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大兴区。一群前来参观北冰洋义利厂区的80后。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5月8日,一群前来参观的小朋友正在DIY做面包。
1951年,义利迁至北京后建成的新厂厂貌。
传统手工酥糖加工场景。
工人们在制作酥糖。
5月4日下午,北京南郊一间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人们穿一身浅蓝色制服,白色透明塑料防尘帽套在头顶。发过酵的生面包,一盒盒被装入20米长的自动烘烤炉的入口,二十分钟后送达出口,喷香喷香的面包出炉了。
这里是义利食品厂大兴厂区,自1951年从上海搬迁至北京,“义利”给两代北京人留下了童年记忆。
老周在老厂址背后的墙根下住了63年,他牵着棕色卷毛的泰迪狗,正拐进西二环内广义街附近的一条胡同里。直到2001年搬到大兴厂区,“义利”食品厂在这里度过了整整50年。
从胡同口左拐第二个红绿灯路口,是他经常买“果子面包”的门店,可老周小时候却从没吃过果子面包,“吃不起”。
儿时,他偶尔尝一尝邻居老工人带回来的“饼干头儿”——做巧克力饼干时剩下的下脚料烘烤出来,“手指头那么宽,歪七扭八的,剁成一块一块儿”,打开包装纸飘出淡淡的乳香。
和面包有关的童年,对68岁的冯小钰来说,却不似这般美好。
1956年的夏天,父亲有一天出门办事,5岁的冯小钰追出门,和父亲说想吃面包。“有一种长方形的,上面有纹路,皮儿上一横两竖,按纹路掰,可以掰成六小块”。冯小钰说,父亲还没走到面包店,就脑溢血倒在路边,再也没回来。
冯小钰的头顶油亮亮的,几十根花白的头发绕成了一个“地中海”的造型。7岁的外孙女在玻璃橱窗前跑来跑去,吵着要吃草莓奶油蛋糕。
“我从不吃这些东西,就是买给孩子。”他说,北冰洋和义利的牌子过去很响亮,不知为什么后来没了。他不知道这个因怀旧而热卖的老牌国货背后,也有过一段辛酸往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周家门前等货的汽车在工厂后门排起大队,延绵两三百米。小推车直接到生产线上去等货,出来一箱拉走一箱。九十年代,等货的车越来越少,直到后门挂上了铁锁,不再打开。
经历了改革的阵痛,几十年来义利一直探索创新和转型,承载了很多北京人记忆的多款产品重新进入市场,并成为了“网红”。
67年后的广义街5号,老厂区里的苏式红砖楼早已不在。墙上的水泥磨得像镜子,从糖块上偷偷掰一小块的香甜,只留在老工人的回忆里。
不过,企业的向死而生,留住了面包和汽水的熟悉滋味,也留住了两代人的童年。
(文中,冯小钰为化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