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非虚构”成为“纯文学”?中国式“非虚构小说”如何实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应具备怎样的文学品质?9月23日,广州市文联主办的2022年第四期“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读书沙龙系列主题阅读活动上,小说《乌江引》作者、文学创作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庞贝,以“如何让非虚构成为纯文学”为主题,讲述了小说《乌江引》在文体、结构等文本形式上的探索及其意义。
活动现场
今年3月,《乌江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联合推出后,迅即成为畅销书,先后登“中国好书”等多个权威月榜和季榜,并入选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打破纪实与虚构界限的文学作品,《乌江引》在文本形式方面具有独特的原创性。活动现场,庞贝介绍道,《乌江引》聚焦严肃的红色历史题材,虚构空间非常小,然而小说又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在创作之初,他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关系的问题。为此,他花费多年时间,从海量的史料间寻找缝隙,以补充根据史实生发出的小说细节,借此来消弭“小说”和“非虚构”的界限,使作品通过复调形式表现出纪实与虚构交融变奏的独特风格,呈现出一种叙事意义上的新文体。
作家庞贝
在庞贝看来,十多年来,国内“非虚构写作”已成热潮,出现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创作成果,然而也有很多“非虚构写作”存在技术性和文学性缺失,随着概念的不断更迭演变,损耗和消解了其应有的意义,未能有效地抵达应有的审美境地。面对这一问题,庞贝认为,“非虚构小说”写作,即在非虚构的框架下赋予作品更多的文学意义,是一种有效的突围路径。
活动现场,《乌江引》的读者代表们还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 读者唐赛艳现场展示了阅读《乌江引》两遍后在书上留下的密密麻麻的笔记,她说道:“《乌江引》通过惊心动魄的信息战描写,成功描绘出一幅恢宏壮阔的长征图景,深刻展现出红军战士的热血和勇气,这是对生命和青春的一份献礼。”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马含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