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关于暴富
一夜暴富对不少人仍然是个美丽又羞涩的梦,受教育越低的群体越有这种倾向,在寻找着机会。
暴富明显是个带有危险性的游戏,财富积累不仅仅是金钱游戏,数字在不断变化,背后同样代表思维方式的改变,人脉圈子的扩大,心态的变化,行业知识的积累等等,没有这些东西作为屏障,就是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还没有任何安保措施。
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容易被骗走积蓄,这跟年龄没直接关系,暴富游戏里的玩家就像年轻的老人,暴露在危险中又缺乏保护措施。
02、关于“我”
现在越发觉得“我”真的没那么重要,甚至是可以分离的,过去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意识的我,潜意识的我,真实的我,戴着面具的我等等
我现在做很多事情,为了保证事情的成功性,都得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承认我并不具备身体的所有控制权。
我能控制自己摸一下鼻子,踢一下腿,但很难控制自己在暴怒下迅速冷静下来、在带有反感情绪的拖延中开始做一件事情等等。
我具备大脑意识的控制权,但只控制了大脑一部分区域,旁边还有一个潜意识区域没法控制(简单来说),还有更多的区域没法掌控,算是另外一个“我”。
想把事做成,就得了解它们的习性,才能和平相处。
03、关于阅读
看书经常会用一个简单的方法:
翻翻目录、开头和结尾,迅速地把一本书压缩成一句话,然后死死记住,带着它去读整本书。
书里所有章节所有细节都是围绕这简单的一句话展开的,跟它无非是举例、类比、说明等等关系。
有了它才能避免孤立地阅读其他章节,所有章节也可以跟它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有了它就能发现并不是每个章节都重要,有些要仔细读,有些可以正常读,还有些随手翻翻就好(联系没那么强,就像远房亲戚)
脑袋也没法记住书里那么多知识点,最后同样要压缩成一句话,只是先压缩和后压缩的差别。
深度地理解那句话,就意味着能回想起背后密密麻麻的知识点。
04、关于自由职业
我有个自由职业的哥们,毕业两年,收入不菲,但就是生活作息紊乱,越来越没条理性,有时候甚至凌晨六点才睡觉。
不得不感慨自律是自由职业最大的难题之一,摆脱了朝九五晚,解放你的所有时间,给你自由,反而没法自由,被大脑控制着,一方面懊恼,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怎么作为,只能不计成本地维持现状。
05、健康经济学
健康也能从经济角度切入,比较典型的是妓女,用不用安全套是个很重要的筹码,低风险高收益,值得一搏,这是建立在行为和健康只是非确定性关系基础上。
如果行为和健康存在确定性的关系,比如熬夜1小时,减寿5分钟,那得用另外一套算法,熬夜的人就会大大减少。
回到日常生活,当前的行为和结果的确不存在确定性关系,但只要懂一点概率学,放在更长的时间线,更大的维度上来看,就几乎是确定性的关系。
06、关于时间
时间的流速客观上是匀速的,但在主观感受上是具有加速度的,而且可正可负。
既然是主观感受,那就当然可以控制,换句话说,你能控制自己的时间流速。
昨晚打算随手发一个朋友圈,想到了5个点,没想好发哪个,而且5个都不是特别全面,要细细琢磨下,还要组织语言,修改逻辑等等,所以就不断徘徊补全,这一徘徊就是2个小时。
这两个小时中断了大约10次,仿佛2个小时就是10秒那么短暂。
07、大趋势和小个人
昨晚有个英专要考研的童鞋微信问哪个专业更好就业。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这是把自己看出流水线产品了?先不说现在的数据多么不靠谱,即使再靠谱,一个专业就业率上升/下降20%,一个行业更朝阳还是更夕阳,落实到个人上,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
银行普遍被认为快不行了,不管怎么不行,丝毫不影响很多人现在进去仍可以拿着高薪厚禄,仍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