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岁,如何培养孩子的孝敬系统?

3到6岁,如何培养孩子的孝敬系统?

首页冒险解谜爷爷与奶奶3更新时间:2024-07-31

孝敬品质是基础~~孝敬系统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孝敬文化,而是基于新时代孩子性情发展的个人和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一整套训练体系。主要考虑到人性的自由和现实环境的改善,以及未来社会的期许。新孝敬系统也是脱胎于传统文化中对孩子的三级孝敬层次的要求:即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每个层次又可以分为远、近两个层级,共六个台阶。养父母之身、心在这里不再赘述,只想说说养父母之志,它包含着父母之理想和传承于孩子的综合的家国理想。实现或者部分实现父母的大家和儿子的“小我”的理想。这样父母一定会很自豪或者欣慰,同时父母之志也包括生活的智慧,就是说要把父母的期许建立在对孩子的自然秉性与科学预判上,要找到平衡点,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实现父母的2/3的志向,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谈谈在孩子3到6岁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孝敬系统。我们知道7到15岁是做好巩固,15到18岁是自我的内化和反馈。我们重点说一下3到6岁。按照古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和现代专家李玫瑾教授的观点需要采取以下几点:     一是要诱导孩子为父母做事,为家庭做家务,也就是说古人一直强调的“哄”孩子。二是要适当立规矩,把红线划出来。如生活起居,自己的事情自己尽量去做。三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无论是吃东西还是做事情,主动让孩子分享,大家也要及时的赞许。四是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通过交换、许诺、主动赠送等等,让孩子学会感恩。五是要和孩子善于拥抱、有肌肤接触之快乐,特别是帮父母捶背揉腿、洗脚等。六是要注意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由状态,适当给予压力,压力变动力。案例034《孝敬女孩》一、简况问题 Z同学是一个很文气又个性的女孩子,性格内向,父母离异,且都不在女孩身边,女孩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且爷爷奶奶忙于生计,每天从早忙到晚,疏于对女孩的监管。孩子在3-6岁时错过了最佳教育期。到了小学高年级段有许多不良的习惯,学习成绩下降,到了初中青春期,叛逆性极强。经常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后来又了解到,女孩的父亲曾经也是个“问题少年”,直到成家有了孩子,依然是个瘾君子。女孩母亲自然受不了,离家出走,失去联系。爷爷奶奶的这个逆子折腾完家里的积蓄,整天还不断的要从老人这里“搜刮。”于是乎孙女变成为两位老人唯一的希望和前行的动力。二、策略措施 我要求爷爷奶奶要多关心孩子,至少要有一个人在初中这三年专门关注孩子的成长,否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特别是老俩口将来没有依靠,将来还要靠这个孙女来养老送终。其次我找孩子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谈话:第一阶段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小缺失关爱,爷爷奶奶溺爱又疏于管理,现实情况自己只能自立自强;第二个阶段让女孩儿体谅爷爷奶奶的不容易,帮奶奶一起做小生意,体会挣钱的艰辛,承担生活责任;第三阶段建议女孩给爷爷奶奶做饭,做家务。于是孩子开始有了变化。三、效果反馈孩子在刚开始的转变比较缓慢。但是渐渐地孩子体会到了爷爷奶奶的艰辛。爷爷奶奶把全身心的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儿子。现在没了希望,又把全部的爱和希望放到了小孙女的身上。因此,自己要尽一份孝心。于是慢慢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孩子也因为孝敬,学习也开始有一些起色。四、动力回归改变一个人很难,几乎不可能,除非他自己想改变自己。Z同学的改变源自于内心爱的回归。只要耐心地让孩子得到心灵的关爱,她内心的动力也就被激发出来了。他心疼爷爷奶奶都70多岁了,还要自谋生路,儿子指望不上。孙女自然是老人唯一的希望。孩子的孝敬之心被唤醒了。五、家风改善Z同学的家风,在爷爷奶奶这一辈还算是勤俭持家,但到了女孩的父母这一代发生了偏差。女孩的改变是幸运的,也使这个大家庭的家风发生了回归并好转,甚至对于将来女孩的婚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六、教育心语孝敬系统本质就是感恩和责任,父母从小要训练孩子的舍得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而孝敬系统的训练也是从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的细节开始做起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