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月初一到大年三十,中国有着太多的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有的是对文化的传承、有的是对亲朋的热爱、有的是对团聚的欢喜、而有的是对逝去之人的缅怀和祝愿。
清人王凯泰在“中元节有感”中描写到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热闹情景“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中元节,我们常说的农历七月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隆重对待的节日。
01
关于中元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
所以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中元节就是以祭祀鬼魂为中心的日子,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也称盂兰盆节。
另一种说法是:中元节与中国古代的土地祭祖有关,在道家文化里,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说法。
地官的职责是为人间赦罪,而他的生日刚好是七月十五日,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激,人们将这个日子称为中元节,并每年都会在中元节里祭祀祈福,希望地官赦免罪恶,带来顺遂平安。
地官解厄
第三种说法是: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不论最初的起源如何,中元节已经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悉心准备、认真对待的节日之一。
从梁武帝萧衍开始,历代的帝王、臣民都会在这一天供佛以济度苦厄众生。
在唐朝,逢中元节时,皇帝便会下敕,三日内各州百姓禁止宰*渔猎,信奉道教的百姓在这一天也会吃素,希望用这些功德能够回向给自己的先祖,让他们能够得到超拔。
02
在古代,民间中元节也会有很多的仪式,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祭品,比如说各种素菜、各种纸做的衣服还有财宝等,用来烧祭给先祖。各地还有布田、放水灯等各种活动,都是用来祭祀自己的先祖。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但人鬼有别,因此,中元节张灯和上元节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
所以,上元节张灯是在陆地,中元节张灯是在水里。
水灯也叫作“河灯”“荷花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或绢布做成荷花状,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节这天夜晚放入水中,任之漂流。
按传统的说法,放河灯的目的是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现代女作家肖红曾在《呼兰河传》中写道:“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
03
中元节那天傍晚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魂,在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
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同放水灯一样,“施歌儿”也是件善事,是活着的君子们,对那已死的冤魂怨鬼的一种指引。
社会发展,物质丰富的今天,在中国各地仍然以各自的传统方式庆祝着中元节。
河北蒸羊“送羊”
山西有“行田”、互赠“面人”
河南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
山东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
陕西临潼县烧纸祭麻姑
江苏吴县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
四川省祭祖烧符纸
广西桂林地区的人多以七月十四为鬼节,整个节日应该是以七月七开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过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过程,同时还有“烧包”习俗。
贵州部分地区“烧包”时,以包砌塔,每两包之间夹上画有骏马的纸片一张,称之为“驼钱马”。
而潮洲会举办盂兰胜会,亦有地方举办中元建醮,离岛坪洲便是其中一个地方举办中元建醮。仪式包括走午朝、走龙船、放水陆灯、摆天席、争夺祭品及化大士公。
后记:在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有这么一段话——
电影《寻梦环游记》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他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然后他在社会中死了,不再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的死了。”
所以在中元节这个为逝者准备的盛大的节日,洋溢的,却是生者的怀念和爱意。
作者: 六耳 知善恶,有功过,纵不是悟空,亦不惧神魔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