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不进西南联大,我不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作家

汪曾祺:不进西南联大,我不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作家

首页模拟经营摆摊我贼溜更新时间:2024-08-01

都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这所因日敌入侵而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临时组成的“联合大学”,存世不过短短八年余,却缔造了灿若星河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大家。那段艰苦卓绝、弦歌不辍的岁月,后来被无数当事人追念怀想。

作家汪曾祺是为西南联大撰文最多的亲历者之一,他在青春正好的年纪,从上海经香港、越南,辗转千里来到西南边陲昆明,在那里生活了七年,并将其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离开联大后的半个世纪,他不断追忆昔日的先生和同窗,以及云南的风物人情和市井百态,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字趣味盎然,让那所教育史上的殿堂有了更亲切活泼的身影。

汪曾祺生性散淡,不热衷名利,是有名的懂生活、懂美食、懂艺术之人。他自称是一个“吊儿郎当的学生”,不爱上课,但西南联大开放的氛围和博闻强识、个性十足的先生们,还是给予了他最初的文学滋养。他对先生们的追怀饱含深情与感激,他笔下校内外学习和生活的片段也极富生机,足以让人窥见那个艰难困苦却包罗万象的世界。

撰文 | 向晚

风骨凛然 西南联大的先生们

1939年,因战乱,辗转几所中学才最终毕业的汪曾祺,以第一志愿考取了西南联大的中文系,他在这里结识了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杨振声等教授,还与同学创办了《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这是他的人生转折点,也是文学起步之地。

西南联大由三所顶级高校合并而成,云集了当时全国最好的师资,中文系同样人才辈出,不仅有知名的作家如沈从文、卞之琳、朱自清,也有杨振声、罗常培、闻一多、魏建功、唐立厂等文学家、语言学家,可谓群星璀璨。尽管这些声名卓著、文采斐然的先生们并不一定都是出色的讲者,但他们的个性和学识却让学生耳濡目染,如沐春风。

汪曾祺曾在《修髯飘飘》一文里追忆几位教授的胡须,饶有趣味,其中一位便是闻一多。1937年,三所高校的师生从北京和天津分成三路抵达昆明,其中旅途最为艰辛的便是由闻一多等人带领的徒步队伍。闻一多本无蓄须的习惯,但他在旅途中宣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留着“山羊胡子”的形象深入人心。到达昆明后,闻一多专心治学,整天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便有教授戏赠“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后来他走下楼来,为抗战拍案而起,成为爱国运动中的符号性人物。

汪曾祺

据汪曾祺回忆,闻一多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选修楚辞的学生不多,但闻一多可谓风采迷人,他在课堂上点燃烟斗,目光灼灼,开讲:“痛饮酒,熟读《离*》,乃可以为名士。”汪曾祺跟随其读了一年楚辞,但真正读懂的可能只有两句,“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闻一多的古代神话课很“叫座”,甚至有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跑来旁听。闻一多用笔墨画出伏羲、女娲的画像,将其钉在黑板上,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文采斐然,把相当枯燥的课题讲得引人入胜。他讲唐诗更是难有匹敌者,把晚唐诗和西方的印象派画联系到一起,比如将李贺的诗和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进行对比,称李诗亦如点画,将并不相连的点状事物建立起内在联系,这样的讲法大概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他的学生郑临川将读书笔记整理成《闻一多论唐诗》出版。

闻一多的课不用考试,只在期末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他很欣赏汪曾祺,常称赞其文章。但有段时间,汪曾祺穷得没钱吃饭,还不停地抽烟,卧床不起,生活过得比较颓废,闻一多见此情形把他训斥了一通。汪曾祺不服气,对闻先生参与政治表示不以为然,直率地提出意见。事后,汪曾祺写信说先生把他“俯冲了一通”,而闻一多回信称:“你也对我高射了一通。今天晚上你不要出去,我来看你。”师生情谊,可见一斑。

闻一多

杨振声教授也对汪曾祺颇为照顾,他是五四运动中北大的闯将,此时已是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颇有长者之风。他讲汉魏六朝诗,上课比较随意,曾对汪曾祺说可以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但朱自清对经常逃课的汪曾祺很不满意,说怎么老是缺课,朱自清上课最规矩认真,他讲宋诗,每次都带上一叠卡片,并要求学生按期交读书报告。

教西洋通史

(这是文学院必修课)

的皮名举教授上课很严格,他要求学生记笔记,还要交历史地图。汪曾祺上课从不做笔记,只爱自己读书。有一次,汪曾祺画了一张马其顿王国的地图,皮先生在他的地图上批了两行字:“阁下所绘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于是,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汪曾祺只得了三十七分。第二学期,他拉了两个历史系的同学坐在旁边,靠舞弊才通过了考试。

在西南联大的所有老师中,对汪曾祺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沈从文,虽然沈从文讲课很不好,缺乏系统和理论深度,浓厚的湘音也让人难以听懂,但他是真正的写作高手,知道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沈从文的文章和写作训练让汪曾祺受益匪浅,沈从文也认汪曾祺为自己唯一的得意弟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也常将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视为一条重要的文学传承脉络。

汪曾祺曾说,如果没有考取西南联大,自己大概不会成为一位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潜台词大概也暗含了沈从文对他的影响。他曾撰有《我的老师沈从文》和《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两篇名文回忆自己的恩师,讲述两人的交往故事,兹不赘述。

沈从文

苦中求学 西南联大的生活百态

西南联大是抗战烽火中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教育经费上受到优待,但即便如此,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宿舍等仍然严重匮乏。

一开始,联大教职员工的薪酬还颇为可观,除工资外,还有生活补助费、研究补助金、空袭受损救济费等,有的老师还在校外兼职。但后来随着物价飞涨,教授们越来越感到生活压力沉重。掌管总务的郑天挺曾因财务发放工资不及时而发怒,原因是“今非昔比,同人中盖有不能迟半日者也”。

就连校长梅贻琦也与教授们一样租住民房,住处逼仄,伙食寒酸。为增加收入,梅夫人韩咏华不得不自谋生计,去摆地摊变卖孩子的旧衣服,到医院、首饰店、衣帽工厂、盲童学校打短工,还自制糕点到大街上出售,取名为“定胜糕”。

学校图书馆的课桌和椅子不够,学生们就到校外的茶馆中去看书,因此,形成了一道联大学生“泡茶馆”的独特风景。

1938年西南联大负责人与教员合影。(前排左起黄钰生、李继侗、蒋梦麟、黄师岳、梅贻琦、杨振声、潘光旦,二排右三为闻一多)

汪曾祺不爱上课,喜欢到处乱逛,经常泡在茶馆里喝茶、读书,他对校外各家茶馆的布置和招待了如指掌。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来人往,是各种奇闻异事聚集和发酵的地方,汪曾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也在“泡茶馆”中悄然练就。

他不是书斋里的学究,而是深入社会肌理的作家。他热爱生活,懂得市井小民的情趣和关切。即便物质条件异常艰苦,但他还是能从中发现那些美好的事物——美食、美景、美人,以及人们在炮火和警报声中依然坚定不改的对生活的执着信念。

刚考上西南联大,还没开始上课的时候,他每天除了骑马到黑龙潭、金殿,或者坐船到大观楼外,就是到翠湖图书馆看书。这是他一生中去过次数最多的图书馆,这个安静整洁的图书馆,很像一个道观,侧院里种了好多白茶花,干瘦而沉默的图书管理员“像是从陈老莲画中出来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的侦探小说,他逮到什么就看什么。翠湖周围的建筑物少,这正合他的心意,他可以到卖“糠虾”的老婆婆手中买半碗来,撒在水里,引得一群锦鲤来抢食。

湖边有卖炒葵花籽、南瓜子、花生米的,热闹非凡,他喜欢到翠湖去“穷遛”。所谓“穷遛”有两层含义,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陶渊明说“园日涉以成趣”,汪曾祺遛翠湖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和树影,可以遛上好几圈。

云南的美食也时常让他流连忘返,汽锅鸡、鸡枞菌、干巴菌、过桥米线、白汤羊肉、米线饵块、玉溪蒸菜、马家牛肉、破酥包子……这些都在他的文章里反复写过。

鸡枞菌做的菜。图片来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他甚至还作了一首关于昆明美食的打油诗,“重升肆里陶杯绿,饵块摊来炭火红。正义路边养正气,小西门外试撩青。人间至味干巴菌,世上馋人大学生。尚有灰藋堪漫吃,更循柏叶捉昆虫。”将当年联大学生“求食”的馋相和对美食的眷恋描摹得淋漓尽致。

文创之旅:“我们的西南联大”主题游学

西南联大是镌刻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一笔,物质条件的艰苦与精神生活的高追求形成令人惊叹的对照,它是一座铸造大师的熔炉,也是一座烽火中的丰碑。

西南联大之所以让汪曾祺等人不断追忆回想,就源自其永不止息的精神魅力,他写下多篇昆明忆旧的散文,谈昆明的花、鸟、雨、果、美食,还有凤翥街、观音寺、白马庙、听风楼、南湖等地点,无不惹人怜爱,心生向往。

许多人想循着汪曾祺笔下的风景去寻访西南联大,但一直没有合适的路径。最近,一部新的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开拍,将会还原这些场景和内容,该剧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腾讯影业和润禾传媒联合出品,再现抗日战争时期,一批热血青年辗转大半个中国探索救亡图存、最终学成报国的故事。

与此同时,腾讯和云南还开发了以“我们的西南联大”为主题的游学线路,线路会串联起联大师生的生活地点、影视剧核心取景地,包括西南联大昆明及蒙自分校、碧色寨火车站等网红打卡点,旅游体验和历史并重。游客可以在翠湖周边寻访联大遗迹,在莲花池剧场观看庭院情景剧《联大往事》,参观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以及闻一多、朱自清、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等名人旧居,还有南湖、听风楼和滇越铁路等景点。

碧色寨火车站

这也是今年5月“云南新文旅IP战略合作计划”的又一落地成果。目前,游客在“游云南”App及小程序上就能便捷预订此游学路线。

作为文旅融合的创新性产品,围绕“我们的西南联大”这个IP,本次旅游线路的研发,“游云南”与腾讯影业携手,前置性紧密联动,路线开发与电视剧的拍摄并驾齐驱。最终希望以IP化的模式将“西南联大”打造成新时代的文化符号。据悉,这条线路未来将随着同名剧集的拍摄和播出情况不断升级打磨,前置、深度地探索影视与文旅的联动。

后续,随着《我们的西南联大》剧集的拍摄及播出,路线还将推出明星体验官活动;在剧集拍摄期间,开展探班游活动,用更具趣味的方式让游客走进联大的故事;同时也会根据历史事实、影视剧内容和实景娱乐公司一同开发体验感更强的“沉浸式实景娱乐”,不断丰富、升级游客体验。

西南联大是云南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奇观,也是云南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化IP之一。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大量学者在云南的经历和故事,以及背后所彰显的中华民族在面临生死存亡时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云南文旅的重要内容,将为整个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作者丨向晚

编辑丨安也

校对丨薛京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