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一直以来,民生无小事,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民生小事,就是小康大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句话,在南京高新区(浦口园)的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中,有着最贴切的诠释。
作为各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园区汇聚了各类企业、平台和人才。然而,在衡量幸福指数的过程中,产业园区如何实现向产业新城转型?近年来,南京高新区(浦口园)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加快教育交通等事业发展,提升城市基础配套建设,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近日,记者探访浦口园,通过聚焦几个亮点,了解园区如何绘制“民生百景图”。
亮点一:家门口上名校
下午3:40,在金陵中学浦口分校小学部门口,已经有不少家长正站在阴凉处,或三五人聚集闲聊,或低头把玩手机,等待着孩子放学。
金陵中学浦口分校是园区为提高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新引进的公办名校,与之一同落地园区的,还有游府西街小学浦口分校。9月1日,两所学校均为首批新生举办了隆重的开学典礼。“真的没想到我家孩子也能上名校了,刚开始说要落地园区的时候,大家还将信将疑,转眼学校都开学了,孩子也能实现家门口入学了。”在校门口等待的家长们一脸欣喜。
据了解,金陵中学浦口分校建设3轨9班幼儿园、13轨78班小学、12轨36班中学各一所,将快速改善浦口区教育配套布局。游府西街小学浦口分校共10轨60个班,配建幼儿园总规模为6轨18班。
不仅仅是金中和游小,以五华路和行知路为轴,片区还错落分布汉开书院、行知中小学、明道中学、苏杰学校,集聚了江北地区最优质的公办、民办教育资源,形成一条名副其实的“名校大走廊”。
“名校落子浦口园,是园区优化区域配套、激活发展潜力的内在需求。”南京高新区(浦口园)负责人说,作为全区的创新主战场和策源地,园区将继续把教育资源的“好牌”转化为招商引才的“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名牌”。
亮点二:散步休闲有了好去处
秋日的下午,骑着电动车来到兰溪公园,微风拂面,水清岸绿,风景正好。这是总面积约79.85公顷的兰溪公园,更是周边居民的“小确幸”。
据了解,兰溪公园由A、B、C、D四个区构成,这里花海景观、跌水瀑布、亲水栈道、文创艺廊一应俱全,每个区的功能定位不一样,从北到南依次为:生态教育公园、创意运动公园、艺术休闲公园、都会文化公园。
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跑道,蜿蜒曲折的小径配以彩色塑胶跑道,跑步区、骑行区划分明确,一步一景;进入儿童游乐区,长颈鹿迷宫、城堡滑梯、弹簧马,以卡通为元素,配合多种游戏主题设施,已成为周边孩子们的天堂;运动创意区则吸引着热爱极限运动的人,无论是轮滑还是溜冰,在这里,玩的就是心跳。
值得一提的是,兰溪公园最大的亮点是建设海绵城市设施,也是浦口区海绵试点之一。公园包含透水铺装,比如彩色透水沥青的绿道,透水沥青的停车场,透水混凝土、下凹绿地、河道堰坝等,它们保护和利用城市原有泄洪沟的生态系统,为公园构建良性的水生态系统。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园区。
亮点三:打通舒心出行路
驱车行驶在浦口园内,只见道路宽敞整洁、交通标识清晰明了,马路两旁错落有致的绿化无不体现着园区设计者的“小心思”。
“现在看是舒服多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乱停车现象实在让人头疼。”不少居民纷纷表示,如今在园区内,停车位难找的“囧”境正在逐渐缓解,通过新建一部分、划定一部分、临时指定一部分,大大缓解居民停车难。
开车变得不那么难,坐车,也变得更加容易了。去年底,为了给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交服务,园区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线路、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意见,问卷上线后收到了众多反馈,且直接达到了单日最高访问量。今年8月,一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专家评审会在园区召开,会议再次聚焦公共交通。
“高新区现阶段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周边地区交通交流日益频繁,居民出行机动化水平和对交通出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虽然目前已有地铁10号线、S3号线、长江三桥、长江隧道途经园区,年度长江五桥即将通车,但公交仍是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为此,园区将以本次编制的公交系统规划成果为指导,积极构建以人为本、多元低碳的多层次一体化公交系统,全面提升园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营造高新区创新发展与高品质出行体验并重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 刘涛 谢玲珑 鲁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