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沙市区驾车北行12公里,城市的喧嚣渐渐远离,一座恬静优美的村庄映入眼帘。这便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乡村振兴样本——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从长沙县、长沙市重点工程,到湖南省、中央部委重点项目,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一路升级,9年前的省级贫困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9年巨变。一个省级贫困村,如何蝶变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艺术小镇?成功密码是什么?能否复制?带着这些疑问,11月1日,由13省市区政协媒体30多人组成的大型联合采访团,走进了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探秘“乡村振兴浔龙河模式”。
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
踏进浔龙河小镇,迎面而来的是青山绿水,这里道路整洁、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吃住游功能齐全……采访团很难找到曾经贫困的痕迹。
通过沙盘可以看到,浔龙河村灵山秀水,竹林、树林遍布全村,水系尤其发达,浔龙河、金井河、麻林河交织环绕,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地貌互为映衬。
印象中传统落后的农村面貌彻底改观:村民集中安置区“有天有地有院子有门面”, 水电路气网和科教文卫体等配套设施齐全;这里还全面引进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村民活动中心及广场、农民菜园、农贸市场、自来水厂等公共项目,带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浔龙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风貌,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打造了云田谷、童勋营等景观,让村民也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采访团走进星空木屋和地球仓,看到丛林深处,一栋栋造型独特、精巧的星空木屋酒店和高科技含量、玲珑剔透的地球仓酒店随地而生,时隐时现,与山体和树林相依相伴,融为一体。
“美丽乡村 生态社区 特色产业”,这就是浔龙河村党总支第一*、浔龙河项目发起人柳中辉理想中“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柳中辉说,浔龙河的发展定位就是打造一个为当地农民提供城市生活品质,为都市人提供田园生活需求,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田园综合体。
寻找浔龙河成功密码
“浔龙河是三湘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湘声报社社长、总编辑郭俊杰说,他不是第一次来到浔龙河,但这次集体采访,让他对浔龙河又有了深一层认识。他认为,浔龙河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涌现出的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湖南样本。最让他触动的是浔龙河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保障和对发展源动力的认识。
在与村委工作人员的交流中,采访团得知,9年间,浔龙河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了近100倍,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13倍多。这让大家惊叹不已。村民贺彩珍就是在好呷街自家一楼门面卖起了擂茶,2015年搬进集中安置区,现在一年的收入相当于以前10年种地的收入。
如何全面兼顾农民、政府、企业三者合作共赢?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人才、资金问题?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意义?如何解决群众共同致富问题?座谈会上,采访团一行将话筒对准了“总策划师”柳中辉。
2009年,柳中辉放弃外地亿万生意,回到家乡当起了村官,怀揣着一个新型小城镇的梦想。他从盘活乡村资源和促进民生两部分入手,农民将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出让、流转或置换,以土地资源支持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实现致富增收。
村里的山、林、水、田、土都可以流转,按照每年每亩耕地600斤稻谷、林地150斤稻谷、水塘坡土200斤稻谷的价格折算成现金,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停车场、加油站等经营性项目,村民成为*;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村民实行集中居住,村民拆除旧房后获得约59 万元的补偿,凭旧宅基地可在集中居住区置换一套新房。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推动和监督作用,村民全程参与和分享,确保民生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此基础上,一批生态农业、养生、休闲旅游等产业项目被引进。如今,浔龙河形成了“教育产业为核心、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康养产业为配套、旅游产业为抓手”的产业格局。
“在处理几方关系上,我们把政府比作董事长,管大导向;我们企业作为总经理,负责操盘;农民则是*,享受分红。”省政协委员、湖南棕榈浔龙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聪球打了个比方。
“三进三助”助推乡村蝶变
浔龙河的变化,引起了湖南各级政协委员的关注,并将其作为2018年省政协“三进三助”聚力行动的启动点。
6月28日,省政协经科委组织委员赴浔龙河村开展“三进三助”聚力行动暨微建议办理会。这是贯穿本届省政协的重大履职品牌活动,旨在汇集全体委员的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社会力量,进企业、进园区、进乡村,助推企业发展、助推园区提升、助推乡村振兴。
“三进三助,进来的是政协委员,助推的是浔龙河的品牌建设、政策推动和产业发展。”柳中辉说,通过“三进三助”,许多来自经济界、科协界、工商联的委员点对点精准助推,在产业项目建设、企业产品创新、人才计划实施、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为浔龙河排忧解难。
2017年3月,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来浔龙河村考察后,评价这里的探索有三大意义:“一是解决了农民就地就近的就业创业问题;二是解决了农民发展依靠土地,但不依赖土地的问题;三是解决了农民发展依靠农业,但又不依赖农业的问题。”
“浔龙河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几乎所有来此考察的人,都会问柳中辉这个问题,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距城市半小时车程以内,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强三线城市近郊型农村,都可以广泛复制浔龙河模式。”
自从9年前回到家乡,柳中辉一直有两个梦想,一是改变家乡和老百姓命运,二是做推动中国农村发展的梦想者和实践者、甚至推动者。如今,看到浔龙河的发展得到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支持,他不禁感叹:“受老百姓欢迎的乡村振兴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