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读书,适合“清凉”的那种

夏日读书,适合“清凉”的那种

首页冒险解谜宅院之午夜凶铃更新时间:2024-09-24

那是多年前还在上大学的一个夏天,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人还在学校没回家。这天晚上只有我一个人,没有空调的宿舍,一台电扇“兢兢业业”地转动着扇叶,假装与暑气在抗争。我戴上耳机,看《小岛惊魂》。电影故事虽然气氛诡异,一开始倒也没有神神鬼鬼,然而,当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女主在墓碑上看到了3个仆人的名字,而那3个人正朝她奔来时,我身后的宿舍门猛然被推开了。

据推门而入的室友事后描述,当时我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难得看到我在书桌前背挺得那么直;只有我知道,“毛骨悚然”绝对是一个写实的形容词,憋在嗓子里的惨叫大概都化为了一身鸡皮疙瘩,清凉了那个夏夜。

其实,我是那种受惊阈值高,又偏偏喜欢看惊悚恐怖作品不断提升自我的人,从小就是。

别人家孩子的古典名著启蒙读物是四大名著,我偏偏抱起了一本《聊斋志异》。文言小说语言极美,狐仙鬼怪又可可爱爱,若不是配合电视剧版食用,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部写鬼怪的小说。所以,《聊斋》没有吓到我。

稍大一点,同学们都在讨论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如何吓人,我从书店买回了《午夜凶铃》图书的三部曲。看着看着,发现这明明是一部科幻小说,克隆、病毒疫苗、环界……从电视机里爬出来只是书中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被电影放大的细节。铃木光司不是为了吓人,他有着更宏大的世界观,所以,《午夜凶铃》也没有吓到我。

中学时,我买了爱伦·坡和希区柯克的小说集。先说爱伦·坡的《怪异故事集》,尽管《黑猫》《厄舍府的倒塌》都是名篇,但我对神秘的西方古堡毫无现实经验可嫁接(背景换成庭院深深的江南古宅也许更适合我),文字在眼前始终形成不了具象画面;而对希区柯克的故事,好奇心驱使我只想一页一页翻下去看最后究竟怎么回事,追寻真相的心理远远大过害怕。所以,两位大师还是没有吓到我。

后来,我又看了倪匡的《卫斯理》系列、横沟正史的金田一系列,莫里斯·勒布朗的《亚森·罗宾》系列、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还不时逛逛天涯论坛上的“莲蓬鬼话”……无论是推理探案,还是怪力乱神,大都出于好奇心,而非恐惧感。这些阅读经验让我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勇敢的读者。

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我错了。

就是那个看《小岛惊魂》的暑假,不久我就坐上了回家的硬卧火车,火车上睡不好,就在手机上看小说,看的是那多的《凶心人》。之前我几乎看过那多所有的“灵异手记”系列,《幽灵旗》《纸婴》《亡者低语》……就是那种看名字和开头觉得:“哇!好刺激!”,看到结果觉得:“就这?”这样一类能稍稍撩拨下你的神经的故事,特别适合在旅行中打发时间。我以为《凶心人》也是这样的,不过是讲神农架某山洞内,一群大学生九死一生的探险故事。

然而,我看到中途,小说有这样的一个设定,学生们被困在山洞中,发现无论怎么走都会回到起点,而山洞里的几百具尸骨似乎也是因为当年没走出去……这个设定让我瞬间想起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做的一个相同的梦:在一个有很多楼梯的大房子里,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出去,一走就是一晚上直到我惊醒。相同的梦做久了,我都知道自己在做梦,一旦梦到这样的大房子,还没开始找路就知道自己找不到。

当小说情节和自己的经历像榫卯一样对上了,这让当时二十来岁的我感受到了逼人的寒意。火车上人多,恐惧感尚未起效,到了家,一个人睡一个房间,一连开了三个通宵的灯,才让这种知其所以起的清凉散去。总之,这部小说好不好另说,反正吓到我。由此看来,恐怖故事是一种量身定制才有奇效的产品。

从总体上说,人最害怕的无非是死亡。但如果讲“一个鬼吃了一个人”,虽然内涵了两个死亡故事,却一点儿也不可怕,甚至还有点好笑。可怕的故事是你知道结局,却不知道过程(通俗地讲就是不知道“死法”),而且偏偏你经历过类似的真实桥段。

小说是这样,电影也是这样。我曾经花了一个暑假时间,把经典的惊悚悬疑恐怖电影浏览了一遍。悬疑片有“套路”,比如,你以为别人是鬼,其实自己才是;陷入无限循环的一个场景,无法脱身;貌似好多人的群戏,其实是一个精神分裂者的内心戏……

恐怖片有流派。比如美式的,无论是被奉为经典的《闪灵》,还是《电锯惊魂》系列,《招魂》系列,感官刺激是有的,但看完后我不会害怕有人拿斧子来劈我家门,也无法想象出“魔鬼”有多可怕;这几年兴起的泰国片,比如《恶魔的艺术》系列,满屏血浆和虫子,只让人感到血腥和恶心;但是日本那些脸色煞白的小男孩小女孩,抱歉,我拒绝观看,尤其是写完稿子半夜照镜子,那个面色苍白的我简直像在本色出演恐怖片。

有没有发现,在很多故事中,孩子是不怕鬼(包括装神弄鬼的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孩子眼中,一切都是合理的,没有那么多需要遵循的人世法则,简单直接的情感赋予孩子强大的心灵能量。当孩子慢慢长成了大人,周遭就有了他认为应该是怎样的模样,形成了他可以控制的安全区,恐惧就来源于安全区外不可控的未知。

在我们的日常中,我们害怕熟悉的东西突然变得不那么熟悉了,比如枕边人在想什么你真的知道吗。对于本来就不熟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消灭它就是了,比如《宋定伯捉鬼》;而对那些主要依靠出场架势吓人的,比如贞子,我在网上看到过各种温暖版的改编——“就说让你不要总待在美食频道了啦!”我努力把小贞从电视里拽了出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