划了1932年爆破出云号的行动

王亚樵选拔了7名水性娴熟者在闵行地区秘密训练,再挑出其中最出色的两名去执行这个敢死任务。改装后的水雷装填了500磅(226公斤)炸药,并用40只空的油桶密封好固定在一起,将水雷固定在下面,以便潜水员能在水中隐蔽地推行水雷。

图7. 因日美谈判而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野村吉三郎,当时为退役海军大将

1932年3月1日,两名勇士搭乘渔船拖拽着水雷出发,在兼任吴淞要塞司令的国军第156旅旅长翁照垣的暗中护送下,隐蔽前进至出云号附近,虽然水雷被密送到出云号舰底,但由于长江口水流湍急,水雷未能很好地固定而未能炸毁出云号。出云号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两个月后的1932年4月29日,同样经王亚樵策划,朝鲜义士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用炸弹炸瞎了第三舰队指挥官野村吉三郎的右眼。

三、1937年8月中国空军对出云号的轰炸

“七·七”事变爆发后,1937年8月13日夜,日本内阁决定对上海地区增兵,企图以武力方式压迫中国屈服。为了响应日本内阁的决定,日本海军也以第三舰队为主力策划对中国内地城市进行袭击。中方则针锋相对,在8月14日起陆续发起了多次英勇的海空袭击。

图8. 1937年,停靠在上海日本驻华总领事馆前的出云号

当时第三舰队主要是由老式巡洋舰、驱逐舰和炮艇组成,只有旗舰出云号和第1水雷战队旗舰川内号轻巡洋舰上各自搭载有一架九五式水上侦察机。根据日方记载,出云号舰载水侦的驾驶员是出崎良平三飞曹,指挥员兼机枪手是宫田大尉,川内号舰载水侦的驾驶员是森澄夫三飞曹,机枪手是藤岗与一一飞曹。

图9. 日军九五式水上飞机,是当时日本巡洋舰上的主力水上飞机

早在8月5日,中国空军第2大队(下辖第9、11、14三个中队)就从河南信阳转场到安徽南部的广德空军基地。该大队装备的诺斯罗普·伽玛2E型单发双座轰炸机是1934年起由杭州飞机制造厂和美国诺斯罗普公司合作生产的,装有1台710马力引擎,最大时速352千米,航程2300公里,装备2挺7.62毫米机枪,载弹量450公斤。在当时属于速度较快、载弹量适中的快速轻型轰炸机。

图10. 中国空军装备的诺斯罗普伽玛轻型轰炸机,实际上也是一种战斗轰炸机

8月14日早晨8点,2大队出动21架诺斯罗普·伽玛2E型轻轰炸机在副大队长孙桐岗的率领下飞往上海助战,他们一共携挂14枚250公斤炸弹与70枚50公斤炸弹。其中第11中队(中队长龚颖澄)携带的炸弹带有延迟引信,是轰炸出云号的主力。

图11. 中国空军2大队第14中队的1412号机,注意其双座中单翼固定起落架的特点

由于当天东海方向有台风过境,并不是一个适合空中作战的日子。2大队的飞机在潮湿的跑道起飞升空,克服紊乱的气流干扰飞向上海市区的黄浦江方向。9时5分左右,第11中队到达上海。当时台风的风速达每秒22米,天空中时而会下起暴雨,云层浓厚。龚颖澄带领中队飞到长江口,再由浦东方向进入攻击阵位。不巧的是,一大块乌云刚好在这时遮住了出云号,龚队长率各机冲入乌云之中,在10点10分左右,从240米左右的空中穿出乌云,对准出云号投下了每机携带的两枚250千克的炸弹。

图12. 中国空军猛烈轰炸日本舰队,但上方双翼霍克III并不擅长俯冲轰炸,下方日舰也不象出云

由于能见度不佳,参战的中方飞行员们无法确认命中数,只知道炸弹在敌舰旁边纷纷激起高大的水柱,日舰纷纷向长江口外鱼贯遁去。日方记载在10点22分,有3架中国轰炸机向停泊中的出云号投下炸弹,但无一命中。完成任务后,15架飞机经昆山返回了广德,另外6架因天气原因分别在嘉兴、笕桥等地降落,两小时也陆续返回了广德基地,当天上午的出击虽没能命中出云号,但也没有遭受损失。

图13. 反应淞沪战役海空战的油画,下单翼的日机只可能来自加贺号航空母舰

当天下午的14时20分,21架诺斯罗普轰炸机再度出击轰炸汇山码头等地。受上午被袭击的影响,出云号和川内号各自起飞了自己的九五式水上侦察机担任空中警戒。

图14. 中国空军第24战斗机中队队长刘粹刚座机2401号,814当天他与梁鸿云也一起出击

约16时,川内号舰载机森橙夫三飞曹首先发现了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24战斗机中队的三机编队(刘粹刚、梁鸿云、袁宝康),并从后方偷袭得手,击落了由副中队长梁鸿云中尉驾驶的2410号机(霍克III型双翼机)。梁鸿云身重五弹,迫降在虹桥机场后伤重不治。

图15. 国军装备的柯蒂斯霍克II型双翼战斗机,周庭芳的第34战斗机中队大部分为本型机

也是在16时左右,出云号舰载机发现了第2大队第9中队的诺斯罗普轰炸机编队,他当即从云中钻出,突然迎面袭击了907号机(驾驶员祝鸿信,后座机枪手任云阁)。子弹击穿了907号机的风挡玻璃,祝鸿信手部中弹,任云阁胸部中弹当场阵亡,飞机迫降于杨行镇北宗村小庙附近的棉花田里,祝鸿信被救出紧急送院治疗。907号被攻击后,9中队另外一架902机(驾驶员为全正熹)反应很快,立马对宫田机还击了一梭子,可惜未能命中。宫田机向低空躲避而去,他还不想以寡敌众同时招惹那么多中国飞机。

图16. 在长江上与日本舰载水上机缠斗的霍克III

就在这时,一架霍克III战机忽然从高空朝着宫田机猛扑过来,一梭子弹直接打断了九五式水侦的右翼支柱。这架霍克III的驾驶员是中国空军第34驱逐机中队中队长周庭芳,他当时正率领着他中队的另外5架霍克II驱逐机为诺斯罗普机护航。为了增加攻击力,周庭芳机还携带了50公斤炸弹2枚,18公斤小炸弹5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霍克III的机动力。

图17. 中国空军霍克III战斗机在814当天也击落了多架日本海航的九六陆攻

被周庭芳盯上的宫田机驾驶员出崎良平的飞行技术也相当可以,双方缠斗了足足20分钟,日机利用浓云左躲右闪,周庭芳死死咬住并接连击中宫田机,最后重伤的九五式逃入出云号的防空火力圈,才摆脱了周庭芳的追击。宫田机在试图降落时后机身折断,宫田和出崎被甩出飞机,由江面上的日军小艇救回,幸免一死。

图18. 陈应明画作:814空战击落日海航九六陆攻的霍克II战斗机

除了空战中被击落的907号机,2大队第14中队的李传谋机也被猛烈的高射炮火击伤,于常州机场迫降时失事殉职。在8月14日这一天的出击中,中国空军为攻击出云号实际损失了2架诺斯罗普轰炸机,虽也消灭了出云号的舰载机,可惜的是投弹未有命中。

图19. 反映沈崇海的904号机撞击出云号的油画,注意日舰形象的错误较多

8月19日上午9时,第11中队中队长龚颖澄和第9中队中队长谢郁青各率7架诺斯罗普轰炸机,再次前往长江口外的佘山、白龙港一带海面袭炸日舰。9中队分队长沈崇海中尉与轰炸员陈锡纯准尉所驾904号机在通过上海南汇上空时,发动机故障冒烟,谢郁青队长示意其返航,沈崇海机组执意继续前行*敌报国,逐渐落后跟在机队后方,当轰炸任务执行完毕后,9中队发现904号机失踪不知去向。

图20. 隶属于第9中队的沈崇海驾驶的904号诺斯罗普轻轰炸机

后来为提振士气民心,将失踪的904号机修改成该机冲撞日舰出云号的版本。虽然没有目击者证明904机撞击了出云号(出云号也未有记载被撞击),但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沈崇海等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奋勇争先的气概仍将浩气长存!

四、1937年8月鱼雷艇突击出云号

在空中攻击的同时,中国海军也实施了一次水上袭击。当时的中国海军实力与日军差距太大,只能以小博大,计划以海军电雷学校快艇大队的两条鱼雷艇突击出云号。1933年设立于江苏江阴要塞的电雷学校拥有隐蔽于山洞的艇库,暗藏从英德两国购入的15艘鱼雷快艇。

图21. 停泊于上海黄浦江上的出云号海防舰

8月14日,快艇大队的史102号与文171号两艇奉命赴沪袭击出云舰。他们在白天伪装成民船昼伏夜行潜入上海水域。史102艇于15日晚到达龙华,文171艇则因故障于16日抵达。两名艇长16日白天登岸侦察了地形和出云号位置,决定由史102单艇担任主攻,文171艇负责接应。

图22. 一战时期著名的英制CMB55型鱼雷艇改进成的中国鱼雷艇

两艇皆从英国进口,为一战时期英国造CMB 55型的基础上改进,排水量12.4吨,主机为两台汽油机,功率950马力,双轴推进,最高航速40.3节,乘员5人。主武器是2条18英寸的白头鱼雷,另有2挺7.9毫米机枪。艇上没有鱼雷发射管,两枚鱼雷平时置于艇艉的滑槽,发射时由鱼雷手松开固定夹,并将鱼雷推入水中让其自行前进,快艇则同时加速转向撤离。

图23. 二战同期的苏联鱼雷艇,注意两条鱼雷也是放置于艇尾滑轨上,作战时抛入海中导致精度较差

16日晚上8点正,史102艇从上海新龙华出动,经过董家渡的三道沉船阻塞线并避开他国舰艇,向出云号停泊的日本邮船码头疾驶而去。夜里因观察困难,日军率先发现了来袭快艇,立即拉起警报并枪炮齐鸣在史102艇周围打起林立的水柱。史102艇在弹雨中逼近至距日舰300米处,以50度射角发射了两枚鱼雷而后转舵而去。一条鱼雷错失日舰击中了岸壁,另一条击中日舰防雷网,炸毁了正在敷网的驳船,未能给出云号以有效打击。

图24. 被乘员放弃并搁浅在九江路税关栈桥码头附近的史102号中国鱼雷艇

史102号在转向脱离时,油箱等处被炮弹击中受损,最终抢滩搁浅在九江路税关栈桥码头的附近,艇员将艇上机枪拆卸后抛入江中,随后游泳逃离,最终都上岸脱险。出云号自遭此次袭击后,主动躲避到黄浦江更下游之处投锚并强化了防护措施,舰体周围广敷防雷网,同时在四周系留大批驳船、轮船,以防再度遭到中国军队的袭击。

五、1939年1月出云号被岸炮击伤

1939年1月,根据日军记载,出云号和妙高号重巡洋舰及一艘驱逐舰为了配合对杭州湾周边地区的压制,出动执行对岸炮击任务。

图25. 出云号主炮正在发射主炮

当时杭州湾的中国军队在山腹筑有炮台,日舰使用203mm主炮对中国军队的炮台进行炮击。中方炮台开炮还击,双方的炮战持续了几个小时后,中国军队的一发重炮炮弹准确命中了出云——200mm以上的重炮炮弹从后甲板右舷、舰长升降口附近穿入舰体,爆炸贯穿到反方向的左舷,在左舷吃水线上1米处的装甲板炸开一个直径半米的大窟窿。

图26. 出云号的副炮操作室情景

此战后,出云舰带着伤亡人员撤回上海,由停泊在黄浦江的朝日号修理舰进行紧急抢修。因受伤过重,被迫返回日本佐世保军港进行大修。

图27. 1939年底,停泊于上海海面的朝日号修理舰,他为出云号提供了简单维修

由于中方记载的缺乏,经过考证认为这一战发生在浙江镇海的可能性更大。

图28. 一万吨级的后条约型新锐重巡洋舰妙高号,参加了1939年1月的岸轰战斗

镇海是位于浙江宁波的海防重镇,1884年中法战争中,镇海炮台和南洋水师数舰曾在此处力战法军舰队。抗战前,此地设有镇海要塞区,是海防重点。到了1932年,镇海口还有威远、安远、绥远、平远、宏远等炮台能继续使用,共有各类大炮22门,其中可用的还有15门。1932年设海军镇海炮台总台,有官兵1600余名,分驻各炮台间,并有镇海炮台掩护部队一个团。

图29. 宁波镇海威远炮台现存的两门德国造重炮

1934年开始,民国政府继续在此构筑永久工事。到1936年抗战前夕,除原有宏远、威远等炮台得以保留外,另建新镇远1、2、3、4号炮台,为钢筋混凝土构筑并配有高射炮队保护。镇海炮台共有德国克虏伯造240mm大炮2门、210mm大炮6门、170mm大炮1门,多是1866年生产的老爷货,射速约5分钟一发,与日舰相比,火炮射程近、射速慢、精度差。抗战开始后,守军也曾以轮船沉塞甬江航道,并通过海军布雷队进行水雷布设,可谓防护森严。

图30. 今天的镇海安远炮台纪念公园,当天炮战的可能功臣

从1937年9月到1941年4月镇海沦陷,日军战舰飞机屡次来犯,镇海炮台与日军的交战纪录达40余次(如国军记载1937年9月20日,日军军舰首犯镇海口就向威远、宏远炮台开炮25发,镇海口守军还击25发),很多战斗无法核实战果,1939年1月的这次炮击命中,可能就是某次没能确定和记录的战果之一。

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出云号经历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日),出云号和驱逐舰莲号、炮舰鸟羽号对泊于上海的美国威克号内河炮舰和英国海燕号炮舰进行射击,在日军压倒性的优势下,美舰挂起了白旗,而英舰一直坚持到被击沉。这是珍珠港空袭之后,日军对英美最初的战争行为。

图31. 被美军击毁的出云号,注意舰上的主炮和副炮已经被拆除

随后,为了支持日军对东南亚的登陆作战,仍然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出云号奉命南下支持在菲律宾林加延湾的登陆。12月31日,出云号在林加延港外触雷中创,不得不在1942年2月被拖拽到香港修理。1942年7月1日,出云号再次被重新分类为一等巡洋舰。1943年底,出云号返回日本并重新分类为训练舰,供江田岛海军兵学校使用。

图32. 被击沉侧翻在濑户内海吴军港内的出云号

1945年3月,在一次美军空袭后,出云号拆除了前后两座主炮塔和4门副炮,换上了八九式12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两座(直接装在原来主炮的基座上),25毫米高射机炮三联装、双联装各两座,单装4座,共计14门,另有两座13.2mm哈奇开斯高射机枪。并截短了桅杆,以防盟军的空袭。然而还没等到空袭,在该舰改装工程完毕在返回吴港之时,在黑发岛海域触雷受损。

图33. 被美军击毁的出云号,照片由美军1947年空中拍摄

1945年7月24日,出云号幸运地躲过了美军对吴军港的第一天的大规模空袭,但在4天后的28日,航空母舰“黄蜂”号以及“香格里拉”号所载的20架飞机对“出云”号实施轰炸,有3颗近失弹在舰体附近爆炸,3人阵亡,爆炸的冲击波导致了该舰右舷撕开裂缝并进水,最终翻覆在港内岸边。出云号在11月20日被除去舰籍,1947年被打捞拆解。

图34. 1992年7月刊《航空知识》对出云号的报导文章

从1900年到1945年,出云号在日本海军序列里服役长达45年,虽然装甲巡洋舰这种舰种很快就过时,但在海军力量孱弱的中国沿海,出云号仍然是一个劲敌,中国海军空军和民间力量的多次努力仍未能给予其重创。在某些不严谨的小报文学里,为了吸引眼球,不但把几次出击吹嘘成大胜利,而且煞有其事地认为出云号已经被炸毁在中国,日本人为了掩饰失败用另外一艘同级舰开回来冒名顶替。这种地摊文学常见的套路,如果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大行其事,才是真正的悲哀!

敬请关注“燃烧的岛群”,搜索订阅同名公众号,内容更精彩!


往下拉一拉,高能评论区更精彩。如需转载,请点击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key=3A272829FC8C700FA7CC8B1FDEBECD58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