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号( )、中括号[ ]和大括号{ }都是分类符号,它们最早是由谁开始使用的呢?
美国数学史学家卡约里经过研究,认为小括号最早出现在16世纪,1556年,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塔塔里亚(1506~1557)的著作中首次出现了小括号。而另一位美国数学家、数学史家克莱因则认为小括号最早出现于1544年,是由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1487~1567)在他的著作《整数算术》中首次使用的。
卡约里认为中括号[ ]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数学家邦贝利(1526~1573)1550年的手稿中。而克莱因则认为中括号最早是由法国数学家韦达(1540~1603)于1593年引入的。大括号{ }也最早是由韦达于1593年引入的。
朱文熊1906年在日本出版的《江苏新字母》的《凡例》把括号称为“括弓”,说“括弓()内作注释”。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也提到“括弧”。
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确定的括号形式有()〔〕两种,称为“夹注号”,有用例,无释义。1930年和1933年政府有关文件改称“括弧”。
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定名为“括号”。1951年以来政府三次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都说明括号常用的形式为圆括号(小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中括号)[ ]、六角括号〔〕、大括号(花括号){ }、方头括号【】和二角括号「」以及『』等几种。
西文括号为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所创造,用于句中插入语,最初在佛罗伦萨城邦执政官科卢特乔•萨卢塔蒂《论法律和医学之高尚》1399年写本中出现时形式为「〉,在15世纪上半期先后发展成为配对使用的尖括号〈〉和圆括号。