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如何才有胜算?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如何才有胜算?

首页冒险解谜蒸汽压路机更新时间:2024-08-01

德国统一后,一直力图避免东西两线作战。俾斯麦忧心忡忡,法国只有一条东部战线,俄国只有一条西部战线,而德国则东边是俄国西边是法国。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后一直在寻求外交孤立法国,这才有拉上奥国、俄国的“三皇同盟”。

法国只要失去了俄国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抗拒德国的碾压。德国与法国不可能和解,除非德国愿意吐出阿尔萨斯与洛林,而这对于德国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1890年俾斯麦“放下方向盘”后,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执掌德国大权。他对于俾斯麦孤立法国的外交战略不以为然,这就有了威廉二世在德国与俄国《再保险条约》合同期满时拒绝续约,这就直接导致1891年法国与俄国达成共同遏制德国的原则意见,并在1892年签署正式签署军事协定,明确“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130 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70万或80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该军事协定在履行了批准手续后,成为正式外交条约。

俄国从俾斯麦拉拢的盟友,变成遭威廉二世排斥的敌人,德国在俾斯麦辞职短短两年就陷入了法国与俄国东西夹击的战略态势中。俄国毕竟工业太落后了,法国也担心俄国能不能在德国大举进攻法国时在东线提供有效的军事牵制。

俄国首相维特也想“借鸡下蛋”,利用法国需要俄国牵制德国的心理,频频向法国借债,于是俄国的工业化也就在法国的支持下展开。就像德国人口碾压法国,俄国人口又碾压德国。一旦俄国实现了工业化,则德国必然在俄国“蒸汽压路机”面前毫无胜算。

德国得罪了法国,逼走了俄国,如果德国愿意对英国采取低姿态“卑辞重币”缓和英德矛盾,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即使法国与俄国绑在一起,德国都不会太担心。问题是威廉二世还嫌法国的盟友不够多,又想方设法把英国逼到法国一边。

英国与德国(普鲁士)传统上是盟友关系,早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期间,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就是英国的“铁杆盟友”。后来英国又联合普鲁士遏制法国,这就是“欧洲反法同盟战争”,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就是被英国、普鲁士联军击败。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战争,英国也是乐见其成,多一个欧洲大陆强国与法国、俄国争斗,英国更可以挑动他们内讧。德国明明是一个大陆国家,只要不去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英国宁愿“光荣孤立”。

问题是威廉二世竟然听从海军部长蒂尔皮茨的建议大肆扩充海军,甚至1904年德国海军规模超过法国成为欧洲二号海军强国。英国认为德国的威胁比法国更大,不仅从地中海调回部分防范法国的舰队部署到北海防范德国,而且逐渐与法国改善关系,甚至1907年与法国签署了军事协定共同遏制德国。

从1890年俾斯麦下台到1907年,威廉二世在短短17年的时间里摧毁了俾斯麦苦心经营的孤立法国外交战略,德国不得不面对法国、俄国、英国这些主要敌人的群殴。而德国身边只有奥国这样的“弱鸡”,还有反复无常的意大利。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威廉二世已经在“伐谋”、“伐交”中完败,只剩下“伐兵”这条“下策”。

1914年6月28日(后来这天成为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这就是引发第一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自认为是塞尔维亚的保护者,立即发布军事动员令。德国深知俄国人口众多,一旦军队动员起来则德国很快陷入俄国重兵进攻下,因此立即勒令俄国取消军事动员令,俄国当然不予理会。

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不取消军事动员令为由,对俄国宣战。但德国大军却没有进攻东线的俄国,而是“一路向西”直奔比利时、卢森堡,按照“施里芬计划”先西后东。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德军通过比利时、卢森堡直奔法国。8月4日,英国向法国宣战,德国终于陷入了东西两线夹击之中,战略上已经完败。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清楚,德国军队在东西两线奔走疲于奔命,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但美国加入,最终德国在1918年宣布投降。德国想要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策当然是延续俾斯麦战略继续孤立法国,中策则是海军发展保持克制例如不超过法国以免刺激英国,下策则是推迟使用“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看上去很美,但过早使用会成为德国战败的“催命符”。施里芬伯爵忽视了4个问题。第一,法国人没有那么不经打,法国人武器装备与战斗力都不缺,守住固定战线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只是缺一位有勇气的领军人物。第二,俄国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经过法国人20年的投资发展,俄国已经具备硬扛德国甚至德奥联军的能力。第三,德国进攻英吉利海峡对面的比利时刺激了英国,英国很快决定支持法国,德国苦心经营的世界第二海军被英国世界第一的海军除了潜艇都封锁在港口一直出不来。第四,奥匈帝国实力太差了,根本不能像英法俄那样战斗,为了奥匈帝国得罪俄国实在不划算。

那么1914年的德国,还有没有获胜的机会呢?我们知道马恩河会战后,小毛奇总参谋长向威廉二世汇报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因此德国必须打破两线夹击才有机会,这就是改变进军路线,例如“西守东攻”。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立即军事动员。此时德国应该照会英国、法国提出和平解决,这就使得俄国的军事动员极为尴尬。在德国武器弹药的支持下,奥匈帝国有能力击败塞尔维亚。俄国如果因为塞尔维亚问题出兵奥匈帝国,一则师出无名,毕竟刺*一国皇储换了哪个国家都不会退缩;二则俄国必须考虑自己能否把法国“拖下水”,须知法俄同盟是以法国为主,法国会不会积极支持俄国,或者说法国会不会因为塞尔维亚问题而不是自己遭遇德国偷袭的问题全力以赴对德国作战;三则德国没有进攻比利时、卢森堡甚至没有进攻法国,则英国会不会为了一纸军事协定为法国“赴汤蹈火”,即使参战会不会那么积极。

俄国如果愿意妥协,则塞尔维亚被奥匈帝国收入囊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就降格为局部战争。如果俄国不愿意妥协,自认为只要自己与德国作战则法国必然参战,那么俄国必然会进攻奥匈帝国,从而引起德国联合奥匈帝国出兵反击俄国。此时法国即使出兵德国,按照法国人“无利不起早”的性格,法国出兵进攻德国也是按照“十七号方案”进攻洛林高地。此处德国人易守难攻,德国只需要用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可以拦住法国军队的进攻。按照英国人“欧洲搅屎棍”的性格,只要不危及自身安全,他们是不愿意挺身而出的。英国最多是海上封锁德国,要他们派出陆军到法国帮俄国牵制德国,真不要高估英国人的“大公无私”精神。

这种情况下,大概率的事件是法国大军被德国凭险据守挡在洛林高地,德军主力则联合奥军主力击溃攻入奥匈帝国的俄军,然后乘胜追击攻入俄国本土。德国此时就面临着抉择,究竟是打一场“兼并战争”还是“解放战争”。

如果德国打一场兼并战争,这难度就不是一般的高。俄国的总人口摆在那里,即使是德国拉上奥匈帝国也不是对手。虽然德国进攻俄国时法国没有那么积极救援法国,但法国也是“有便宜就占”的主。但如果德国人有那么一点历史知识,例如把这场战争变成“解放战争”,那么作为“东欧各民族大监狱”的俄国就面临着崩盘之苦了。

德国攻入俄国境内后,就应该学习当年拿破仑的在中欧的“解放战争”,一方面赶走俄国的地主老爷,把土地分给当地老百姓,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当地老百姓恢复建立一系列国家。一旦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等国都从俄国这个“大监狱”独立出来建立起自己的国家,那么俄国就要“凉凉”了。一旦俄国失去了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内殖民地”,莫斯科就暴露在德国带领的“东欧联军”攻击之下。德国还可以顺路邀请土耳其“入伙”,支持他们收复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失地。

一旦严重削弱了俄国,甚至强迫俄国签署和平条约,那么德国就可以调转枪口对付罗马尼亚、希腊等东南欧国家。这就会出现一个空前强大的“中欧霸主”。此时德国可以向英国、法国伸出橄榄枝,表明自己只是剪除“东正教狂徒”俄国在东欧的羽翼,对西欧这些基督教的老兄弟礼敬有加。必要时还可以哄着英国签署《英德海军军备条约》,愿意德国的海军总吨位不高于英国的60%。要知道英国的四大洋海军,德国是半个大洋海军,60%已经在局部地区形成对英国的明显优势。

如果英国“不上当”,那么此时可以实施“施里芬计划”,那就是在战争进行到正酣时,德国突然绕道比利时奔袭法国本土。要知道此前德国一直老老实实尊重比利时的中立国地位,法国、比利时必然想不到此时德国突然迂回切入法军主力背后。此时法军主力必然云集德法边境,德军突然*出法军匆忙回救已经来不及,此前几个月的苦战都成了佯攻,谁能想到德国人还有后招?

一旦德国人按照修改版“施里芬计划”攻入法国并击溃法军攻入防备空虚的巴黎,法国的战败也只是时间问题。看到法军溃败,擅长看风使舵的意大利必然趁火打劫进攻法国,虽然不能给法国造成伤害,但至少意大利必须跟着德国走,绑上了德国的战车。法国一旦溃败,英国必然接受德国的“海军军备条约”倡议,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控制海洋而德国控制着欧洲大陆。如果英国拒绝妥协,那么英国就必须考虑自己在亚洲、非洲广阔的殖民地会在德国军队的帮助下“解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